汽车后视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5478发布日期:2018-11-07 07:4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后视系统,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汽车后视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对于汽车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多。目前的行车安全是很多现在汽车越来越多,行车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要。

目前的汽车主要包括车内后视镜、左侧后视镜和右侧后视镜,以通过上述后视镜对车内后侧情景反射在镜面内,以使驾驶人员可以在驾驶状态下,通过镜面反射观察后侧情况。但是因为左侧后视镜和右侧后视镜本身原因,所以汽车驾驶人在汽车里面有很多盲区,不利于安全驾驶。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汽车后视系统的后视盲区影响安全驾驶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视系统,该汽车后视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汽车后视系统的后视盲区影响安全驾驶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汽车后视系统的汽车。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后视系统,包括:左摄像头,设置在车体左侧且能够对左后视镜的左侧后视盲区进行摄像;右摄像头,设置在车体右侧且能够对右后视镜的右侧后视盲区进行摄像;显示器,设置在车体上且显示面位于驾驶员的可视区内,以用于显示所述左摄像头和所述右摄像头摄像。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知道,在应用该汽车后视系统时,其中左摄像头和右摄像头,以分别对左后视镜的左侧后视盲区和右后视镜的右侧后视盲区进行摄像,同时显示器对左摄像头和右摄像头的摄像头内容进行了显示,此时又因为显示面位于驾驶员的可视区内,所以使得驾驶员在驾驶状态下,可以观测到显示器的显示面,以通过显示面观测到左侧后视盲区场景和右侧后视盲区场景盲区,即有效地保证了驾驶员对左侧后视盲区和右侧后视盲区的把控,所以该汽车后视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汽车后视系统的后视盲区影响安全驾驶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显示器包括与所述左后视镜并列设置以用于显示左侧后视盲区摄像的左显示屏和与所述右后视镜并列设置以用于显示右侧后视盲区摄像的右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左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左后视镜外端且显示图像与所述左后视镜内镜像衔接;所述右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右后视镜外端且显示图像与所述右后视镜内镜像衔接。

优选地,所述左显示屏的显示面和所述右显示屏的显示面均设置有防炫光膜和/或抗反射增透膜。

优选地,所述左显示屏和所述右显示屏均能够根据现场光亮调整亮度。

优选地,所述左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左后视镜下侧,所述右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右后视镜下侧。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车体后侧用于对车体后侧摄像的后摄像头和设置在驾驶室内用于显示所述后摄像头摄像的后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左摄像头和所述右摄像头分别设置车顶部两侧边沿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左摄像头与所述左显示屏之间信号连接且输电连接,所述右摄像头与所述右显示屏之间信号连接且输电连接,所述左显示屏和所述右显示屏分别与汽车电池导电连接。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任一种汽车后视系统,还包括车体,该汽车后视系统安装在车体上。由于上述的汽车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汽车后视系统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视系统的后视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左摄像头1、左后视镜2、左侧后视盲区3、右摄像头4、右后视镜5、右侧后视盲区6、车内后视镜7、左后视镜照射区8、右后视镜照射区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系统,以有效地解决汽车后视系统的后视盲区影响安全驾驶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视系统的后视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视系统,以用于安装在汽车上。具体的,该汽车后视系统包括左摄像头1、右摄像头4和显示器。一般还包括左后视镜2和右后视镜5,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左后视镜2和右后视镜5在车体上的安装位置,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中对此不作进一步限定。

其中左摄像头1,设置在车体左侧且能够对左后视镜2的左侧后视盲区3进行摄像,而其中的右摄像头4,设置在车体右侧且能够对右后视镜5的右侧后视盲区6进行摄像。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左摄像头1和右摄像头4在车体上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只需要能够分别对左后视镜2的左侧后视盲区3和右后视镜5的右侧后视盲区6进行摄像,如可以安装左后视镜2的外端和右后视镜5的外端。需要强调的是,其中左摄像头1能够对左后视镜2的左侧后视盲区3进行摄像,并非表示左摄像头1仅仅对左后视镜2的左侧后视盲区3进行摄像,而是只需要左摄像头1的摄像区域包含左后视镜2的左侧后视盲区3,如左摄像头1可以对车体左侧整个范围进行摄像;对于右摄像头4来说,与左摄像头1同理。其中摄像头的内部结构及其原理均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其中显示器,设置在车体上且显示面位于驾驶员的可视区内,设置在车体上,以通过车体进行支撑,而显示面设置在驾驶员的可视区内,以保证驾驶员在驾驶状态下,可以看到显示面上面显示的图案。需要说明的是,其中驾驶员的可视区,一般可以根据驾驶员驾驶状态下,在保证安全驾驶状态下,视线可以短期观察的区域来确定。

显示器用于显示左摄像头1和右摄像头4摄像,需要强调的是,显示器可以不对左摄像头1和右摄像头4所有摄像范围内摄像内容进行显示,但至少应当保证对左侧后视盲区3和右侧后视盲区6能够进行有效显示,以保证驾驶人员可以通过左摄像头1和右摄像头4的摄像,进而通过显示器观测到左侧后视盲区3和右侧后视盲区6。

在本实施例中,在应用该汽车后视系统时,其中左摄像头1和右摄像头4,以分别对左后视镜2的左侧后视盲区3和右后视镜5的右侧后视盲区6进行摄像,同时显示器对左摄像头1和右摄像头4的摄像头内容进行了显示,此时又因为显示面位于驾驶员的可视区内,所以使得驾驶员在驾驶状态下,可以观测到显示器的显示面,以通过显示面观测到左侧后视盲区3场景和右侧后视盲区6场景盲区,即有效地保证了驾驶员对左侧后视盲区3和右侧后视盲区6的把控,所以该汽车后视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汽车后视系统的后视盲区影响安全驾驶的问题。

考虑到对于车体侧后方来说,左后视镜2和右后视镜5的显示效果还是不错的,左摄像头1和右摄像头4很难完全替代左后视镜2和右后视镜5。在保留左后视镜2和右后视镜5的情况下,其中左摄像头1和右摄像头4的摄像应当以起到辅助作用为主。

在驾驶状态下,为了方便驾驶员更为直接的观测左摄像头1摄像和右摄像头4摄像,此处优选显示器包括与左后视镜2并列设置以用于显示左侧后视盲区3摄像的左显示屏和与右后视镜5并列设置以用于显示右侧后视盲区6摄像的右显示屏。其中左后视镜2与左显示屏的并列方式,以及右后视镜5与右显示屏的并列方式可以是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等,具体的如显示屏设置在后视镜的上侧或下侧,内端处或外端处。

进一步的,考虑到对于两侧来说,左侧后视盲区3位于左后视镜照射区8的外侧,右侧后视盲区6位于右后视镜照射区9的外侧,基于此,此处优选左显示屏设置在左后视镜2外端且显示图像与左后视镜2内镜像衔接;其中右显示屏设置在右后视镜5外端且显示图像与右后视镜5内镜像衔接,以方便驾驶员直观的观测车体左后侧状态和车体右后侧状态,同时降低视觉上的不适性,提高驾驶过程的安全性。当然,后视镜与显示屏之间的相对关系还可以是其它方式。

进一步的,考虑到汽车在驾驶过程中,白天驾驶时,会在强光下,此时显示屏的显示不够清晰明亮,则容易造成驾驶员分心,提高驾驶过程中的风险。基于此,此处优选左显示屏的显示面和右显示屏的显示面均设置有防炫光膜(ag膜)和/或抗反射增透膜(ar膜),其中ag膜可以打散反射光的方向一致性,减少眩光,而其中的ar膜可以减少玻璃的反射率。当然还可以采用全贴合以减少反射率提高显示屏的透过率。

基于环境亮度的变化,尤其在黑夜与强日光下,环境亮度非常大,左后视镜2和右后视镜5会根据环境亮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更好的适应左视镜和后视镜,以避免驾驶人员受到强烈反差,此处优选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均能够根据现场光亮调整亮度,即在强日光下,提高显示器背光的亮度,增加显示器的亮度,使得更容易看清。

为了使驾驶员更好的观察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还可以将左显示屏设置在左后视镜2下侧,将右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右后视镜5下侧,以通过左后视镜2和右后视镜5对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进行遮光,以降低左后视镜2和右后视镜5所在区域的光亮程度,进而保证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的显示效果更好。其中左后视镜2和右后视镜5还可以对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考虑到车体后侧常常会有高物遮挡车内后视镜7的后视效果,基础此,此处优选还包括设置在车体后侧用于对车体后侧摄像的后摄像头和设置在驾驶室内用于显示后摄像头摄像的后显示屏。

如上所述,其中左摄像头1和右摄像头4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一种较为简单的设置方式,即将左摄像头1安装在左后视镜2上,右摄像头4安装在右后视镜5上。但是考虑到左后视镜2和右后视镜5容易遭受到撞击,进而会导致左摄像头1和右摄像头4容易遭受到撞击,而且在行驶过程中,经常会有物体出现,而阻挡左后视镜2和右后视镜5的视线。基于此,此处优选左摄像头1和右摄像头4分别设置车顶部两侧边沿的中部,即左摄像头1设置车顶部左侧边沿的中部,而右摄像头4设置在车顶部右侧边沿的中部。首先,左摄像头1和右摄像头4均设置在顶部,因为位置较高,所以视线范围比较广,而且不容易被物体遮挡,其次设置在中部,因为靠后,在纵向方向上,两侧摄像头与两侧后视镜错开,有利于进行互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美观,此处优选左摄像头1和右摄像头4关于车体中心线对称设置。

其中左摄像头1和右摄像头4与显示器之间的信号传输方式,可以是,左摄像头1和右摄像头4统一将信号传输至显示器的控制器,然后显示器的控制器分别传输至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还可以是左摄像头1与左显示屏之间信号连接且输电连接,右摄像头4与右显示屏之间信号连接且输电连接,以将左摄像头1摄像内容直接输出至左显示屏,将右摄像头4摄像内容直接输出至右显示屏,降低中转环节,提高可靠性。其中左摄像头1与左显示屏之间输电连接,其中右摄像头4与右显示屏之间输电连接,即可以使左显示屏处电力直接输入至左摄像头1,并将右显示屏处电力直接输入至右摄像头4,以方便进行连线。而相应的,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优选分别与汽车电池导电连接,而不用单独设置电池。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汽车后视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汽车后视系统,还包括车体,该汽车后视系统安装在车体上。由于该汽车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汽车后视系统,所以该汽车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