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及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00583发布日期:2019-02-19 17:56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及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及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增大,用地资源紧张。交通事故的发生一方面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也极易形成道路通行能力的瓶颈。在交通事故形态中,追尾事故为其中一种常见发生形式。而导致追尾事故发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前后车距保持比较近,当前车突然刹车制动时,因人眼很难评估两车的安全距离,后车一般反应不及,不能及时紧急制动,从而导致追尾前车,发生追尾事故。

目前行业内有些汽车上已经配备了主动防追尾系统,该系统是在车辆的前端装上传感器、雷达、摄像机等设备,能够自动探测出与前车的距离,这些设备与本车的制动、灯光等系统联动,当跟车距离低于安全距离时,系统会在零点几秒内启动,以强制拉大跟车距离。但是,这种主动防追尾系统的工作模式是:当安装有主动防追尾系统的车辆前端有车辆行驶,且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够时,车上的主动防追尾系统会工作,车辆减速,制动灯点亮以提醒后车前车在制动,保持车距。如果安装有主动防追尾系统的车辆前面没有车辆时,此系统就不工作。后车也就无法判断前车是否会紧急制动,当出现紧急情况时,追尾事故难免会发生。

因此,急需一种用来提醒后方车辆的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及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及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以便于根据车速和与后车之间的距离打开制动灯为后车驾驶员提供提醒,防止本车被追尾。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包括:

can收发器,用于与电连接汽车车速采集装置的车身can线电连接,通过车身can线实时接收汽车车速采集装置采集的汽车车速参数,并发送至控制分析模块;还用于将接收的告警请求实时发送至告警灯控制模块;

控制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汽车车速参数实时调取与其相对应的告警车距阈值,并将调取的告警车距阈值发送至车距判断模块;还用于将接收的告警请求实时发送至can收发器;

车距判断模块,用于实时接收距离传感器采集的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参数,并将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参数与接收的告警车距阈值对比;若符合告警车距阈值,则根据告警车距阈值生成告警请求发送至控制分析模块;

告警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告警请求实时编辑告警指令发送至告警灯进行告警。

进一步地,还包括告警车距阈值数据库,用于存储和更新与汽车车速参数对应的告警车距阈值。

进一步地,还包括告警灯闪动数据库,用于存储和更新与告警车距阈值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

进一步地,告警灯控制模块从接收的告警请求中提取出告警车距阈值,并从告警灯闪动数据库中调取与该告警车距阈值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根据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实时编辑告警指令发送至告警灯进行告警。

进一步地,告警灯安装在汽车的后视镜上。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中所述的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实现的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接收汽车车速采集装置采集的汽车车速参数;

根据接收的汽车车速参数实时调取与其相对应的告警车距阈值;

实时接收距离传感器采集的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参数,并将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参数与接收的告警车距阈值对比;若符合告警车距阈值,则根据告警车距阈值生成告警请求并发送;

根据接收的告警请求实时编辑告警指令并进行告警。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利用告警车距阈值数据库存储和更新与汽车车速参数对应的告警车距阈值。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利用告警灯闪动数据库存储和更新与告警车距阈值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

进一步地,利用告警灯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的告警请求实时编辑告警指令发送至告警灯进行告警的步骤具体包括步骤:利用告警灯控制模块从接收的告警请求中提取出告警车距阈值,并从告警灯闪动数据库中调取与该告警车距阈值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根据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实时编辑告警指令发送至告警灯进行告警。

本发明提供的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及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1)通过判断本车车速、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来打开本车告警灯为后车驾驶员提供告警,能够有效的防止后车反应不及、本车被追尾的情况,具有结构和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和维护的优点。

(2)通过告警车距阈值数据库存储和更新与汽车车速参数对应的告警车距阈值,便于根据不同的车速调取与车速相对应的告警车距阈值,从而判断后车是否与本车的距离过近,以及是否为后车提供告警,有利于提高告警的准确率和驾驶安全性。

(3)根据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采用不同的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有利于提高后车驾驶员的注意力和告警的准确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的器件连接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的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及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

图1为本实施例中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的器件连接框图。如图1,本实施例的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包括:

can收发器,用于与电连接汽车车速采集装置的车身can线电连接,通过车身can线实时接收汽车车速采集装置采集的汽车车速参数,并发送至控制分析模块;还用于将接收的告警请求实时发送至告警灯控制模块;

控制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汽车车速参数实时调取与其相对应的告警车距阈值,并将调取的告警车距阈值发送至车距判断模块;还用于将接收的告警请求实时发送至can收发器;

车距判断模块,用于实时接收距离传感器采集的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参数,并将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参数与接收的告警车距阈值对比;若符合告警车距阈值,则根据告警车距阈值生成告警请求发送至控制分析模块;

告警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告警请求实时编辑告警指令发送至告警灯进行告警。

本实施例的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通过判断本车车速、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来打开本车告警灯为后车驾驶员提供告警,能够有效的防止后车反应不及、本车被追尾的情况,具有结构和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和维护的优点。

如图1,本实施例的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还包括告警车距阈值数据库,用于存储和更新与汽车车速参数对应的告警车距阈值。通过告警车距阈值数据库存储和更新与汽车车速参数对应的告警车距阈值,便于控制分析模块根据不同的车速调取与车速相对应的告警车距阈值,从而判断后车是否与本车的距离过近,以及是否为后车提供告警,有利于提高告警的准确率和驾驶安全性,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如车速参数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告警车距阈值为小于100米;若车速参数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告警车距阈值为小于50米,告警车距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如图1,本实施例的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还包括告警灯闪动数据库,用于存储和更新与告警车距阈值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用户可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与告警车距阈值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比较灵活方便。

具体实施时,告警灯控制模块从接收的告警请求中提取出告警车距阈值,并从告警灯闪动数据库中调取与该告警车距阈值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根据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实时编辑告警指令发送至告警灯进行告警。具体实施时,如告警车距阈值为100-150米,则其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为间隔1秒闪动2次、告警灯闪动时长为1秒钟;告警车距阈值为80-100米,则其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为间隔1秒、告警灯闪动时长为1秒钟;告警车距阈值为60-80米,则其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为间隔1秒闪动3次、告警灯闪动时长为1秒钟;用户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有利于提高告警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度。根据告警车距阈值采用不同的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有利于提高后车驾驶员的注意力和告警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的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中,告警灯安装在汽车的后视镜上。具体实施时,可以在汽车的左右两边的后视镜上各安装至少一个告警灯,以提高后车的注意力。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告警灯的位置和个数。

本实施例的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中,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参数由安装在本车车后的测距传感器采集并发送至车距判断模块;测距传感器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雷达测距传感器中的任一。本实施例中,使用77hz毫米波雷达测距传感器采集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参数。在本车后保险杠上安装测距传感器采集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参数,提高采集的距离参数的准确性,以及提高后续判断和告警的准确性。

如图1,本实施例中,can收发器分别与告警灯控制模块、汽车车速采集装置通过车身can线(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areanetwork)电连接,告警灯控制模块分别与告警灯、告警灯闪动数据库电连接,控制分析模块分别与can收发器、告警车距阈值数据库、车距判断模块电连接,车距判断模块与距离传感器通过lin线(localinterconnectnetwork,是一种低成本的串行通讯网络)电连接。

如图2,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实现的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实时接收汽车车速采集装置采集的汽车车速参数;

步骤200、根据接收的汽车车速参数实时调取与其相对应的告警车距阈值;

步骤300、实时接收距离传感器采集的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参数,并将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参数与接收的告警车距阈值对比;若符合告警车距阈值,则根据告警车距阈值生成告警请求并发送;

步骤400、根据接收的告警请求实时编辑告警指令并进行告警。

本实施例的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通过判断本车车速、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来打开本车告警灯为后车驾驶员提供告警,能够有效的防止后车反应不及、本车被追尾的情况,具有结构和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和维护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还包括步骤:利用告警车距阈值数据库存储和更新与汽车车速参数对应的告警车距阈值。通过告警车距阈值数据库存储和更新与汽车车速参数对应的告警车距阈值,便于控制分析模块根据不同的车速调取与车速相对应的告警车距阈值,从而判断后车是否与本车的距离过近,以及是否为后车提供告警,有利于提高告警的准确率和驾驶安全性,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如车速参数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告警车距阈值为小于100米;若车速参数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告警车距阈值为小于50米,告警车距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的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还包括步骤:利用告警灯闪动数据库存储和更新与告警车距阈值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用户可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与告警车距阈值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比较灵活方便。

具体实施时,利用告警灯控制模块从接收的告警请求中提取出告警车距阈值,并从告警灯闪动数据库中调取与该告警车距阈值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根据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实时编辑告警指令发送至告警灯进行告警。具体实施时,如告警车距阈值为100-150米,则其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为间隔1秒闪动2次、告警灯闪动时长为1秒钟;告警车距阈值为80-100米,则其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为间隔1秒、告警灯闪动时长为1秒钟;告警车距阈值为60-80米,则其对应的告警灯闪动频率为间隔1秒闪动3次、告警灯闪动时长为1秒钟;用户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有利于提高告警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度。根据告警车距阈值采用不同的告警灯闪动频率和告警灯闪动时长,有利于提高后车驾驶员的注意力和告警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的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中,告警灯安装在汽车的后视镜上。具体实施时,可以在汽车的左右两边的后视镜上各安装至少一个告警灯,以提高后车的注意力。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告警灯的位置和个数。

本实施例的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中,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参数由安装在本车车后的测距传感器采集并发送至车距判断模块;测距传感器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雷达测距传感器中的任一。本实施例中,使用77hz毫米波雷达测距传感器采集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参数。在本车后保险杠上安装测距传感器采集本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参数,提高采集的距离参数的准确性,以及提高后续判断和告警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的预防汽车被追尾系统及预防汽车被追尾方法在具体实施时,汽车车速采集装置可以是汽车自身的汽车稳定控制系统,告警灯控制模块可以是汽车自身的车身控制器。

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