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3281发布日期:2019-01-28 13:1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底座用支架相关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底座用支架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它具有支撑着整个汽车的重量的作用。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520571646.5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支架包括支架本体、第一通孔、加强筋、第二通孔、凹槽、第一凸耳、第三通孔、第二凸耳、第四通孔、第三凸耳、第五通孔、开槽,第一凸耳、第二凸耳、第三凸耳都位于支架本体的一侧,第一通孔、加强筋、第二通孔、凹槽都位于支架本体上,第三通孔位于第一凸耳上,第四通孔位于第二凸耳上,第五通孔位于第三凸耳上,开槽位于支架本体的另一侧。

专利号cn201720999728.9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支架,该支架包括有第一支撑体以及与第一支撑体连接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设置有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包括有穿设连接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上的锁柱以及滑移连接在第二支撑体上的锁针,所述锁柱上开设有供锁针穿设的锁孔。

然而,现有的汽车底座用支架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汽车底座用支架在使用时减震性能较差,容易造成支架和汽车底座变形损坏的问题;

2、现有的汽车底座用支架在汽车需要更换维护轮胎时需要通过外界工具设备将车身顶起进行更换,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3、现有的汽车底座用支架在使用时升降装置上的电机容易震落,影响升降装置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该装置包括架体、减震装置、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第一电机固定板和第二电机固定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连接孔,所述架体内侧中部设置有减震装置,并且减震装置顶端与架体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位于架体底端面左右两端并且均与架体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板位于架体内侧左端且第一升降装置右端,并且第一电机固定板前后两端与架体进行焊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板位于架体内侧右端且第二升降装置右端,并且第二电机固定板前后两端与架体进行焊接,所述架体左端前后两边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并且第一连接板内侧与架体进行焊接,所述架体右端前后两边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并且第二连接板内侧与架体进行焊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外端内均设置有连接孔。

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能够通过减震装置内的减震弹簧更好的对地面与支架所产生的撞击力进行缓冲吸收,解决了在使用时减震性能较差,容易造成支架和汽车底座变形损坏的问题,能够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对所需要更换维护轮胎的位置进行升高更换,解决了在汽车需要更换维护轮胎时需要通过外界工具设备将车身顶起进行更换,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能够通过第一电机固定板和第二电机固定板上的弹力带对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上的电机进行稳固,解决了在使用时升降装置上的电机容易震落,影响升降装置正常使用的问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减震装置由第一防震垫、外框、减震弹簧、第二防震垫、内框、安装孔、螺栓和垫片组成,所述第一防震垫底端与外框螺栓连接,所述第一防震垫底端且外框内设置有减震弹簧,并且减震弹簧顶端与第一防震垫螺栓连接,所述第二防震垫顶端与内框进行焊接,所述内框顶端与外框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防震垫顶端内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螺栓底端外径与垫片相互插接,所述第一防震垫通过螺栓与架体螺纹连接,有利于更好的起到减震作用,防止支架及汽车底座受损变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均由顶板、第一滑槽、第一伸缩架、第一滚轴、第二伸缩架、底板、第二滑槽、第二滚轴、电机和螺纹杆组成,所述顶板底端右边设置有第一滑槽,并且第一滑槽与顶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架位于顶板底端右边,所述第一伸缩架之间顶端设置有第一滚轴,并且第一滚轴外径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架位于顶板底端左边并且与顶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架中部均与第二伸缩架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架底端与底板顶端左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架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滚轴,所述底板顶端右边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滚轴外径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左端贯穿第一滑槽与第一滚轴中部螺纹连接,所述电机位于螺纹杆右端并且与螺纹杆螺栓连接,所述顶板顶端与架体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电机顶端与第一电机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的电机顶端与第二电机固定板螺栓连接,有利于对汽车车身进行升高,从而方便对轮胎进行更换维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第一电机固定板和第二电机固定板均由稳固板、锁紧板、弹力带、通孔和散热孔组成,所述稳固板顶端面后端与弹力带之间通过锁紧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稳固板顶端面前端左右两边和弹力带顶端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电机固定板和第二电机固定板顶端内均设置有散热孔,所述稳固板前后两端均与架体螺栓连接,有利于更好的对电机进行稳固,从而防止电机震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上的电机均与汽车中控电连接,有利于通过汽车中控控制对应的升降装置进行升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减震弹簧设置有三组,并且每组均设置有三个,并且减震弹簧的弹力大于外框与内框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起到更好的减震作用,并且能够防止外框与内框之间卡住,影响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外框顶端面前后两端中部均焊接有衔接板,并且衔接板顶端左右两边内均设置有螺纹孔,有利于更好的将外框安装于顶板上进行稳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外框内部底端四边均设置有第一卡板,所述内框顶端四边均设置有第二卡板,有利于防止内框脱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电机外径中部表面设置有散热片,并且散热片设置有两片以上,且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为1cm,有利于通过散热片对电机长时间运行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排散,从而增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减震弹簧采用压缩弹簧,所述电机型号采用ybus3-132,并且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定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按照如下方式运行;

第一:首先将架体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贯穿连接孔安装于汽车底座左右两端的对应位置上,然后将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通过连接线与汽车中控进行对接;

第二:当汽车在凹凸不平的路上行驶且架体与地面产生撞击时,能够通过减震装置上的第二防震垫受力,然后内框会向上缩入外框内,并且能够通过减震弹簧对地面与第二防震垫之间所产生的撞击力进行缓冲与吸收,从而防止架体或汽车底座受到损坏变形;

第三:当汽车需要进行轮胎更换或维护时,能够通过汽车中控控制对应的电机运行,然后电机能够带动螺纹杆旋转,从而与第一滚轴进行螺纹配合,从而使第一滚轴在螺纹杆和第一滑槽上做左右直线运动,然后使第一滚轴带动第一伸缩架与第二伸缩架进行加紧松开,并且第二伸缩架底端能够通过一二滚轴在第二滑槽上左右滑行,从而实现升降作用,然后将对应的位置升起对轮胎进行更换维护;

第四:同时能够通过将电机安装于稳固板上,并且通过稳固板上的弹力带进行缠绕,并且通过弹力带上的通孔与稳固板上的通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从而对电机进行稳固,防止电机震落。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纺织用可实现定量收线的机械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优点1: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能够通过减震装置内的减震弹簧更好的对地面与支架所产生的撞击力进行缓冲吸收,解决了在使用时减震性能较差,容易造成支架和汽车底座变形损坏的问题。

优点2: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能够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对所需要更换维护轮胎的位置进行升高更换,解决了在汽车需要更换维护轮胎时需要通过外界工具设备将车身顶起进行更换,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优点3: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能够通过第一电机固定板和第二电机固定板上的弹力带对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上的电机进行稳固,解决了在使用时升降装置上的电机容易震落,影响升降装置正常使用的问题。

优点4: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上的电机均与汽车中控电连接,有利于通过汽车中控控制对应的升降装置进行升降。

优点5: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减震弹簧设置有三组,并且每组均设置有三个,并且减震弹簧的弹力大于外框与内框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起到更好的减震作用,并且能够防止外框与内框之间卡住,影响使用。

优点6: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外框顶端面前后两端中部均焊接有衔接板,并且衔接板顶端左右两边内均设置有螺纹孔,有利于更好的将外框安装于顶板上进行稳固。

优点7: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外框内部底端四边均设置有第一卡板,所述内框顶端四边均设置有第二卡板,有利于防止内框脱落。

优点8: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电机外径中部表面设置有散热片,并且散热片设置有两片以上,且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为1cm,有利于通过散热片对电机长时间运行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排散,从而增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内外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升降装置;

图5是本发明升降装置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电机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架体-1、减震装置-2、第一升降装置-3、第二升降装置-4、第一电机固定板-5、第二电机固定板-6、第一连接板-101、第二连接板-102、连接孔-103、第一防震垫-201、外框-202、减震弹簧-203、第二防震垫-204、内框-205、安装孔-206、螺栓-207、垫片-208、顶板-301、第一滑槽-302、第一伸缩架-303、第一滚轴-304、第二伸缩架-305、底板-306、第二滑槽-307、第二滚轴-308、电机-309、螺纹杆-310、稳固板-601、锁紧板-602、弹力带-603、通孔-604、散热孔-605、衔接板-2021、螺纹孔-2022、第一卡板-2023、第二卡板-2024、散热片-30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该装置包括架体1、减震装置2、第一升降装置3、第二升降装置4、第一电机固定板5和第二电机固定板6、第一连接板101、第二连接板102、连接孔103,所述架体1内侧中部设置有减震装置2,并且减震装置2顶端与架体1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和第二升降装置4位于架体1底端面左右两端并且均与架体1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板5位于架体1内侧左端且第一升降装置3右端,并且第一电机固定板5前后两端与架体1进行焊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板6位于架体1内侧右端且第二升降装置4右端,并且第二电机固定板6前后两端与架体1进行焊接,所述架体1左端前后两边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01,并且第一连接板101内侧与架体1进行焊接,所述架体1右端前后两边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02,并且第二连接板102内侧与架体1进行焊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01和第二连接板102外端内均设置有连接孔103。

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按照如下方式运行;

第一:首先将架体1通过第一连接板101和第二连接板102通过螺栓贯穿连接孔103安装于汽车底座左右两端的对应位置上,然后将第一升降装置3和第二升降装置4通过连接线与汽车中控进行对接;

第二:当汽车在凹凸不平的路上行驶且架体1与地面产生撞击时,能够通过减震装置2上的第二防震垫204受力,然后内框205会向上缩入外框202内,并且能够通过减震弹簧203对地面与第二防震垫204之间所产生的撞击力进行缓冲与吸收,从而防止架体1或汽车底座受到损坏变形;

第三:当汽车需要进行轮胎更换或维护时,能够通过汽车中控控制对应的电机309运行,然后电机309能够带动螺纹杆310旋转,从而与第一滚轴304进行螺纹配合,从而使第一滚轴304在螺纹杆310和第一滑槽302上做左右直线运动,然后使第一滚轴304带动第一伸缩架303与第二伸缩架305进行加紧松开,并且第二伸缩架305底端能够通过一二滚轴308在第二滑槽307上左右滑行,从而实现升降作用,然后将对应的位置升起对轮胎进行更换维护;

第四:同时能够通过将电机309安装于稳固板601上,并且通过稳固板601上的弹力带603进行缠绕,并且通过弹力带603上的通孔604与稳固板601上的通孔604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从而对电机309进行稳固,防止电机309震落。

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能够通过减震装置2内的减震弹簧203更好的对地面与支架所产生的撞击力进行缓冲吸收,解决了在使用时减震性能较差,容易造成支架和汽车底座变形损坏的问题,能够通过第一升降装置3和第二升降装置4对所需要更换维护轮胎的位置进行升高更换,解决了在汽车需要更换维护轮胎时需要通过外界工具设备将车身顶起进行更换,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能够通过第一电机固定板5和第二电机固定板6上的弹力带对第一升降装置3和第二升降装置4上的电机309进行稳固,解决了在使用时升降装置上的电机309容易震落,影响升降装置正常使用。

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减震装置2由第一防震垫201、外框202、减震弹簧203、第二防震垫204、内框205、安装孔206、螺栓207和垫片208组成,所述第一防震垫201底端与外框202螺栓连接,所述第一防震垫201底端且外框202内设置有减震弹簧203,并且减震弹簧203顶端与第一防震垫201螺栓连接,所述第二防震垫204顶端与内框205进行焊接,所述内框205顶端与外框202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防震垫201顶端内设置有安装孔206,所述螺栓207底端外径与垫片208相互插接,所述第一防震垫201通过螺栓207与架体1螺纹连接,有利于更好的起到减震作用,防止支架及汽车底座受损变形;

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和第二升降装置4均由顶板301、第一滑槽302、第一伸缩架303、第一滚轴304、第二伸缩架305、底板306、第二滑槽307、第二滚轴308、电机309和螺纹杆310组成,所述顶板301底端右边设置有第一滑槽302,并且第一滑槽302与顶板301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架303位于顶板301底端右边,所述第一伸缩架303之间顶端设置有第一滚轴304,并且第一滚轴304外径与第一滑槽30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架305位于顶板301底端左边并且与顶板30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架303中部均与第二伸缩架305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架303底端与底板306顶端左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架305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滚轴308,所述底板306顶端右边设置有第二滑槽307,所述第二滚轴308外径与第二滑槽307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10左端贯穿第一滑槽302与第一滚轴304中部螺纹连接,所述电机309位于螺纹杆310右端并且与螺纹杆310螺栓连接,所述顶板301顶端与架体1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的电机309顶端与第一电机固定板5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的电机309顶端与第二电机固定板6螺栓连接,有利于对汽车车身进行升高,从而方便对轮胎进行更换维护。

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第一电机固定板5和第二电机固定板6均由稳固板601、锁紧板602、弹力带603、通孔604和散热孔605组成,所述稳固板601顶端面后端与弹力带603之间通过锁紧板60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稳固板601顶端面前端左右两边和弹力带603顶端均设置有通孔604,所述第一电机固定板5和第二电机固定板6顶端内均设置有散热孔605,所述稳固板601前后两端均与架体1螺栓连接,有利于更好的对电机309进行稳固,从而防止电机309震落;

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和第二升降装置4上的电机309均与汽车中控电连接,有利于通过汽车中控控制对应的升降装置进行升降;

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减震弹簧203设置有三组,并且每组均设置有三个,并且减震弹簧203的弹力大于外框202与内框205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起到更好的减震作用,并且能够防止外框202与内框205之间卡住,影响使用;

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外框202顶端面前后两端中部均焊接有衔接板2021,并且衔接板2021顶端左右两边内均设置有螺纹孔2022;

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外框202内部底端四边均设置有第一卡板2023,所述内框205顶端四边均设置有第二卡板2024,有利于更好的将外框202安装于顶板301上进行稳固;

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外框202内部底端四边均设置有第一卡板2023,所述内框205顶端四边均设置有第二卡板2024,有利于防止内框205脱落;

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所述电机309外径中部表面设置有散热片3091,并且散热片3091设置有两片以上,且散热片3091之间的距离为1cm,有利于通过散热片3091对电机309长时间运行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排散,从而增长电机309的使用寿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