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视判定装置、旁视判定方法以及记录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57525发布日期:2019-05-24 21:2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旁视判定装置、旁视判定方法以及记录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判定车辆驾驶员的旁视的旁视判定装置、旁视判定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针对车辆公开了如下技术:即、通过车载的相机等对驾驶中的车辆驾驶员(以下简称为“驾驶员”)进行拍摄,并在根据拍摄到的驾驶员的脸部朝向、视线判定为驾驶员朝向左右方向旁视时,在适当的时机向驾驶员发出警报。

在这种技术中,为了判定驾驶员的旁视,使用能够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变更的判定基准。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38767号公报)中,作为判定基准而使用了允许时间,例如,在自身车辆的速度快于规定速度时、或者与前方车辆的距离小于规定距离时,将允许时间设定得短。由此,更加容易判定旁视,能够可靠地对驾驶员发出警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能够变更的判定基准的想法中,存在如下问题。

例如,在车辆行驶于直行的下坡路的情况下,当靠近坡道的终点部分时,驾驶员需要在车速变快的状态下确认坡道终点的前方的行驶方向。因此,驾驶员相对于行驶方向朝向上方的目视确认时间必然变长。但是,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现有技术中,在车辆行驶于直行的下坡路时,由于车速变快而将允许时间设定得短。

因此,存在当车辆行驶于直行的下坡路的期间,驾驶员进行了确认坡道终点前方的行驶方向这一必要确认行为时,将此时的朝向上方的目视动作误判为旁视,从而发出警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不会将车辆朝向下行方向行驶时的驾驶员的向上的目视动作误判为旁视的旁视判定装置、旁视判定方法以及程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判定车辆的驾驶员的旁视的旁视判定装置,所述旁视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拍摄数据获取部,从搭载于所述车辆的拍摄单元获取所述驾驶员的拍摄数据;旁视判定部,根据拍摄于所述拍摄数据的所述驾驶员的脸部朝向和视线、以及为了判定所述驾驶员的旁视而设定的判定基准来判定所述旁视;行驶状态获取部,从搭载于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获取单元获取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行驶状态判定部,根据获取到的所述行驶状态数据判定所述车辆朝向下行方向的行驶;以及判定基准变更部,在判定为所述车辆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下,与未判定为所述车辆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相比,变更对于所述驾驶员朝向上方的脸部朝向及视线的所述判定基准。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旁视判定装置中,所述判定基准包括非旁视区域的位置或尺寸、以及允许存在时间,所述非旁视区域是即使所述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存在于该区域也不视为旁视的区域,所述允许存在时间是即使在所述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存在于所述非旁视区域以外的区域、即旁视区域的情况下也不视为旁视的时间长度。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面的旁视判定装置中,所述判定基准变更部通过延长所述允许存在时间的处理和相对于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向上方扩大所述非旁视区域的位置或尺寸的处理中至少任一处理来变更所述判定基准。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面的旁视判定装置中,所述判定基准包括多个所述旁视区域,针对多个所述旁视区域,分别根据与所述非旁视区域的远近而设定所述允许存在时间的值。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四方面的旁视判定装置中,多个所述旁视区域中,越是距离所述非旁视区域更近的旁视区域,所述允许存在时间设定得越长。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旁视判定装置中,所述行驶状态获取单元是搭载于所述车辆的倾斜角传感器,所述行驶状态数据是通过所述倾斜角传感器获取的、所述车辆相对于地平面的倾斜角数据。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旁视判定装置中,所述行驶状态判定部是搭载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传感器,所述行驶状态数据是通过所述定位传感器获取的所述车辆的行驶位置数据,所述行驶状态判定部根据所述行驶位置数据和地图数据判定所述车辆朝向下行方向的行驶。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旁视判定装置中,还具备警报控制部,所述警报控制部在通过所述旁视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旁视时,控制警报发生器发出警报。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是判定车辆的驾驶员的旁视的装置所执行的旁视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所述装置从搭载于所述车辆的拍摄单元获取所述驾驶员的拍摄数据;所述装置根据拍摄于所述拍摄数据的所述驾驶员的脸部朝向和视线、以及为了判定所述驾驶员的旁视而设定的判定基准来判定所述旁视;所述装置从搭载于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获取单元获取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所述装置根据所述行驶状态数据判定所述车辆朝向下行方向的行驶;以及所述装置在判定为所述车辆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下,与判定为所述车辆未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相比,变更对于所述驾驶员朝向上方的脸部朝向及视线的所述判定基准。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是用于判定旁视的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旁视判定装置所具备的各部的处理。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为存储有上述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涉及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发明效果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第九、第十以及第十一方面,在车辆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下,考虑到驾驶员相对于行驶方向朝向上方的目视确认时间必然延长这一固有情况,与未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相比,能够变更对于驾驶员朝向上方的脸部朝向及视线的判定基准,并基于变更后的判定基准和驾驶员的拍摄数据来判定旁视。这样,在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下,由于是在考虑到该固有情况的基础上适当地变更判定基准的内容,因此,即使在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下,也能够降低误判为旁视的可能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可以使用非旁视区域的位置或尺寸、以及对应于旁视区域的允许存在时间来具体地规定判定基准。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通过延长允许存在时间的处理、以及相对于车辆的行驶方向向上方扩大非旁视区域的位置或尺寸的处理中至少任一处理,能够变更判定基准。

进而,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通过对多个旁视区域各自根据与非旁视区域的远近来设定允许存在时间的值,从而能够设定适当的判定基准。

进而,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通过越是距离非旁视区域更近的旁视区域设定越长的允许存在时间,从而能够设定适当的判定基准。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由于可以通过倾斜角传感器获取车辆相对于地平面的倾斜角数据,因而能够根据该倾斜角数据来判定车辆朝向下行方向行驶。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可以通过定位传感器获取车辆的行驶位置数据,并根据该行驶位置数据和地图数据来判定车辆朝向下行方向行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判定为驾驶员旁视时,能够从警报发生器发出警报。由此,可对驾驶员发出旁视警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的车辆的构成例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的构成例的功能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判定基准的内容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4是表示包含下坡路的道路的一例的水平图。

图5是用于说明放宽后的判定基准的内容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具备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的车辆的构成例的概念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的构成例的功能框图。

图9是表示包含下坡路的道路的一例的水平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2…动力单元、3…转向装置、4…方向盘、5…驾驶员相机、6…倾斜角传感器、7…警报发生器、8…gps接收机、10、11…旁视判定装置、20…输入输出接口单元、30…控制单元、31…拍摄数据获取部、32…行驶状态获取部、33…行驶状态判定部、34…判定基准变更部、36…旁视判定部、36a…计时器、38…警报控制部、40…存储单元、42…拍摄数据存储部、43…地图数据存储部、44…判定基准存储部、50…驾驶员、60…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适用例]

(构成)

首先,使用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方法的旁视判定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0的车辆1的构成例的概念图。

通常,车辆1具备包括动力源和变速装置的动力单元2、以及配备有方向盘4的转向装置3作为基本设备。除此之外,还适当地具备用于将由动力单元2生成的动力传递至车轮的变速器、用于控制驾驶的控制装置、为了控制装置中的控制而使用的各种传感器等,但为了简便,图1中未图示这些,仅图示了旁视判定装置10、以及作为与旁视判定装置10相关联的部位的驾驶员相机5、倾斜角传感器6以及警报发生器7。

驾驶员相机5搭载于车辆1,设置于像例如仪表盘上那样的驾驶员的正面侧,对驾驶员进行拍摄,并将其拍摄数据信号a输出至旁视判定装置10。驾驶员相机5既可以响应来自旁视判定装置10的请求启动拍摄,也可以与其无关地在车辆1的动作期间总是拍摄驾驶员。

倾斜角传感器6搭载于车辆1,测定车辆1相对于地平面的倾斜角,并将作为测定结果的倾斜角数据信号b输出至旁视判定装置10。例如,倾斜角传感器6在车辆1行驶于上坡路时,输出示出正值的倾斜角数据信号b,在车辆1行驶于下坡路时,输出示出负值的倾斜角数据信号b,在车辆1沿着地平面行驶时,输出示出零值的倾斜角数据信号b。

旁视判定装置10根据从拍摄数据信号a掌握的驾驶员的脸部朝向及视线、和为了判定驾驶员的旁视而设定的判定基准,判定驾驶员的旁视。另外,当根据倾斜角数据信号b判定为车辆1朝向下行方向行驶时,与未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相比,变更对于驾驶员朝向上方的脸部朝向及视线的判定基准。然后,在判定为旁视时,输出指示信号c。

警报发生器7配置在车辆1的内部,根据来自旁视判定装置10的指示信号c发出警报。警报并不限于蜂鸣声那样的声音,还包括显示、光、振动、与移动终端的通信等。

(作用效果)

旁视判定装置10由于为上述那样的构成,因而在车辆1行驶期间,当驾驶员出现了旁视时,能够检测到其旁视,并发出警报。另外,特别是在车辆1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下,与未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相比,能够变更对于驾驶员朝向上方的脸部朝向及视线的判定基准,并根据变更后的判定基准和驾驶员的拍摄数据来判定旁视。

在朝向下行方向行驶时,存在驾驶员朝向上方的目视确认时间必然延长这一固有情况,但旁视判定装置10在考虑到该固有情况的基础上适当地变更判定基准的内容,因此,即使在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误判为旁视的可能性。

[第一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0进行详细说明。

(构成例)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0的构成例的功能框图。

旁视判定装置10是在判定为驾驶员旁视时,控制警报发生器7发出警报的装置,其具备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控制单元30以及存储单元40。

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接收从驾驶员相机5输出的拍摄数据信号a,并向控制单元30输出。另外,接收从倾斜角传感器6输出的倾斜角数据信号b,并向控制单元30输出。进而,将从控制单元30输出的指示信号c向警报发生器7输出。

存储单元40使用例如ssd(solidstatedrive:固态硬盘)、hdd(harddiskdrive:硬盘驱动器)等能够随时写入和读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作为存储介质,作为为了实施本实施方式而使用的存储区域,具备拍摄数据存储部42和判定基准存储部44。

控制单元30具有构成计算机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和程序存储器,作为实施本实施方式所需的控制功能,具备拍摄数据获取部31、行驶状态获取部32、行驶状态判定部33、判定基准变更部34、旁视判定部36以及警报控制部38。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控制功能均通过使上述cpu执行存储在上述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来实现。

拍摄数据获取部31接收从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输出的拍摄数据信号a,并使其作为拍摄数据a存储在拍摄数据存储部42中。由此,在拍摄数据存储部42中存储表示驾驶员的举止的拍摄数据a。

行驶状态获取部32接收从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输出的倾斜角数据信号b,并向行驶状态判定部33输出。

行驶状态判定部33在从行驶状态获取部32输出的倾斜角数据信号b示出负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车辆1朝向下行方向行驶,并向判定基准变更部34输出判定结果信号d1。另一方面,在倾斜角数据信号b示出正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车辆1朝向上行方向行驶,并向判定基准变更部34输出判定结果信号d2。在倾斜角数据信号b示出零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车辆1沿着地平面行驶,并向判定基准变更部34输出判定结果信号d3。或者,也可以不输出判定结果信号d2、d3。

判定基准变更部34在从行驶状态判定部33输出了判定结果信号d1的情况下、即车辆1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下,与车辆1未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相比,针对驾驶员朝向上方的脸部朝向及视线,变更存储于判定基准存储部44中的判定基准e。另一方面,判定基准变更部34在从行驶状态判定部33输出了判定结果信号d2、d3的情况下、或者什么也没有输出的情况下,不变更判定基准存储部44中存储的判定基准e的内容。

接着,以下说明为在车辆1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下,与车辆1未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相比,变更对于驾驶员朝向上方的脸部朝向及视线的判定基准e所进行的具体处理。

图3是用于说明判定基准e的内容的一例的概念图。

在车辆1朝向行驶方向h(即、前方)行驶的情况下,通常驾驶员50的视线方向f如视线方向f0那样为与行驶方向h平行的所谓正前方侧。在这样的通常的状态下,视线方向f以视线方向f0为中心,将夹在视线方向f3与视线方向f4之间的上下方向的区域作为用于确认前方的车辆、标识等所需的区域而设为不视为旁视的“非旁视区域”g。只要视线方向f存在于非旁视区域g内,则不视为旁视。

这样的非旁视区域g以视线方向f0为中心,由从视线方向f0至视线方向f3的角度θ1、即上限角度与从视线方向f0至视线方向f4的角度θ2、即下限角度之和决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设定规定的设定值作为上限角度θ1和下限角度θ2。由此,设定非旁视区域g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和尺寸。

另一方面,在非旁视区域g的外侧设置“旁视区域”i。可以将非旁视区域g以外的区域全部设为一个旁视区域i,但也可以根据与非旁视区域g的远近而设置多个旁视区域i。图3示出了其一例,设置4个旁视区域i1、i2、i3、i4作为旁视区域i,将与非旁视区域g的上方邻接、且夹在视线方向f3与视线方向f2之间的区域设为旁视区域i2,将与非旁视区域g的下方邻接、且夹在视线方向f4与视线方向f5之间的区域设为旁视区域i3,进而,将与旁视区域i2的上方邻接、且夹在视线方向f2与视线方向f1之间的区域设为旁视区域i1,将与旁视区域i3的下方邻接、且夹在视线方向f5与视线方向f6之间的区域设为旁视区域i4。

判定基准e包括允许存在时间和非旁视区域g的位置或尺寸,其中,允许存在时间是即使视线方向f存在于旁视区域i时也不视为旁视的时间长度。在设置有多个旁视区域i的情况下,针对各旁视区域(例如旁视区域i1、i2、i3、i4)分别设定允许存在时间。

根据这样的判定基准e,当驾驶员50的视线方向f在同一旁视区域i内存在允许存在时间以上时,判定为旁视。另一方面,在视线方向f存在于某旁视区域i,但在达到允许存在时间之前移动至了别的区域(例如,别的旁视区域i、非旁视区域g)的情况下,不判定为旁视。

图3中还示出了针对各旁视区域i1~i4分别设定的允许存在时间的例子,对于如旁视区域i2、i3那样越靠近非旁视区域g的旁视区域i,设定比较长的值(例如3秒)作为允许存在时间,对于如旁视区域i1、i4那样距离非旁视区域g更远的旁视区域i,设定更短的值(例如1秒)作为允许存在时间。这样,通过设置多个旁视区域i,并根据与非旁视区域g的远近而分别设定适当的允许存在时间,从而能够更加细致、更加现实地设定判定基准e的内容。

判定基准变更部34在从行驶状态判定部33输出判定结果信号d1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对旁视区域i设定的允许存在时间、通过将非旁视区域g的尺寸向上方扩大、或者保持尺寸不变地使位置向上方移动,来变更判定基准e的内容。由此,使用图4详细说明关于在上方与非旁视区域g邻接的旁视区域i,与车辆1未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相比,变更对于驾驶员朝向上方的脸部朝向及视线的判定基准e的情况。

图4是表示包含下坡路的道路60的一例的水平图。

当车辆1在图4所例示那样的道路60上从图中左侧朝向右侧行驶时,车辆1在区域α中相对于地平面水平地进行行驶,但在区域β中,车辆1行驶于下坡路上。因此,当车辆1行驶于区域α中时,从行驶状态判定部33向判定基准变更部34输出判定结果信号d3、或者什么也不输出,但当车辆1从区域α进入区域β并在区域β内朝向下行方向行驶时,从行驶状态判定部33向判定基准变更部34输出判定结果信号d1。

当车辆1在区域β那样的直行的下坡路上行驶的情况下,随着靠近坡道终点的地点γ,驾驶员50需要确认沿着行驶方向的该地点γ的前方。因此,驾驶员50相对于行驶方向朝向上方的目视确认时间必然延长。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0中,考虑到这样的向下行方向行驶时的固有情况,在判定基准变更部34中,进行放宽对于驾驶员朝向上方的脸部朝向及视线的判定基准e的内容的变更。

例如,如图5所例示的用于说明放宽后的判定基准的内容的一例的概念图所示,判定基准变更部34将对位于非旁视区域g上方的旁视区域i2设定的允许存在时间从当前值延长(例如,从3秒变为5秒)。或者,也可以撤销对旁视区域i2设定的允许存在时间而与非旁视区域g同等地对待旁视区域i2。这与向上方扩大非旁视区域g的尺寸是等效的。这样的非旁视区域g的尺寸的扩大并不限定于将旁视区域i2全部作为非旁视区域g对待,例如,也可以将非旁视区域g的尺寸向上方延长,由此,仅将旁视区域i2的一部分与非旁视区域g同等地对待。

判定基准变更部34像这样地在车辆1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下,与未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相比,以放宽对于驾驶员朝向上方的脸部朝向及视线的判定基准e的内容的方式进行变更。由此,存储在判定基准存储部44中的判定基准e的内容被更新。另一方面,判定基准变更部34在车辆1未行驶于下坡路的状态下,不变更判定基准e的内容。

旁视判定部36从拍摄数据存储部42获取拍摄数据a,并从判定基准存储部44获取判定基准e,根据拍摄数据a和判定基准e判定驾驶员50的旁视。具体而言,判定根据拍摄于拍摄数据a的驾驶员50的脸部朝向、视线掌握的驾驶员50的视线方向f是否存在于非旁视区域g中。而且,在判定为视线方向f存在于非旁视区域g中时,判定为没有旁视。

另一方面,旁视判定部36在判定为视线方向f未存在于非旁视区域g内而存在于旁视区域i内的情况下,使内置的计时器36a启动,通过计时器36a对视线方向f存在于旁视区域i的持续时间进行计数,判定计数值是否达到对该旁视区域i设定的允许存在时间。

当在计数值达到允许存在时间之前,视线方向f从该旁视区域i移动至了别的区域(例如,别的旁视区域i或非旁视区域g)时,旁视判定部36使计时器36a停止,将计数值复位,并判定为没有旁视。

另一方面,当计时器36a的计数值达到允许存在时间时,旁视判定部36判定为旁视,并向警报控制部38输出判定信号k。

警报控制部38在从旁视判定部36输出判定信号k时,向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输出指示信号c。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将指示信号c向警报发生器7输出。

警报发生器7根据从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输出的指示信号c发出警报。警报并不限于蜂鸣声那样的声音,还包括显示、光、振动、与移动终端的通信等。由此,对驾驶员发出旁视警告。

(动作)

接着,以车辆1在图4所例示的道路60上从图中左侧朝向右侧行驶的情况为例,使用图6所示的流程图对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在车辆1行驶于道路60上的期间,总是或者响应来自旁视判定装置10的请求而利用驾驶员相机5拍摄驾驶员50,并向旁视判定装置10输出拍摄数据信号a。

从驾驶员相机5输出的拍摄数据信号a经由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输出至拍摄数据获取部31。据此,通过拍摄数据获取部31将表示驾驶员50的举止的拍摄数据a存储在拍摄数据存储部42中(s1)。

另外,在车辆1行驶于道路60上的期间,通过倾斜角传感器6测定车辆1相对于地平面的倾斜角,并向旁视判定装置10输出作为测定结果的倾斜角数据信号b。例如,在车辆1行驶于图4所例示那样的道路60中相对于地平面水平的区域α时,从倾斜角传感器6向旁视判定装置10输出示出零值的倾斜角数据信号b,但当车辆1从区域α进入为下坡路的区域β时,从倾斜角传感器6向旁视判定装置10输出示出负值的倾斜角数据信号b。

从倾斜角传感器6输出的倾斜角数据信号b被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接收,并从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进一步向行驶状态获取部32输出,进而从行驶状态获取部32向行驶状态判定部33输出(s2)。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为了方便起见,图示为在步骤s1之后实施步骤s2,但实际上步骤s1和步骤s2总是同时实施。

在行驶状态判定部33中,当倾斜角数据信号b示出负值时,判定为车辆1朝向下行方向行驶,向判定基准变更部34输出判定结果信号d1。另一方面,当倾斜角数据信号b示出正值时,判定为车辆1朝向上行方向行驶,向判定基准变更部34输出判定结果信号d2。当倾斜角数据信号b示出零值时,判定为车辆1沿着地平面行驶,向判定基准变更部34输出判定结果信号d3。需要说明的是,即使不输出判定结果信号d2、d3,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0也成立。

当判定为车辆1朝向下行方向行驶,并向判定基准变更部34输出了判定结果信号d1(s3:是)时,在判定基准变更部34中,进行放宽判定基准存储部44中存储的判定基准e的内容的更新处理(s4)。

判定基准e包括允许视线方向f存在于旁视区域i内的允许存在时间、以及非旁视区域g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及尺寸。在车辆1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情况下,随着车辆1靠近坡道终点的地点γ,驾驶员50需要确认该地点γ的沿着行驶方向的前方,相对于行驶方向朝向上方的目视确认时间必然延长,因此,在判定基准变更部34中,通过延长允许存在时间、扩大非旁视区域g的尺寸来放宽判定基准e的内容。

另一方面,当未判定为朝向下行方向行驶时(s3:否),不变更存储于判定基准存储部44中的判定基准e的内容即进入后述的步骤s5。

接着,通过旁视判定部36从拍摄数据存储部42获取拍摄数据a,从判定基准存储部44获取判定基准e,并根据拍摄数据a和判定基准e开始旁视的判定(s5)。

具体而言,在旁视判定部36中,判定根据拍摄于拍摄数据a的驾驶员50的脸部朝向、视线掌握的视线方向f是否存在于非旁视区域g内(s6)。而且,当判定为视线方向f存在于非旁视区域g时(s6:是),判定为驾驶员50未旁视(s7),并返回至步骤s1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旁视判定部36中判定为视线方向f存在于旁视区域i内时(s6:否),内置的计时器36a启动,通过计时器36a对视线方向f存在于旁视区域i的持续时间进行计数,并判定计数值是否达到对该旁视区域i设定的允许存在时间(s8)。而且,当在计数值达到允许存在时间之前,视线方向f移动至别的区域(例如,别的旁视区域i或非旁视区域g)时(s8:否),通过旁视判定部36使计时器36a停止,将计数值复位,并判定为未旁视(s7),返回至步骤s1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8中计时器36a的计数值达到允许存在时间时(s8:是),通过旁视判定部36判定为旁视,并向警报控制部38输出判定信号k(s9)。

当警报控制部38接收到判定信号k时,通过警报控制部38,使指示信号c经由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向警报发生器7输出。响应该指示信号c,从警报发生器7发出警报(s10)。由此,对驾驶员进行警告。然后,返回至步骤s1的处理。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0,在车辆1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下,考虑到驾驶员50相对于行驶方向朝向上方的目视确认时间必然延长这一固有情况,通过向上方扩大非旁视区域g的尺寸、或者延长对旁视区域i设定的允许存在时间、或者将它们组合而能够放宽判定基准e的内容。

然后,能够使用这样放宽后的判定基准e和驾驶员50的拍摄数据a来判定驾驶员50的旁视。

这样,在车辆1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下,由于是在考虑到该固有情况的基础上适当地变更判定基准的内容,因此,能够降低误判为旁视的可能性,从而能够避免不必要地发出警报。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构成)

图7是表示具备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1的车辆1的构成例的概念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1的构成例的功能框图。

由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0的变形例,因此,以下对与旁视判定装置10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至于与旁视判定装置10相同的构成则使用与旁视判定装置10中使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并避免重复的说明。

首先,对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0的车辆1的构成与具备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1的车辆1的构成的不同进行说明。

由图7与图1的比较明确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1内取代图1所示的旁视判定装置10而具备旁视判定装置11,进而,不具备图1所示的倾斜角传感器6而具备例如gps接收机8那样的定位系统。

进而,由图8与图2的比较明确可知,旁视判定装置11在存储单元40中具备旁视判定装置10所不具备的地图数据存储部43。

gps接收机8从未图示的gps接收车辆1的行驶位置数据信号m,并将行驶位置数据信号m向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输出。

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接收从gps接收机8输出的行驶位置数据信号m,并向控制单元30输出。

地图数据存储部43存储包含道路60的三维位置信息的地图数据j。

行驶状态获取部32接收从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输出的行驶位置数据信号m,并向行驶状态判定部33输出。

行驶状态判定部33根据行驶位置数据信号m掌握车辆1的行驶位置。另外,从地图数据存储部43获取地图数据j。然后,当根据行驶位置和地图数据j判定为车辆1朝向下行方向行驶时,在车辆1的行驶位置如图9所示到达距坡道终点的地点γ规定距离的地点δ的时间点,向判定基准变更部34输出判定结果信号d1。

规定距离(γ-δ)也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一定值。作为预先设定这样的一定值的理由,因为在有下坡路的连续延伸一定长度以上的坡道的情况下,在距坡道终点的地点γ规定距离以上的地点δ处,尚不需要确认坡道终点的地点γ前方的行驶方向,因此,不存在如上所述的、驾驶员50相对于行驶方向朝向上方的目视确认时间必然变长的情况。

另一方面,规定距离(γ-δ)也可以不是一定值,而是可变值。该情况下,也可以根据下坡路的倾斜角设定规定距离(γ-δ)的值,例如下坡路的倾斜角越大,将规定距离(γ-δ)也设定得越大,等等。

在输出了判定结果信号d1时,判定基准变更部34如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进行放宽判定基准存储部44中存储的判定基准e的内容的变更处理,更新判定基准e的内容。

(动作)

接着,以车辆1在图9所例示那样的包含下坡路的道路60上从图中左侧朝向右侧行驶的情况为例,使用图10所示的流程图对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0的流程图中,对于与图6的流程图相同的动作标注相同的步骤编号,从而下面对于与图6相同的步骤编号的动作仅作简单的说明,而对图6的流程图中未图示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在车辆1行驶于道路60上的期间,总是或者响应来自旁视判定装置11的请求,通过驾驶员相机5拍摄驾驶员,并向旁视判定装置11输出拍摄数据信号a。该拍摄数据信号a经由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输出至拍摄数据获取部31。据此,通过拍摄数据获取部31将表示驾驶员50的举止的拍摄数据a存储在拍摄数据存储部42中(s1)。

另外,在车辆1行驶于道路60上的期间,通过gps接收机8接收从未图示的gps发送的车辆1的行驶位置数据信号m,进而经由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从gps接收机8向控制单元30输出(s21)。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中,为了方便起见,图示为在步骤s1之后实施步骤s21,但实际上步骤s1和步骤s21总是同时实施。

向控制单元30输出的行驶位置数据信号m被行驶状态获取部32接收,并向行驶状态判定部33输出。然后,在行驶状态判定部33中,根据行驶位置数据信号m掌握车辆1的行驶位置(s22)。

进而,在行驶状态判定部33中,从地图数据存储部43获取地图数据j。然后,根据在步骤s22中掌握的行驶位置和地图数据j,判定车辆1是否朝向下行方向行驶(s23)。

而且,当通过行驶状态判定部33判定为车辆1朝向下行方向行驶(s23:是)时,在步骤s22中掌握的车辆1的行驶位置到达距坡道终点的地点γ规定距离的地点δ的时间点,向判定基准变更部34输出判定结果信号d1,之后进入步骤s4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通过行驶状态判定部33判定为车辆1未朝向下行方向行驶时(s23:否),之后进入步骤s5的处理。

步骤s4~步骤s10的处理的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故省略说明。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1,即使不具备倾斜角传感器6,也可以通过取而代之使用gps接收机8而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车辆1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下,考虑到驾驶员50相对于行驶方向朝向上方的目视确认时间必然延长这一固有情况,通过向上方扩大非旁视区域g的尺寸、或者延长对旁视区域i2设定的允许存在时间、或者将它们组合而能够放宽判定基准e的内容。

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降低误判为旁视的可能性,从而能够避免不必要地发出警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旁视判定装置11具备存储地图数据j的地图数据存储部43,但作为变形例,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地图数据存储部43而取而代之具备未图示的接收机,通过该接收机接收从外部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的地图数据j,并提供给行驶状态判定部33。

以上,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构成。可以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各种变更例和修改例,这些变更例和修改例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上述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如下述附录那样记载,但并不限于以下。

(附录1)

一种旁视判定装置,判定车辆的驾驶员的旁视,其特征在于,具有硬件处理器,

所述硬件处理器构成为:

从搭载于所述车辆的拍摄单元获取所述驾驶员的拍摄数据;

根据拍摄于所述拍摄数据的所述驾驶员的脸部朝向和视线、以及为了判定所述驾驶员的旁视而设定的判定基准,判定所述旁视;

从搭载于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获取单元获取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

根据所述获取到的行驶状态数据判定所述车辆朝向下行方向行驶;以及

在判定为所述车辆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下,与未判定为所述车辆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相比,变更对于所述驾驶员朝向上方的脸部朝向及视线的所述判定基准。

(附录2)

一种旁视判定方法,由判定车辆的驾驶员的旁视的装置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所述装置从搭载于所述车辆的拍摄单元获取所述驾驶员的拍摄数据;

所述装置根据拍摄于所述拍摄数据的所述驾驶员的脸部朝向和视线、以及为了判定所述驾驶员的旁视而设定的判定基准来判定所述旁视;

所述装置从搭载于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获取单元获取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

所述装置根据所述行驶状态数据判定所述车辆朝向下行方向的行驶;以及

所述装置在判定为所述车辆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下,与判定为所述车辆未朝向下行方向行驶的状态相比,变更对于所述驾驶员朝向上方的脸部朝向及视线的所述判定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