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织带引导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9938发布日期:2019-04-20 05:4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安全带织带引导件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安全带,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安全带织带引导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包括用于车上每个座椅的安全带。所述安全带包括织带,当安全带被扣紧时,所述织带横跨座椅乘员拉伸。锚固件将织带的一端附接到座椅框架。织带的另一端送入卷收器,所述卷收器包括卷轴,所述卷轴松出和缩回织带。舌片沿着织带自由滑动,并且当与带扣接合时,将织带分成腰部带和肩带。安全带通常是三点式系带,这意味着织带在被紧固时附接在乘员周围的三个点处:锚固件、卷收器和带扣。



技术实现要素:

座椅包括:框架;烟火致动器,其包括附接到框架的壳体和可相对于壳体从缩回位置线性移动到伸出位置的杆;织带引导件,其附接到杆,以及构件,其由框架支撑。所述杆包括狭槽。当杆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构件可移动到狭槽中。

所述座椅可包括弹簧,所述弹簧附接到构件和框架。当杆处于缩回位置时,弹簧可处于压缩状态。

杆可相对于壳体在垂直方向上从缩回位置线性移动到伸出位置。

杆可相对于壳体在垂直和内侧方向上从缩回位置线性移动到伸出位置。

座椅可包括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包括框架。座椅靠背可包括围绕框架延伸的覆盖件。壳体可设置在覆盖件内部,并且织带引导件可设置在覆盖件外部。当杆处于缩回位置时,织带引导件可接触覆盖件,并且当杆处于伸出位置时,织带引导件可与覆盖件间隔开。

座椅可包括与烟火致动器通信的计算机,并且计算机可被编程为响应于接收到指示碰撞的数据而指示烟火致动器将杆从缩回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

座椅可包括与烟火致动器通信的计算机,并且计算机可被编程为响应于接收到指示斜向碰撞的数据而指示烟火致动器将杆从缩回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计算机可被编程为响应于接收到指示正面碰撞的数据而指示烟火致动器将杆保持在缩回位置。

座椅包括:框架;烟火致动器,其包括附接到框架的壳体和可相对于壳体线性移动的杆;附接到杆的织带引导件;以及与烟火致动器通信的计算机。计算机被编程为响应于接收到指示斜向碰撞的数据而指示烟火致动器将杆从缩回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

计算机可被编程为响应于接收到指示正面碰撞的数据而指示烟火致动器将杆保持在缩回位置。

杆可相对于壳体在垂直方向上从缩回位置线性移动到伸出位置。

织带引导件82被定位成响应于对车辆30的碰撞而向上移动肩带62。肩带62的升高位置可将肩带62移动到乘员胸部上更居中的位置,这可减少肩带62在一些碰撞情形(诸如斜向碰撞)期间从乘员肩部滑落的可能性。肩带62的升高位置还可在肩带62中引入一定量的松弛,这可减小例如乘员胸部上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座椅的车辆的透视图。

图2是座椅的透视图。

图3是座椅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其中织带引导件处于缩回位置。

图4是座椅的所述部分的透视图,其中织带引导件处于伸出位置。

图5是座椅的所述部分的透视图,其中织带引导件处于缩回位置。

图6是座椅的框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其中织带引导件处于缩回位置。

图7是框架的所述部分的透视图,其中织带引导件处于伸出位置。

图8是缩回位置中座椅的烟火致动器的横截面前视图。

图9是伸出位置中座椅的烟火致动器的横截面前视图。

图10是座椅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1是用于移动织带引导件的过程的过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车辆30包括乘客舱32,以容纳车辆30的乘员(如果有)。乘客舱32包括多个座椅34,诸如设置在乘客舱32的前部的一个或多个前排座椅34以及设置在前座椅34后面的一个或多个后排座椅34。乘客舱32还可包括在乘客舱32后部的第三排座椅34。在图1中,座椅34被示出为斗式座椅,但座椅34可为其他或多种不同类型。座椅34及其部件的位置和取向可由乘员调整。

参考图2,座椅34可包括座椅靠背36、座椅底部38和头枕40。头枕40可由座椅靠背36支撑,并且可相对于座椅靠背36固定或可移动。座椅靠背36可由座椅底部38支撑,并且可相对于座椅底部38固定或可移动。座椅靠背36、座椅底部38和/或头枕40可以多个自由度进行调整。具体地,座椅靠背36、座椅底部38和/或头枕40本身可为可调整的,换句话说,座椅靠背36、座椅底部38和/或头枕40内的部件是可调整的,和/或可为相对于彼此是可调整的。

参考图5,座椅靠背36包括框架42。框架42可包括面板和/或可包括管、梁等。框架42可由任何合适的塑料材料形成,例如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玻璃纤维增强的半精加工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有机片材)等。可替代地,例如,框架42的一些或所有部件可由合适的金属(例如,钢或铝)形成。

参考图2至图5,垫子44支撑在框架42上。垫子44可由缓冲材料制成并且覆盖有覆盖件46。垫子44可由泡沫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支撑材料形成。覆盖件46可由布、皮革、人造皮革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形成。覆盖件46围绕垫子44和框架42延伸。覆盖件46可缝合在垫子44和框架42周围的面板中。

参考图2,座椅34包括约束系统48。锚固件50将织带52的一端相对于框架42固定。织带52的另一端送入卷收器54,所述卷收器可包括使织带52伸出和缩回的卷轴(未示出)。舌片56沿着织带52自由滑动,并且当与带扣58接合时,将织带52分成腰部带60和肩部带62。约束系统48是三点式系带,这意味着织带52在被紧固时附接在乘员周围的三个点处:锚固件50、卷收器54和带扣58。可替代地,约束系统48可包括另一种附接点布置。

参考图5至图9,烟火致动器64附接到框架42。烟火致动器64包括壳体66、杆68和填料70。壳体66可为圆柱形的并且是中空的,并且可在封闭端72和开口端74之间伸长。杆68可为圆柱形的,并且可从下端76伸长到上端78。杆68可延伸穿过壳体66的开口端74。杆68的下端76可设置在壳体66内部,并且上端78可设置在壳体66外部。壳体66和杆68的下端76可限定并包围腔室80。填料70可设置在腔室80中。

壳体66附接到框架42。壳体66相对于框架42固定。壳体66可经由夹具57进行附接,如图5至图9所示,或者经由任何其他合适的附接,例如紧固件、粘合剂、焊接等进行附接。壳体66设置在覆盖件46内部,即,覆盖件46包围包括壳体66的体积。壳体66可设置在垫子44和框架42之间。

杆68可相对于壳体66从缩回位置(如图3、图5、图6和图8所示)线性移动到伸出位置(如图4、图7和图9所示)。杆68可在垂直方向上或在垂直和内侧方向上线性移动。出于本公开的目的,“内侧”意指朝向座椅34的中心线,所述中心线由座椅34面向的方向限定。在伸出位置,杆68延伸在壳体66外部的部分多于在缩回位置中的部分。

参考图8,填料70可为可燃的以产生气体。填料70可由物质的固体混合物形成,当被点燃时,它们发生反应而产生气体。例如,填料70可由叠氮化钠(nano3)、硝酸钾(kno3)和二氧化硅(sio2)形成,它们发生反应而形成氮气(n2)。当填料70燃烧时,气体在腔室80中膨胀并且在杆68的下端76上施加压力。杆68的下端76上的压力将杆68从缩回位置推动到伸出位置。

参考图2至图9,织带引导件82附接到杆68,具体地,附接到杆68的上端78。织带引导件82相对于杆68固定。织带引导件82设置在壳体66上方且在覆盖件46外部。当杆68处于缩回位置时,织带引导件82可接触覆盖件46。当杆68处于伸出位置时,织带引导件82与覆盖件46间隔开。

织带52延伸穿过织带引导件82。织带引导件82可具有限定开口84的环形形状,织带52延伸穿过所述开口。开口84的尺寸可设定成允许织带52的横截面形状自由地穿过。织带引导件82的环形形状可为开放的或封闭的;即,织带引导件82的环形形状可形成完整的回路或者可具有间隙86。间隙86的尺寸可设定成允许织带52的厚度穿过。

参考图7至图9,杆68包括狭槽88。狭槽88可与杆68的下端76和上端78间隔开。狭槽88可朝向杆68的中心轴线延伸。狭槽88可垂直于或大致垂直于杆68的运动方向延伸。

参考图6至图9,构件90可由框架42支撑。构件90的尺寸可设定成适配在狭槽88中。构件90可定位在框架42中的孔92中。构件90可在大致侧向方向上伸长,所述侧向方向大致垂直于杆68的伸长和/或移动方向。孔92可在相同的大致侧向方向上伸长。

构件90可在孔92中从脱离位置(如图6和图8所示)移动到接合位置(如图7和图9所示)。构件90在接合位置中比在脱离位置中从孔92延伸得更远。当杆68处于缩回位置时,构件90处于脱离位置。处于接合位置的构件90延伸到狭槽88中。当杆68处于伸出位置时,构件90可移动到狭槽88中。换句话说,当杆68处于伸出位置时,狭槽88位于构件90的移动方向上,并且构件90能够从脱离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

参考图8和图9,弹簧94可附接到构件90和框架42。弹簧94可为压缩弹簧。当构件90处于脱离位置时,即当杆68处于缩回位置时,弹簧94可处于压缩状态。当构件90处于接合位置时,即当杆68处于伸出位置时,弹簧94可为松弛的或处于较少压缩状态。

参考图10,计算机96是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器。计算机96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等。计算机96的存储器可包括用于存储可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及用于电子地存储数据和/或数据库的存储器。计算机96可为例如约束控制模块,除了其他功能之外,其还可与安全气囊、约束系统48的预紧器等通信并且可对它们进行控制。

计算机96可通过通信网络98传送和接收数据,所述通信网络98诸如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以太网、wifi、局域互连网(lin)、车载诊断连接器(obd-ii)和/或任何其他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计算机96可经由通信网络98与碰撞传感器100、烟火致动器64和其他部件通信。

碰撞传感器100适于检测对车辆30的碰撞。碰撞传感器100可为任何合适的类型,例如,接触后传感器,诸如线性或角加速度计、陀螺仪、压力传感器和接触开关;以及碰撞前传感器,诸如雷达、激光雷达和视觉感测系统。视觉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相机、ccd图像传感器、cmos图像传感器等。碰撞传感器100可位于车辆30之中或之上的多个点处。

图11是示出用于移动织带引导件82的示例性过程1100的过程流程图。计算机96的存储器存储用于执行过程1100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

过程1100在框1105中开始,其中计算机96经由通信网络98从碰撞传感器100接收数据。数据可为来自碰撞传感器100的信号,并且可包括对车辆30的碰撞的严重性和/或方向。

接下来,在判定框1110中,计算机96确定从碰撞传感器100接收的数据是否指示已发生斜向碰撞。斜向碰撞是其中碰撞体偏离车辆30的中心线对车辆30的碰撞。如果没有发生斜向碰撞,即,如果没有发生碰撞或者如果发生了正面碰撞,则过程1100进行到框1120。

如果发生了斜向碰撞,则接下来,在框1115中,计算机96指示烟火致动器64将杆68从缩回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具体地,计算机96指示填料70燃烧,并且来自燃烧产生的气体的压力将杆68从缩回位置推动到伸出位置。织带引导件82随杆68向上移动,并且织带引导件82向上拉动肩带62。肩带62移动到乘员胸部上更居中的位置,这可减少肩带62在一些斜向碰撞期间从乘员的肩部滑落的可能性。肩带62的升高位置可在肩带62中引入一定量的松弛引入,这可减小例如乘员胸部上的压力。一旦杆68处于伸出位置,弹簧94便将构件90推入狭槽88中。通过接合狭槽88,构件90防止杆68并因此防止织带引导件82进一步向上移动和向下反冲。在框1115之后,过程1100结束。

在判定框1110之后,如果没有发生斜向碰撞,则计算机96指示烟火致动器64将杆68保持在缩回位置,即不燃烧填料70。肩带62保持在乘员胸部上的相同位置。在框1120之后,过程1100结束。

已经以说明性方式描述了本公开,并且将理解,已经使用的术语旨在本质上是描述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字词。鉴于以上教导,本公开的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并且本公开可以不同于具体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践。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椅,其具有框架;烟火致动器,其包括附接到框架的壳体和可相对于壳体从缩回位置线性移动到伸出位置的杆,所述杆包括狭槽;附接到杆的织带引导件;以及构件,其由框架支撑并且在杆处于伸出位置时可移动到狭槽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述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附接到构件和框架的弹簧。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杆处于缩回位置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根据一个实施例,杆可相对于壳体在垂直方向上从缩回位置线性移动到伸出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杆可相对于壳体在垂直和内侧方向上从缩回位置线性移动到伸出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述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包括框架的座椅靠背。

根据一个实施例,座椅靠背包括围绕框架延伸的覆盖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壳体设置在覆盖件内部,并且织带引导件设置在覆盖件外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杆处于缩回位置时,织带引导件接触覆盖件,并且当杆处于伸出位置时,织带引导件与覆盖件间隔开。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述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与烟火致动器通信的计算机,其中计算机被编程为响应于接收到指示碰撞的数据而指示烟火致动器将杆从缩回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述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与烟火致动器通信的计算机,其中计算机被编程为响应于接收到指示斜向碰撞的数据而指示烟火致动器将杆从缩回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计算机被编程为响应于接收到指示正面碰撞的数据而指示烟火致动器将杆保持在缩回位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座椅,其具有框架;烟火致动器,其包括附接到框架的壳体和可相对于壳体线性移动的杆;附接到杆的织带引导件;以及与烟火致动器通信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被编程为响应于接收到指示斜向碰撞的数据而指示烟火致动器将杆从缩回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计算机被编程为响应于接收到指示正面碰撞的数据而指示烟火致动器将杆保持在缩回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杆可相对于壳体在垂直方向上从缩回位置线性移动到伸出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述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将壳体附接到框架的夹具。

根据一个实施例,壳体附接到框架的外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壳体与框架间隔开。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述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覆盖件,其中壳体设置在覆盖件内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述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将壳体附接到框架的夹具。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述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框架中的孔、设置在孔中的构件以及在框架和构件之间位于孔中的弹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