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车辆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89586发布日期:2019-03-02 00:5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车辆、车辆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车辆,当天气较凉或者阴雨天气时,车内外温差较大,容易导致车内沉闷,前风挡玻璃起雾,影响驾驶安全,因此需要开启空调系统调节,但由于前风挡除雾风力较大,容易造成车内温度变化过快,同时风挡玻璃反冲的风力容易反吹到人面部,人体感应舒适性较差。为解决此问题,驾驶员通常选择将侧窗玻璃下降一部分,留出间隙,使车内外空气流通,以避免起雾,但如此操作又会造成行车时风燥声音过大、风阻增加、雨水进入车内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安装雨眉可以在雨雪天气开窗时避免雨水进入车内,但传统雨眉需要用户额外购买,增加了用户的经济负担,且需要用户自行粘接在车身上,如图1和2所示,不仅严重破坏车辆外观,雨眉2’结构外凸于侧围外板4’,且通过胶条固定,结构牢固性差,容易脱落,在非雨雪天气还会额外增加风阻。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具有不影响车辆外观、结构强度且可以实现电动控制的雨眉系统的车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雨眉和电机;雨眉可运动地设置于车身;电机与雨眉相连接,以驱动雨眉在展开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切换,在展开位置雨眉伸出车身且在车窗的上方遮挡至少部分车窗框。

在该技术方案中,雨眉可运动地设置于车身,具体位于侧围和车身骨架之间的缝隙中,不会对车身结构强度造成影响,而且由于雨眉藏纳于侧围中,不会突出车体表面,因此也不会造成额外的风阻。受控制器控制的电机与雨眉相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雨眉在预设轨迹上运动,以在需要雨眉工作时伸出侧围。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雨眉在车辆生产组装时预设安装在车顶侧围内,不需要用户额外购买,更不需要用户自行安装,进而有效地降低了用户的用车成本,同时也不会对车身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在天气晴朗等不需要雨眉的情况时,雨眉收纳于侧围和车身骨架之间的缝隙中,不会凸出与车身表面,因此不会增加风阻,也不会破坏车身的整体美观性。在需要雨眉工作时,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雨眉由侧围中伸出,在开启车窗通风时,雨眉可以阻止雨水进入车内,也防止车辆两侧车窗直接与外界连通造成风阻过大的问题,实现了在不影响车辆外观和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提供可以电动控制收纳或伸出的自动雨眉。

具体地,在车身侧围外板与车身骨架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收纳仓,雨眉设置于收纳仓内。在收纳仓内设置有电机位,电机隐藏设置于电机位中,电机具体设置为步进电机,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相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按照预设方向转动预设步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等传动件,同时雨眉上设置有与电机齿轮相匹配的齿条,齿轮与齿条相互咬合以实现电机对雨眉的驱动;具体地,当需要雨眉工作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向第一方向行进预定步数,以驱动雨眉伸出侧围预定长度,实现防止雨水进入车内的技术效果;在收回雨眉时,控制器控制电机相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预定步数,雨眉收回侧围中,不会增加风阻。

可以理解的,当电机尺寸较大时,可在收纳仓外设置隐藏于车顶侧围中的电机安装位,电机设置于电机安装位,同时收纳仓在电机设置位处预留通孔,以使电机的输出端可以伸入收纳仓与雨眉相连接。

进一步地,雨眉可选用工程塑料、铝合金或碳纤维材料等具有一定自身强度且重量较轻的材料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雨眉可伸缩地设于车身内以在展开位置伸出车身外且在收回位置缩回车身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雨眉设于车身的侧围外板与车身骨架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导向件;导向件设置于侧围内,位于雨眉的至少一侧,导向件与雨眉相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导向件包括多对沿雨眉的伸缩方向依次分布的滚轮,每对滚轮的两个滚轮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雨眉的安装空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侧围设置有供雨眉进出的开口,还包括设置在开口处的密封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空调器;第一传感器设置于驾驶室内且朝向前挡玻璃;空调器设置于车身;控制器与第一传感器和空调器相连接,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第一传感器的采集数据确定前挡玻璃在预设区域的透明度信息;并根据透明度信息调节车窗的开度,同时控制电机驱动雨眉运动;和/或根据透明度信息,控制空调器开启或关闭除雾模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器具体为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设置于车顶靠近前挡玻璃的一端;以及图像传感器的图像采集角度的范围为:30°至12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设置于车身;控制器与第二传感器相连接,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第二传感器的采集数据确定当前天气,根据当前天气和透明度信息调节车窗的开度,同时控制电机驱动雨眉运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当雨眉由初始位置伸出且车窗开启预设开度时,雨眉与车窗在垂直于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合预设长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预设长度的范围为:3毫米至5毫米。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人任一技术方案中的车辆,车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前挡玻璃的透明度信息;当透明度信息小于或等于透明度阈值时,控制车窗开启预设开度,同时控制电机驱动雨眉运动至展开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前挡玻璃的透明度信息,其中透明度信息表示了前挡风玻璃在驾驶员人眼事业范围内,前挡玻璃的透明程度;当透明度信息小于或等于透明度阈值时,说明前挡玻璃因为起雾或起霜等原因,造成驾驶员视野收到影响,此时控制车窗开启预设开度,并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雨眉由开口伸出,实现车内通风除雾,同时避免雨水进入车内,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开窗通风导致的风噪增加。或者控制器直接控制空调器开启除雾模式,并在透明度信息大于透明度阈值时,即驾驶员的视野不再收到影响时,关闭空调器的除雾模式。

可以理解的,为了使前挡玻璃的雾气尽快去除,控制雨眉伸出并开窗和控制空调器开启除雾功能的步骤可以同时进行,以得到最好的除雾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当透明度信息小于或等于透明度阈值时,车辆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空调器开启除雾模式;当透明度信息大于透明度阈值时,控制空调器关闭除雾模式。

在控制电机驱动雨眉伸出的步骤之前,车辆控制方法还包括:实时获取降水量信息;当降水量信息大于降水量阈值,且车窗处于开启状态时,控制电机驱动雨眉运动至展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雨眉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雨眉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另一种雨眉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雨眉开启时车内外空气流动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传感器的图像采集范围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雨眉,4’侧围外板。

图3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雨眉,4侧围外板,6电机,8导向件,10密封件,12车窗,14第一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3至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车辆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雨眉2和电机6;雨眉2可运动的设置于车身方;电机6与雨眉2相连接,以驱动雨眉2在展开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切换,在展开位置雨眉伸出车身且在车窗的上方遮挡至少部分车窗框。

在该实施例中,雨眉2可运动地设置于车身,具体位于侧围外板4和车身骨架之间的缝隙中,不会对车身结构强度造成影响,而且由于雨眉2藏纳于侧围外板4中,不会突出车体表面,因此也不会造成额外的风阻。受控制器控制的电机6与雨眉2相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雨眉2在预设轨迹上运动,以在需要雨眉2工作时伸出侧围外板4。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雨眉2在车辆生产组装时预设安装在车顶侧围外板4内,不需要用户额外购买,更不需要用户自行安装,进而有效地降低了用户的用车成本,同时也不会对车身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在天气晴朗等不需要雨眉2的情况时,雨眉2收纳于侧围外板4和车身骨架之间的缝隙中,不会凸出与车身表面,因此不会增加风阻,也不会破坏车身的整体美观性。在需要雨眉2工作时,控制器控制电机6驱动雨眉2由侧围外板4中伸出,在开启车窗12通风时,雨眉2可以阻止雨水进入车内,也防止车辆两侧车窗12直接与外界连通造成风阻过大的问题,实现了在不影响车辆外观和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提供可以电动控制收纳或伸出的自动雨眉2。

具体地,在车身侧围外板4外板与车身骨架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收纳仓,雨眉2设置于收纳仓内。在收纳仓内设置有电机6位,电机6隐藏设置于电机6位中,电机6具体设置为步进电机6,电机6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相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按照预设方向转动预设步数;电机6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等传动件,同时雨眉2上设置有与电机6齿轮相匹配的齿条,齿轮与齿条相互咬合以实现电机6对雨眉2的驱动;具体地,当需要雨眉2工作时,控制器控制电机6向第一方向行进预定步数,以驱动雨眉2伸出侧围外板4预定长度,实现防止雨水进入车内的技术效果;在收回雨眉2时,控制器控制电机6相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预定步数,雨眉2收回侧围外板4中,不会增加风阻。

可以理解的,当电机6尺寸较大时,可在收纳仓外设置隐藏于车顶侧围外板4中的电机安装位,电机6可设置于电机安装位,同时收纳仓在电机6设置位处预留通孔,以使电机6的输出端可以伸入收纳仓与雨眉2相连接。

进一步地,雨眉2可选用工程塑料、铝合金或碳纤维材料等具有一定自身强度且重量较轻的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雨眉2可伸缩地设于车身内以在展开位置伸出车身外且在收回位置缩回车身内。

在该实施例中,雨眉2为可伸缩的隐藏式设计,在需要雨眉2工作时,雨眉2在电机6的驱动下由车身内的初始位置伸出车身外以到达展开位置,以防止雨水进入车内;在不需要雨眉2工作时,雨眉2缩回车身内的回收位置,不破坏车辆的整体美观性,同时不会增加额外的风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雨眉2设于车身的侧围外板4外板与车身骨架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雨眉2设于侧围外板4和车身骨架之间,在实现隐藏式雨眉的同时不会改变现有的车身结构,进而保证了车身的结构强度不被破坏,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车辆还包括:导向件8;导向件8设置于侧围外板4内,位于雨眉2的至少一侧,导向件8与雨眉2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在侧围外板4内的雨眉2收纳位置处设置至少一个导向件8,位于雨眉2的至少一侧,与雨眉2相接触,用于在电机6驱动雨眉2运动时,将雨眉2按照预设轨迹引导至工作位置,防止雨眉2偏离工作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导向件8包括多对沿雨眉2的伸缩方向依次分布的滚轮,每对滚轮的两个滚轮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雨眉的安装空隙。

在该实施例中,导向件8优选设置为多对滚轮,沿雨眉2的伸缩方向以此排布,没对滚轮分别位于雨眉2的两侧,且每对滚轮的两个滚轮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雨眉2的安装空隙,以使雨眉2可以顺畅地在导向件8的引导下由回收位置和展开位置间切换,降低雨眉2伸缩的阻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侧围外板4设置有供雨眉2进出的开口,还包括设置在开口处的密封件。

在该实施例中,侧围外板4下方设置有朝向车窗12的开口,雨眉2在电机6的驱动下由开口伸出,与车窗12在垂直于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以在车窗12开启时将雨水遮挡到车外,防止雨水进入车窗12。同时在开口设置密封件10,密封件10设置于开口的两侧,与侧围外板4相连接,具体位于雨眉2两侧,与雨眉2相接触。

具体地,密封件10为胶条密封件,用于防止雨水进入侧围外板4中导致积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第一传感器14和空调器;第一传感器14设置于驾驶室内且朝向前挡玻璃;空调器设置于车身;控制器与第一传感器14和空调器相连接,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第一传感器14的采集数据确定前挡玻璃在预设区域的透明度信息;并根据透明度信息调节车窗12的开度,同时控制电机6驱动雨眉2运动;和/或根据透明度信息,控制空调器开启或关闭除雾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在驾驶室内设置朝向前挡玻璃的第一传感器14,控制装置根据第一传感器14的采集数据确定前挡玻璃在预设区域的透明信息,具体地,预设区域即驾驶员的人眼在前挡玻璃上的视野范围区域,当透明度信息低于透明度阈值时,判定前挡玻璃起雾,影响驾驶员的视野,此时调节车窗12的开度,以实现通风除雾,同时控制电机6驱动雨眉2运动,以保证雨水不会进入车内,且不增加风噪的情况下使车内通风,进而去除前挡玻璃上的雾气。或者,在前挡玻璃起雾的情况下直接控制空调器开启除雾模式,并在前挡玻璃的雾气散去后关闭空调器的除雾模式。

可以理解的,为了使前挡玻璃的雾气尽快去除,调节车窗12的开度并控制雨眉2伸出和控制空调器开启除雾功能的步骤可以同时进行,以得到最好的除雾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一传感器14为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设置于车顶靠近前挡玻璃的一端;以及图像传感器的图像采集角度的范围为:30°至124°。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14为图像传感器,设置于车顶靠近前挡玻璃的一端,位于驾驶员头顶,图像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前挡玻璃的图像信息并与预设图像信息进行比对,并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对比结果以确定前挡玻璃当前是否起雾,进而实现对雨眉2的自动控制。优选地,图像传感器的图像采集角度α的范围为:30°至124°,保证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强挡风玻璃的图像信息覆盖了驾驶员人眼观测车辆行驶前进方向的全部区域。

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一传感器14的图像获取角度范围为α,此时驾驶员人眼在车辆行驶方向上的视野角度范围为β,当α的角度范围在30°至124°之间时,可以保证第一传感器14的图像获取区域,即预设区域的范围完全覆盖驾驶员人眼在观测车辆行驶前进方向时的全部区域。

优选地,第一传感器14为反射光传感器,当前挡玻璃没有起雾时,反射光传感器发射的光线会穿过前档玻璃,仅有少数光线反射回来并被传感器接收到。当前挡玻璃起雾时,前挡玻璃的透明度下降,反射光量明显增加,当反射光良达到预设值后,判定前挡玻璃起雾。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设置于车身;控制器与第二传感器相连接,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第二传感器的采集数据确定当前天气,根据当前天气和透明度信息调节车窗12的开度,同时控制电机6驱动雨眉2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车辆还设置有第二传感器,设置于车身上,第二传感器具体设置为降水量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身上的水量,进而判断当前天气是否为雨雪等降水天气,当处于降水天气时,调节车窗12开启预设开度,同时控制电机6驱动雨眉2运动以使雨眉2达到工作位置,以保持车内通风,防止车窗12或前挡玻璃起雾。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当雨眉2由初始位置伸出且车窗12开启预设开度时,雨眉2与车窗12在垂直于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合预设长度。

在该实施例中,当需要雨眉2工作时,电机6驱动雨眉2由开口伸出,同时控制车窗12配合雨眉2的伸出速度下降,当雨眉2由初始位置到达预设的工作位置后,车窗12对应开启预设开度,此时雨眉2与车窗12在垂直于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合预设长度此时车内和车外的空气处于联通状态,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雨眉2的遮蔽作用,可在车内外形成负压,有利于车内空气流出实现车内换气,同时因为雨眉2的下边缘低于车窗12的上边缘,因此雨水无法进入车内,进而实现了在阴雨天气更好的保证车内外空气的流动的同时,避免雨水进入车内,同时防止车窗12、前挡玻璃起雾。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预设长度的范围为:3毫米至5毫米。

在该实施例中,车窗12的上边缘与雨眉2的下边缘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为3毫米至5毫米,可在保证车内空气流动,防止前挡玻璃起雾的同时,避免雨水进入车内。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人任一技术方案中的车辆,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s702,获取前挡玻璃的透明度信息;

s704,当透明度信息小于或等于透明度阈值时,控制车窗开启预设开度,同时控制电机驱动雨眉运动至展开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传感器14获取前挡玻璃的透明度信息,其中透明度信息表示了前挡风玻璃在驾驶员人眼视野范围内,前挡玻璃的透明程度;当透明度信息小于或等于透明度阈值时,说明前挡玻璃因为起雾或起霜等原因,造成驾驶员视野收到影响,此时控制车窗开启预设开度,并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雨眉由开口伸出,实现车内通风除雾,同时避免雨水进入车内,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开窗通风导致的风噪增加。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s802,获取前挡玻璃的透明度信息;

s804,当透明度信息小于或等于透明度阈值时,控制空调器开启除雾模式;

s806,当透明度信息大于透明度阈值时,控制空调器关闭除雾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传感器14获取前挡玻璃的透明度信息,其中透明度信息表示了前挡风玻璃在驾驶员人眼事业范围内,前挡玻璃的透明程度;当透明度信息小于或等于透明度阈值时,说明前挡玻璃因为起雾或起霜等原因,造成驾驶员视野收到影响,此时控制器直接控制空调器开启除雾模式,并在透明度信息大于透明度阈值时,即驾驶员的视野不再收到影响时,关闭空调器的除雾模式。

可以理解的,当前挡玻璃起雾时,开窗透风与控制空调器开启除雾模式的步骤可同时进行,具体如图9所示,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s902,获取前挡玻璃的透明度信息

s904,当透明度信息小于或等于透明度阈值时,控制电机驱动雨眉由开口伸出,同时控制车窗开启预设开度;

s906,控制空调器开启除雾模式;

s908,当透明度信息大于透明度阈值时,控制空调器关闭除雾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前挡玻璃的雾气尽快去除,控制雨眉伸出并开窗和控制空调器开启除雾功能的步骤可以同时进行,以得到最好的除雾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s1002,实时获取降水量信息;

s1004,当降水量信息大于降水量阈值,且车窗处于开启状态时,控制电机驱动雨眉运动至展开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当获取到的降水量信息大于降水量阈值时,表明当前处于雨雪天气,若此时车窗处于开启状态,则雨水有进入车内的可能,此时控制雨眉运动至展开位置,在保证车内透风的同时防止雨水进入车内。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车辆控制方法中雨眉的自动控制原理为首先判断前挡玻璃是否起雾,如果前档玻璃没有起雾,则持续检测前挡玻璃的状态,当前挡玻璃起雾后,控制器控制空调器开启除雾模式,同时开启自动雨眉系统,控制电机驱动雨眉从开口伸出以到达工作位置,同时控制车窗开启预设开度,实现车内通风的同时保证雨水不会进入车内。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雨眉控制方法,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雨眉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