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模块固定支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3333发布日期:2019-02-22 20:28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模块固定支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模块固定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车载模块是汽车电气功能实现的重要组成部件。目前,汽车电子技术发展迅猛,车载模块的种类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整车提供足够的布置空间来支持车载模块的固定。

记录仪模块是车载模块中的常用模块,然而,商用车等车的驾驶室高度低,不能够安装装载记录仪模块的储物柜,因此,无法实现记录仪模块的安装。

因此,如何实现记录仪模块的安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模块固定支架,能够实现记录仪模块的安装。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车载模块固定支架,包括类储物盒支架和环形支架;

车顶顶棚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环形支架穿过所述安装通孔,且所述环形支架的顶端固定在所述车顶顶棚的第一端,所述环形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接孔,记录仪模块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能够卡与所述卡接孔卡接;

所述类储物盒支架套设在所述环形支架的外部,且所述类储物盒支架的顶端固定在所述车顶顶棚的第二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类储物盒支架包括盒体和环形安装面板,所述环形安装面板环布在所述盒体出口端;

所述环形支架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环形支架套设在所述盒体内,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环形安装面板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车顶顶棚上。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环形安装面板上设置有定位销;

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安装在所述定位孔内。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类储物盒支架上设置有固定加强筋。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类储物盒支架上还设置有限位筋,用于限位所述环形支架。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遮光板;

所述遮光板套在所述记录仪模块上,且所述遮光板能够卡在所述连接板上,且遮住所述类储物盒支架和所述环形支架连接的螺钉。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遮光板上设置有定位柱;

所述记录仪模块上开设有安装所述定位柱的定位安装孔。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类储物盒支架和所述遮光板均为塑料制成;

所述环形支架为镀锌板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这些组合之后所得的实施方案也在本发明范围内,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部分。

本发明提供的车载模块固定支架,使用时,先将环形支架套到安装孔内,并将环形支架的顶端固定在车顶顶棚的第一端;然后,将类储物盒支架套在环形支架的外部,并将类储物盒支架固定在车顶顶棚的第二端,即通过环形支架和类储物盒支架将车顶顶棚夹紧;最后,将记录仪模块推进环形支架内,并将记录仪模块上的卡接部卡接到环形支架上的卡接孔。由于记录仪模块包含gpds、gps和bd模块,需要收天线信号,因此,本发明将记录仪模块设置在车顶顶棚,一方面便于记录仪模块接收信号,另一方面,实现了对车顶顶棚空间的利用,能够实现记录仪模块的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模块固定支架。

由于本发明公开的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模块固定支架,因此,车载模块固定支架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均是本发明公开的汽车所包含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模块固定支架安装记录仪模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模块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模块上安装的记录仪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模块固定支架的类储物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模块固定支架的环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模块固定支架的遮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6中:

类储物盒支架1、车顶顶棚2、环形支架3、卡接孔301、记录仪模块4、盒体101、环形安装面板102、连接板301、遮光板5、定位柱501、定位销103、定位孔302、卡接部4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模块固定支架。其中,车载模块固定支架包括类储物盒支架1和环形支架3。

车顶顶棚2上开设有安装通孔,环形支架3穿过安装通孔,且环形支架3的顶端固定在车顶顶棚2的第一端,环形支架3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接孔301,记录仪模块4上设置有卡接部401,卡接部401能够卡与卡接孔301卡接。

类储物盒支架1套设在环形支架3的外部,且类储物盒支架1的顶端固定在车顶顶棚2的第二端。即环形支架3和类储物盒支架1夹住车顶顶棚2。

具体地,卡接部401为弹卡。将环形支架3套设在类储物盒支架1内,避免了记录仪模块4外露,更加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记录仪模块4上设置卡接槽,在环形支架3上设置卡接凸起。还可以将环形支架3省去,仅设置类储物盒支架1,并在类储物盒支架1内设置卡接凸起。

本发明提供的车载模块固定支架,使用时,先将环形支架3套到安装孔内,并将环形支架3的顶端固定在车顶顶棚2的第一端;然后,将类储物盒支架1套在环形支架3的外部,并将类储物盒支架1固定在车顶顶棚2的第二端,即通过环形支架3和类储物盒支架1将车顶顶棚2夹紧;最后,将记录仪模块4推进环形支架3内,并将记录仪模块4上的卡接部401卡接到环形支架3上的卡接孔301。

由于记录仪模块4包含gpds、gps和bd模块,需要收天线信号,因此,本发明将记录仪模块4设置在车顶顶棚2,一方面便于记录仪模块4接收信号,另一方面,实现了对车顶顶棚2空间的利用,能够实现记录仪模块4的安装。

实施例二

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车载模块固定支架和实施例一中的车载模块固定支架的结构类似,对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了,仅介绍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具体公开了类储物盒支架1包括盒体101和环形安装面板102,环形安装面板102环布在盒体101出口端,盒体101出口端是指盒体101安装记录仪模块4时面向记录仪模块4的那端。

环形支架3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301,环形支架3套设在盒体101内,且连接板301与环形安装面板102通过螺钉安装在车顶顶棚2的两端。车顶顶棚2上开设有安装通孔,类储物盒支架1和环形支架3安装在安装通孔内,连接板301与环形安装面板102卡在安装通孔外。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类储物盒支架1和环形支架3的安装,本发明具体公开了环形安装面板102上设置有定位销103,连接板301上开设有定位孔302,定位销103安装在定位孔302内。定位销103的个数为2个,分别设置在类储物盒支架1的两侧。

进一步地,本发明具体公开了类储物盒支架1上设置有固定加强筋,增加类储物盒支架1的强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公开了类储物盒支架1上还设置有限位筋,用于限位环形支架3,便于环形支架3安装到位。

进一步地,本发明公开了车载模块固定支架还包括遮光板5,遮光板5套在记录仪模块4的前面板上,且遮光板5能够卡在连接板301上,且能够遮住类储物盒支架1和环形支架3连接的螺钉,美化了外观。

为了便于遮光板5的安装,本发明公开了遮光板5上设置有定位柱501,记录仪模块4上开设有安装定位柱501的定位安装孔。

进一步地,本发明公开了类储物盒支架1和遮光板5均为塑料制成,环形支架3为镀锌板制成,外形美观,价格便宜。

本发明使用时,使用时,先将环形支架3套到安装孔内,并将环形支架3的顶端固定在车顶顶棚2的第一端;然后,将类储物盒支架1套在环形支架3的外部,并将类储物盒支架1固定在车顶顶棚2的第二端,即通过环形支架3和类储物盒支架1将车顶顶棚2夹紧;接着,将遮光板5卡在记录仪模块4的前面板上,通过遮光板5上的定位柱501配合;最后,将记录仪模块4和遮光板5推进环形支架3内,并将记录仪模块4上的卡接部401卡接到环形支架3上的卡接孔301,将记录仪模块4固定,遮光板5将固定的螺钉遮住,达到美观的效果。本发明能够解决整车布置空间的局限性问题,同时满足整车振动要求、强度要求,便于拆装,方便工人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其它车载模块。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车载模块固定支架。

由于本发明公开的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车载模块固定支架,因此,车载模块固定支架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均是本发明公开的汽车所包含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