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爆胎应急支撑装置的振动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0866发布日期:2019-03-08 23:1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爆胎应急支撑装置的振动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爆胎应急支撑装置的振动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如果汽车轮胎发生爆胎,会容易导致汽车重心发生偏移,且由于此时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因此极易导致汽车不受控制,给驾驶人带来较大的危害;为避免汽车在爆胎时发生失控的情况,一般驾驶人会选择在汽车轮胎内部加装汽车爆胎应急支撑装置,汽车爆胎应急支撑装置能够避免汽车在爆胎时发生失控,但是由于汽车爆胎应急支撑装置安装在汽车轮胎内部,日常使用时难以进行检查,如果汽车爆胎应急支撑装置在驾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脱落,不仅导致汽车爆胎应急支撑装置功能失效,甚至会因为支撑装置对轮胎的损坏增加汽车轮胎的爆胎机率;因此需要对爆胎应急支撑装置进行实时监测,以便于及时察觉到汽车爆胎应急支撑装置的异样情况。

但是,传统的对于汽车爆胎应急支撑装置的监测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

传统的应用于汽车爆胎应急支撑装置的监测方式大多直接安装压力传感器,用来检测汽车爆胎应急支撑装置与轮毂之间的压力变化,以汽车爆胎应急支撑装置与轮毂之间的压力变化情况来判断汽车爆胎应急支撑装置是否脱落,但是这种检测方法的通用程度不高,例如对于百褶环带式以及盘龙式的汽车爆胎应急支撑装置,传统的压力传感器由于无法安装就不能够起到监测其是否脱落的情况,因此无法适应多种爆胎应急支撑装置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爆胎应急支撑装置的振动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爆胎应急支撑装置的振动传感器,包括:安装支架;震动传感器,所述震动传感器包括外壳和螺钉杆;

其中,所述外壳内部还具备第一撞针、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接线柱、纽扣电池以及处理器,所述第一撞针外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互相垂直设置,且所述接线柱设置在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交汇处,所述第一撞针位于外壳内部一端端部还具备第一触块,所述第一触块能够跟随所述第一撞针的移动与所述第一电阻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螺钉杆内部还具备第二撞针,所述第二撞针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撞针位于所述外壳内部一端端部具备第二触块,所述第二触块能够跟随所述第二撞针的移动与所述第二电阻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纽扣电池分别与所述第一触块、所述第二触块电性耦接,所述第一触块与所述第一电阻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触块与所述第二电阻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与接线柱电性耦接,所述接线柱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耦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流放大器,所述电流放大器电性耦接在所述接线柱与所述处理器之间,所述电流放大器用于放大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和/或所述第二电阻的电流,使得当第一触块与第二触块分别在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上移动时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和/或所述第二电阻的电流大小变化更加明显。

进一步的,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器与汽车控制中心建立通讯连接,使得所述处理器接收到的震动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到汽车控制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撞针还具备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第一触块一侧,所述第二撞针还具备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第二触块一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应急支撑装置与所述轮毂之间,且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螺丝钉安装在所述应急支撑装置外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应急支撑装置与所述轮毂之间的压力变化,再通过所述处理器分析压力变化的频率和程度数据进一步佐证所述震动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变化频率、程度与所述震动传感器检测到的频率、振幅不同时,只要两者其中一个检测到异常数据,所述处理器都会通过所述蓝牙模块向汽车控制中心发出警报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螺纹套、连接杆、固定螺栓、连接座以及安装底座,所述螺钉杆与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部,所述安装底座下表面还具备胶粘层,所述胶粘层用于将安装底座固定在轮毂和/或支撑装置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轮毂;应急支撑装置,所述应急支撑装置安装在所述轮毂外表面中心处,所述震动传感器通过螺钉杆螺纹安装在应急支撑装置上,且所述第二撞针能够与所述轮毂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通过胶粘层固定在轮毂外表面,所述震动传感器通过螺钉杆安装在螺纹套内部,且所述震动传感器与应急支撑装置相配合;所述安装支架通过胶粘层固定在应急支撑装置外表面,所述震动传感器通过螺钉杆安装在螺纹套内部,且所述震动传感器与轮毂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震动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应急支撑装置和轮毂之间,且所述外壳通过螺丝钉固定安装在应急支撑装置内壁,所述螺钉杆内部设置的第二撞针远离外壳一端与所述轮毂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应急支撑装置还包括铰链接头,所述震动传感器通过螺钉杆与铰链接头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利用爆胎应急支撑装置的震动带动触块在电阻上进行运动,使得接入电路的电阻在震动时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再由处理器分析电流变化频率、幅度等来判定爆胎应急支撑装置是否脱落;且本发明能够直接安装在爆胎应急支撑装置上,也可以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安装在爆胎应急支撑装置上或者轮毂上,对于百褶环带式以及盘龙式也可以安装在其连接处,因此本发明能够适应不同的爆胎应急支撑装置进行使用,通用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震动传感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安装支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与图2的组装效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震动传感器内部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震动传感器一种安装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震动传感器另一种安装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震动传感器另一种安装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安装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震动传感器另一种安装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震动传感器另一种安装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爆胎应急支撑装置的振动传感器,包括:安装支架200;震动传感器100,所述震动传感器100包括外壳117和螺钉杆113;

其中,所述外壳内部还具备第一撞针106、第一电阻103、第二电阻114、接线柱102、纽扣电池108以及处理器115,所述第一撞针106外部套接有第一弹簧105,方便利用第一弹簧105为第一撞针106提供推力,使得当第一撞针106不受阻力或者所受阻力小于第一弹簧105的推力的时候,第一弹簧105能够将第一撞针106推出外壳117复位,为第一撞针106下一次震动提供伸缩空间,所述第一电阻103与所述第二电阻114互相垂直设置,且所述接线柱102设置在第一电阻103与所述第二电阻114交汇处,方便通过接线柱102将第一电阻103与第二电阻114同时接入电路中,所述第一撞针106位于外壳117内部一端端部还具备第一触块104,所述第一触块104能够跟随所述第一撞针106的移动与所述第一电阻103滑动连接,由于第一电阻103与第二电阻114为端部互相垂直设置,使得第一触块104与第二触块109具有相同的滑动距离;

其中,所述螺钉杆113内部还具备第二撞针112,所述第二撞针112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110,方便利用第二弹簧110为第二撞针112提供推力,使得当第二撞针112不受阻力或者所受阻力小于第二弹簧110的推力的时候,第二弹簧110能够将第二撞针112推出螺钉杆113复位,为第二撞针112下一次震动提供伸缩空间,所述第二撞针112位于所述外壳117内部一端端部具备第二触块109,所述第二触块109能够跟随所述第二撞针112的移动与所述第二电阻114滑动连接,由于第一撞针106与第二撞针112之间互相垂直设置,使得第一电阻103与第二电阻114之间互相垂直设置能够配合第一撞针106与第二撞针112使用;

其中,所述纽扣电池108分别与所述第一触块104、所述第二触块109电性耦接,所述第一触块104与所述第一电阻10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触块109与所述第二电阻11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阻103与所述第二电阻114与接线柱102电性耦接,所述接线柱102与所述处理器115电性耦接;使得当第一撞针106或者第二撞针112在受到爆胎应急支撑装置的震动发生位移的时候,第一撞针106与第二撞针112能够带动第一触块104与第二触块109分别在第一电阻103与第二电阻114上发生位移,以此来改变第一电阻103与第二电阻114接入电路的长度,从而能够实现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方便处理器115分析、处理、记录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从而分析出爆胎应急支撑装置的震动情况,最终能够判断出爆胎应急支撑装置是否脱落。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流放大器116,所述电流放大器116电性耦接在所述接线柱102与所述处理器115之间,所述电流放大器116用于放大通过所述第一电阻103和/或所述第二电阻114的电流,使得当第一触块104与第二触块109分别在第一电阻103与第二电阻114上移动时通过所述第一电阻103和/或所述第二电阻114的电流大小变化更加明显;由于使用纽扣电池108供电,且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较小,使得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并不明显,因此能够通过电流放大器116放大电流变化信号,从而让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更加明显,有利于处理器115对电流变化做出准确的分析。

进一步的,还包括:蓝牙模块101,所述蓝牙模块101用于将所述处理器115与汽车控制中心建立通讯连接,使得所述处理器115接收到的震动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到汽车控制中心;当处理器115接收到电路中的电流,并对电流变化做出分析判断后,将最终的判定结果通过蓝牙模块101传输到汽车控制中心,由汽车控制中心将爆胎应急支撑装置是否脱落的信息在仪表盘上进行显示,方便驾驶人能够直观的观察到爆胎应急支撑装置是否脱落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撞针106还具备第一挡块107,所述第一挡块107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105远离所述第一触块104一侧,所述第二撞针112还具备第二挡块111,所述第二挡块111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110远离所述第二触块109一侧,方便利用第一挡块107与第二挡块111为第一弹簧105与第二弹簧110提供支撑点,方便第一弹簧105与第二弹簧110能够将第一撞针106与第二撞针112复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18,所述压力传感器118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处理器115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18设置在所述应急支撑装置301与所述轮毂302之间,且所述压力传感器118通过螺丝钉安装在所述应急支撑装置301外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118用于检测所述应急支撑装置301与所述轮毂302之间的压力变化,再通过所述处理器115分析压力变化的频率和程度数据进一步佐证所述震动传感器100的检测结果,当所述压力传感器118检测到的压力变化频率、程度与所述震动传感器100检测到的频率、振幅不同时,只要两者其中一个检测到异常数据,所述处理器115都会通过所述蓝牙模块101向汽车控制中心发出警报信号,能够保证震动传感器100在损坏的时候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118进一步保证对应急支撑装置301进行检测,双重保障使得对应急支撑装置301的检测更加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200包括螺纹套201、连接杆202、固定螺栓203、连接座204以及安装底座205,所述螺钉杆113与所述螺纹套螺201纹连接,所述连接座204通过固定螺栓203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205上部,使得震动传感器100能够通过安装支架200安装在需要的位置,方便对震动传感器100的安装使用,所述安装底座205下表面还具备胶粘层206,所述胶粘层206用于将安装底座205固定在轮毂和/或支撑装置上,且胶粘层206采用强力胶,方便对安装支架200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轮毂302;应急支撑装置301,所述应急支撑装置301安装在所述轮毂302外表面中心处,所述震动传感器100通过螺钉杆113螺纹安装在应急支撑装置301上,且所述第二撞针112能够与所述轮毂302相配合;使得震动传感器100能够与应急支撑装置302进行匹配安装,使得对应急支撑装置302的检测更加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通过胶粘层206固定在轮毂302外表面,所述震动传感器100通过螺钉杆113安装在螺纹套201内部,且所述震动传感器100与应急支撑装置301相配合,方便将安装支架200安装在轮毂302上,利用震动传感器100对应急支撑装置301进行震动检测;所述安装支架200通过胶粘层206固定在应急支撑装置301外表面,所述震动传感器100通过螺钉杆113安装在螺纹套201内部,且所述震动传感器100与轮毂302相配合,方便将安装支架200安装在应急支撑装置301上,利用震动传感器100对轮毂302的相对震动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震动传感器100固定设置在应急支撑装置301和轮毂302之间,且所述外壳117通过螺丝钉固定安装在应急支撑装置301内壁,所述螺钉杆113内部设置的第二撞针112远离外壳一端与所述轮毂302相配合;由于将震动传感器100安装在应急支撑装置301和轮毂302之间,使得震动传感器100对应急支撑装置301的检测更加灵敏,且能够避免在爆胎时轮胎将震动传感器100压坏。

进一步的,所述应急支撑装置301还包括铰链接头303,所述震动传感器100通过螺钉杆113与铰链接头303螺纹连接;使得震动传感器100能够将应急支撑装置301进行固定连接,同时能够利用第一撞针106检测轮毂302的相对震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