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防爆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5540发布日期:2019-01-22 19:33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轮防爆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轮防爆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轮胎作为汽车行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对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改善驾驶舒适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当轮胎胎体被尖硬物刺破时,空气就会从充气腔内突然流失,轮胎迅速变形,车速慢时可能会碾断轮胎胎侧帘布,使其损坏失去其作用造成胎体无保护的问题,导致整个轮胎报废;车速快时,往往造成如翻车、方向偏移、颠覆等车辆不受控制等恶性事故,或者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由于轮胎制造的微小瑕疵或外力的作用出现爆胎的问题。

如果机动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运行,一旦出现爆胎的现象,车辆将无法在高速运行中得到缓冲和调整。其次,当爆胎的车辆远离维修站时,车辆无法利用破坏了的轮胎行驶至维修站进行维修,给车辆的维修带来极大的不便。

中国专利cn2017203361871公开一种防爆轮胎,包括轮毂和轮胎,所述轮胎设置在轮毂上,所述轮胎包括外层的无内胎子午胎以及设置在该子午胎内腔中并且经充气固定在轮毂上的防爆辅助胎,所述辅助胎包括紧贴轮毂内壁的环形垫、充气内胎、包裹在充气内胎外围的环形增强弧带;所述辅助胎与所述子午胎内壁处于不接触状态,其间距的大小能足够使得轮胎在正常行驶状态下内外胎不接触。在上述专利中为了使轮胎具有防爆功能,在轮胎中轮毂与环形垫有相对应的契合面,当子午胎损坏缺气后由于汽车高速行驶以及重力使汽车难以立即减速,而产生强烈碾压,使契合面有分离隐患,造成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轮防爆保护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轮防爆保护装置,包括外胎,其与车辆的行驶路面相接触;轮毂,其与所述外胎接触并密封外胎构成充气容纳腔;环形的轮盾,其设置于所述充气容纳腔内,并且抱紧所述轮毂;所述轮盾的外径大于所述轮毂的外径,从而使所述轮盾的外侧边缘凸出于所述轮毂的轮缘。

优选的,所述轮盾包括轮盾本体以及与轮盾本体一体设置的帘布;所述帘布位于所述轮盾本体的径向内侧,所述帘布与所述轮盾本体之间形成充气气囊,在所述充气气囊充气后能够紧压所述轮毂。

优选的,轮毂上位于两侧轮缘之间的区域为轮毂槽,所述充气气囊位于所述轮毂槽内。

优选的,所述充气气囊设置有第一充气嘴,所述帘布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檐,所述檐能够将所述第一充气嘴与所述外胎隔离。

优选的,所述轮盾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气嘴容纳孔;所述第一充气嘴能够放置于所述第一气嘴容纳孔。

优选的,所述帘布与所述轮毂接触的位置设有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轮盾本体的上端部设置有缓冲垫块。

优选的,所述轮盾的径向外侧壁与与所述外胎的内壁之间间隙为3-5cm。

优选的,所述轮盾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减重孔。

优选的,所述轮盾本体的内部填充防护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轮胎被扎后亏气不爆胎,或轮胎爆胎时有轮盾支撑外胎不会与轮毂对压且能够防止轮胎损坏后或爆胎后的汽车方向偏移、颠覆等危险的发生;

(2)安装该轮盾不增加油耗,不减乘车舒适度;

(3)轮盾结实耐用、易安装,当轮胎亏气后依然能够持续续航,不耽误行程,以便找到维修站点及时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充气嘴充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充气嘴插入第一气嘴容纳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充气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中:1是外胎、2是轮毂、3是轮盾、4是第二充气嘴、21是充气气囊容纳腔、31是轮盾本体、32是充气气囊、33是帘布、34是防滑层、35是缓冲垫块、36是防护圈、37是第一充气嘴、38是第一气嘴容纳孔、39是减重孔、201是轮缘、331是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5所示,一种车轮防爆保护装置,包括外胎1,其与车辆的行驶路面相接触;轮毂2,其与所述外胎1接触并密封外胎1构成充气容纳腔;环形的轮盾3,其设置于所述充气容纳腔内,并且抱紧所述轮毂2;所述轮盾3的外径大于所述轮毂2的外径,从而使所述轮盾3的外侧边缘凸出于所述轮毂2的轮缘201。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外胎1被刺破或受损时,由于充气容纳腔内的轮盾3其具有保护轮毂2以及对轮胎整体固形作用,防止爆胎后汽车颠覆;轮胎被扎后亏气不爆胎,并且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感觉到轮胎亏气;外胎1与轮毂2之间安装该轮盾3不增加油耗,不减乘车的舒适度,同时当外胎1发生爆胎后,由于所述轮盾3的外径大于所述轮毂2的外径,所述轮盾3的外侧边缘凸出于所述轮毂2的轮缘201用于支撑外胎1,能够防止使外胎1与轮毂3对压,造成方向偏移、颠覆等出现的危险事故。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盾3包括轮盾本体31以及与轮盾本体31一体设置的帘布33;所述帘布33位于所述轮盾本体31的径向内侧,所述帘布33与所述轮盾本体31之间形成充气气囊32,在所述充气气囊32充气后为环形整体结构,能够紧压所述轮毂2;如图2所示,图中h为充气气囊32的厚度,h为轮缘201的高度;所述轮毂2上位于两侧轮缘201之间的区域为轮毂槽21,所述充气气囊32位于所述轮毂槽21内,当子弹射击或行驶过程中弹射的障碍物碰触轮胎1时有轮缘201保护充气气囊32,使其不易受损,失去功能;此外,充气气囊32无气状态下,便于安装;另一方面充气气囊32充气后紧压轮毂2起到抱紧轮盾本体2的作用;其中帘布3进一步保护充气气囊壁的强度及装置的整体强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气囊32设置有第一充气嘴37,所述帘布33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檐331,所述檐331能够将所述第一充气嘴37与所述外胎1隔离;使用时,所述轮盾本体31上设置有第一气嘴容纳孔38;所述第一充气嘴37能够放置于所述第一气嘴容纳孔38;所述充气气囊32的外部连接有第一充气嘴37;所述轮盾本体31上设置有第一气嘴容纳孔38;所述第一充气嘴37放置于所述第一气嘴容纳孔38内;当所述充气气囊32需要补充气体时,通过第一充气嘴37注入,注入充气气囊32的气体完成后,将第一充气嘴放置于所述第一气嘴容纳孔38内,防止第一充气嘴37与轮毂2和外胎1的摩擦;所述充气容纳腔的外部连接有第二充气嘴4,所述第二充气嘴4穿过所述帘布33和轮毂2与外部连通;使用时,通过第二充气嘴4对充气容纳腔充气,充气时可以以气压方式固定轮盾3的位置。其中,充气气囊32上设置的第一充气嘴37可以为多个,根据需要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帘布33与所述轮毂2接触的位置设有防滑层34;所述防滑层34为刺面或凹凸结构;刺面或凹凸结构增强轮盾本体31与轮毂2的紧密接触,防止其滑动以及便于充气气囊32充气和气波流动;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防滑层34可以是设置在所述轮毂2上或者防滑层34与帘布33为一体结构;凹凸结构可以是连续不间断的凹凸槽也可以是间断的凹凸槽。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盾本体31的上端部设置有缓冲垫块35,所述缓冲垫块35为连续的凹凸块组成;所述轮盾3的径向外侧壁与与所述外胎的内壁之间间隙为3-5cm。缓冲垫块35在轮胎亏气时增加轮盾3与外胎1的摩擦力防止轮胎1随汽车行进转动进一步损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盾本体31上设置有若干个减重孔39;减重孔39一方面用于减轻轮盾本体31的重量,另一方面可以与充气容纳腔连通从而增加真空容纳腔的容纳体积,且具有通气、增弹的功能;本实施例中的减重孔39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若干个槽或通孔、槽的混合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盾本体31的内部填充防护圈36;防护圈36为钢板圈、铁板圈或其它硬质合金圈;防护圈36有增强轮盾3的强度、防刺及对轮盾有保护功能,防护圈36根据用途不同而增减其厚度,如民用防刺伤可以选用厚度较薄的防护圈,如用于军用可增加其厚度或采用防弹材料使其具有一定防弹功能。同时防护圈36也起到固型作用,使轮盾3的形状永保一定形态。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为增加轮盾31本体的使用寿命以及增加相应的弹性,所述轮盾本体31为橡胶材质。

本发明轮胎被扎后亏气不爆胎,或轮胎爆胎后有轮盾支撑外胎不会与轮毂对压且能够防止轮胎损坏后的汽车方向偏移、颠覆等危险的发生;安装该轮盾不增加油耗,不减乘车舒适度;轮盾结实耐用、易安装,当轮胎亏气后能持续续航,不耽误行程,以便找到维修站点及时维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