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天窗排水系统的导水部件及车辆天窗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5527发布日期:2018-08-10 22:16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总的涉及车辆天窗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天窗排水系统的导水部件及具有该导水部件的车辆天窗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众多车辆的车顶上都安装有车辆天窗以改善乘车和驾驶舒适性。为了避免下雨或洗车等情况下外部流水渗入车厢内部,在天窗上设置有天窗排水系统,用以收集从密封条渗漏的流水并将其排出车外。通常,天窗排水系统的排水槽位于密封条的下方,流水自天窗框架的中央流向两边排水槽,经由排水槽流向四个角落的排水口,最后通过排水口排出车外。

大多数车型中,导轨与天窗框架关联设置并包括与天窗框架的排水槽连通的排水流道,为了辅助将流水从天窗的遮盖部件(例如玻璃)的托板边缘的积水槽处引导至导轨的排水流道中,辅助设置有导水部件。如图1所示的一种解决方案,提供一种导水部件20安装架设于天窗导轨10的上方,导水部件20的倾斜表面21用作引导流水的引导面,将来自于倾斜表面21上方积水槽的流水引导至底部末端22处的导轨的排水流道中。然而,由于底部末端22的结构,例如图1中区域A所示与导轨结构紧贴卡合的端部结构,在该区域内导水部件20的底部末端22和导轨10形成面接触,易于产生毛细现象,流水会沿着箭头方向进入干区,进而进入车厢内部。因此,为防止流水进入车厢内部,需要在导水部件20的与导轨10接触的区域涂覆防水胶30来阻止流水通过,这就导致了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上述解决方案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优化设计的车辆天窗排水系统的导水部件,防止水流到车厢内部,并降低成本。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天窗排水系统的导水部件,所述导水部件设置于天窗的遮盖部件的积水槽和导轨的排水流道之间,用以将遮盖部件的积水槽中的流水引导进入导轨的排水流道中,其中,所述导水部件包括基座,从所述基座延伸出导轨安装部和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倾斜延伸于所述遮盖部件的积水槽的表面和所述导轨的排水流道的表面之间,并且所述引导部的自由端倾斜悬置于所述导轨排水槽的上方。

根据上述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包括任何一个或多个如下的优选形式。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导轨安装部包括从基座延伸出的一对安装腿,所述一对安装腿之间形成与导轨卡接的卡槽,以限制所述导水部件沿导轨的横向方向的移动。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导水部件还包括从所述引导部的引导面成角度延伸出的一对限位壁,以限制所述导水部件沿导轨的纵向方向的移动。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一对限位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块,以限制所述导水部件沿垂直于导轨表面的方向的移动。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导水部件还包括邻近所述引导部的自由端设置的支腿,所述支腿从所述引导部沿所述安装腿的延伸方向延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天窗排水系统,包括:天窗的遮盖部件的积水槽,其设置于遮盖部件的横向边缘;以及导轨,其与天窗框架关联设置并包括与天窗框架的排水槽连通的排水流道;其中,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上述的用于车辆天窗排水系统的导水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天窗排水系统的导水部件通过对引导部截面结构的改进,使得引导部的自由端和导轨表面不接触,避免毛细现象的发生,保证排水效果的同时还优化了装配结构、外形设计以及防窜动等特征,提高了产品可靠性和防噪音性能。尤其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导水部件,排除了对其涂覆防水胶的可能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更好地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的车辆天窗排水系统中导水部件和导轨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天窗排水系统中导水部件和导轨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天窗排水系统的导水部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导水部件从另一角度看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导水部件与车辆天窗导轨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导水部件与车辆天窗导轨装配后从另一角度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描述时各个部件的结构位置例如上、下、顶部、底部等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各个部件如图中所示布置时,这些方向表述是恰当的,但图中各个部件的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表述也相应改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用于车辆天窗排水系统的导水部件设置于天窗的遮盖部件的积水槽和导轨的排水流道之间,用以将遮盖部件的积水槽中的流水引导进入导轨的排水流道中。可以理解的是,天窗的遮盖部件可以为透明板,例如包括但不限于玻璃或聚碳酸酯。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水部件200的大致构造,其主要包括基座201,以及从基座201延伸出的导轨安装部和引导部202,其中,导轨安装部包括从基座201延伸出的一对安装腿203、204,这一对安装腿203、204之间形成了与导轨卡接的卡槽,从而可以限制导水部件200沿导轨10的横向方向(Y方向)的移动。优选地,引导部的结构应能够避免导水部件与导轨的接触面之间产生毛细现象。如图2中B区域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有利地将导水部件200的引导部202的底端或自由端设置为倾斜延伸至悬置于导轨10的排水流道(未示出)的上方。由此,从遮盖部件的积水槽中流下的流水能够沿箭头方向引导至排水流道中,而不会由于导水部件与导轨之间的面接触导致毛细现象发生,有效防止流水进入车厢内部,尤其是,杜绝了在导水部件200(特别是安装腿203、204)和导轨10之间涂覆防水胶的可能性。

结合图3至图6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天窗排水系统的导水部件200还包括从引导部202的引导面成角度延伸出的一对限位壁205、206,以限制导水部件200沿导轨的纵向方向(X方向)的移动,并可作为挡壁将流水汇聚及经由引导部202的自由端209引导至导轨的排水流道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限位壁205、206可大致垂直于引导部202的引导面延伸,限位壁205、206与导轨相抵的侧壁面(图中示例性示出一个侧壁面207)起到限制导水部件200移动的作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限位壁205、206上还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块(图中示例性示出一个限位凸块208),以限制导水部件200沿垂直于导轨表面的方向(Z方向)的移动。

为了进一步对导水部件辅助限位,导水部件200还可包括邻近引导部202的自由端209设置的支腿210,所述支腿210从引导部202沿安装腿203、204的延伸方向延伸出,从而能够对自由端209起到辅助支撑和定位的作用。

在将导水部件200安装到导轨10上时,如图5和图6所示的,导水部件200卡接在导轨10上的安装开口内,安装腿203、204与导轨10的立壁11卡接定位,支腿210抵接导轨10的表面12,使得引导部202的引导面倾斜延伸至导轨10的排水流道上方。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从引导部202延伸出的限位壁205、206分别抵接导轨10的立壁11的端面并能够例如通过限位凸块208辅助限位。最佳如图6所示的,导轨10上可形成有与限位凸块208抵接的凸肩13,以防止导水部件200向导轨10的上方窜动。

有利地是,导水部件200安装到导轨10上之后,导水部件的限位壁205、206的上部大致与导轨10的立壁11的上部齐平,这有助于避免导水部件与车辆天窗其它部件之间的干涉。类似地,可以理解的是,导水部件200的引导部202的自由端209延伸出导轨的排水流道的侧壁的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利地将该距离设置为大约2mm,从而在保证良好导水功能的同时避免各部件之间的干涉。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天窗排水系统的导水部件,由于优化的结构设计,确保了流水被有效地引导进入导轨的排水流道中,而不会由于导水部件与导轨之间的面接触产生毛细现象导致流水进入干区进而渗入车厢内部。因此,导水部件与导轨之间防水胶的使用不再需要,降低了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导水部件通过结构改进实现与导轨的卡接定位,避免导水部件的移位窜动,从而能够降低噪声风险,提高了乘车和驾驶舒适性。

这里应当理解的是,图3至图6所示实施方式仅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水部件的优选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其仅为示意而非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亦可采取其他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对大多数车型而言,车辆天窗排水系统可包括分别布置于左右导轨大致中间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导水部件,然而,并不排除其它布置方式。

以上已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公开的构思作各种变化和改进,但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所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