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触摸屏控制功能的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8695发布日期:2018-09-11 22:52阅读:1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触摸屏控制功能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市场大多数汽车座椅都不带有触摸屏控制,而是使用物理按键或者开关控制,当使用者为第一次使用或者不常使用控制开关时,往往会由于不理解控制开关的含义导致控制不当或者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将座椅调整到合适位置,这些将会给乘客带来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以及不良的操作体验。同时现有汽车位置调节的机械结构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调节不灵敏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带有触摸屏控制功能的汽车座椅,当乘客需要调整座椅位置时,只要将椅背上的中央扶手放下,轻触扶手上的触摸屏,就能将座椅调整至最佳位置,这会给乘客带来极大的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有触摸屏控制功能的汽车座椅,包括底座、背铁台、座铁台和中央扶手,所述中央扶手设于背铁台上,该汽车座椅还包括触摸屏、控制器、调角驱动机构和平移驱动机构,所述平移驱动机构包括滑轨驱动组件、滑动座、第一座椅滑轨组件、第二座椅滑轨组件、滑轨传动轴、第一滑轨联动板、第二滑轨联动板、第三滑轨联动板和滑轨联动座,所述触摸屏设于中央扶手上,并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调角驱动机构和滑轨驱动组件,所述调角驱动机构设于座铁台上,并驱动背铁台前倾或后仰,所述座铁台、滑动座和底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座铁台与滑动座之间通过第一座椅滑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和底座之间通过第二座椅滑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滑轨传动轴通过齿轮组连接滑轨驱动组件,滑轨传动轴水平架设在滑动座的左右侧面之间,滑轨传动轴的端部与第二滑轨联动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联动板、第二滑轨联动板、第三滑轨联动板和滑轨联动座依次顺序铰接,第一滑轨联动板的顶端与座铁台的侧面后端处铰接,所述滑轨联动座设于底座的侧面前端处。

所述调角驱动机构包括调角驱动组件和调角器联动板,所述调角器联动板的顶端与背铁台连接,调角器联动板的底端与座铁台的顶面后端处铰接,所述调角驱动组件通过齿轮组与调角器联动板的底端连接,所述控制器连接调角驱动组件。

所述调角驱动组件包括调角器电机和调角器继电器,所述调角器电机经调角器继电器连接电源,调角器电机的驱动端通过齿轮组与调角器联动板的底端连接,所述调角器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

所述滑轨驱动组件包括滑轨电机和滑轨继电器,所述滑轨电机经滑轨继电器连接电源,滑轨电机的驱动端通过齿轮组连接滑轨传动轴,所述滑轨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

所述第二滑轨联动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45度。

所述触摸屏设于中央扶手的顶面前端处。

所述第一座椅滑轨组件和第二座椅滑轨组件均包括上下设置的滑轨内槽和滑轨外槽,所述滑轨外槽套设在滑轨内槽之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当乘客需要调整座椅位置时,只要将背铁台上的中央扶手放下,轻触中央扶手上的触摸屏,由控制器通过两个继电器分别控制滑轨电机和调角器电机,就能将座椅调整至最佳位置,这会给乘客带来极大的便利。

2、调角驱动机构采用电机驱动调角器联动板转动结构,平移驱动机构采用电机驱动第一滑轨联动板、第二滑轨联动板、第三滑轨联动板和滑轨联动座之间联动平移结构,结构可靠,其中第二滑轨联动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45度,该转动角度范围使得在相同高度的座铁台条件下,提高座铁台的平移距离,提高座铁台的平移调整灵敏度。

3、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制作成本低,使用范围广。触摸屏设于中央扶手的顶面前端处,以利于乘客便捷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触摸屏控制功能的汽车座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有触摸屏控制功能的汽车座椅的左视图;

图3为带有触摸屏控制功能的汽车座椅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带有触摸屏控制功能的汽车座椅内部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6为带有触摸屏控制功能的汽车座椅的触摸屏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背铁台,3、座铁台,4、中央扶手,5、触摸屏,6、控制器,7、调角器联动板,8、调角器电机,9、调角器继电器,10、滑动座,11、第一座椅滑轨组件,12、第二座椅滑轨组件,13、滑轨传动轴,14、第一滑轨联动板,15、第二滑轨联动板,16、第三滑轨联动板,17、滑轨联动座,18、滑轨电机,19、滑轨继电器,20、滑轨内槽,21、滑轨外槽,22、调角器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带有触摸屏控制功能的汽车座椅包括底座1、背铁台2、座铁台3和中央扶手4,中央扶手4设于背铁台2上,该汽车座椅还包括触摸屏5、控制器6、调角驱动机构和平移驱动机构,调角驱动机构设于座铁台3上,并驱动背铁台2前倾或后仰,平移驱动机构设于底座1上,并驱动座铁台3在底座1上前后平移,控制器6通过线束分别连接触摸屏5、调角驱动机构和平移驱动机构,触摸屏5设于中央扶手4的顶面前端处,以利于乘客便捷操作,控制器6可采用单片机。当乘客需要调整座椅位置时,只要将背铁台2上的中央扶手4放下,轻触中央扶手4上的触摸屏5,就能将座椅调整至最佳位置,这会给乘客带来极大的便利。

如图2和图5所示,调角驱动机构包括调角驱动组件和调角器联动板7,调角器联动板7的顶端与背铁台2连接,调角器联动板7的底端通过调角器转轴22与座铁台3的顶面后端处铰接,调角驱动组件包括调角器电机8和调角器继电器9,调角器电机8的驱动端通过齿轮组与调角器联动板7的底端连接,调角器电机8的输入端连接调角器继电器9的输出端,调角器继电器9的输入端分别接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调角器继电器9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6。

如图2-图5所示,平移驱动机构包括滑轨驱动组件、滑动座10、第一座椅滑轨组件11、第二座椅滑轨组件12、滑轨传动轴13、第一滑轨联动板14、第二滑轨联动板15、第三滑轨联动板16和滑轨联动座17,滑轨驱动组件包括滑轨电机18和滑轨继电器19,座铁台3、滑动座10和底座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座铁台3与滑动座10之间通过第一座椅滑轨组件11滑动连接,滑动座10和底座1之间通过第二座椅滑轨组件12滑动连接,滑轨传动轴13通过齿轮组连接滑轨电机18的驱动端,滑轨传动轴13水平架设在滑动座10的左右侧面之间并与滑动座10的前侧面平行,滑轨传动轴13的端部通过花键与第二滑轨联动板15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滑轨联动板14、第二滑轨联动板15、第三滑轨联动板16和滑轨联动座17依次顺序铰接,第一滑轨联动板14的顶端与座铁台3的侧面后端处铰接,滑轨联动座17设于底座1的侧面前端处,第二滑轨联动板15的转动角度范围为±45度,该转动角度范围使得在相同高度的座铁台3条件下,提高座铁台3的平移距离,提高座铁台3的平移调整灵敏度,滑轨电机18的输入端连接滑轨继电器19的输出端,滑轨继电器19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滑轨电机18的驱动端通过齿轮组连接滑轨传动轴13,滑轨继电器19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6。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座椅滑轨组件11和第二座椅滑轨组件12均包括上下设置的滑轨内槽20和滑轨外槽21,滑轨外槽21套设在滑轨内槽20之外,可自由滑动,滑轨内槽20的横截面呈几字形,滑动结构可靠。

触摸屏5上显示对应的调整按键,如图6所示,当乘客按下按键A,此时触摸屏5向控制器6发出信号,控制器6向调角器继电器9发出对应信号,此时调角器电机8正向导通,电机正转,带动调角器联动板7顺时针旋转(以图2为基准方向),背铁台2向前倾;当乘客按下按键B,此时触摸屏5向控制器6发出信号,控制器6向调角器继电器9发出对应信号,此时调角器电机8反向导通,电机反转,带动调角器联动板7逆时针旋转(以图2为基准方向),背铁台2向后仰;当乘客按下按键C,此时触摸屏5向控制器6发出信号,控制器6向滑轨继电器19发出对应信号,此时滑轨电机18正向导通,电机正转,带动滑轨传动轴13顺时针转动,滑轨传动轴13同时带动第二滑轨联动板15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二滑轨联动板15对第一滑轨联动板14施加一个向右的拉力,对第三滑轨联动板16施加一个向左的拉力,第一滑轨联动板14、第二滑轨联动板15的上段带动座铁台3向前(右)移动,第二座椅滑轨组件12的滑轨内槽20、第一座椅滑轨组件11的滑轨内槽20均相对滑轨外槽21向前(右)滑动,即第二座椅滑轨组件12、第一座椅滑轨组件11向前;当乘客按下按键D,此时触摸屏5向控制器6发出信号,控制器6向滑轨继电器19发出对应信号,此时滑轨电机18反向导通,电机反转,带动滑轨传动轴13逆时针转动,滑轨传动轴13同时带动第二滑轨联动板15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二滑轨联动板15对第一滑轨联动板14施加一个向左的推力,对第三滑轨联动板16施加一个向右的推力,第一滑轨联动板14、第二滑轨联动板15的上段带动座铁台3向后(左)移动,第二座椅滑轨组件12的滑轨内槽20、第一座椅滑轨组件11的滑轨内槽20均相对滑轨外槽21向后(左)滑动,即第二座椅滑轨组件12的滑轨内槽20、第一座椅滑轨组件11向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