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势感应汽车座椅八向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9474发布日期:2018-10-30 23:31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尤其是一种手势感应汽车座椅八向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市场现有传统汽车座椅控制器主要有座椅前后滑动调节、座椅的上下调节、座椅倾斜角度的调节、靠背的倾斜调节、头枕的上下调节及腰垫的前后调节等,其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均为通过按钮调节,在功能繁多的情况下,按钮调节略显冗杂,无法实现例如快慢速切换等扩展功能,并且按钮结构件装配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势感应汽车座椅八向调节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势感应汽车座椅八向调节系统,包括开关外壳,靠背角度调节槽,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感应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设置于座椅内部,且控制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开关外壳与座椅固定连接,所述开关外壳中间设有靠背角度调节槽和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槽和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内均设有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均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感应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提供所需电能,所述感应模块感应手势信号,并将手势信号传达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机驱动模块工作,所述电机驱动模块连接电机,并驱动电机调节座椅。

优选的,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槽为圆弧形的凹槽,所述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为U型凹槽,且位于靠背角度调节槽的下方;所述U型凹槽中间的横槽为座椅前后调节槽,横槽左侧的竖槽为座椅头部调节槽,右侧的竖槽为座椅尾部调节槽。

优选的,所述开关外壳与座椅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感应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采用的主控芯片为SAM D21J18。

优选的,所述主控芯片SAM D21J18的Y0~Y15引脚连接到感应模块,输出RELAY1~RELAY8引脚连接电机驱动模块。

优选的,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槽和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的凹槽内侧还设有导光条,且导光条与电源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槽和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的上方均设有座椅调节指示灯,且座椅调节指示灯与电源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手势感应替代传统按钮操作,只需手指滑动或者点击便可实现可实现座椅的前后、座椅头部上下、座椅尾部上下以及座椅靠背角度八种方向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灵活、外形美观、安全可靠、寿命长、可扩展性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按键结构复杂,功能单一,功能扩展困难等缺陷,取消按钮这一结构是汽车电动座椅控制器上的重大突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各模块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各模块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控制模块中主控芯片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机驱动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中,1-开关外壳;2-靠背角度调节槽;3-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4-感应模块;5-导光条;6-座椅调节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手势感应汽车座椅八向调节系统,包括开关外壳1,靠背角度调节槽2,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3,感应模块4,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设置于座椅内部,且控制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开关外壳1通过螺钉与座椅固定连接,所述开关外壳1中间设有靠背角度调节槽2和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3,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槽2为圆弧形的凹槽,所述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3为U型凹槽,且位于靠背角度调节槽2的下方,所述U型凹槽中间的横槽为座椅前后调节槽,横槽左侧的竖槽为座椅头部调节槽,右侧的竖槽为座椅尾部调节槽。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槽和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3内均设有感应模块4,所述感应模块4与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槽2和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3的凹槽内侧还设有导光条5,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槽2和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3的上方均设有座椅调节指示灯6,所述导光条5、座椅调节指示灯6、感应模块4、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均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导光条5、座椅调节指示灯6、感应模块4、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提供所需电能,所述感应模块4感应手势信号,并将手势信号传达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机驱动模块工作,所述电机驱动模块连接电机,并驱动电机调节座椅。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源模块,感应模块4均为现有技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可设计出相应的产品。

如图3所示,其具体工作原理为:通过检测手指在凹槽内滑动、点击等手势动作,然后由控制器处理输出信号实现不同功能。电源模块将输入电压进行处理,输出不同的电压对整个系统供电。控制模块实时监测感应模块是4否有手接近。当监测到到手接近感应模块4后,感应模块4将手势信号传达至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对手的动作进行识别处理并判断当前手势动作是否有效。检测到有效的手势动作后,发送命令给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连接电机,并由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电机执行相应的调节动作,实现对座椅的靠背角度或者前后距离等参数调节,从而满足司机当前的实际要求。位于靠背角度调节槽2和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3凹槽内侧的导光条5可以对靠背角度调节槽2和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3起到定位功能,方便在黑夜中,司机能够更准确的触碰靠背角度调节槽2和座椅前后及头部及尾部调节槽3内的感应模块4。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控芯片为MicroChip公司的SAM D21J18。该芯片是一款使用32位的处理器,64引脚的微控制器,以及高达256KB的闪存和32KB的SRAM,该主控芯片SAM D21J18最高的频率可以达到48MHz。主控芯片SAM D21J18的Y0~Y15引脚连接到感应模块,同时主控芯片对Y0~Y15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初步处理后,再识别当前是否有手指靠近感应模块和具体手势动作。当主控芯片检测到有效的手势动作后,将RELAY1~RELAY8输出信号传达至电机驱动模块,从而实现电机的转动,最终实现对座椅的调节。

如图5所示,SW 8-2和SW 8-5为控制座椅前后调节的电机引脚,当主控制器检测到有效的座椅前移手势动作时,控制输出端RELAY3输出高电平,RELAY4输出低电平,经过驱动芯片U2后,控制继电器RL1的引脚2输出12V,引脚1输出0V,此时座椅电机正转,座椅向前移动。当主控制器检测到有效的座椅后退手势动作时,控制器输出端RELAY3输出低电平,RELAY4输出高电平,经过驱动芯片U2后,控制继电器RL1的引脚2输出0V,引脚1输出12V,此时座椅电机反转,座椅后退。SW 9-2和SW 9-5为控制座椅尾部调节的电机引脚,当主控制器检测到有效的座椅向上手势动作时,控制器输出端RELAY5输出高电平,RELAY6输出低电平,经过驱动芯片U2后,控制继电器RL2引脚2输出12V,引脚1输出0V,此时控制座椅尾部的电机正转,座椅尾部向上移动。当主控制器检测到有效的座椅向下手势动作时,控制器输出端RELAY5输出低电平,RELAY6输出高电平,经过驱动芯片U2后,控制继电器RL2引脚2输出0V,引脚1输出12V,此时控制座椅尾部的电机反转,座椅尾部向下移动。SW 10-2和SW 10-5为控制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的电机引脚,当主控制器检测到有效的座椅靠背向前手势动作时,控制器输出端RELAY2输出高电平,RELAY1输出低电平,经过驱动芯片U2后,控制继电器RL3引脚2输出12V,引脚1输出0V,此时控制座椅靠背的电机正转,座椅靠背向前。当主控制器检测到有效的座椅靠背向后手势动作时,控制器输出端RELAY2输出低电平,RELAY1输出高电平,经过驱动芯片U2后,控制继电器RL3引脚2输出0V,引脚1输出12V,此时控制座椅靠背的电机反转,座椅靠背向后。SW 9-10和SW 9-11为控制座椅头部角度调节的电机引脚,当主控制器检测到有效的座椅头部向上手势动作时,控制器输出端RELAY7输出高电平,RELAY8输出低电平,经过驱动芯片U4后,控制继电器RL4引脚2输出12V,引脚1输出0V,此时控制座椅头部的电机正转,座椅头部向上移动。当主控制器检测到有效的座椅头部向下手势动作时,控制器输出端RELAY7输出低电平,RELAY8输出高电平,经过驱动芯片U4后,控制继电器RL4引脚2输出0V,引脚1输出12V,此时控制座椅头部的电机反转,座椅头部向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密封结构,可有效防止灰尘与水进入导致功能失效,还可扩展防夹功能。寿命长:传统开关采用机械开关控制,由于塑料变形及触点氧化等原因,寿命只能达到5万次左右,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子元件控制,寿命可轻松达到10万次以上。本实用新型只需手指滑动或者点击便可实现可实现座椅的前后、座椅头部上下、座椅尾部上下以及座椅靠背角度八种方向的调节,由于操作区域大,更容易实现盲操作,另外无操作力要求,更符合用户操作习惯。另外,本实用新型由凹槽替代传统开关突出按钮,外观更加一体,无明显缝隙;凹槽周围设有导光条5,还可以设置导光条5随手指移动变换,视觉效果更好、科技感更强;手指接触面可改为木纹或者皮纹等效果,更美观大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