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代步车柔性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2484发布日期:2018-12-07 22:0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代步车柔性车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代步车柔性车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代步车包含有两轮自动平衡代步车、独轮平衡代步车等种类,但是其只能在相对平滑的路面行驶,在颠簸的路面情况及上下楼梯时无法行驶,遇到颠簸路面时由于其结构减震效果差容易造成驾驶人受伤,遇到楼梯结构需要人为将代步车搬运;而目前能够实现上下楼梯的代步车均需要特殊的机械结构,例如星轮式、履带式和步进支撑式,这些方式结构复杂、操作繁琐、行进速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代步车无法在楼梯等特殊路况行驶以及减震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代步车柔性车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代步车柔性车轮,包括轮胎,驱动轮,限位轮A和限位轮B,所述驱动轮连接轮胎;所述限位轮B设置在轮胎左右两侧并与轮胎接触;所述限位轮A相对轮胎竖直轴线前后对称设置并与轮胎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轮A连接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通过限位架连接驱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机构包含齿轮,齿条,导向套,所述齿轮设置于导向套内;所述齿条一端与齿轮配合连接,另一端连接限位轮A。

进一步的,所述轮胎内设置弹性钢圈。

进一步的,所述轮胎上方设置主撑重轮和副撑重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轮B连接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车轮自身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可以保护驾驶人在复杂路况上行驶的安全;使代步车能够轻松的爬楼梯,且操作简单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联动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胎,2.弹性钢圈,3.驱动轮,4.限位轮A,5.限位轮B, 6.限位架,7.联动机构,7-1.导向套,7-2.齿条,7-3.齿轮,8.主撑重轮,9.副撑重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代步车柔性车轮,包括轮胎1,驱动轮3,限位轮A4和限位轮B5,所述驱动轮3位于轮胎1内圈上方,驱动轮3中间设置V 型凹槽用于连接轮胎1,并通过摩擦带动轮胎1转动;所述轮胎1采用聚氨脂材料,左右两侧设置多条与与轮胎1同心的沟槽,轮胎1因材料具有较好的柔性及弹性,但由于其刚性较差,承受重力时有较大变形,所以轮胎1内部设置具有弹性又具有刚性的弹性钢圈2,用于提升轮胎1的刚性;所述限位轮B5固定在车架上,设置在轮胎1上部左右两侧的沟槽并与轮胎1滚动接触,用于限定轮胎1左右方向上的变形;所述限位轮A4相对轮胎1竖直轴线前后对称设置并位于轮胎1水平轴线上,同时限位轮A4通过安装位置在轮胎1左右两侧的沟槽中来限定轮胎1的前后方向的变形,使驱动轮3始终位于轮胎1 的竖直轴线上。

所述限位轮A4连接联动机构7,联动机构7包含齿轮7-3,齿条 7-2,导向套7-1,所述齿轮7-3设置于导向套7-1内,联动机构7位于车轮中央、水平安放并相对轮胎1竖直轴线对称;所述齿条7-2一端与齿轮7-3配合连接,另一端连接限位轮A4,轮胎1前后方向上的变形运动通过限位轮A4及齿条7-2传递给齿轮7-3,使得前后限位轮A4同步运动,限制轮胎1前后方向变形量一致同时使联动机构7、连接联动机构7与驱动轮3的限位架6和驱动轮3始终位于轮胎1的竖直轴线上;导向套7限定齿轮7-3及齿条7-2在左右方向上不产生运动;限位架6固定连接驱动轮3及联动机构7,使驱动轮3及联动机构7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

所述轮胎1上方设置主撑重轮8和副撑重轮9,副撑重轮9位于主撑重轮8前后两侧。

实施例2

一种代步车柔性车轮,包括轮胎1,驱动轮3,限位轮A4和限位轮B5,所述驱动轮3位于轮胎1内圈上方,驱动轮3中间设置传动齿轮用于连接轮胎1并带动轮胎1转动;所述轮胎1采用橡胶材料,左右两侧设置多条沟槽,内圈设置与驱动轮3传动齿轮啮合的内齿,轮胎1因材料具有较好的柔性及弹性,但由于其刚性较差,承受重力时有较大变形,所以轮胎1内部设置具有弹性又具有刚性的弹性钢圈 2,用于提升轮胎1的刚性;所述限位轮B5固定在车架上,设置在轮胎1上部左右两侧的沟槽并与轮胎1滚动接触,用于限定轮胎1左右方向上的变形,其数量为四个,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限位轮A4相对轮胎1竖直轴线前后对称设置并位于轮胎1水平轴线上,同时限位轮A4通过安装在轮胎1左右两侧的沟槽中来限定轮胎1的前后方向的变形,使驱动轮3始终位于轮胎1的竖直轴线上,其数量为四个,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限位轮A4连接联动机构7,联动机构7包含齿轮7-3,齿条 7-2,导向套7-1,所述齿轮7-3设置于导向套7-1内,联动机构7位于车轮中央、水平安放并相对轮胎1竖直轴线对称;所述齿条7-2一端伸入导向套7-1与齿轮7-3啮合,另一端连接限位轮A4,轮胎1 前后方向上的变形运动通过限位轮A4及齿条7-2传递给齿轮7-3,使得前后限位轮A4同步运动,限制轮胎1前后方向变形量一致同时使联动机构7、连接联动机构7与驱动轮3的限位架6和驱动轮3始终位于轮胎1的竖直轴线上;导向套7-1限定齿轮7-3及齿条7-2在左右方向上不产生运动;限位架6固定连接联动机构7,滑动连接驱动轮3,用来限定驱动轮3及联动机构7的相对位置,联动机构7数量为2个,左右对称设置,分别连接两侧的限位轮A4。

所述轮胎1上方设置主撑重轮8和副撑重轮9,副撑重轮9位于主撑重轮8前后两侧,主撑重轮8与驱动轮3钢体连接,保证主撑重轮8、驱动轮3及轮胎1不产生轴向位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