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4713发布日期:2018-11-09 22:29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一种发展迅速的绿色交通工具,充电桩作为电动车的配套基础设置,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充电桩电缆线采用手工缠绕的方式收集,有些甚至直接将电缆线随意放置,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在没有路灯的地方,充电桩无自身照明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充电桩与电动车直接相连的重要部位是充电枪,充电枪的防水防爆保护也是重要的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桩,该充电桩的本体是封闭式本体,没有开门,充电桩的操作屏和充电电缆线在充电桩本体上分侧设置,充电桩本体上设有涡卷弹簧式自动收线器,可以在充电完成后自动将电缆线收集在自动收线器内,保证了整体的美观,不至于电缆线散落在地上对行人或车辆造成磕绊,充电枪插座上方设有带独立电源的夜灯,在没有路灯的情况下方便正常使用,在充电枪和夜灯上方的充电桩本体上设有透明玻璃材质的遮雨罩,对充电枪和夜灯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该设计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自动收线器、电缆线和夜灯,所述充电桩本体一侧设有操作屏,所述操作屏上方设有指示灯,所述操作屏下方设有散热格栅,所述充电桩本体上与操作屏相邻一侧底部设有电缆输出端口,所述电缆线一端连接电缆输出端口,所述电缆线另一端与充电枪连接,所述充电枪放置在充电桩本体上的充电枪插座上,所述自动收线器设置在电缆输出端口上方,所述自动收线器设置在充电桩本体中部,所述电缆线设置在自动收线器内,所述充电枪插座上方充电桩本体上设有夜灯,所述夜灯右侧充电桩本体上设有夜灯开关,所述充电桩本体上电缆线一侧上方设有遮雨罩,所述充电桩本体为没有开门密封结构,所述自动收线器为涡卷弹簧收线器,所述夜灯为LED灯或者节能灯,所述夜灯电源为独立电源,设置在充电桩本体内部,所述遮雨罩为透明塑料遮雨罩。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桩,该充电桩的本体是封闭式本体,没有开门,充电桩的操作屏和充电电缆线在充电桩本体上分侧设置,充电桩本体上设有涡卷弹簧式自动收线器,可以在充电完成后自动将电缆线收集在自动收线器内,保证了整体的美观,不至于电缆线散落在地上对行人或车辆造成磕绊,充电枪插座上方设有带独立电源的夜灯,在没有路灯的情况下方便正常使用,在充电枪和夜灯上方的充电桩本体上设有透明玻璃材质的遮雨罩,对充电枪和夜灯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该设计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充电桩本体;2、自动收线器;3、电缆线;301、电缆线输出端口;4、充电枪;401、充电枪插座;5、遮雨罩; 6、夜灯;7、夜灯开关;8、操作屏;9、指示灯;10、散热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自动收线器2、电缆线3和夜灯5,所述充电桩本体1一侧设有操作屏8,所述操作屏8上方设有指示灯9,所述操作屏8下方设有散热格栅10,所述充电桩本体1上与操作屏8相邻一侧底部设有电缆输出端口301,所述电缆线3一端连接电缆输出端口301,所述电缆线3另一端与充电枪4连接,所述充电枪4放置在充电桩本体1上的充电枪插座401上,所述自动收线器2设置在电缆输出端口301上方,所述自动收线器2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中部,所述电缆线3设置在自动收线器2内,所述充电枪插座401上方充电桩本体1上设有夜灯6,所述夜灯6右侧充电桩本体1上设有夜灯开关7,所述充电桩本体1上电缆线3一侧上方设有遮雨罩5,所述充电桩本体1为没有开门密封结构,所述自动收线器2为涡卷弹簧收线器,所述夜灯6为LED灯或者节能灯,所述夜灯6电源为独立电源,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内部,所述遮雨罩5为透明塑料遮雨罩。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桩,该充电桩的本体是封闭式本体,没有开门,充电桩的操作屏和充电电缆线在充电桩本体上分侧设置,充电桩本体上设有涡卷弹簧式自动收线器,可以在充电完成后自动将电缆线收集在自动收线器内,保证了整体的美观,不至于电缆线散落在地上对行人或车辆造成磕绊,充电枪插座上方设有带独立电源的夜灯,在没有路灯的情况下方便正常使用,在充电枪和夜灯上方的充电桩本体上设有透明玻璃材质的遮雨罩,对充电枪和夜灯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该设计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适合推广应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