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铰平衡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9237发布日期:2018-10-30 23:2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铰平衡杆装置,属于机械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的产品主要用于三模块或五模块车型,如果安装到四模块车型上,由于产品自由度限制会导致车辆无法顺利通过复杂曲线。而双铰平衡杆装置根据线路及车型进行设计,不仅解决了普通上铰无法在四模块车型上使用的弊端,能较好的解决车体贯通道顶部定位的问题,且采用了自润滑轴承,运行平稳无噪声。双铰平衡杆装置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线路情况,采用两套球形连接件设计,对转动角度、点头角度、侧滚角度等进行了优化处理,优化后的双铰平衡杆装置在四模块车型上使用可顺利通过更苛刻的线路条件,因此,一种双铰平衡杆装置必将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铰平衡杆装置,使用方便,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铰平衡杆装置,包括自润滑轴承,所述自润滑轴承一侧连接有车端连接座,所述自润滑轴承另一侧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一侧设置有中间平衡杆,所述中间平衡杆一侧连接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一侧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自润滑轴承与所述车端连接座的数量为两个,且以所述连接销为中心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润滑轴承与所述车端连接座通过螺丝螺母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平衡杆通过所述连接销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滑纹套于所述中间平衡杆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实用性强,使用时将两端的车端连接座连接在车辆尾端,使其相连,通过自润滑轴承的作用,使其解决了普通上铰无法在四模块车型上使用的弊端,能较好的解决车体贯通道顶部定位的问题,运行平稳无噪声,对转动角度、点头角度、侧滚角度等进行了优化处理,优化后的双铰平衡杆装置在四模块车型上使用可顺利通过更苛刻的线路条件,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使用简单方便,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润滑轴承;2、车端连接座;3、防滑纹;4、中间平衡杆;5、连接销;6、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铰平衡杆装置,包括自润滑轴承1,所述自润滑轴承1一侧连接有车端连接座2,所述自润滑轴承1另一侧设置有防滑纹3,所述防滑纹3一侧设置有中间平衡杆4,所述中间平衡杆4一侧连接有连接销5,所述连接销5一侧设置有固定螺丝6,所述自润滑轴承1与所述车端连接座2的数量为两个,且以所述连接销5为中心对称设置。

为了使该种双铰平衡杆装置,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所述自润滑轴承1与所述车端连接座2通过螺丝螺母相连接,所述中间平衡杆4通过所述连接销5相连接,所述防滑纹3套于所述中间平衡杆4表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两端的车端连接座2连接在车辆尾端,使其相连,通过自润滑轴承1的作用,使其解决了普通上铰无法在四模块车型上使用的弊端,能较好的解决车体贯通道顶部定位的问题,运行平稳无噪声,对转动角度、点头角度、侧滚角度等进行了优化处理,优化后的双铰平衡杆装置在四模块车型上使用可顺利通过更苛刻的线路条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