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雨刮器马达、用于该马达的传动装置、后雨刮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8285发布日期:2019-03-08 17:43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后雨刮器马达、用于该马达的传动装置、后雨刮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用于后雨刮器马达的传动装置、设置有该传动装置的后雨刮器马达、布置有该后雨刮器马达的后雨刮器,以及配置有该后雨刮器的汽车。



背景技术:

雨刮器是汽车上的必备零件之一,主要用于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如下雨、下雪时将洒落在车窗玻璃上的雨水或雪水等扫清,从而使驾驶员前方的视野不会受到阻碍。众所周知,雨刮器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处,而对于一些性能要求较高的车型,诸如SUV、MVP、两厢车等及部分掀背车等,在汽车的后挡风玻璃处还设置有后雨刮器。

后雨刮器通常包括用于后雨刮器马达1'的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包括蜗杆2'、蜗轮3'、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5',如图1所示。所述蜗杆2'与后雨刮器马达的输出轴6'相连,并且所述蜗杆2'带动所述蜗轮3'绕着轴7'转动。所述第一齿轮4'与借助于连杆8'可枢转地与所述蜗轮3'连接,所述连杆8'可枢转地固定在销9'处。所述第二齿轮5'与所述第一齿轮4'啮合,并且所述第二齿轮4'的转轴10'与所述第一齿轮5'的转轴11'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所述第二齿轮5'与雨刮臂(未示出)连接,使得所述雨刮臂在预设的两个极限位置之间摆动。在现有技术中,所述第一齿轮4'和所述第二齿轮5'的截面设置成圆形的,由此二者的传动系数比是固定的。当所述后雨刮器工作时,雨刮臂以高速摆动到极限位置,由于其自身的惯性,往往产生过刮,致使雨刮臂容易磨损。

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用于后雨刮器马达的传动装置,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后雨刮器马达的传动装置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以及用于与雨刮臂相连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并且二者的转轴的距离保持恒定,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传动系数比随着所述雨刮臂从中间位置向两侧摆动时减小。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的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后雨刮器马达的输出轴相连的蜗杆和蜗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借助于连杆可枢转地与所述蜗轮连接。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的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传动系数比在所述雨刮臂摆动到极限位置时最小。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的另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时的传动系数比的范围在0.5-2之间。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的再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连杆设置成一体成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的另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和/或所述第二齿轮由金属制成。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的又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的转轴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转轴可枢转地布置在同一摇杆上。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它也提供了一种后雨刮器马达。所述后雨刮器马达设置有上述的用于后雨刮器马达的传动装置。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它还提供了一种后雨刮器。所述后雨刮器布置有上述的后雨刮器马达。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它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配置有上述的后雨刮器。

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后雨刮器马达的传动装置,采用非标准的变传动系数比的齿轮啮合,能够有效防止后雨刮器的雨刮臂过刮等问题,进一步延长了雨刮器的寿命,同时改善了驾乘人员的乘车体验。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用于后雨刮器马达的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后雨刮器马达的传动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侧、外侧、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后雨刮器马达的传动装置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后雨刮器马达的输出轴相连的蜗杆、蜗轮、第一齿轮4以及用于与雨刮臂相连的第二齿轮5等,这些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可参考图1。所述第一齿轮4与借助于连杆可枢转地与所述蜗轮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齿轮4与所述第二齿轮5啮合并且二者的转轴的距离保持恒定,例如所述第一齿轮4的转轴和所述第二齿轮5的转轴可枢转地设置在同一摇杆上。此外,所述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5啮合时的传动系数比随着所述雨刮臂从中间位置向两侧摆动时减小,从而保证雨刮臂在中间位置时摆动速度最大,越摆动到两侧速度越小,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传动系数比优选地在所述雨刮臂摆动到极限位置时最小,从而避免了雨刮臂摆动到两侧极限位置时产生过刮。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所述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5啮合时的传动系数比的范围可以设置在0.5-2之间。当然,除了上述蜗轮、蜗杆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它减速装置。

为了节省制造成本,所述第一齿轮4和所述连杆可以设计成一体成型的。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所述第一齿轮4和所述连杆的固定连接也可在不同的情形下灵活设计。

综上所述,鉴于该用于后雨刮器马达的传动装置采用非标准的变传动系数比的齿轮啮合,能够有效防止后雨刮器过刮等问题的产生,进而延长了后雨刮器的寿命,同时改善了驾乘人员的乘车体验,因此十分推荐将这种用于后雨刮器马达的传动装置应用于后雨刮器马达中,同时将该后雨刮器马达装设在后雨刮器中,并且建议在汽车中推广应用设置有该后雨刮器。

以上列举了若干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后雨刮器马达的传动装置、设置有该传动装置的后雨刮器马达、布置有该后雨刮器马达的后雨刮器,以及配置有该后雨刮器的汽车,这些个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作为举例,为了增强所述第一齿轮和/或所述第二齿轮的强度,所述第一齿轮4和/或所述第二齿轮5可以由金属等材料制成。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并为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