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门钣金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3749发布日期:2018-11-27 23:19阅读:8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尾门钣金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及车身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门钣金总成。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中,车门、发盖、尾门等闭合件一般需要将内外板进行包边处理,即:将外板的包边部分向内折弯、将内板包裹在内的一种工艺。为了简化包边工序,提高包边质量,需要保证翻边前钣金总成具有合适的形状,既要保证内板放料时不与外板干涉,还要保证包边后的成型质量。

为保证包边质量,要求外板包边面的翻边展开角度最大不超过110°,否则,因翻边角度过大,模具预包边行程加大、外板包边后展开角处包边质量不易控制。现有技术中为了加工出呈凹字形结构的汽车尾门,所用的汽车尾门钣金总成如图1所示,该汽车尾门钣金总成包括外板1'和内板2',外板1'呈碗状,且外板1'的两侧具有110°展开角;内板2'与外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受该尾门结构限制,加工该汽车尾门钣金总成时,内板2'沿虚线向下放料时,内板2'与外板1'存在干涉,需要在模具上增加包边模,将拐角弯折至160°,同时需要优化包边工艺。该结构的汽车尾门钣金总成,存在如下问题:

1、内板放置在外板上时存在干涉;

2、外板展开角过大,影响包边质量;

3、增加了包边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门钣金总成,通过优化外板的结构,可解决现有技术在包边过程中内板和外板干涉的问题,以及在包边过程中由于外板包边面展开角度过大影响的质量问题,减少包边的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尾门钣金总成,其中,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翻边、弯板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位于所述外板的端部;两个所述弯板的凸起部背向设置,所述弯板的夹角为第一钝角;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间的夹角为第二钝角;所述内板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翻边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内板在水平面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钝角位于95°至110°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钝角为110°。

优选地,所述第二钝角不小于160°。

优选地,所述第二钝角为160°,且所述第二翻边位于竖直方向。

优选地,所述弯板与所述第一翻边相连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边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尾门钣金总成,包括:外板和内板,外板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翻边、弯板和第二翻边,第二翻边位于外板的端部。两个弯板的凸起部背向设置,弯板的夹角为第一钝角,所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间的夹角为第二钝角。内板的两端与第一翻边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二翻边与内板在水平面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可使内板从外板的正上方向下放入时,两个第二翻边不与内板的放入轨迹干涉。通过约束第一钝角和第二钝角的角度,使其处于不影响包边质量的范围内,并且在后续包边工序时,将内板放件后,可直接进行包边工序,省去了一套包边模,简化了一序预包边工艺,可保证包边质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尾门钣金总成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钣金总成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钣金总成包边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外板、2'-内板、1-外板、11-第一翻边、12-弯板、121-凸起部、13-第二翻边、2-内板、α-第一钝角、β-第二钝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尾门钣金总成,其中,包括:外板1和内板2,所述外板1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翻边11、弯板12和第二翻边13,所述第二翻边13位于所述外板1的端部。两个所述弯板12的凸起部121背向设置,所述弯板12的夹角为第一钝角α,所述第一翻边11和所述第二翻边13间的夹角为第二钝角β。所述内板2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翻边1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翻边13与所述内板2在水平面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可使内板2从外板1的正上方向下放入时,两个第二翻边13不与内板2的放入轨迹干涉。通过约束第一钝角α和第二钝角β的角度,使其处于不影响包边质量的范围内,并且在后续包边工序时,将内板2放件后,可直接进行包边工序,省去了一套包边模,简化了一序预包边工艺,可保证包边质量,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钝角α位于95°至110°之间,可避免第一钝角α过大影响后续包边质量。优选地,所述第一钝角α为110°,从而保证在包边过程中第一翻边11基本无变形,不会产生明显的包边质量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钝角β不小于160°。优选地,所述第二钝角β为160°,且所述第二翻边13位于竖直方向,保证其不与内板2放件轨迹干涉,且方便后续包边工艺。

进一步地,所述弯板12与所述第一翻边11相连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边11相平行,可保证后续包边的形状和强度。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