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片式叉车轮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1360发布日期:2019-03-27 10:49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两片式叉车轮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圈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强度高的两片式叉车轮圈。



背景技术:

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常用于仓储大型物件的运输,由于其工作状态需承载大型物件,因此对轮圈的承重要求较高,现有的叉车轮圈通常为一体成型的铸件,再将实芯轮胎直接胶合在轮圈上,以此满足重载低速的叉车要求,但为了满足轮圈的强度要求,轮圈通常十分笨重,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强度高的两片式叉车轮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了满足轮圈的强度要求,轮圈通常十分笨重,制造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两片式叉车轮圈,包括外轮辐及平贴固定在外轮辐内侧面的内轮辐,外轮辐和内轮辐的外边沿分别向外延伸后围合形成轮辋,靠近所述轮辋的外轮辐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外环形凸筋,与外环形凸筋对应的内轮辐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内环形凸筋,内环形凸筋与外环形凸筋共同围合形成环形容纳腔,在环形容纳腔内嵌装有弹性加强环。叉车轮圈由内外两片轮辐向外延伸形成内外轮辋,二者再组装构成轮圈,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又通过在内外两片轮辐上对应设置环形凸筋,内、外环形凸筋不仅提高了轮圈的强度,且又在二者共同围合形成的环形容纳腔内嵌装弹性加强环,通过弹性加强环又进一步提高了轮圈的强度,同时组装后的弹性加强环又弹性支撑着内、外轮辐,确保组装后的轮圈不会出现松动现象,强度高,制造成本低。

作为优选,在所述弹性加强环内外对应的外轮辐和内轮辐上对应设有若干对组装定位孔,且定位孔在圆周方向均布。弹性加强环通过内外设置的定位孔夹紧定位,固定方式简单可靠。

作为更优选,所述每对组装定位孔的中心轴连线的延长线穿过外轮辐和内轮辐的中心轴线。确保弹性加强环内、外夹紧力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加强环为夹持在内环形凸筋和外环形凸筋间的蛇形金属条,蛇形的弹性加强环弯折方向朝向内环形凸筋和外环形凸筋。蛇形的弹性加强环弯既满足了弹性加强环的强度要求,又满足了弹性要求,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在所述弹性加强环内对应的外轮辐和内轮辐上对应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位于相邻的定位孔中部。安装孔与定位孔交叉分布,确保组装时内、外轮辐受力平衡。

作为优选,在所述外轮辐和内轮辐的形状、大小和厚度相同,且相对于二者的对接面呈左右对称分布。内、外轮辐形状、大小和厚度均相同时,通用性好,组装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片式叉车轮圈具有下述优点:由对称设置的内、外轮辐组装构成轮圈,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又通过在内外两片轮辐上对应设置环形凸筋,不仅提高了轮圈的强度,又在二者间嵌装蛇形的弹性加强环,通过弹性加强环又进一步提高了轮圈的强度,同时又确保组装后的轮圈不会出现松动现象,强度高,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两片式叉车轮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片式叉车轮圈,包括圆形的外轮辐1及平贴固定在外轮辐1内侧面的圆形的内轮辐2,外轮辐1和内轮辐2的形状、大小和厚度完全相同,外轮辐1和内轮辐2的外边沿分别向外延伸后围合形成轮辋3,轮辋3相对于外轮辐1和内轮辐2的对接面呈左右对称分布,靠近轮辋3的外轮辐1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外环形凸筋4,外环形凸筋4与外轮辐1同轴,与外环形凸筋4对应的内轮辐2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内环形凸筋5,内环形凸筋5与外环形凸筋4共同围合形成环形容纳腔6,在环形容纳腔6内嵌装有金属材质的蛇形的弹性加强环7,蛇形的弹性加强环7弯折方向朝向内环形凸筋5和外环形凸筋4,从而使弹性加强环7弹性夹持在内环形凸筋5和外环形凸筋4间,如图1所示,在弹性加强环7内外对应的外轮辐1和内轮辐2上对应设有若干对组装定位孔8,定位孔8在圆周方向均布,且每对组装定位孔8的中心轴连线的延长线穿过外轮辐1和内轮辐2的中心轴线,在弹性加强环7内对应的外轮辐1和内轮辐2上分别对应开有安装孔9,安装孔9位于相邻的定位孔8中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