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拉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3104发布日期:2019-01-22 22:5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交车拉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交车拉手。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对公交车等出行交通工具的使用也越来越多。

现有的公交车拉手,多采用普通的拉环结构,其多存在不方便调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公开号为CN101804794A,名称为“公交车拉手”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公交车拉手,具有横杆固定环、环型拉环以及连接横杆固定环和环型拉环的连接部,公交车拉手采用柔性不透气材质制作,其中横杆固定环、连接部、环型拉环为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空腔,空腔中充有流体物质。其虽然能够在手握时固定在横杆上为乘客提供支撑,但是其同样存在不方便调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公开号为CN102862501A,名称为“公交车拉手”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公交车拉手,包括固定器和吊带,固定器有两个,吊带有两根,两根吊带之间固定连接一根固定轴,固定轴上套置一个内圆外方的旋转管,所述旋转管的四个面上分别铰接一个把手。其虽然能够适用于多种身高的乘客,但是其却存在乘客身高较高时,无法收起多余的长度部分,仍然存在不方便调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拉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方便调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交车拉手。具体地,该公交车拉手包括如下结构:

所述公交车拉手,包括套设在把手梁上的套筒,套筒的下面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内设置有上筒腔,连接筒的下端与连接板的上端相连接,连接板的中心处设置有纵向的下筒腔,上筒腔与下筒腔相连通连接,上筒腔与下筒腔内伸入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与套筒的侧壁相固定连接,弹簧的下端与横直的长方体条状的挡条的上表面相连接,下筒腔设置为与挡条相匹配的空腔,挡条设置在下筒腔中,挡条的下面连接有圆柱形的把手杆,把手杆的下面连接有把手环,下筒腔的横向截面为矩形,把手杆的直径小于下筒腔矩形横向截面的宽度。

可选地,把手梁为圆柱形。

可选地,套筒为圆筒。

可选地,连接筒为圆筒。

可选地,连接板为矩形体状。

可选地,把手环为矩形环。

可选地,把手环为圆形环。

可选地,把手环为椭圆环。

可选地,把手环设置有防滑套。

可选地,防滑套上设置有防滑纹理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公交车拉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方便调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其方便调节,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公交车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公交车拉手的A-A面剖视图。

图中,1为把手梁,2为套筒,3为连接筒,4为上筒腔,5为连接板,6为下筒腔,7为弹簧,8为挡条,9为把手杆,10为把手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公交车拉手,参见图1和图2,包括套设在把手梁1上的套筒2,套筒2的下面连接有连接筒3,连接筒3内设置有上筒腔4,连接筒3的下端与连接板5的上端相连接,连接板5的中心处设置有纵向的下筒腔6,上筒腔4与下筒腔6相连通连接,上筒腔4与下筒腔6内伸入有弹簧7,弹簧7的上端与套筒2的侧壁相固定连接,弹簧7的下端与横直的长方体条状的挡条8的上表面相连接,下筒腔6设置为与挡条8相匹配的空腔,挡条8设置在下筒腔6中,挡条8的下面连接有圆柱形的把手杆9,把手杆9的下面连接有把手环10,下筒腔6的横向截面为矩形,把手杆9的直径小于下筒腔6矩形横向截面的宽度。

可见,本实施例的公交车拉手,不需要拉长时,挡条8在弹簧7的拉力作用下位于下筒腔6中,把手杆9的上部也位于下筒腔6中,需要拉长时,向下拉动把手环10,将挡条8拉出下筒腔6,然后旋转把手杆9,使得挡条8与下筒腔6的下端开口相垂直,则挡条8被连接板5的下表面挡住,无法进入到下筒腔6中,实现把手环10的位置下移操作,起到调节把手环10位置高度的作用。

实施例2

一种公交车拉手,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把手梁1为圆柱形。

优选的,套筒2为圆筒。

优选的,连接筒3为圆筒。

实施例3

一种公交车拉手,与实施例2相似,所不同的是,连接板5为矩形体状。

实施例4

一种公交车拉手,与实施例3相似,所不同的是,把手环10为矩形环。

优选的,把手环10为圆形环。

优选的,把手环10为椭圆环。

实施例5

一种公交车拉手,与实施例4相似,所不同的是,把手环10设置有防滑套。

优选的,防滑套上设置有防滑纹理层。

本实用新型的公交车拉手,连接板5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下筒腔6的开口相垂直的凹槽,该凹槽与下筒腔6的开口构成“十”字形结构,把手环10向下拉动,拉出挡条8后,旋转把手杆9,使得挡条8与下筒腔6的开口垂直时,凹槽与挡条8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则挡条8卡设在凹槽中,提高使用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公交车拉手,主要对上述结构进行了改进,其他未提及的功能、部件及结构,在需要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部件及结构进行实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