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座椅胸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2971发布日期:2019-01-22 22:57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座椅胸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扣,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座椅胸扣。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儿童坐在安全座椅中时安全带滑落或者把手伸出安全带外,现有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带常配有胸扣来保持儿童的肩膀处于安全合适的位置。现有的安全座椅胸扣采用按钮式拔插扣,这种胸扣锁紧时需要按钮卡在对应容置槽中才能锁紧,而日常生活操作中常常发生按钮没有卡到位而肉眼无法察觉导致没有锁紧的情况;而且这种胸扣在解开时需对准按钮垂直用力按下,在紧急状况发生急需解开安全带时常导致不易解开胸扣的情况,延误救援时间,增加了危险隐患。

因此,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锁紧并且便于解开的安全座椅胸扣成为业内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座椅胸扣,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安全座椅胸扣,包括第一胸扣连接器和第二胸扣连接器,所述第一胸扣连接器为长条结构,其上设有用于穿设肩带的第一肩带孔,所述第一胸扣连接器的端部设有一圆柱,所述圆柱顶部设有一珠状碰头,所述第二胸扣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夹持装置,所述壳体也为长条结构,其一端设有开口而另一端封闭,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用于穿设肩带的第二肩带孔;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背板、滑块、夹钩、弹力复位组件、簧片和定位摆钩,所述滑块固设于所述背板的端部,所述夹钩包括对称地布置在所述滑块两侧的且分别带有扭簧的左夹钩和右夹钩,所述左夹钩和右夹钩分别与所述背板铰接,所述夹钩与所述碰头呈对应锁紧或松开状态,当所述夹钩闭合时其缩入所述壳体内部,当所述夹钩打开时其从所述壳体的开口的一端自由伸出,所述弹力复位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背板上的导向柱和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和簧片的一端分别固设于所述壳体的封闭端,所述簧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摆钩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背板上设有一心型滑槽,所述定位摆钩的另一端能够在所述心型滑槽内自由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左夹钩和右夹钩的外侧对称地设有两个带有凹槽的滚轮,所述滚轮的中心轴固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左夹钩和右夹钩外侧设有与所述滚轮的凹槽相适应的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碰珠顶端为平面凸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一胸扣连接器和第二胸扣连接器外端部分别设有一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座椅胸扣在松开状态时夹钩伸出壳体外,而在锁紧状态时夹钩缩入壳体内由扭簧锁住。因此胸扣松开和锁紧的状态一目了然、易于分辨,避免胸扣未锁紧而误认为已锁紧的情况,提高了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座椅由锁紧状态变为松开状态仅需将第一胸扣连接器和第二胸扣连接器同时朝中间挤压一下即可,操作简单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安全座椅胸扣在松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安全座椅胸扣在锁紧状态下(除去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安全座椅胸扣的第二胸扣连接器(除去外壳和定位摆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安全座椅胸扣,包括第一胸扣连接器1和第二胸扣连接器2。第一胸扣连接器1为长条结构,其上设有用于穿设肩带的第一肩带孔101。第一胸扣连接器1与第二胸扣连接器2相卡合的一端设有一圆柱102,圆柱102顶部设有一珠状碰头103,珠状碰头103的顶部设有一平面凸台104。第一胸扣连接器1的另一端设有一把手105。第二胸扣连接器2包括一长条结构的壳体214和置于壳体214内的夹持装置。壳体214上设有用于穿设肩带的第二肩带孔202,壳体214与第一胸扣连接器1相卡合的一端为设有开口的开口端202,另外一端为封闭端203。夹持装置包括背板204、滑块205、与碰头103呈对应锁紧或松开状态的夹钩、弹力复位组件、簧片213、定位摆钩212和夹钩。其中,滑块205固设于背板204端部,夹钩包括与背板204铰接并对称地布置在滑块205两侧的左夹钩206和右夹钩207,左夹钩206和右夹钩207均带有扭簧(图中未显示),左夹钩206和右夹钩207的外侧对称地布置着两个带有凹槽的滚轮208,滚轮208的中心轴2081固设在壳体214上,左夹钩206和右夹钩207与滚轮208的凹槽卡合的部位相应地设有凸起a。弹力复位组件包括固设于背板204上的导向柱209和套设于导向柱209外且一端与壳体214的封闭端固连的复位弹簧210。簧片213的一端也固设于壳体214的封闭端上,定位摆钩212的一端固设于簧片213上,定位摆钩212另一端的头部在背板204内的心型滑槽211中自由滑动。心型滑槽211共有四个轮廓关键点A、B、C和D,其中A和B是两个供定位摆钩212的固定点,C和D是定位摆钩212的限位点。壳体214的封闭端203还设有一把手214。

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座椅胸扣工作时,先将安全座椅的两根安全带分别穿过第一肩带孔101和第二肩带孔201,此时安全座椅胸扣的状态如图1所示为松开状态,左夹钩206和右夹钩207打开并伸出壳体204的开口端202之外,复位弹簧210和簧片213为松弛状态,定位摆钩212的头部位于心型滑槽211的固定点A处。然后双手分别握住把手105和214,将第一胸扣连接器1和第二胸扣连接器2平移靠近,直至碰头103接触滑块205并向内挤压滑块205,定位摆钩212沿着心型滑槽211从固定点A逆时针滑动直至限位点C碰头后被抵住,碰头103无法继续向内挤压滑块205。在这个过程中,复位弹簧210和簧片213一直被压缩直至均达到最大压缩值,而碰头103推动滑块205并带动左夹钩206和右夹钩207下行,左夹钩206和右夹钩207沿滚轮208滑动逐渐闭合并缩入壳体204内直至滚轮208对夹钩的压力大于其扭簧的弹力时夹钩完全闭合并形成封闭空间将碰头103锁住。此时松开把手,定位摆钩212由限位点C移动至固定点B,复位弹簧210和簧片213均释放一定的弹力将滑块205往外顶出一段距离,如此便如图2所示完成了胸扣的锁紧工作。当需要松开胸口时,双手分别握住把手105和214,将碰头103推动滑块205向内挤压,定位摆钩212从固定点B逆时针滑动至限位点D被抵住,碰头103无法继续向内挤压滑块205,此时复位弹簧210和簧片213均再次达到最大值,松开手,定位摆钩212沿逆时针方向迅速从限位点D滑动至固定点A处,复位弹簧210和簧片213释放全部弹力,向外顶出夹钩,扭簧释放弹力,将左夹钩206和右夹钩207恢复到初始张开的位置,碰头103失去束缚,此时胸扣松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座椅胸扣松开状态时夹钩伸出壳体外,而在锁紧状态时夹钩缩入壳体内由扭簧锁住。因此胸扣松开和锁紧的状态一目了然、易于分辨,避免胸扣未锁紧而误认为已锁紧的情况,提高了安全性;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座椅由锁紧状态变为松开状态仅需将第一胸扣连接器和第二胸扣连接器同时朝中间挤压一下即可,操作简单省力;两端设有把手,更加人性化、便于操作。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