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置离合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9656发布日期:2019-01-13 16:5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左置离合踏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左置离合踏板,属于汽车零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离合器踏板,顾名思义就是说利用“离”与“合”来传递适量的动力。是手动挡汽车离合器总成的操纵装置,是汽车与驾驶员“人机”交互部分。在学车中或在正常驾驶中,是汽车驾驶“五大操纵件”之一,使用频次非常高,为方便起见,人们直接称为“离合”。其操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起步、换挡和倒车。现有的离合踏板采用支撑式结构,需要助力系统,长时间踩放使用者会比较吃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悬挂式结构的离合踏板,以提高驾驶者在操纵过程中的舒适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左置离合踏板,包括踏板臂,所述踏板臂一端设有离合器安装定位孔,其为离合器的安装定位支点,通过钢销轴镶件贯穿离合器安装定位孔固定离合器与踏板,使离合器与踏板悬挂式连接并做相对运动,踏板臂另一端设置有踏板踩面;所述踏板臂中部镂空,离合器安装定位孔侧壁通过横梁与踏板臂中部连接,所述横梁上设有一支撑连接点,其与液压离合系统连接,当下压离合踏板,支撑点推动离合阻尼器,在液压油的作用下,使总泵与分泵右移,实现变速器与发动机动力系统分离;所述踏板臂整体采用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制备。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臂位于离合器安装定位孔的顶部设有拨片,其与换挡开关器点接触,实现换挡,当踩动踏板,行程到设定值,拨片与离合器换挡接触后,才可操纵换挡手杆,实现换挡。

所述踏板臂底部还设有铰接轴,其与离合器阻力弹簧连接,更大程度地减轻离合器踏板下压的力值,提升舒适的驾驭感。

所述踏板臂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缓冲垫安装孔,当离合器下压到最大限位时,起到限位和减震的作用,同时能够消除异响。

所述离合器安装定位孔两头为突出的空心圆球形状,贯穿踏板臂的两侧,以提高离合器安装定位孔的强度和寿命。

所述横梁两端通过两条加强筋连接踏板臂的上部,横梁与两条加强筋构成等腰三角形。

所述铰接轴通过三条纵梁与踏板臂的镂空顶部连接,并与横梁和加强筋发生交叉,铰接轴与踏板臂底部之间也设有一纵梁。

所述铰接轴的四条纵梁与一平行于横梁的横向加强筋交叉。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左置离合踏板通过离合器安装定位孔将离合器与踏板悬挂式连接,通过钢销轴镶件固定,踏板臂底部设有铰接轴,其与离合器阻力弹簧连接,减轻离合器踏板下压的力值,提高了驾驶者操纵的舒适感,踏板整体采用玻纤增强的复合型材料,通过设置加强筋使踏板结构更加牢固耐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该离合踏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离合器安装定位孔剖面Ⅰ-Ⅰ的右视图;

图3是铰接轴剖面Ⅱ-Ⅱ的右视图;

图4是该离合踏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4所示,该左置离合踏板包括整体采用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制备踏板臂1,踏板臂1一端通过离合器安装定位孔2悬挂连接踏板底座,通过钢销轴镶件21贯穿离合器安装定位孔2固定离合器与踏板,踏板臂1另一端设置有踏板踩面3,离合器安装定位孔2两头为突出的空心圆球形状,贯穿踏板臂1的两侧;踏板臂1中部镂空,离合器安装定位孔2侧壁通过横梁11与踏板臂1中部连接,横梁11上设有一支撑连接点4,其与液压离合系统连接,当下压离合踏板,支撑点推动离合阻尼器,在液压油的作用下,使总泵与分泵右移,实现变速器与发动机动力系统分离;横梁11两端通过两条加强筋12连接踏板臂1的上部,横梁11与两条加强筋12构成等腰三角形;踏板臂1底部还设有铰接轴6,其与离合器阻力弹簧连接,更大程度地减轻离合器踏板下压的力值,提升舒适的驾驭感,铰接轴6通过三条纵梁13与踏板臂1的镂空顶部连接,并与横梁11和加强筋12发生交叉,铰接轴6与踏板臂1底部之间也设有一纵梁13,铰接轴6的四条纵梁13与一平行于横梁11的横向加强筋14交叉;离合器安装定位孔2顶部设有拨片5,其为离合器本体的连接结构,与换挡开关器点接触,实现换挡,当踩动离合器,行程到设定值,此结构与离合器换挡接触后,才可操纵换挡手杆,实现换挡;踏板臂1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缓冲垫安装孔7,其为缓冲垫安装孔,当离合器下压到最大限位时,起到限位和减震的作用,同时能够消除异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左置离合踏板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