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8083发布日期:2019-01-02 22:2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车载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便携式的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终端、导航仪等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电子设备需要在各种场合都能方便的使用。然而当驾驶人员在行车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这些电子设备进行行车路线导航,或者查询相关信息时,操作往往不方便,且会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车载支架。

一种车载支架,包括:

基座,用于承载电子设备,所述基座内设有安装腔;

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从所述基座的一侧伸入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二夹臂从所述基座的另一侧伸入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能够相对所述基座沿第一方向相向弹性移动以弹性抵接所述电子设备的两侧;

推杆机构,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从所述基座的另一侧伸入所述安装腔并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所述第二推杆从所述基座的一侧伸入所述安装腔并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能够相对所述基座沿所述第一方向反向移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对所述基座沿所述第一方向反向弹性移动;所述第一推杆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推杆上设有第二卡槽;及

托脚机构,用于抵接所述电子设备的一端,所述托脚机构从所述基座的底部伸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托脚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基座沿第二方向弹性移动,以使所述托脚机构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卡持以使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处于张开状态;或者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分离以使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处于锁紧状态从而弹性抵接所述电子设备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设于所述第一推杆朝向所述基座的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槽设于所述第二推杆朝向所述基座的底部的一侧,所述托脚机构位于所述推杆机构远离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杆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处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推杆位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处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能够与所述托脚机构的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一端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弹力以驱动所述第一夹臂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基座的中部移动;

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提供弹力以驱动所述第二夹臂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基座的中部移动;及

第三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提供弹力以驱动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基座的中部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托脚机构包括:

托脚组件,用于抵接所述电子设备的一端,所述托脚组件从所述基座的底部伸入所述安装腔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基座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且所述托脚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卡持;及

第四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托脚组件连接,所述第四弹性件用于提供弹力以驱动所述托脚组件相对所述基座沿所述第二方向弹性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内设有连接柱,所述托脚组件包括:

托脚,用于抵接所述电子设备的一端,所述托脚从所述基座的底部伸入所述安装腔内,且能够相对所述基座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及

伸缩件,与所述托脚连接,并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伸缩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卡持,所述第四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柱和所述伸缩件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脚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一端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伸缩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伸缩件上设有贯穿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侧壁上设有齿牙,所述托脚组件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滑动槽的底壁上,并收容于所述通槽内,所述固定块朝向所述齿牙的一侧设有啮齿,所述齿牙与所述啮齿相啮合,以使所述伸缩件与所述托脚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朝向所述滑动槽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台阶槽,所述通槽相邻的另一内侧壁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台阶槽相配合,以对所述伸缩件相对所述托脚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导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无线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基座与外部构件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基座的背部,所述连接座为夹子式万向球头座、粘贴式万向球头座或吸盘式万向球头座。

上述车载支架,初始时,托脚机构的一端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卡持,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位置固定,使得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位置固定并处于张开状态。当用户将电子设备放置到基座并通过电子设备的一端推进托脚机构时,托脚机构沿第二方向远离推杆机构弹性移动,托脚机构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分离,此时,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位置不再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位置也不再固定并切换成锁紧状态,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可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的中部移动直至将电子设备的两侧夹紧。

当用户需要将电子设备取下时,通过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的中部同时按压,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分别在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的两侧移动,使得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与电子设备的两侧相分离,此时用户即可将夹持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的电子设备及时取出。此外,当取出电子设备后,用户可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的中部继续按压,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的两侧继续移动,托脚机构沿第二方向朝向推杆机构弹性复位,使得托脚机构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能够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再次相卡持,从而使得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位置可再次固定并恢复到张开状态。因此,用户需要再次装入电子设备时,只需将电子设备放置到基座并通过电子设备的一端推进托脚机构即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载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车载支架中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车载支架中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张开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车载支架中托脚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车载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车载支架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车载支架10包括基座100、夹持机构200、推杆机构300及托脚机构400。基座100用于承载电子设备。基座100内设有安装腔。夹持机构200包括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第一夹臂210从基座100的一侧伸入安装腔。第二夹臂220从基座100的另一侧伸入安装腔。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能够相对基座100沿第一方向相向弹性移动以弹性抵接电子设备的两侧。

如图1及图2所示,推杆机构300包括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第一推杆310从基座100的另一侧伸入安装腔并与第一夹臂210连接。第二推杆320从基座100的一侧伸入安装腔并与第二夹臂220连接。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能够相对基座100沿第一方向反向移动以驱动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相对基座100沿第一方向反向弹性移动。第一推杆310上设有第一卡槽312。第二推杆320上设有第二卡槽322。

如图2及图3所示,托脚机构400用于抵接电子设备的一端。托脚机构400从基座100的底部伸入安装腔内。托脚机构400能够相对基座100沿第二方向弹性移动,以使托脚机构400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与第一卡槽312和第二卡槽322相卡持以使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处于张开状态;或者与第一卡槽312和第二卡槽322相分离以使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处于锁紧状态从而弹性抵接电子设备的两侧。

如图3所示,上述车载支架10,初始时,托脚机构400的一端与第一卡槽312和第二卡槽322相卡持,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的位置固定,使得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的位置固定并处于张开状态。

当用户将电子设备放置到基座100并通过电子设备的一端推进托脚机构400时,托脚机构400沿第二方向远离推杆机构300弹性移动,托脚机构400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与第一卡槽312和第二卡槽322相分离,此时,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的位置不再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的位置也不再固定并切换成锁紧状态,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可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中部移动直至将电子设备的两侧夹紧。

当用户需要将电子设备取下时,通过将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中部同时按压,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分别在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两侧移动,使得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与电子设备的两侧相分离,此时用户即可将夹持于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之间的电子设备及时取出。此外,当取出电子设备后,用户可将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中部继续按压,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两侧继续移动,托脚机构400沿第二方向朝向推杆机构300弹性复位,使得托脚机构400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能够与第一卡槽312和第二卡槽322再次相卡持,从而使得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的位置可再次固定并恢复到张开状态。因此,用户需要再次装入电子设备时,只需将电子设备放置到基座100并通过电子设备的一端推进托脚机构400即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义第一方向为X轴所在的直线方向。第二方向为Y轴所在的直线方向。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能够相对基座100沿X轴所在的直线方向相向弹性移动以弹性抵接电子设备的两侧。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能够相对基座100沿X轴所在的直线方向反向移动以驱动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相对基座100沿X轴所在的直线方向反向弹性移动。托脚机构400能够相对基座100沿Y轴所在的直线方向弹性移动。第一卡槽312设于第一推杆310朝向基座100的底部的一侧。第二卡槽322设于第二推杆320朝向基座100的底部的一侧。托脚机构400位于推杆机构300远离夹持机构200的一侧。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00包括主壳110、面盖120及底壳130。面盖120和底壳130相对设置于主壳110的两侧。面盖120和主壳110围合形成第一辅助腔。底壳130和主壳110围合形成第二辅助腔。第一辅助腔和第二辅助腔共同构成安装腔。在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200、推杆机构300及托脚机构400均收容于第二辅助腔内。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主壳110朝向第二辅助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槽道112。第一槽道11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分别滑动设置于第一槽道112的两端,以对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进一步地,主壳110朝向第二辅助腔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槽道114。第二槽道114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槽道114与第一槽道112相连通。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分别滑动设置于第二槽道114的两端,以对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主壳110朝向第二辅助腔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三槽道116。第三槽道116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三槽道116与第二槽道114相连通。托脚机构400滑动设置于第三槽道116内,以对托脚机构400沿第二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

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夹持机构20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30。第一弹性件230设置于安装腔内,并与第一夹臂210连接。第一弹性件230用于提供弹力以驱动第一夹臂210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中部移动。进一步地,夹持机构20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40。第二弹性件240设置于安装腔内,并与第二夹臂220连接。第二弹性件240用于提供弹力以驱动第二夹臂220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中部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夹持机构200还可包括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连接。第三弹性件用于提供弹力以驱动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中部移动。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推杆310位于第一卡槽312的开口处设有第一斜面314。第二推杆320位于第二卡槽322的开口处设有第二斜面324。第一斜面314与第二斜面324能够与托脚机构400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相抵接。

当通过将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中部同时按压,以带动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两侧移动时,由于第一斜面314和第二斜面324能够与托脚机构400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相抵接,第一斜面314和第二斜面324可以给托脚机构400提供一定大小沿第二方向远离推杆机构300移动的推抵作用力,从而可以减小托脚机构400对推杆机构300的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的弹性回抵作用力,以便于用户对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中部的按压。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托脚机构400包括托脚组件410和第四弹性件420。托脚组件410用于抵接电子设备的一端。托脚组件410从基座100的底部伸入安装腔内。托脚组件410能够相对基座100沿第二方向移动。托脚组件410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卡槽312和第二卡槽322相卡持。第四弹性件420设置于安装腔内,并与托脚组件410连接。第四弹性件420用于提供弹力以驱动托脚组件410相对基座100沿第二方向弹性移动。

具体的,第四弹性件420发生形变并能够向托脚组件410提供弹力,以驱动托脚组件410沿第二方向朝向推杆机构300移动,进而以使托脚组件410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与第一卡槽312和第二卡槽322相卡持。

如图3及图4所示,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安装腔内设有连接柱117。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柱117设置于主壳110朝向第二辅助腔的一侧。托脚组件410包括托脚411和伸缩件412。托脚411用于抵接电子设备的一端。托脚411从基座100的底部伸入安装腔内。托脚411能够相对基座100沿第二方向移动。伸缩件412与托脚411连接,并收容于安装腔内。伸缩件412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卡槽312和第二卡槽322相卡持。第四弹性件420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柱117和伸缩件412相连接。

如图3及图4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伸缩件412的一端设置有卡块413。卡块413用于与第一卡槽312和第二卡槽322相卡持。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托脚411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滑动槽414。伸缩件412滑动设置于滑动槽414内。进一步地,伸缩件412上设有贯穿的通槽415。通槽415的内侧壁上设有齿牙430。托脚组件410还包括固定块416。固定块416设置于滑动槽414的底壁上,并收容于通槽415内。固定块416朝向齿牙430的一侧设有啮齿417。齿牙430与啮齿417相啮合,以使伸缩件412与托脚411固定连接。

当需要调节伸缩件412相对托脚411的连接位置时,可通过外力克服齿牙430与啮齿417的啮合作用从而驱动伸缩件412在滑动槽414内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伸缩件412能够移动至滑动槽414内的其他安装位置,并通过位于通槽415的内侧壁上其他位置的齿牙430与固定块416上的啮齿417的再次啮合固定,从而实现伸缩件412相对托脚411的连接位置的灵活调整,进而调节托脚组件410的整体长度,以满足不同长度大小的电子设备夹持安装的实际需求,提高车载支架10的适配性能。

如图4所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齿牙430相对通槽415的内侧壁呈排状分布。进一步地,齿牙430包括两排。另一排齿牙430设置于通槽415相对的另一内侧壁上。固定块416包括两个。两个固定块416间隔设置于滑动槽414的底壁上。两个固定块416上的啮齿417分别与通槽415相对的两内侧壁上的齿牙430一一对应。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块416朝向滑动槽414的一侧设有台阶槽418。台阶槽418沿第二方向延伸。通槽415相邻的另一内侧壁上设有导向块450。导向块450沿第二方向延伸。导向块450与台阶槽418相配合,以对伸缩件412相对托脚411沿第二方向的移动导向。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块450包括两个。两个导向块450间隔设置于通槽415相邻的另一内侧壁上。两个导向块450分别与两个固定块416的台阶槽418一一对应。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通槽415相邻的又一内侧壁上设有辅助块460。第四弹性件420通过辅助块460与伸缩件412连接。辅助块460上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腰形孔462。腰形孔462用于供连接柱117的穿设,以对伸缩件412沿第二方向的移动进行避位。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辅助块450连接设置于两个导向块450之间。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车载支架10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500。无线充电模块500设置于安装腔内。无线充电模块500用于向电子设备无线供电,以满足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在装夹于车载支架10使用过程中的无线充电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模块500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腔内。如此设置,当用户需要使用无线充电模块500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无线供电功能时,可将该无线充电模块500安装于安装腔内;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无线充电模块500时,可将该无线充电模块500从安装腔内拆离,此时车载支架10可作为用于夹持固定电子设备的普通车载支架10使用,以满足用户对无线充电模块500的实际使用需求。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无线充电模块500包括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和无线发射线圈520。电路板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辅助腔内。无线发射线圈52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辅助腔内。电路板用于提供电能并产生电磁信号。无线发射线圈520用于将电路板产生的电磁信号进行发射。

当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装夹于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之间时,无线发射线圈520连接电路板产生的电磁信号,该电子设备通过其内部的无线接收线圈感应无线发射线圈520发射的电磁信号而产生电流,从而实现电路板向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的无线供电。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车载支架10还可包括用于给电路板充电的输入接口600。输入接口600可拆卸地设置于基座100的外侧壁上,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输入接口600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壳130的外侧壁上。市电电源可通过充电线与输入接口600的插接配合,从而实现市电电源对电路板的有线充电。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车载支架10还可包括第一防护垫700和第二防护垫720。第一防护垫700设置于第一夹臂210位于安装腔外的一端。第一防护垫700用于抵接电子设备的一侧。第二防护垫720设置于第二夹臂220位于安装腔外的一端。第二防护垫720用于抵接电子设备的另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护垫700和第二防护垫720可以由硅胶、EVA泡棉材料制成。

通过第一防护垫700和第二防护垫720的设置,使得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在夹持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可以保护该电子设备,避免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对电子设备造成刮伤。另一方面,由于第一防护垫700和第二防护垫720具有更大的表面摩擦力,从而可以增强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对电子设备的夹持稳定性,避免电子设备出现相对滑脱。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车载支架10还可包括连接座800。连接座800设置于基座100的背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座800设置于底壳130背离第二辅助腔的一侧。连接座800用于连接基座100与外部构件。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座800可以为万向球头座。由于基座100可通过万向球头座相对外部构件进行360度旋转,从而可以方便用户对承载在基座100上的电子设备的放置角度进行灵活调整,以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座800可以为夹子式万向球头座、粘贴式万向球头座或吸盘式万向球头座。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上述车载支架10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初始时,托脚组件410的卡块413与第一卡槽312和第二卡槽322相卡持,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的位置固定,使得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的位置固定并处于张开状态。当用户将电子设备放置到基座100并通过电子设备的一端推进托脚组件410时,托脚组件410沿第二方向远离推杆机构300弹性移动,托脚组件410的卡块413与第一卡槽312和第二卡槽322相分离,此时,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的位置不再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的位置也不再固定并切换成锁紧状态,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分别在第一弹性件230和第二弹性件240的弹力驱动下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中部移动直至将电子设备的两侧夹紧。

当用户需要将电子设备取下时,通过将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中部同时按压,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分别在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两侧移动,使得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与电子设备的两侧相分离,此时用户即可将夹持于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之间的电子设备及时取出。此外,当取出电子设备后,用户可将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中部继续按压,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两侧继续移动,托脚组件410在第四弹性件420的弹力驱动下沿第二方向朝向推杆机构300弹性复位,使得托脚组件410的卡块413能够与第一卡槽312和第二卡槽322再次相卡持,从而使得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的位置可再次固定并由锁闭状态恢复到张开状态。

如图2所示,另外,当基座100上未装入电子设备而直接推进托脚组件410时,类似地,托脚组件410的卡块413与第一卡槽312和第二卡槽322相分离,此时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的位置不再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的位置也不再固定,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分别在第一弹性件230和第二弹性件240的弹力驱动下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中部移动并最终相互抵持在一起,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将固定于另一位置并由初始的张开状态转变为闭合状态。

当用户需要将处于闭合状态的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切换成张开状态时,与处于锁闭状态的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切换成张开状态的过程类似,通过将第一推杆310和第二推杆320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中部按压,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沿第一方向朝向基座100的两侧移动,托脚组件410在第四弹性件420的弹力驱动下沿第二方向朝向推杆机构300弹性复位,使得托脚组件410的卡块413能够与第一卡槽312和第二卡槽322再次相卡持,从而使得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的位置可再次固定并由闭合状态恢复到张开状态。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