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车顶行李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4093发布日期:2019-02-01 20:31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车顶行李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强度车顶行李架,属于行李架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铁路、公路等高速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行李架,一般都含有安装支架和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支撑面,安装支架固定在车厢外壁,支撑面用来放置行李。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220703127.6的一种行李架,含有安装支架和支撑面,安装支架位于车厢内壁内侧且与车厢外壁相连,还含有托架、后梁、底面和前梁,托架位于车厢内壁内侧,托架上端与所述安装支架下端相连,托架前端穿过车厢内壁与后梁相连,支撑面后端和底面后端与后梁相连,支撑面前端和底面前端与前梁相连,前梁外围设有包边结构,支撑面前端、底面前端、前梁上端和前端位于包边结构内,所述支撑面和底面上设有透视孔,但是该现有技术在使用时由于车辆运行会发生颠簸,导致行李架发生震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车顶行李架,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在使用时由于车辆运行会发生颠簸,导致行李架发生震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强度车顶行李架,其结构包括螺栓、保护外框、螺纹孔、定位块、连接块、挡板、支撑柱、连接板、扶手、减震装置,所述螺栓嵌入安装于连接板中并且螺纹连接,所述保护外框的外表面与支撑柱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定位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块的侧面设有挡板,所述连接块的内表面与保护外框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挡板的上表面与扶手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减震装置的外表面与保护外框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大型弹簧座、支撑板、第二齿轮、连接杆、齿轮、移动齿条、限位杆、弹簧座、支撑架、液压腔、支撑杆、外罩壳,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设有大型弹簧座,所述支撑杆嵌入安装于液压腔中,所述液压腔的上表面与大型弹簧座相贴合,所述大型弹簧座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支撑架相焊接,所述第二齿轮与连接杆相焊接,所述齿轮的外表面与移动齿条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齿轮与连接杆相焊接,所述移动齿条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限位杆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外罩壳的上表面与液压腔相贴合,所述外罩壳的外表面与连接板的外表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框下方设有连接板,所述保护外框位于扶手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与保护外框的外表面相焊接,所述挡板与保护外框的外表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与扶手相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为铸铁制成的,耐磨性较好。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为铝合金制成的,硬度较高。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车顶行李架,结构上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的外表面与保护外框的外表面相贴合,当支撑板向下移动时,通过支撑杆来提供支撑力,同时支撑杆挤压大型弹簧座和液压腔中液压油来缓冲减震,同时支撑板向下移动时带动移动齿条向下移动,通过弹簧座对移动齿条进行缓冲减震,移动齿条与齿轮相啮合,齿轮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齿轮旋转,来使得第二齿轮挤压支撑架,使得支撑架提供第二齿轮反转的动力,通过减震装置可以对行李架进行缓冲减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车顶行李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震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螺栓-1、保护外框-2、螺纹孔-3、定位块-4、连接块-5、挡板-6、支撑柱-7、连接板-8、扶手-9、减震装置-10、大型弹簧座-1001、支撑板-1002、第二齿轮-1003、连接杆-1004、齿轮-1005、移动齿条-1006、限位杆-1007、弹簧座-1008、支撑架-1009、液压腔-10010、支撑杆-10011、外罩壳-100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车顶行李架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螺栓1、保护外框2、螺纹孔3、定位块4、连接块5、挡板6、支撑柱7、连接板8、扶手9、减震装置10,所述螺栓1嵌入安装于连接板8中并且螺纹连接,所述保护外框2的外表面与支撑柱7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定位块4上设有螺纹孔3,所述连接块5的侧面设有挡板6,所述连接块5的内表面与保护外框2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挡板6的上表面与扶手9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减震装置10的外表面与保护外框2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减震装置10包括大型弹簧座1001、支撑板1002、第二齿轮1003、连接杆1004、齿轮1005、移动齿条1006、限位杆1007、弹簧座1008、支撑架1009、液压腔10010、支撑杆10011、外罩壳10012,所述支撑杆10011的外表面设有大型弹簧座1001,所述支撑杆10011嵌入安装于液压腔10010中,所述液压腔10010的上表面与大型弹簧座1001相贴合,所述大型弹簧座1001的上表面与支撑板1002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齿轮1003与支撑架1009相焊接,所述第二齿轮1003与连接杆1004相焊接,所述齿轮1005的外表面与移动齿条1006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齿轮1005与连接杆1004相焊接,所述移动齿条1006的上表面与支撑板1002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限位杆1007的上表面与支撑板1002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外罩壳10012的上表面与液压腔10010相贴合,所述外罩壳10012的外表面与连接板8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保护外框2下方设有连接板8,所述保护外框2位于扶手9的下方,所述定位块4与保护外框2的外表面相焊接,所述挡板6与保护外框2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连接块5与扶手9相焊接,所述连接板8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连接板8为铸铁制成的,耐磨性较好,所述扶手9为铝合金制成的,硬度较高。

本专利所说的齿轮1005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所述弹簧座1008用于支承和定位弹簧的零件。

在进行使用时当支撑板1002向下移动时,通过支撑杆10011来提供支撑力,同时支撑杆10011挤压大型弹簧座1001和液压腔10010中液压油来缓冲减震,同时支撑板1002向下移动时带动移动齿条1006向下移动,通过弹簧座1008对移动齿条1006进行缓冲减震,移动齿条1006与齿轮1005相啮合,齿轮1005通过连接杆1004带动第二齿轮1003旋转,来使得第二齿轮1003挤压支撑架1009,使得支撑架1009提供第二齿轮1003反转的动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由于车辆运行会发生颠簸,导致行李架发生震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的外表面与保护外框的外表面相贴合,当支撑板向下移动时,通过支撑杆来提供支撑力,同时支撑杆挤压大型弹簧座和液压腔中液压油来缓冲减震,同时支撑板向下移动时带动移动齿条向下移动,通过弹簧座对移动齿条进行缓冲减震,移动齿条与齿轮相啮合,齿轮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齿轮旋转,来使得第二齿轮挤压支撑架,使得支撑架提供第二齿轮反转的动力,通过减震装置可以对行李架进行缓冲减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