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系统集成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7826发布日期:2019-03-02 02:0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系统集成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系统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系统集成支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开发过程中五合一控制器、低压电瓶、BMS三种机构互相关联,三者之间相互位置基本固定且车架空间有限,这就导致在整车布置过程中出现技术瓶颈,需要设计一款结构合理、通用性强、精巧型布置的集成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在车架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五合一控制器、低压电瓶、BMS三种机构的固定,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系统集成支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系统集成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上托架,所述两根上托架的两端分别斜向下弯折并且端部分别开有至少两个与车架内侧腹面固定连接的螺栓孔,两根上托架的水平部下方两端之间沿车架延伸方向分别固定有下托架,两根下托架的两端部斜向下弯折并在中部形成水平部,两根下托架水平部之间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与上托架之间形成容纳BMS的空间,两根上托架的水平部其中一端之间固定有低压电瓶支撑架,两根上托架的水平部上表面开有与五合一控制器支腿固定配合的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上沿车架宽度方向向下凹设有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根上托架均是由槽钢弯折而成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根下托架均是由矩形钢管弯折而成的。

利用CAE分析软件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系统集成支架进行刚度、强度分析,集成支架整体结构传力较好,传力途径简单有效且最终都将力传递到主车架上进行卸载,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且重量较轻,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系统集成支架的立体图。

图中:1-上托架,2-螺栓孔,3-下托架,4-支撑板,5-低压电瓶支撑架,6-安装孔,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系统集成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上托架1,所述两根上托架1的两端分别斜向下弯折并且端部分别开有至少两个与车架内侧腹面固定连接的螺栓孔2,两根上托架1的水平部下方两端之间沿车架延伸方向分别固定有下托架3,两根下托架3的两端部斜向下弯折并在中部形成水平部,两根下托架3水平部之间固定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上表面与上托架1之间形成容纳BMS的空间,两根上托架1的水平部其中一端之间固定有低压电瓶支撑架5,两根上托架1的水平部上表面开有与五合一控制器支腿固定配合的安装孔6。

为了加强支撑板4的支撑力,所述支撑板4上沿车架宽度方向向下凹设有加强筋7。

优选的,两根上托架1均是由槽钢弯折而成的,两根下托架3均是由矩形钢管弯折而成的。具体的,槽钢与矩形钢管均采用螺栓连接,减少了不必要的焊接工艺、分装工艺,更有助于批量化生产,而且保证了集成支架的刚度和强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低压电瓶支撑架5是由角钢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系统集成支架,用来安装三种机构,其中重40kg的五合一控制器通过其支腿与安装孔6的配合直接安装在两根上托架1上方,重30kg的低压电瓶通过角钢设计而成的低压电瓶支撑架5安装在如图1所示的左侧,重20kg的BMS受线束装配影响必须放置在五合一控制器下部位置,故放置在支撑板4的上表面,这样设计不仅将三种结构有效地集成在一起,同时解决了三种机构相互布置和整体布置的问题。

另外,优选的,每个安装面与车架之间均有四个螺栓孔2,这样本实用新型所述集成支架与车架装配浑然一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