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防漏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3496发布日期:2019-01-15 22:3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胎防漏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胎,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轮胎防漏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轮胎防漏、防爆产品分流体补漏型及固体补漏型产品,但各自都存在着很多缺陷。流体补漏型由于直接注入胎内有很大的流动性,且分布不均匀,很难形成足够的密封包裹膜,被扎钉后还是会出现漏气现象。固态补漏型是由高分子记忆胶组成,有很好的包裹效应,防漏气效果虽然不错,但是,由于厚度过厚且质量过重,对燃油经济性不好,不够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轮胎防漏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胎防漏气装置,包括轮胎本体,设于轮胎本体内壁的防漏气结构;所述防漏气结构包括防漏溶液;所述防漏溶液在轮胎本体的内压力的作用下流进破损处,以防止轮胎本体漏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防漏气结构还包括防漏膜;所述防漏膜贴合于轮胎本体的内壁,且防漏膜与轮胎本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防漏溶液的空腔。防漏膜采用柔韧性好、抗撕拉性强的复合材料做成,对于轮胎本体面部较大的裂口能进行有效的封堵,是漏气装置的最后一道防线。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空腔内设有海绵层;所述防漏溶液吸附于海绵层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海绵层与轮胎本体内壁之间设有粘贴层。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海绵层一侧或两侧设有凸起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防漏膜两侧设有用于与轮胎本体内壁固定的粘合层。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防漏膜两侧间隔设有切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防漏膜设有气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胎内壁设置防漏气结构,防止在轮胎本体受到扎破时,能自动修复,避免漏气爆胎。同时,防漏气装置重量轻,由于设置在轮胎内壁,还具有降低轮胎本体温度,降低行车噪音。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胎防漏气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胎防漏气装置的粘贴层与海绵层的展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胎防漏气装置的防漏膜展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胎防漏气装置的防漏膜截面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胎防漏气装置的防漏溶液作用在轮胎本体锐器状态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胎防漏气装置的防漏溶液作用在轮胎本体扎孔的状态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胎防漏气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纸。

一种轮胎防漏气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轮胎本体10,设于轮胎本体10内壁的防漏气结构11。防漏气结构11包括防漏溶液12。防漏溶液12在轮胎本体10的内压力的作用下流进破损处,以防止轮胎本体10漏气。防漏溶液12遇到空气可迅速凝固。本装置的防漏溶液12为特别调配品,具有冬季零下30度不凝结,高温不挥发特点,能阻止轮胎与地面摩擦温度传导到胎内,减少胎内气压升高,避免爆胎的危险。

防漏气结构11还包括防漏膜13。防漏膜13贴合于轮胎本体10的内壁,且防漏膜13与轮胎本体10内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防漏溶液12的空腔14。一般状态下,防漏膜13受到轮胎本体10内的粘连引力,附着于海绵层15外,如在高速离心作用下,空腔14内的防漏溶液12受到挤压,附着更为紧密。防漏膜采用柔韧性好、抗撕拉性强的复合材料做成,对于轮胎本体面部较大的裂口能进行有效的封堵,是漏气装置的最后一道防线。

其中,空腔14内设有海绵层15,且防漏溶液12吸附于海绵层15内,防止防漏溶液12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且防漏溶液12在轮胎本体10内分布更为均匀。

优选的,海绵层15与轮胎本体10内壁之间设有粘贴层16,用于将海绵层 15固定于轮胎本体10的内壁上。粘贴层16为防水的不干胶层,耐水性强。

优选的,海绵层15一侧或两侧设有凸起部151。凸起部151呈梯形结构,方便海绵层15呈圆形设置在轮胎本体10内壁,防止海绵层15两侧产生折皱。

其中,防漏膜13两侧设有用于与轮胎本体10内壁固定的粘合层17。

防漏膜13两侧间隔设有切口131,设置在圆形轮胎本体10内壁时,两侧产生折皱。

优选的,防漏膜13设有气孔132,方便空腔14的排气。

扎入锐器后的防漏气原理:如图6所示,当轮胎本体10有锐器(钢钉、螺丝等)扎入后,海绵层15中的防漏溶液12就会迅速的把扎入的锐器包裹起来。由于胎内气压大,会使锐器与轮胎之间缝隙充满防漏溶液12,胎内气体将无法泄漏出去,确保了轮胎气压正常。

扎孔后防漏原理:如图7所示,当轮胎本体10被锐器(钢钉、螺丝等) 扎破后留下扎孔,海绵层15中的防漏溶液12就会在胎压挤压下迅速地流向 13扎孔。防漏溶液12在扎孔处与空气接触,迅速凝固,从而防止轮胎本体10漏气。

如图8所示,轮胎防漏气装置的安装步骤:

1.先用轮胎扩张器18把轮胎本体10扩开。

2.将海绵层15紧贴于轮胎本体10底部。

3.均匀涂抹防漏溶液12在海绵层15上。

4.防漏膜13居中覆盖在海绵层15上,并与防漏溶液12无气泡附着。

5.撕开粘贴层16不干胶,与轮胎侧壁粘连。

防漏膜13、海绵层15和防漏溶液12在内部气压相互紧紧粘合在一起,对防漏溶液12起到稳定作用,同时也对扎孔起到第二次防漏作用,对于轮胎侧壁扎孔也有很强封闭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胎内壁设置防漏气结构,防止在轮胎本体受到扎破时,能自动修复,避免漏气爆胎。同时,防漏气装置重量轻,由于设置在轮胎内壁,还具有降低轮胎本体温度,降低行车噪音。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