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吸能盒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3512发布日期:2019-02-01 20:27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汽车吸能盒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吸能盒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车架前横梁总成多为一个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装配在纵梁前段上的结构,在汽车碰撞时具有吸能的作用。汽车前拖钩通常与车架前横梁构成焊接总成,前拖钩通过吸能盒与安装板焊接,并利用螺栓将其连接在车架前段上。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当汽车承受满载一半的拉力和压力时,拖车钩及其安装位置的车身零部件不能发生破坏。在设计时,对前拖钩强度CAE分析,主要考察拖车钩及其周围部件的最大有效塑性应变,将其与该处材料的断后延伸率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前拖钩是否满足法规要求。而在实际工况中,汽车会出现一些特殊工况:如车辆陷入泥坑、沙坑等,在这些特殊工况下前拖钩所受拉力大于0.5倍汽车质量,这时车架前横梁总成连接螺栓受到来自拖钩处形成的力矩,安装板因受到力矩产生翻转变形,从而导致拖钩拉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吸能盒总成,通过在吸能盒与安装板之间设置加强板,来增强安装板与车架前横梁之间的牢固性。防止在汽车拉拖工况时,因安装板变形而造成拖钩拉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吸能盒总成,包括盒体,盒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与盒体连接处还设有L形的加强板;加强板包括与安装板相连接的底板以及与盒体相连接的侧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汽车吸能盒的连接孔和定位孔。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板与盒体的连接处设置L形的加强板来增强盒体与安装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并且加强板能抵抗来自拖钩的力矩。防止在汽车拉拖工况时,因安装板变形而造成的拖钩拉脱的情况,并且通过连接孔和定位孔在实现汽车吸能盒总成的安装,装配更精确,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边缘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盒体的一外侧壁抵靠在所述第一翻边对应部位的内侧壁上。将安装板进行翻边,不但能够增强安装板自身的刚度,从而增强安装板的抗变形能力;还能够增强安装板与盒体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并且能够对盒体定位,便于盒体与安装板的装配。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的底板边缘上形成有第二翻边,第二翻边的延伸方向与加强板的侧板一致;加强板还通过第二翻边外壁抵靠在第一翻边对应部位的内侧壁上。能够增强加强板自身的抗变形能力的同时,提高加强板与安装板之间的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将安装板挂在横梁上的预挂钩;预挂钩的向盒体相背的方向延伸。通过预挂钩将汽车吸能盒总成挂在横梁上,便于安装,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对称分布在盒体的两侧。保证安装板与盒体连接的牢固性的同时,保证了整个汽车吸能盒总成的平衡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零部件之间连接牢固;安装板和加强板的抗变形能力强,防止在汽车拉拖工况时,因安装板变形而造成拖钩拉脱,装配精确,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盒体1、安装板2、第一翻边2.1、加强板3、连接孔3.1、定位孔3.2、第二翻边3.3、预挂钩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汽车吸能盒总成,包括盒体1,盒体1由两块U形的防撞板搭接而成,盒体1上开设有用于对盒体1定位的限位孔,盒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与盒体1连接处还设有L形的加强板3;加强板3包括与安装板2相连接的底板以及与盒体1相连接的侧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汽车吸能盒的连接孔3.1和定位孔3.2。安装边上与连接孔3.1和定位孔3.2对应位置均设有通孔,供起连接作用的螺栓以及起定位作用的销钉穿过;所述安装板2边缘形成有第一翻边2.1;所述盒体1的一外侧壁抵靠在所述第一翻边2.1对应部位的内侧壁上。所述加强板3的底板边缘上形成有第二翻边3.3,第二翻边3.3的延伸方向与加强板3的侧板一致;加强板3还通过第二翻边3.3外壁抵靠在第一翻边2.1对应部位的内侧壁上。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用于将安装板2挂在横梁上的预挂钩4;预挂钩4的向盒体1相背的方向延伸。所述加强板3对称分布在盒体1的两侧。

其中,加强板3的安装顺序为,先将加强板3与安装板2通过悬点焊连接;再将加强板3与盒体1通过保护焊连接。能够保证加强板3焊接牢固,便于操作。上述定位孔3.2为非圆形的通孔,如椭圆形,多边形等,在定位过程中能够防止盒体1晃动,使装配更加精确,使用寿命长。所述安装板2上位于盒体1内部的位置还设有矩阵排列的通孔,能够在盒体1受撞击变形过程中排出盒体1内的气体,并且能够减轻安装板2的重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