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0144发布日期:2019-01-13 16:5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监控驾驶过程中周边环境以及驾驶人状态的汽车。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最基本交通工具,近年来,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接近3亿量,30%以上的中国家庭均具有私家车,而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汽车事故、碰瓷事件也频繁发生。

当事故发生以后,肇事双方经常会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存在争议,交警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往往也需要借助视频等辅助手段。为了妥善解决事故争议,传统的做法是安装行车记录仪,用于记录行驶中周围的状况。但是行车记录仪有着比较明显的缺点:1、需要额外在车内布线,这种布线一方面会影响车内的美观,另一方面,行车记录仪故障后修理时也比较麻烦;2、视频查看不方便,行车记录仪均是插存储卡运行,由于行车记录仪本身尺寸较小,因此存储卡的插拔很麻烦,并且在遭遇事故需要查看视频时,还需要借助额外设备读取存储卡内的视频信息,不方便事故的快速处理和责任快速认定;3、传统的行车记录仪只能够对车外的行驶环境进行监控,并不能监控驾驶人的驾驶状态,在出现事故时,行车记录仪的视频智能呈现车外的驾驶环境,不能反映驾驶人的状态(有可能是由于驾驶人玩手机、接打电话等导致事故发生),这对于事故的公平处理以及肇事的另一方都是不利的,由此,也往往导致驾驶人存在一些驾驶陋习,危害行车安全,另外在非驾驶人驾驶时,如果汽车一旦出现违反交通规则或者肇事现象,车主也难以确认涉事驾驶人的真实身份。

基于此,十分有必要开发一款能够全方位监控车内外环境、视频容易查看且内饰布置美观的汽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汽车仅能够对车外环境监控、不能实现车内驾驶情况监控并且监控视频查看不方便的技术问题,并且该汽车内无多余走线,监控装置布置合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包括:前部摄像头、尾部摄像头、车内摄像头,其中:

所述前部摄像头设置在汽车前端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前部摄像头中心线水平设置,前部摄像头中心点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车身高度的0.4-0.6倍;

所述尾部摄像头设置在汽车尾部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尾部摄像头中心线水平设置,尾部摄像头中心点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车身高度的0.5-0.8倍;

所述车内摄像头设置在驾驶员侧,并朝向驾驶员设置;

前部摄像头与第一无线通讯器连接,尾部摄像头与第二无线通讯器连接,车内摄像头与第三无线通讯器连接。

具体的,前部摄像头、尾部摄像头、车内摄像头可以选择为OmniVision的OV16885、OV16B10、OV20880、OV16820、OV16825等微型摄像头;第一无线通讯器、第二无线通讯器、第三无线通讯器可以选择为TELIT-GL868-DUAL V2/V3,也可以为SIEMENS公司的SINAUT MD720-3。

具体工作原理为:前部摄像头、尾部摄像头、车内摄像头通过无线通讯器将视频信号实时上传到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PAD等设备实时登陆查看视频信息,当发生事故时,肇事双方或者交警可以通过手机登陆服务器查看车内的驾驶情况视频和车外的行车环境视频;在汽车为非车主本人驾驶时,车主也可以登录服务器查看汽车的当前驾驶状态。

前部摄像头主要是拍摄前方行人、车辆的通行信息,因此,其中心点设置在车辆高度0.4-0.6倍的高度较为合理,尾部摄像头一方面需要拍摄行驶环境,另一方面还需要拍摄后车驾驶员的情况,以便于在追尾事故发生时确定后方车辆驾驶员面部信息和驾驶状态,因此,尾部摄像头要设置的相对高一些,其中心点为车辆高度的0.5-0.8倍。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还包括设置在汽车左侧的第一侧方摄像头以及设置在汽车右侧的第二侧方摄像头;第一侧方摄像头与第四无线通讯器连接,第二侧方摄像头与第五无线通讯器连接,通过这种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完善汽车对于侧方行车环境的监测,从而在汽车遭遇侧方事故时,同样能够提供完善的监测视频;第一侧方摄像头、第二侧方摄像头可以选择为OmniVision的OV16885、OV16B10、OV20880、OV16820、OV16825等微型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方摄像头有两个分别位于左侧两个车门的门把手上,所述第二侧方摄像头有两个,分别位于右侧两个车门的门把手上,通过在每侧均设置两个侧方摄像头,能够实现汽车侧方的无盲区监测,并且将摄像头设置在车门把手上不会影响车门整体的美观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方摄像头中心线、第二侧方摄像头中心线水平设置,第一侧方摄像头中心点、第二摄像头中心点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车身高度的0.4-0.6倍,这种结构设计能够更好的保证汽车侧方行车环境的无盲区监测。

进一步的,所述前部摄像头、尾部摄像头、第一侧方摄像头、第二侧方摄像头的正下方均设置有汽车防撞雷达,通过设置防撞雷达,能够为驾驶者在行驶过程中提供汽车周边障碍物信息,从而有效避免刮擦、磕碰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尾部摄像头设置在后备箱盖上,这种设计边尾部摄像头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车内摄像头设置在方向盘的轮毂上,这种设计一方面能够保证车内摄像头对于驾驶者驾驶状况的实时监控,另一方面,也便于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车内摄像头设置在车内仪表台盖板上,且位于主驾驶员一侧,这种结构设计能够使车内摄像头与驾驶者具稍远的距离,从而能够将驾驶者的上半身全部置于视频画面中,增加了视频拍摄拍摄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包括:前部摄像头、尾部摄像头、车内摄像头,其中:所述前部摄像头设置在汽车前端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前部摄像头中心线水平设置,前部摄像头中心点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车身高度的0.4-0.6倍;所述尾部摄像头设置在汽车尾部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尾部摄像头中心线水平设置,尾部摄像头中心点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车身高度的0.5-0.8倍;所述车内摄像头设置在驾驶员侧,并朝向驾驶员设置;前部摄像头与第一无线通讯器连接,尾部摄像头与第二无线通讯器连接,车内摄像头与第三无线通讯器连接。

上述汽车,通过多个摄像头配合同时监控车内的驾驶环境和车外的行车环境,并将监控的视频通过无线通讯器实时上传到服务器,使得汽车在遭遇事故时,监控视频不需要插拔卡和借助其他播放设备便能够现场查看,有利于事故的快速处理和责任的准确认定,提高了事故处理的效率,并且,该汽车通过车内摄像头对驾驶者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能够敦促驾驶者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避免危害行车安全的行为发生;结合车内驾驶情况进行事故的处理,能够使事故处理结果更加公平、公正;在汽车为非车主本人驾驶时,车主也可以登录服务器查看汽车的当前驾驶状态,从而能够避免非本人驾驶时事故、违章责任难以认定的情况,该汽车的各个摄像头的布置无需车内走线,不影响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汽车的前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汽车的尾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汽车各摄像头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

1-前部摄像头;2-尾部摄像头;3-后备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汽车的前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汽车的尾部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汽车各摄像头的工作流程图。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包括:前部摄像头1、尾部摄像头2、车内摄像头,其中:

所述前部摄像头1设置在汽车前端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前部摄像头1中心线水平设置,前部摄像头1中心点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车身高度的0.4倍;

所述尾部摄像头2设置在汽车尾部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尾部摄像头2中心线水平设置,尾部摄像头2中心点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车身高度的0.6倍;

所述车内摄像头设置在驾驶员侧,并朝向驾驶员设置;

前部摄像头1与第一无线通讯器连接,尾部摄像头2与第二无线通讯器连接,车内摄像头与第三无线通讯器连接。

具体的,前部摄像头、尾部摄像头、车内摄像头均选择为OmniVision的OV16885微型摄像头;第一无线通讯器、第二无线通讯器、第三无线通讯器均选择为SIEMENS公司的SINAUT MD720-3;

具体工作原理为:前部摄像头、尾部摄像头、车内摄像头分别通过第一无线通讯器、第二无线通讯器、第三无线通讯器将视频信号实时上传到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PAD等设备实时登陆查看视频信息,当发生事故时,肇事双方或者交警可以通过手机或者PAD登陆服务器查看车内的驾驶情况视频和车外的行车环境视频;在汽车为非车主本人驾驶时,车主也可以登录服务器查看汽车的当前驾驶状态;

前部摄像头主要是拍摄前方行人、车辆的通行信息,因此,其中心点设置在车辆高度0.4倍的高度能够兼顾摄像头对于行车环境和行人的取景,尾部摄像头一方面需要拍摄行驶环境,另一方面还需要拍摄后车驾驶员的情况,以便于在追尾事故发生时确定后方车辆驾驶员面部信息和驾驶状态,因此,为了兼顾上述两个方面,尾部摄像头要设置的相对高一些,其中心点为车辆高度的0.6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