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3045发布日期:2019-05-03 19:33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坐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坐垫。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目前带有EPP结构的后椅坐垫分为两种:

第一种,EPP单独成型,布置在钢丝骨架和发泡下面。由于EPP无法和发泡形成粘接关系,EPP容易和发泡剥离。

第二种,金属骨架发在一起,布置在发泡下面。由于金属件和EPP结合在一起,对EPP厚度有很高的要求,有些项目无法满足工艺要求。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设计一种解决EPP和发泡剥离的问题,又可以满足工艺要求的汽车座椅坐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坐垫中EPP结构容易和发泡剥离,或者无法满足工艺要求等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坐垫。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汽车座椅坐垫,其特点在于,所述汽车座椅坐垫包括坐垫钢丝骨架、坐垫EPP部分和坐垫发泡部分,所述坐垫EPP部分布置在所述坐垫钢丝骨架上,且所述坐垫钢丝骨架的外周边嵌入所述坐垫发泡部分,将所述坐垫EPP部分夹在所述坐垫钢丝骨架和所述坐垫发泡部分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坐垫钢丝骨架、所述坐垫EPP部分和所述坐垫发泡部分通过注塑成型形成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坐垫钢丝骨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凹钢丝,所述坐垫EPP部分的对应部位设置有内凹的第一平台,所述内凹钢丝嵌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平台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凹钢丝呈U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凹钢丝嵌入所述第一平台内的深度为大于等于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坐垫钢丝骨架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内凹钢丝,两个所述内凹钢丝对称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坐垫钢丝骨架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外凸出的搭接区域,所述坐垫EPP部分的对应部位设置有内凹的第二平台,所述搭接区域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平台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一所述搭接区域采用第一钢丝搭接在所述坐垫钢丝骨架的外周边上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坐垫钢丝骨架的中部横跨有第二钢丝,所述第二钢丝的周围形成沟槽,所述沟槽内填充发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坐垫钢丝骨架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沿外周边向下凸出的挂钩部,所述挂钩部固定至车身。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坐垫将坐垫钢丝骨架设置为单独总成、坐垫EPP部分在坐垫发泡部分和坐垫钢丝骨架中间,坐垫钢丝骨架可以将坐垫EPP部分夹在中间,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坐垫EPP部分和坐垫发泡部分剥离,此外坐垫EPP部分不需要内嵌金属件,厚度可以做到更薄。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坐垫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坐垫中坐垫钢丝骨架和坐垫EPP部分组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坐垫中坐垫发泡部分组合至坐垫钢丝骨架和坐垫EPP部分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坐垫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沿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6为图4中沿B-B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坐垫中内凹钢丝嵌入第一平台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坐垫钢丝骨架 10

坐垫EPP部分 20

坐垫发泡部分 30

内凹钢丝 11

第一平台 21

搭接区域 12

第二平台 22

第一钢丝 13

第二钢丝 14

挂钩部 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

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坐垫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坐垫中坐垫钢丝骨架和坐垫EPP部分组合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坐垫中坐垫发泡部分组合至坐垫钢丝骨架和坐垫EPP部分上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坐垫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沿A-A线剖开的剖视图。图6为图4中沿B-B线剖开的剖视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坐垫,其包括坐垫钢丝骨架10、坐垫EPP部分20和坐垫发泡部分30,将坐垫EPP部分20布置在坐垫钢丝骨架10上,且坐垫钢丝骨架10的外周边嵌入坐垫发泡部分30,将坐垫EPP部分20夹在坐垫钢丝骨架10和坐垫发泡部分30之间。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坐垫钢丝骨架10、坐垫EPP部分20和坐垫发泡部分30通过注塑成型形成一体。

进一步地,坐垫钢丝骨架10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凹钢丝11,坐垫EPP部分20的对应部位设置有内凹的第一平台21,将内凹钢丝11嵌入对应的第一平台21内,形成前端固定点,发泡在此区域填充。此处内凹钢丝11优选为呈U型。内凹钢丝11嵌入第一平台21内的深度C优选为大于等于10mm。本实施例中,坐垫钢丝骨架10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内凹钢丝11,两个内凹钢丝11设置成对称分布。当然,内凹钢丝11的布置方式、数量并不受此处实施例的限制,此处实施例仅为举例,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调整。

更进一步地,坐垫钢丝骨架10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外凸出的搭接区域12,坐垫EPP部分20的对应部位设置有内凹的第二平台22,将搭接区域12位于对应的第二平台22内,形成后端固定点,发泡在此区域填充。此处每一搭接区域12采用第一钢丝13搭接在坐垫钢丝骨架10的外周边上形成。本实施例中,坐垫钢丝骨架10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搭接区域12,两个搭接区域12设置成对称分布。当然,搭接区域12的布置方式、数量并不受此处实施例的限制,此处实施例仅为举例,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调整。

另外,在坐垫钢丝骨架10的中部横跨有第二钢丝14,第二钢丝14的周围形成沟槽,所述沟槽内填充发泡。后部钢丝和前部固定点一样,兜住坐垫EPP部分20。在坐垫钢丝骨架1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沿外周边向下凸出的挂钩部15,通过挂钩部15固定至车身。

如上述结构所述,坐垫钢丝骨架10为单独总成,坐垫EPP部分20无需设置内嵌金属件,将坐垫EPP部分20在坐垫发泡部分30和钢丝骨架总成10中间。前端固定点的U型钢丝将坐垫EPP部分20夹在中间,发泡在此区域填充。坐垫钢丝骨架10的中部横跨一根钢丝,沟槽内填充发泡,后部钢丝和前部固定点一样,兜住坐垫EPP部分20。坐垫EPP部分20通过图3所示结构将坐垫EPP部分20固定在坐垫发泡部分30和坐垫钢丝骨架10中间,解决了坐垫EPP部分20和坐垫发泡部分30容易剥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坐垫EPP部分20不需要内嵌金属件,坐垫EPP部分20可以设计得更薄,更有利于解决坐垫EPP部分20设计空间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坐垫将坐垫钢丝骨架设置为单独总成、坐垫EPP部分在坐垫发泡部分和坐垫钢丝骨架中间,坐垫钢丝骨架可以将坐垫EPP部分夹在中间,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坐垫EPP部分和坐垫发泡部分剥离,此外坐垫EPP部分不需要内嵌金属件,厚度可以做到更薄。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