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动力电池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9568发布日期:2019-04-09 21:58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震动力电池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震动力电池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纯电动车采用的动力电池总重量较大,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支架的设计多采用分体式结构,动力电池支架分布在车架左右两侧,此种结构易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动力电池随车辆剧烈晃动使得两侧电池支架局部受力过大,进而造成变形。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1721535787.7的一篇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动力电池支架,包括两组对称安装在车架两侧的支架,每组所述支架均包括底架和两片分别与底架两侧连接的限位挡板,还包括方便拆检动力电池的滚轮套件和至少两根用于连接两组支架的支撑杆,所述滚轮套件包括安装板和布置在安装板上的多个滚轮,两个所述底架上均平行设有至少两组滚轮套件,每根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两个底架连接。

上述专利文件将两组支架用刚性的支撑杆连接,并将支撑杆与车架固定连接,这样在恶劣行驶工况下,车架会发生剧烈震动,此时支架的连接处极易脱落,不利于对动力电池进行固定和支撑,效果较差,故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震动力电池支架,能保证对动力电池的长期良好支撑和固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防震动力电池支架,包括与车架螺栓连接的位于车架中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两侧沿水平方向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向平行于连接块的侧面,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绕转轴的轴线摆动的压杆,所述转轴位于压杆的中部,所述连接块开设有供压杆穿入的长条孔,所述压杆位于连接块外的一端铰接有固定和支撑动力电池的支架,所述车架在支架的底部设有定位块,所述支架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块匹配的定位槽,所述连接块内开设有与长条孔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与压杆的端部铰接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配套设有压力缸筒。

优选地,所述压杆在连接块外的长度大于其在连接块内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在长条孔的周围设有包覆压杆的蛇腹管。

优选地,所述压杆与连接块之间还设有螺旋弹簧。

优选地,所述车架沿支架的高度方向设有若干限位杆,所述支架设有若干与限位杆滑动连接的套环。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的深度大于定位块的高度,所述定位槽内设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在连接块的侧面设置转轴,转轴转动连接有压杆,压杆一端与动力电池的支架铰接,另一端与活塞杆铰接,这样在车架发生剧烈震动时,支架可以相对车架运动,具有一定的结构弹性,从而防止连接处脱落,而该相对运动会迅速被活塞杆相对压力缸筒的直线运动所衰减,达到防震的目的,一方面能保证对动力电池的长期良好支撑和固定,另一方面具有防震的功能;定位块和定位槽的设计有利于保证支架和车架之间的相对运动处于合适的范围内,可以防止支架发生过大的偏移而造成压杆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动力电池支架在连接块剖开后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动力电池支架在连接块剖开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块;2、转轴;3、压杆;4、长条孔;5、支架;6、定位块;7、活塞杆;8、压力缸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震动力电池支架,包括与车架螺栓连接的位于车架中部的连接块1,所述连接块1的左右两侧沿水平方向均设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轴向平行于连接块1的侧面,所述转轴2转动连接有绕转轴2的轴线摆动的压杆3,所述转轴2位于压杆3的中部,所述连接块1开设有供压杆3穿入的长条孔4,所述压杆3位于连接块1外的一端铰接有固定和支撑动力电池的支架5,所述车架在支架5的底部设有定位块6,所述支架5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块6匹配的定位槽,所述连接块1内开设有与长条孔4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与压杆3的端部铰接的活塞杆7,所述活塞杆7配套设有压力缸筒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块1的侧面设置转轴2,转轴2转动连接有压杆3,压杆3一端与动力电池的支架5铰接,另一端与活塞杆7铰接,这样在车架发生剧烈震动时,支架5可以相对车架运动,具有一定的结构弹性,从而防止连接处脱落,而该相对运动会迅速被活塞杆7相对压力缸筒8的直线运动所衰减,达到防震的目的,一方面能保证对动力电池的长期良好支撑和固定,另一方面具有防震的功能;定位块6和定位槽的设计有利于保证支架5和车架之间的相对运动处于合适的范围内,可以防止支架5发生过大的偏移而造成压杆3变形。

优选地,所述压杆3在连接块1外的长度大于其在连接块1内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可以形成杠杆放大的效应,适用于震动较缓和的情况,有利于迅速衰减震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1在长条孔4的周围设有包覆压杆3的蛇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蛇腹管为现有技术,广泛应用于两个相对运动的部件的连接处,适用于工况较恶劣的环境,有利于隔绝灰尘和油污等,从而延长各零件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压杆3与连接块1之间还设有螺旋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弹簧用于衰减低频振动,弥补压力缸筒8与活塞杆7之间衰减低频振动较差的能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优选地,所述车架沿支架5的高度方向设有若干限位杆,所述支架5设有若干与限位杆滑动连接的套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和套环的设计进一步地保证支架5相对车架运动的轨迹,防止造成压杆3变形。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的深度大于定位块6的高度,所述定位槽内设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的尺寸大于定位块6的,这样既可以提供一定的相对运动空间,又可以隔绝震动的传递,橡胶垫进一步地提升对震动和噪音的隔离功能。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