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固型自行车辐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0259发布日期:2019-05-17 19:4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固型自行车辐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固型自行车辐条。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其实粤语通常都这么称呼);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其中辐条的目的是支撑车圈确保车圈的形状稳定,传统的辐条安装不方便,不方便自行车的安装维修,为此需要一种稳固型自行车辐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稳固型自行车辐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固型自行车辐条,包括轴套和车圈,所述轴套的外圈固定套接有两组环形结构的固定套环,两组固定套环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沿其同轴设置的环形结合的放置槽,两组放置槽的外圈开设有沿其轴线阵列分布的第一摆动槽,两组固定套环相互远离的一侧安装有与轴套活动套接的环形结构的夹板,夹板靠近固定套环的一侧开设有环形结构的卡槽,卡槽的外圈开设有沿其轴线阵列分布的第二摆动槽,卡槽与放置槽之间活动套接有滚珠,滚珠远离轴套的一端焊接有辐条,车圈的内圈焊接有与有辐条螺纹套接的辐条帽。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与卡槽的横截面均为圆弧形结构,且放置槽、卡槽与滚珠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夹板上开设有贯穿夹板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安装有与固定套环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杆。

优选的,所述辐条靠近车圈的一端外圈固定套接有套接块,调节块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摆动槽的开口沿轴套至固定套环的方向逐渐变宽,且第一摆动槽与第二摆动槽的结构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的轴套、固定套环、放置槽、第一摆动槽、夹板、卡槽、第二摆动槽、滚珠、辐条、辐条帽、车圈和安装孔,使得该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方便辐条进行安装拆卸,提高了自行车的安装拆卸效率,方便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稳固型自行车辐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稳固型自行车辐条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套、2固定套环、3放置槽、4第一摆动槽、5夹板、6卡槽、7第二摆动槽、8滚珠、9辐条、10辐条帽、11车圈、1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稳固型自行车辐条,包括轴套1和车圈11,轴套1的外圈固定套接有两组环形结构的固定套环2,两组固定套环2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沿其同轴设置的环形结合的放置槽3,两组放置槽3的外圈开设有沿其轴线阵列分布的第一摆动槽4,两组固定套环2相互远离的一侧安装有与轴套1活动套接的环形结构的夹板5,夹板5靠近固定套环2的一侧开设有环形结构的卡槽6,卡槽6的外圈开设有沿其轴线阵列分布的第二摆动槽7,卡槽6与放置槽3之间活动套接有滚珠8,滚珠8远离轴套1的一端焊接有辐条9,车圈11的内圈焊接有与有辐条9螺纹套接的辐条帽10。

放置槽3与卡槽6的横截面均为圆弧形结构,且放置槽3、卡槽6与滚珠8同轴设置,夹板5上开设有贯穿夹板5的安装孔12,安装孔12的内部安装有与固定套环2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杆,辐条9靠近车圈11的一端外圈固定套接有套接块,调节块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结构,第一摆动槽4的开口沿轴套1至固定套环2的方向逐渐变宽,且第一摆动槽4与第二摆动槽7的结构一致。

工作原理:安装的时候,将夹板5向固定套环2的方向推动,然后将固定螺杆从安装孔12的内部伸入,同时预紧固定螺杆,同时将辐条9插入夹板5上的卡槽6与固定套环2上的放置槽3形成的空腔中,同时使辐条9处于第一摆动槽4和第二摆动槽7之间,然后拧紧固定螺杆,从而使辐条9固定在固定套环2,然后将辐条9的另一端与车圈11上的辐条帽10螺纹连接,利用扳手转动辐条9上的调节块,使辐条9在轴套1与车圈11之间张紧,该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方便辐条进行安装拆卸,提高了自行车的安装拆卸效率,方便维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