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用硬横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2646发布日期:2019-05-31 21:19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地铁用硬横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电气化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用硬横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硬横梁,是电气化铁路站场悬挂支撑接触网的基础构件,每组硬横梁由两根钢杆和一组横梁构成。过去仅适用于某些特殊的电气化站场施工,在近几年铁路提速和安全要求提升的背景下,硬横梁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至所有的车站站场的电气化施工。目前最大的硬横梁单孔跨距可达52米,连接跨距最大可达72米。

以往硬横梁安装时将横梁直接与钢杆焊接固定,后来逐渐改变成用夹套将横梁与钢杆可拆卸连接。由于夹套多靠螺栓紧固,长期的风吹雨淋加上列车通过时的震动,容易使螺栓松动,严重时会导致横梁内部进水,甚至横梁掉落于轨道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用硬横梁连接结构,具有牢固连接横梁与钢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铁用硬横梁连接结构,包括弯管,弯管一端与钢杆焊接固定,弯管另一端与横梁可拆卸连接,所述弯管与横梁的连接处包有防水布层和灌浆套筒,防水布层位于灌浆套筒内,灌浆套筒由两个半圆筒体围成,灌浆套筒外套有卡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水布层做好弯管与横梁连接处的防水,然后将灌浆套筒套在两者的连接处,用卡箍扎紧分成两半的灌浆套筒作为初步固定,向灌浆套筒内注入混凝土后可完全封闭两者的连接缝,并且混凝土可将分成两半的灌浆套筒粘结在防水布层上;拆卸时先拆下卡箍,然后从混凝土上撬开两半灌浆套筒,再敲掉混凝土,最后揭掉防水布层即可将横梁与弯管(钢杆)分离。

优选的,所述横梁与弯管上均设有环形槽,防水布层通过扎带扎紧于环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防止水汽从防水布层与钢管之间的缝隙两端进入横梁与弯管的连接缝隙内部。

优选的,两个半圆筒体的两侧连接处均设有挡板,防水布层从灌浆套筒的两端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可将灌浆套筒内的混凝土由空心柱形截断成两半,由于混凝土都粘结在防水布层上,因此将两半灌浆套筒撬开分离时,两半空心柱形的混凝土直接与半个灌浆套筒一起从防水布层上撬翻。

优选的,每个半圆筒体均与一块挡板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半圆筒体的制造和运输。

优选的,所述半圆筒体的侧面设有注浆口,半圆筒体的端面设有排浆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浆口的位置不同于原灌浆套筒,保证了两半灌浆套筒均可灌满混凝土。

优选的,两个半圆筒体的形状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模具批量生产半圆筒体,相比于不一样的两个半圆筒体,降低了制造成本。

优选的,所述弯管与横梁的连接处内部插接有十字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字型板不但增强了弯管与横梁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而且不影响管道内部走线。

优选的,所述十字型板上设有螺纹孔,弯管与横梁上均设有通孔,通孔与螺纹孔位置对应,通孔内插有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十字型板和螺钉的配合,将弯管和横梁均固定在十字型板上,提高了弯管与横梁的连接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灌浆套筒分成两半后套在弯管与横梁的连接处再注浆,提高了横梁与弯管(钢杆)的连接的牢固程度,提高了连接结构的耐候性和抗震性;

2.通过将围成灌浆套筒的两个半圆筒体设计成相同形状,方便使用模具批量生产,降低了制造成本;

3.通过在弯管与横梁的连接处内部插接十字型板,并用螺钉将弯管和横梁与十字型板固定连接,提高了弯管与横梁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硬横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爆炸图;

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灌浆套筒的仰视图;

图6是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钢杆;2、横梁;3、弯管;4、防水布层;5、扎带;6、灌浆套筒;61、半圆筒体;62、挡板;6a、注浆口;6b、排浆口;7、环形槽;8、卡箍;9、十字型板;9a、螺纹孔;1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地铁用硬横梁连接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两个半圆筒体61,两个半圆筒体61围成灌浆套筒6,钢杆1的顶部设有弯管3,弯管3的一端与钢杆1焊接固定,弯管3的另一端与横梁2连接,灌浆套筒6套在弯管3与横梁2的连接处。

如图4所示,弯管3与横梁2的连接处内部插接有十字型板9,十字型板9的一半部分伸入弯管3,另一半部分伸入横梁2。十字型板9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9a,弯管3和横梁2上开设有与螺纹孔9a位置对应的通孔,用螺钉10伸入通孔螺接于螺纹孔9a内。弯管3与横梁2上的连接处还包有防水布层4,防水布层4包住螺钉10。灌浆套筒6套在防水布层4上,防水布层4从灌浆套筒6的两端伸出(见图2),向灌浆套筒6内注入混凝土,混凝土粘结在防水布层4上。弯管3和横梁2上均加工出环形槽7,用扎带5将防水布层4扎紧于环形槽7内,环形槽7位于灌浆套筒6的覆盖范围内。防水布层4可防止水汽从防水布层4与钢管之间的缝隙两端进入横梁2与弯管3的连接缝隙内部。

如图2所示,灌浆套筒6由两个半圆筒体61围成,并且灌浆套筒6外套有卡箍8,卡箍8用于对两个半圆筒体61做初步固定,当灌浆套筒6内的混凝土凝固定型后,混凝土内侧粘结在防水布层4上,混凝土外侧粘结在半圆筒体61上。

如图4、图6所示,两个半圆筒体61的形状完全相同,每个半圆筒体61的侧面均设有注浆口6a、端面均设有排浆口6b,以及侧面边缘均一体成型有挡板62,挡板62经过半圆筒体61的直径。挡板62的长度与半圆筒体61的长度相同,挡板62的宽度与半圆筒体61到防水布层4的距离相当。挡板62可将灌浆套筒6内的混凝土由空心柱形截断成两半,由于混凝土都粘结在防水布层4上,因此将两半灌浆套筒6撬开分离时,两半空心柱形的混凝土直接与半个灌浆套筒6一起从防水布层4上撬翻。

综上所述,该硬横梁2连接结构的拆装方法如下:

用防水布层4做好弯管3与横梁2连接处的防水,然后将灌浆套筒6套在两者的连接处,用卡箍8扎紧分成两半的灌浆套筒6作为初步固定,向灌浆套筒6内注入混凝土后可完全封闭两者的连接缝,并且混凝土可将分成两半的灌浆套筒6粘结在防水布层4上;拆卸时先拆下卡箍8,然后撬开两半灌浆套筒6,最后揭掉防水布层4即可将横梁2与弯管3(钢杆1)分离。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