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中央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6028发布日期:2019-05-21 21:5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纯电动中央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桥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纯电动中央驱动桥。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纯电动中央驱动桥,其为单个电机驱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单个电机的动力性能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纯电动中央驱动桥,其采用双电机驱动、双变速箱传递动力、配合自动选换挡机构、差速器总成,实现双电机双变速箱同时输入动力,驱动车轮行驶,其系统效率高、动力性能好。

一种纯电动中央驱动桥,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主桥体,所述主桥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半轴、右半轴,所述主桥体的中心安装腔固装有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具体为圆柱齿轮差速器,所述圆柱齿轮差速器包括套装于固装于两侧差壳之间的主减齿轮,对应的左半轴或右半轴的输入端分别深入对应的差壳内腔布置,所述主桥体的中心安装腔的前端设置有前连接部分、后端设置有后连接部分,第一变速箱的壳体固接于所述前连接部分,第二变速箱的壳体固接于所述后连接部分,所述主减齿轮分别啮合连接第一变速箱的输出齿、第二变速箱的输出齿,所述第一变速箱上布置有第一选换挡机构,所述第二变速箱上布置有第二选换挡机构,所述第一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电机。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主桥体的两侧还分别对应布置有左制动器总成、右制动器总成;

所述主减齿轮具体为圆柱斜齿轮,所述第一变速箱的输出齿、第二变速箱的输出齿为对应的斜齿结构,其确保传动效率高、可靠性好、传动噪音低;

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分别平行于所述左半轴或右半轴布置,确保整个结构相对于车体的长度相对较短,确保其他器件的组装位置;

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安装腔的不同侧布置;

所述第一选换挡机构、第二选换挡机构分别独立布置,其确保至少一个变速箱处于工作状态或两个变速箱的输出转速相同;

所述第一变速箱的壳体通过第一法兰盘结构固接于所述前连接部分,所述第二变速箱的壳体通过第二法兰盘结构固接于所述后连接部分。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将电池的能量转化成机械能,传输到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同时或独立将动力传输到中央圆柱齿轮(当任一变速箱独立传递动力时、另一变速箱为空挡状态),主减齿轮与差速器壳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将动力通过差壳传递到对应的半轴上,最后分别传递给左右两个车轮,其中差壳内部结构为现有的差速器常规结构;综上,其采用双电机驱动、双变速箱传递动力、配合自动选换挡机构、差速器总成,实现双电机双变速箱同时输入动力,驱动车轮行驶,其系统效率高、动力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主桥体1、左半轴2、右半轴3、中心安装腔4、差速器5、差壳6、主减齿轮7、前连接部分8、后连接部分9、第一变速箱10、第二变速箱11、第一选换挡机构12、第二选换挡机构13、第一电机14、第二电机15、左制动器总成16、右制动器总成17、第一法兰盘结构18、第二法兰盘结构19。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纯电动中央驱动桥,见图1、图2,其包括主桥体1,主桥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半轴2、右半轴3,主桥体1的中心安装腔4固装有差速器5,差速器5具体为圆柱齿轮差速器,圆柱齿轮差速器包括套装于固装于两侧差壳6之间的主减齿轮7,对应的左半轴2或右半轴3的输入端分别深入对应的差壳6内腔布置,主桥体1的中心安装腔4的前端设置有前连接部分8、后端设置有后连接部分9,第一变速箱10的壳体固接于前连接部分8,第二变速箱11的壳体固接于后连接部分9,主减齿轮7分别啮合连接第一变速箱10的输出齿、第二变速箱11的输出齿,第一变速箱10上布置有第一选换挡机构12,第二变速箱11上布置有第二选换挡机构13,第一变速箱10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电机14,第二变速箱11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5。

主桥体1的两侧还分别对应布置有左制动器总成16、右制动器总成17;

主减齿轮7具体为圆柱斜齿轮,第一变速箱10的输出齿、第二变速箱11的输出齿为对应的斜齿结构,其确保传动效率高、可靠性好、传动噪音低;

第一电机14、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分别平行于左半轴2或右半轴3布置,确保整个结构相对于车体的长度相对较短,确保其他器件的组装位置;

第一电机14、第二电机15分别位于中心安装腔的不同侧布置;

第一选换挡机构12、第二选换挡机构13分别独立布置,其确保至少一个变速箱处于工作状态或两个变速箱的输出转速相同;

第一变速箱10的壳体通过第一法兰盘结构18固接于前连接部分8,第二变速箱10的壳体通过第二法兰盘结构19固接于后连接部分9。

其工作原理如下: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将电池的能量转化成机械能,传输到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同时或独立将动力传输到中央圆柱齿轮(当任一变速箱独立传递动力时、另一变速箱为空挡状态),主减齿轮与差速器壳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将动力通过差壳传递到对应的半轴上,最后分别传递给左右两个车轮,其中差壳内部结构为现有的差速器常规结构;综上,其采用双电机驱动、双变速箱传递动力、配合自动选换挡机构、差速器总成,实现双电机双变速箱同时输入动力,驱动车轮行驶,其系统效率高、动力性能好。

其有益效果如下:

1双电机双变速箱传动结构,动力强劲,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当双电机配合2档的变速箱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可单独提供动力,也可同时输入动力,最多可实现8种模式动力传递方式,系统效率高,爬坡能力强,无动力中断,且可设置能量回收系统;

2取消螺旋伞齿,改用圆柱斜齿轮作为主减齿轮,其使得效率高,可靠性好,噪音低;

3匹配自动选换挡机构,确保结构顺利工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