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下推力杆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8106发布日期:2019-05-24 21:2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下推力杆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下推力杆支架。



背景技术:

推力杆总成主要应用在载重汽车或客车的非独立悬架的单轴或双后桥重型汽车上,连接着车架与车桥,用于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及其相应的反作用力矩,同时防止车桥移位。而下推力杆支架位于车桥下端,主要用于将下推力杆总成与车桥连接在一起。

在将普通的下推力杆支架与车桥进行焊接的过程中会出现下推力杆支架两内侧面与桥壳两外侧面之间的间隙不一致,导致间隙小的一侧,焊接质量好,间隙大的一侧,焊接质量差,从而影响下推力杆支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两边间隙不一样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调式下推力杆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可调式下推力杆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位于所述第一橡胶垫的上方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橡胶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均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与所述第一橡胶垫同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位于所述第二橡胶垫的上方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二橡胶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每个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均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位于所述固定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盒内,所述螺杆位于所述固定盒内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螺杆远离所述轴承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均为弧形板。

优选的,所述调节块上设有防滑螺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下推力杆支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橡胶垫结构,在支撑板与推力杆接触时,橡胶垫被压缩,通过调节螺杆,减小两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使得推力架的两侧完全和支撑板相接触,结构简单,支撑板完全与推力杆相接触,不会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下推力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下推力杆支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下推力杆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支撑板1、第一橡胶垫2、第一通孔3、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孔5、固定盒6、轴承座7、第二支撑板8、第二通孔9、第二橡胶垫10、第二固定板11、第二固定孔12、连接块13、螺纹孔14、螺杆15、调节块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可调式下推力杆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一支撑板1为弧形板,第一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2,第一橡胶垫2的作用是在受压时发生形变,使得推力杆完全与第一支撑板1相接触,第一支撑板1上位于第一橡胶垫2的上方设有两个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的作用是通过固定螺栓将第一支撑板1固定,第一支撑板1远离第一橡胶垫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4,每个第一固定板4远离第一支撑板1的一端均设有第一固定孔5,第一固定孔5的作用是通过固定销将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8固定,第一支撑板1的底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盒6,固定盒6内固定连接有轴承座7,轴承座7的作用是固定螺杆15。

第一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8为弧形板,第二支撑板8上与第一橡胶垫2同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10,第二支撑板8上位于第二橡胶垫10的上方设有两个第二通孔9,第二通孔9的作用是通过螺栓将第二支撑板8固定,第二支撑板8远离第二橡胶垫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11,每个第二固定板11远离第二支撑板8的一端均设有第二固定孔12,第二固定孔12与第一固定孔5共同作用,通过固定销将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8固定,第二支撑板8上位于固定盒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上设有螺纹孔14,螺纹孔14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5,螺杆15的作用是调节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8之间的距离,螺杆15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盒6内,螺杆15位于固定盒6内的一端固定在轴承座7上,螺杆15远离轴承座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16,调节块16的作用是调节螺杆15,调节块16上设有防滑螺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