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7372发布日期:2019-04-24 00:1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天窗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天窗安装于车顶,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的进入,为车主带来健康、舒适的享受。同时汽车车窗也可以开阔视野,也常用于移动摄影摄像的拍摄需求,汽车天窗改变了传统的换气形式,风吹进来形成一股气流,将车厢内的浑浊空气抽出去,就是可以迅速除去车内雾气,使用天窗还有节能的功效。

现有技术上,汽车天窗内软轴暴露在导轨内运动的,由于汽车的清洗或者汽车在雨中行驶过后会有部分的水留在天窗与汽车顶部的缝隙内,经过天窗的开启或关闭那部分水会将软轴打湿,打湿后的软轴会锈蚀,导致天窗无法完全紧闭,造成天窗漏水,而且锈蚀后的软轴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软轴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防止软轴锈蚀的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挡水部,所述第一挡水部呈弧形设置;第二挡水部,所述第二挡水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挡水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挡水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水部配合形成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挡水部的另一端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一挡水部的凹处连通;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水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卡块;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水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侧设有卡板,所述第二安装件靠近所述第一导流槽的一侧设有导流件;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水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与所述第一导流槽连通,所述第三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导流槽之间形成导流面,所述导流件与所述导流面连接;第四安装部,所述第四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水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安装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安装部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四安装部的另一侧设有卡扣。

上述的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其中,还包括:挡水件,所述卡板、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和第四安装部上设有配合形成凹槽,所述挡水件设于所述凹槽内。

上述的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挡水件由防水海绵材质制成,所述挡水件与所述凹槽通过胶连接。

上述的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和所述第四安装部均垂直于所述第二挡水部。

上述的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槽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槽的弧度与所述第二导流槽的弧度一致。

上述的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导流面呈倾斜设置。

上述的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导流件朝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方向弯曲。

上述的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卡板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设有卡槽。

上述的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依次连接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挡水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弯曲设置,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上述的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卡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侧,所述导流件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二导流槽的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板、卡块和卡扣将软轴的保护装置安装于天窗的导轨上,通过导流件、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将软轴的保护装置上的水排走,通过将第一挡水部和第二挡水部设于软轴的上方能够防止水接触到软轴,能够防止软轴被锈蚀,延长了软轴的使用寿命,而且软轴在导轨中运动无震动噪音。本实用新型成本低,通过卡扣结构安装简单,安装效率较高,而且耐久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中:1、第一挡水部;2、第二挡水部;21、第一导流槽;22、缺口;3、第一安装部;31、卡块;32、加强筋;4、第二安装件;41、卡板;42、导流件;43、卡槽;44、第一连接部;45、第二连接部;46、第三连接部;5、第三安装部;51、第二导流槽;52、导流面;6、第四安装部;61、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的左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挡水部1,第一挡水部1呈弧形设置。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挡水部2,第二挡水部2的一侧与第一挡水部1的一端连接,第二挡水部2的一端与第一挡水部1配合形成第一导流槽21,第二挡水部2的另一端设有缺口22,缺口22与第一挡水部1的凹处连通。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部3,第一安装部3的一端与第二挡水部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安装部3上设有卡块31。优选地,导轨上设有与卡块31相匹配的通槽。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部4,第二安装部4的一端与第二挡水部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安装件4靠近第一安装部3的一侧设有卡板41,第二安装件4靠近第一导流槽21的一侧设有导流件42。优选地,卡块31靠近第二安装部4的一端呈锥形设置;第一安装部3远离第二安装部4的一侧设有加强筋32,加强筋32与第二挡水部2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三安装部5,第三安装部5的一端与第二挡水部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安装部5的一侧与第二安装部4连接,第三安装部5上设有第二导流槽51,第二导流槽51与第一导流槽21连通,第三安装部5位于第二安装部4与第二导流槽51之间形成导流面52,导流件42与导流面52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还包括:第四安装部6,第四安装部6的一端与第二挡水部2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安装部6的一侧与第三安装部5的另一侧连接,第四安装部6的另一侧设有卡扣61。优选地,卡扣61位于第四安装部6靠近缺口22的一侧。

优选地,第一挡水部1、第二挡水部2、第一安装部3、第二安装部4、第三安装部5和第四安装部6一体成型。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防止软轴进水的保护装置还包括:挡水件(图中未示出),卡板41、第二安装部4、第三安装部5和第四安装部6上设有配合形成凹槽,挡水件设于凹槽内。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挡水件由防水海绵材质制成,挡水件与凹槽通过胶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安装部3、第二安装部4、第三安装部5和第四安装部6均垂直于第二挡水部2。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导流槽21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第二导流槽51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第一导流槽21的弧度与第二导流槽51的弧度一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4所示,导流面52呈倾斜设置,便于软轴的保护装置上的水能流入第二导流槽51中排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导流件42朝第一导流槽21的方向弯曲,对软轴的保护装置上的水进行导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卡板41与第二安装部4之间设有卡槽43,卡板41卡设于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4包括依次连接第一连接部44、第二连接部45和第三连接部46,第一连接部44与第二挡水部2连接,第二连接部45呈弯曲设置,第三连接部46位于第二安装部4与第二连接部45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卡板41设于第三连接板46靠近第一安装部3的一侧,导流件42设于第三连接板46靠近第二导流槽51的一侧。

优选地,缺口22供软轴通过。

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板41、卡块31和卡扣61将软轴的保护装置安装于天窗的导轨上,通过导流件42、第一导流槽21和第二导流槽51将软轴的保护装置上的水排走,通过将第一挡水部1和第二挡水部2设于软轴的上方能够防止水接触到软轴,能够防止软轴被锈蚀,延长了软轴的使用寿命,而且软轴在导轨中运动无震动噪音。

本实用新型成本低,通过卡扣结构安装简单,安装效率较高,而且耐久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