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翻式自动开合车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2364发布日期:2019-06-21 23:33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上翻式自动开合车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构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翻式自动开合车顶。



背景技术:

对于轿车车身的总体刚度而言,顶盖不是很重要的部件,这也是允许在车顶盖上开设天窗的理由。从设计角度来讲,重要的是它如何与前、后窗框及与支柱交界点平顺过渡,以求得最好的视觉感和最小的空气阻力。当然,为了安全车顶盖还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一般在顶盖下增加一定数量的加强梁,顶盖内层敷设绝热衬垫材料,以阻止外界温度的传导及减少振动时噪声的传递。现有技术中,一般汽车的车顶盖均为固定式顶盖,固定式顶盖属于轮廓尺寸较大的大型覆盖件,是车身整体结构的一部分,它具有刚性强,安全性好,汽车侧翻时起到保护乘员的作用,缺点是固定不变,无通风性。并且,由于现在的轿车的高度有限,司乘人员在进入轿车时,由于轿车顶盖的限制,常需要弯腰进入,否则会与车顶盖发生磕碰造成伤害,对于年轻人来说,弯腰进入车辆比较容易,但对于一些年老的人或者病人来说,弯腰进入轿车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翻式自动开合车顶,方便司乘人员进入车辆。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翻式自动开合车顶,包括顶盖框架、顶盖板、托举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的顶盖框架与车辆的A柱、B柱以及C柱固定连接,顶盖框架位于车门上方的区域呈镂空状,顶盖板包括设置在车辆前进方向左右两侧的左盖板和右盖板,左盖板和右盖板彼此相邻的一侧铰接在顶盖框架上,托举单元设置在顶盖板和顶盖框架之间,控制单元接收车门的开闭信号并驱动托举单元动作或停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顶盖框架,可以保证整车强度,然后在顶盖框架上设置顶盖板,并通过托举单元实现顶盖板的打开和关闭,这样司乘人员上下车时就可以将顶盖板收起来,释放出更大的空间,避免司乘人员的头部与车顶发生碰撞,也就不需要俯身进入车内,为老人和病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顶部示意图,其中车辆顶部只示意出顶盖框架;

图2是顶盖框架和车身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2的顶盖框架上盖上顶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托举单元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是关闭状态,图4b是打开状态;

图5是托举单元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a是关闭状态,图5b是打开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文本中所记载的类似于“所述的控制单元 40接收到左侧/右侧车门打开信号时驱动托举单元40打开左盖板21/ 右盖板22”这样的话,可以理解为以下两句话的意思:所述的控制单元40接收到左侧车门打开信号时驱动托举单元40打开左盖板21;所述的控制单元40接收到右侧车门打开信号时驱动托举单元40打开右盖板22。即在任一句话中,反斜杠前面的表述构成一个意思,反斜杠后面的表述构成一个意思,这样撰写是为了让权利要求更为简洁。

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6,一种上翻式自动开合车顶,包括顶盖框架10、顶盖板20、托举单元30以及控制单元40,所述的顶盖框架10与车辆的A柱、B柱以及C柱固定连接,顶盖框架10位于车门上方的区域呈镂空状,顶盖板20包括设置在车辆前进方向左右两侧的左盖板21和右盖板22,左盖板21和右盖板22彼此相邻的一侧铰接在顶盖框架10上,托举单元30设置在顶盖板20和顶盖框架10之间,控制单元40接收车门的开闭信号并驱动托举单元30动作或停止。通过设置顶盖框架10,可以保证整车强度,然后在顶盖框架10上设置顶盖板20,并通过托举单元30实现顶盖板20的打开和关闭,这样司乘人员上下车时就可以将顶盖板20收起来,释放出更大的空间,避免司乘人员的头部与车顶发生碰撞,也就不需要俯身进入车内,为老人和病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顶盖框架10的结构多样,本案中优选地,所述的顶盖框架10包括三根横杆和一根纵杆,三根横杆包括垂直于车身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横杆11、第二横杆12、第三横杆13,纵杆14平行于车身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横杆11、第二横杆12、第三横杆13的两端分别连接汽车两个A柱的顶端、两个B柱的顶端、两个C柱的顶端,纵杆14固定在三根横杆的中心位置处,左盖板21和右盖板22均铰接在纵杆14上。通过设置三根横杆,可以保证顶盖框架10的强度,同时,三根横杆分别连接A柱、B柱和C柱,这样,第一横杆11和第二横杆12之间形成的缺口就可以避免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人员上车时发生碰撞,第二横杆12和第三横杆13之间形成的缺口就可以避免车辆后座的人员上车时发生碰撞。实际中,若遇到七座的车辆,其还具有D柱,此时只需要按照上述原理,再设置第四横杆即可,第四横杆的两端连接在D 柱的顶端。纵杆14一方便与三根横杆形成框架式结构,保证车身强度,另一方面方便铰接左盖板21和右盖板22。

托举单元30的结构有很多种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两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供参考。

参阅图4,实施例一,所述位于纵杆14左侧/右侧的第二横杆12 杆体上设置有电机、丝杆31以及螺母32,电机驱动丝杆31转动时螺母32顺延丝杆31长度方向位移,左盖板21/右盖板22的下板面上设置有凸起,铰接杆3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螺母32和凸起上;电机、丝杆31、螺母32以及铰接杆33构成所述的托举单元30。通过丝杆31 和螺母32的配合,可以很方便的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螺母32的直线运动,再通过铰接杆33,将螺母32的直线运动转换成驱动左盖板21 或右盖板22上下翻动的动力,该结构非常简单,容易实现。

参阅图5,实施例二,所述位于纵杆14左侧/右侧的第二横杆12 杆体上设置有液压油缸34和液压电磁阀,液压油缸34的缸体铰接在第二横杆12上,液压油缸34的推杆端部铰接在左盖板21/右盖板22 的下板面设置的凸起上,液压电磁阀为换向阀,控制单元40驱动液压电磁阀动作;液压油缸34、液压电磁阀以及铰接杆33构成所述的托举单元30。车辆上一般都有油压系统,故这里通过设置液压油缸34 来实现左盖板21和右盖板22的翻转动作,只需要将液压油缸34通过液压电磁阀连接系统的供油系统,然后通过控制单元40驱动液压电磁阀动作,就可以驱动液压油缸34推杆动作,从而带动左盖板21和右盖板22的翻转动作。

控制单元40只需要根据车门的开闭信号来驱动托举单元30即可,其操作逻辑非常简单,具体地,所述的控制单元40接收到左侧/右侧车门打开信号时驱动托举单元30打开左盖板21/右盖板22,控制单元 40接收到左侧/右侧车门关闭信号时驱动托举单元30关闭左盖板21/ 右盖板22。设置控制单元40后,司乘人员在上下车时,无需耗费额外的操作去打开或关闭顶盖板20,只需要像往常一样打开或关闭车门,顶盖板20就会自动打开和关闭,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