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静音副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0125发布日期:2019-06-26 01:0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静音副水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所属乘用车热管理零部件结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静音副水箱。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形式的逐步恶化,国家政策的推动,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正快速发展,为适应新能源车的热管理及NVH要求,开发一种能适用于新能源车辆的副水箱很有必要。

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均会使用到电池、电机、电机控制器等电器,包括水暖空调,这些零件均需要进行热管理,其中用于传热介质防冻液加注及存储的副水箱也是必不可少。然而,传统内燃机的冷却系统副水箱通常相对简单。现有传统柴油发动机的汽车通常使用溢流副水箱,通过高水温高压力将系统中多余的气泡从泄气阀中排出,但是这种副水箱如果应用于新能源车型低温冷却系统中,会出现防冻液加注困难与系统内空气无法排出的问题。现有汽油车通常使用膨胀副水箱,膨胀副水箱的特点是副水箱内防冻液参与回路循环便于排气与防冻液加注,但是布置于系统最高点得被冷却元件需要有排气结构才能实现。同时如果防冻液完全参与循环,在水流量较大的情况下水流冲击容易产生噪音。电动车在纯电动模式运行时,对于噪音的要求很高,而传统冷却系统的副水箱不能达到此项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规避噪音风险同时还便于防冻液加注与排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静音副水箱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便于利于加注与排空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箱盖、箱体、进口、中间通道和出口;进水口位置高度高于出口,进口和出口之间设置有中间通道,中间通道上设置有缺口。

进一步的,进口和出口位于副水箱箱体相对的侧面上;

进一步的,箱体底面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缺口包括缺口一,缺口二和缺口三,缺口一位于连接进水口处,缺口二位于中间通道上,缺口三位于连接出水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副水箱设计进、出口,进、出口有高度差,在汽车维护加注防冻液时处于较低位置的出口用于填加冷却,处于较高位置的进口用于排空气,可以实现快速添加防冻液并充分排出回路空气的目的。

2.副水箱进、出口之间由一个连续的通道结构连接,使得防冻液在副水箱内顺畅流动,避免水流冲击声,满足纯电动模式的高NVH要求。

3.连接副水箱进、出口的通道设计缺口,用于加注防冻液与排气,同时在防冻液循环过程中,便于回路内的空气排出。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箱盖,2.箱体,3进口,4 中间通道,5缺口I,6缺口II, 7缺口III,8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设置如说明书附图1副水箱,包括箱盖1、箱体2、进口3、中间通道4和出口8;进口3位置高度高于出口8,进口3和出口8之间设置有中间通道4,所述的中间通道4上设置有缺口。进口3和出口8位于副水箱箱体相对的侧面上。箱体2底面倾斜设置。缺口包括缺口I 5,缺口II 6和缺口III 7,所述的缺口I位于连接进口3处,所述的缺口II位于中间通道4上,所述的缺口III位于连接出口8处。

1)防冻液加注

如图1所示,在车辆维护加注防冻液时,打开箱盖1往里面倒入防冻液,防冻液将由中间通道缺口III中流入系统内,系统内空气将从中间通道缺口I中排出,继续倒入防冻液直到防冻液从中间通道缺口I中流出液位到达指定高度,防冻液添加完成。

2)防冻液回路噪音优化

防冻液在回路循环时,防冻液由副水箱进口3流入,其中大部分防冻液经过中间通道4直接从副水箱出口8流出。由于中间通道为连续顺畅通路不产生水流动冲击,可以达到低水流声效果。

3)防冻液回路气泡排出

当回路产生气泡时,防冻液携气泡一起由副水箱进口3流入,由于重力作用,回路中的气泡将与部分冷却液将从中间通道缺口I与中间通道缺口II流出中间通道,气泡从上方排出,中间通道缺口III则补充无气泡的纯净防冻液。避免气泡在回路内无限循环,实现良好的排气效果。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