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结构,设有靠背管框架和金属靠背板,所述金属靠背板位于所述靠背管框架的后侧并焊接在所述靠背管框架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靠背板的宽度小于所述靠背管框架的宽度;
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结构还设有非金属靠背板;所述非金属靠背板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非金属靠背板由前板体(A)、后板体(B)以及连接在所述前板体(A)与后板体(B)之间的夹芯层组成,所述夹芯层包含有多根管体(C),各根所述管体(C)的轴线(C1)相互平行,且所述管体(C)的轴线(C1)不平行于所述前板体(A)和后板体(B),各根所述管体(C)均匀分布设置;
所述非金属靠背板与所述靠背管框架相固定,所述非金属靠背板与所述金属靠背板的重叠区域覆盖汽车座椅靠背的易受冲击碰撞区域,且所述非金属靠背板的前板面与所述金属靠背板的后板面在所述重叠区域处相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量化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C)的轴线(C1)同时垂直于所述前板体(A)和后板体(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量化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结构应用于具有四六分体靠背的汽车后排座椅,即所述靠背管框架包括并排布置的四分靠背管框架(10)和六分靠背管框架(20);其中,所述四分靠背管框架(10)和六分靠背管框架(20)均由上管身、外管身、下管身和内管身依次相连构成,且所述四分靠背管框架(10)的内管身与所述六分靠背管框架(20)的内管身相邻,所述六分靠背管框架(20)的上管身与下管身之间连接有中管身(201);
所述金属靠背板包括四分金属靠背板(11)和六分金属靠背板(21):
所述四分金属靠背板(11)的宽度小于所述四分靠背管框架(10)的宽度,所述四分金属靠背板(11)位于所述四分靠背管框架(10)的后侧,且所述四分金属靠背板(11)与所述四分靠背管框架(10)的上管身、下管身和内管身焊接连接;
所述六分金属靠背板(21)的宽度小于所述六分靠背管框架(20)的宽度,所述六分金属靠背板(21)位于所述六分靠背管框架(20)的后侧,且所述六分金属靠背板(21)与所述六分靠背管框架(20)的上管身、下管身、内管身和中管身(201)焊接连接;
所述非金属靠背板包括四分非金属靠背板(12)和六分非金属靠背板(22):
所述四分非金属靠背板(12)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四分靠背管框架(10)的外管身中部位置和内管身中部位置;
所述六分非金属靠背板(22)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六分靠背管框架(20)的外管身中部位置和内管身中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轻量化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分金属靠背板(11)的宽度接近于所述四分靠背管框架(10)的宽度的一半;所述六分金属靠背板(21)的宽度接近于所述六分靠背管框架(20)的内管身与中管身(201)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轻量化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靠背板与所述靠背管框架相固定的方式包括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方式一、所述非金属靠背板与所述靠背管框架直接连接固定:所述靠背管框架上设有连接端子,所述非金属靠背板上开有安装孔(D),所述连接端子与安装孔(D)连接固定;
方式二、所述非金属靠背板通过所述金属靠背板与所述靠背管框架连接固定:所述金属靠背板上设有连接端子,所述非金属靠背板上开有安装孔(D),所述连接端子与安装孔(D)连接固定;
方式三、所述非金属靠背板穿过所述金属靠背板与所述靠背管框架连接固定:所述靠背管框架上设有连接端子,所述金属靠背板上开有过孔,所述非金属靠背板上开有安装孔(D),所述连接端子穿过所述过孔后与安装孔(D)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轻量化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与安装孔(D)连接固定的方式为:
所述连接端子为卡扣,所述安装孔(D)为扣孔,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安装孔(D)卡扣连接;
或者,所述连接端子为螺栓,所述安装孔(D)为通孔,所述连接端子穿过所述安装孔(D)后与螺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轻量化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夹芯层的每一根管体(C)均为圆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轻量化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夹芯层的各根管体(C)构成蜂窝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轻量化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靠背板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均形成有翻边结构(E)。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轻量化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靠背板的前板面和/或后板面设有多道形成网状结构的加强筋(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