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智能化光伏充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4740发布日期:2019-10-19 03:0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型智能化光伏充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汽车附属设备领域 ,特别是一种安全型智能化光伏充电站。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电动汽车充电站是为电动汽车充电的站点。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模式分为常规充电、快速充电、机械充电、便携式充电,各自都具有一定的技术缺陷,随之光伏发电技术应运而生,产生了光伏充电站。现有的光伏充电站有多种形式,但仍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太阳能板多采用斜向或横向设置,斜向设置的太阳能板风阻大,存在安全隐患。(2)太阳能板大多为固定设置,无法随太阳照射角度更改太阳能板设置角度,达到最大发电效率。(3)光伏充电站的太阳能板大多设置于顶棚上,但由于太阳能板满布于顶棚,棚内采光受阻,棚下光线昏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型智能化光伏充电站,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型智能化光伏充电站,包括顶棚、立柱、立柱斜梁、底板、控制箱、充电桩,所述顶棚包括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底座、伸缩连接杆、伸缩连接杆活动铰链、底座连接杆、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气压伸缩杆、横梁、底座支架,所述太阳能板呈长方形结构,太阳能板底座数量为两个,两块所述太阳能板底座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太阳能板底座呈“日”字结构,所述太阳能板下表面贴合于太阳能板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连接杆活动铰链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伸缩连接杆活动铰链底端贴合于每个太阳能板底座下表面顶端,所述伸缩连接杆活动铰链与太阳能板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板底座与伸缩连接杆通过伸缩连接杆活动铰链活动连接,所述气压伸缩杆顶端与伸缩连接杆垂直固定连接,呈“T”字形结构,所述横梁连接于两根立柱之间,所述横梁与立柱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气压伸缩杆底端与横梁上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连接杆数量为四根,每两根所述底座连接杆分别设置于每个太阳能板底座下表面两侧,每根所述底座连接杆与太阳能底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支架呈“口”字形结构,所述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数量为四个,所述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设置于底座支架四个角,所述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下表面贴合于底座支架上表面,所述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与底座支架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底座连接杆与底座支架通过对应的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立柱设置于底座支架两侧底面,所述立柱与底座支架垂直固定连接,呈“T”字形,所述立柱与底座支架连接处呈圆弧状,所述立柱斜梁设置于立柱两侧,所述立柱斜梁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立柱斜梁另一端与底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箱设置于立柱外侧,所述控制箱外侧依次设有气压伸缩杆上升按钮、气压伸缩杆下降按钮,所述底板设置于立柱底端,所述底板与立柱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四角设有预埋螺栓孔,每个所述底板上的预埋螺栓孔数量为四个,所述充电桩设置于相邻所述立柱中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两块所述太阳能板最适宜开合角度α=15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连接杆长度为底座支架长度的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柱斜梁一端连接于立柱1/2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柱采用方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当充电站使用过程中,按下控制箱上气压伸缩杆上升按钮,使气压伸缩杆向上伸长,伸缩连接杆向上升,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和伸缩连接杆活动铰链同时活动,使得太阳能板底座一端升高,太阳能板斜向设置,达到合适角度时,再次按下气压伸缩杆上升按钮,使气压伸缩杆停止上升,太阳能板保持静止,形成一个开放顶棚;按下控制箱上气压伸缩杆下降按钮,使气压伸缩杆向下收缩,伸缩连接杆向下降,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和伸缩连接杆活动铰链同时活动,使得太阳能板底座升高的一端缓慢降低,两块太阳能板达到同一平面位置时,再次按下气压伸缩杆下降按钮,使气压伸缩杆停止下降,太阳能板保持静止,形成一个密闭顶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太阳能板设置角度可调节,可随太阳照射角度更改太阳能板斜向角度,斜向设置吸收更多阳光,也可横向设置,避免侧向风阻,保持太阳能板稳定,避免安全隐患。

(2)太阳能板斜向设置时,中间可形成空隙,利于棚内采光;太阳能板横向设置时,可将顶棚密闭,阻挡阳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顶棚1、立柱2、立柱斜梁3、底板4、控制箱5、气压伸缩杆上升按钮5-1、气压伸缩杆下降按钮5-2、充电桩6、太阳能板7、太阳能板底座8、伸缩连接杆9、伸缩连接杆活动铰链10、底座连接杆11、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12、气压伸缩杆13、横梁14、底座支架15、预埋螺栓孔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螺母连接、铆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气压伸缩杆为现有技术,气压伸缩杆为可在市场上可直接买到的产品,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赘述其原理。本实施例中所提及充电桩为现有技术,此技术在充电桩技术领域内皆熟知,其充电桩及其内部电器元器件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赘述。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安全型智能化光伏充电站,包括顶棚1、立柱2、立柱斜梁3、底板4、控制箱5、充电桩6,所述顶棚1包括太阳能板7、太阳能板底座8、伸缩连接杆9、伸缩连接杆活动铰链10、底座连接杆11、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12、气压伸缩杆13、横梁14、底座支架15,所述太阳能板7呈长方形结构,太阳能板底座8数量为两个,两块所述太阳能板底座8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太阳能板底座8呈“日”字结构,所述太阳能板7下表面贴合于太阳能板底座8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连接杆活动铰链10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伸缩连接杆活动铰链10底端贴合于每个太阳能板底座8下表面顶端,所述伸缩连接杆活动铰链10与太阳能板底座8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板底座8与伸缩连接杆9通过伸缩连接杆活动铰链10活动连接,所述气压伸缩杆13顶端与伸缩连接杆9垂直固定连接,呈“T”字形结构,所述横梁14连接于两根立柱2之间,所述横梁14与立柱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气压伸缩杆13底端与横梁14上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连接杆11数量为四根,每两根所述底座连接杆11分别设置于每个太阳能板底座8下表面两侧,每根所述底座连接杆11与太阳能底板8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支架15呈“口”字形结构,所述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12数量为四个,所述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12设置于底座支架15四个角,所述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12下表面贴合于底座支架15上表面,所述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12与底座支架15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底座连接杆11与底座支架15通过对应的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11活动连接,所述立柱2设置于底座支架15两侧底面,所述立柱2与底座支架15垂直固定连接,呈“T”字形,所述立柱2与底座支架15连接处呈圆弧状,所述立柱斜梁3设置于立柱2两侧,所述立柱斜梁3一端与立柱2固定连接,立柱斜梁3另一端与底座支架15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箱5设置于立柱2外侧,所述控制箱5外侧依次设有气压伸缩杆上升按钮5-1、气压伸缩杆下降按钮5-2,所述底板4设置于立柱2底端,所述底板4与立柱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底板4四角设有预埋螺栓孔16,每个所述底板4上的预埋螺栓孔16数量为四个,所述充电桩6设置于相邻所述立柱2中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两块所述太阳能板7最适宜开合角度α=15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连接杆9长度为底座支架15长度的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柱斜梁3一端连接于立柱1的1/2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柱2采用方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当充电站使用过程中,按下控制箱5上气压伸缩杆上升按钮5-1,使气压伸缩杆13向上伸长,伸缩连接杆9向上升,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12和伸缩连接杆活动铰链10同时活动,使得太阳能板底座8一端升高,太阳能板7斜向设置,达到合适角度时,再次按下气压伸缩杆上升按钮5-1,使气压伸缩杆13停止上升,太阳能板7保持静止,形成一个开放顶棚1;按下控制箱5上气压伸缩杆下降按钮5-2,使气压伸缩杆13向下收缩,伸缩连接杆9向下降,底座连接杆活动铰链12和伸缩连接杆活动铰链10同时活动,使得太阳能板底座8升高的一端缓慢降低,两块太阳能板7达到同一平面位置时,再次按下气压伸缩杆下降按钮5-2,使气压伸缩杆13停止下降,太阳能板7保持静止,形成一个密闭顶棚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太阳能板设置角度可调节,可随太阳照射角度更改太阳能板斜向角度,斜向设置吸收更多阳光,也可横向设置,避免侧向风阻,保持太阳能板稳定,避免安全隐患。

(2)太阳能板斜向设置时,中间可形成空隙,利于棚内采光;太阳能板横向设置时,可将顶棚密闭,阻挡阳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方便实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