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箱组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9373发布日期:2019-09-17 20:1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手套箱组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套箱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当乘客长时间坐在座椅上,由于车厢内的空间有限,乘客自我调整的幅度比较小,舒适性差,容易感到疲倦。对于乘客脚部而言,将脚部抬高放置能够有效缓解脚部和腿部的酸痛,因此,有必要在座椅的前面设置脚托。

而现有汽车副驾驶座椅前面中控台的下方通常设置有手套箱,手套箱包括设置中控台下方的箱体以及与箱体转动连接的箱盖,箱盖能够相对箱体翻转,以打开或者关闭箱体。

现有的手套箱限制了脚托的安装空间,导致现有的副驾驶座椅前面没有设置脚托,乘坐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套箱组件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手套箱限制脚托的安装空间而不能设置脚托、乘坐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套箱组件,其包括设有储物空间的箱体以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有容纳所述箱体的容纳空间;所述箱体沿所述支撑组件前后移动,且所述箱体向前移动使所述支撑组件后部的容纳空间露出。

如上所述的手套箱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板以及在所述支撑底板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支撑底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围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箱体沿所述支撑底板前后移动,且所述箱体向前移动使至少部分的支撑底板露出,以支撑乘客脚部。

如上所述的手套箱组件,其中,所述箱体包括前板、底板、后板、第一立板以及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前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第二立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后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第二立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形成所述储物空间。

如上所述的手套箱组件,其中,所述后板上设有把手。

如上所述的手套箱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动结构,以使所述箱体沿所述支撑底板前后移动。

如上所述的手套箱组件,其中,所述滑动结构包括: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有前后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分别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轨或者滑轮。

如上所述的手套箱组件,其中,所述滑动结构包括: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分别设有前后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轨或者滑轮。

如上所述的手套箱组件,其中,所述手套箱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以及所述支撑底板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支撑底板上下移动。

如上所述的手套箱组件,其中,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柔性垫。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中控台以及如上所述的手套箱组件;所述手套箱组件设置在所述中控台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手套箱组件及汽车,通过在支撑组件的容纳空间内设置箱体,箱体沿支撑组件前后移动,使得箱体既可以用于储存物品,箱体又可以向前移动露出支撑组件后部的容纳空间,容纳乘客脚部,起到脚托的作用,提高乘客乘坐车辆的舒适性,提高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套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套箱组件向后拉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套箱组件向前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套箱组件;

11:箱体;

111:前板;

112:后板;

113:第一立板;

114:第二立板;

115:把手;

116:滑轨;

12:支撑组件;

121:支撑底板;

122:第一侧板;

123:第二侧板;

2:中控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方位词“前”指的朝向车头的一端,即附图中A方向;方位词“后”指的是汽车朝向车尾的一端,即附图中B方向。方位词“底”指靠近地面的一侧,方位词“顶”指远离地面的一侧。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套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套箱组件向后拉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套箱组件向前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套箱组件,其包括设有储物空间的箱体11以及支撑组件12;支撑组件12设有容纳箱体11的容纳空间;箱体11沿支撑组件12前后移动,且箱体11向前移动能够使支撑组件12后部的容纳空间露出。

具体地,箱体11包括多个侧板,多个侧板固定连接围成储物空间。例如:箱体11包括五个侧板,其中四个侧板依次固定连接围成框形结构,另外一个侧板设置在四个侧板的底面,五个侧板围成上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或者,箱体还可以包括两个侧板以及柔性围挡,两个侧板相对设置,围挡形成一个半圆结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固定连接。箱体11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箱体11可以是方形箱体,也可以是圆筒形的箱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箱体11的形状不做限定。

支撑组件12可以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以及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的底板,两个侧板和底板围成U形结构,箱体11容纳在U形空间内。支撑组件12还可以包括四个侧板,四个侧板依次固定连接形成筒形结构,箱体11容纳在筒形结构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1和支撑组件12的相互接触面上设置有滑动结构,使得箱体11可以沿支撑组件12前后移动。例如,箱体11的底面和支撑组件12容纳空间的顶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动结构,使得箱体11可以沿支撑组件12前后移动,具体为:在箱体11的底面设置有前后延伸的滑轨,容纳空间的顶面设置有与该滑轨配合的滑槽;或者,在箱体11的底面设置有前后延伸的滑槽,容纳空间的顶面设有与在该滑槽滑动的滑轮或者滑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1可以为可伸缩箱体,可伸缩箱体的前后方向的侧板为可伸缩结构,例如柔性围挡、伸缩折叠管结构的侧板等,使得箱体11可以在容纳空间内前后伸缩移动。

本实用新型手套箱组件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箱体11沿支撑组件12向后移动,即向车尾方向拉出箱体11,可以在储物空间的放置或者拿出物品,起到存储物品的作用;如图3所示,箱体11沿支撑组件12向前移动,即向车头方向推进箱体11,靠近乘客的部分容纳空间露出,乘客可以将脚部放置在该部分容纳空间以支撑脚部,提高乘客乘坐车辆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套箱组件,通过在支撑组件的容纳空间内设置箱体,箱体沿支撑组件前后移动,使得箱体既可以用于储存物品,箱体又可以向前移动露出支撑组件后部的容纳空间,容纳乘客脚部,起到脚托的作用,提高乘客乘坐车辆的舒适性,提高用户体验度。

继续参照图1至图3,支撑组件12包括支撑底板12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121上的第一侧板122以及第二侧板123,第一侧板122、支撑底板121以及第二侧板123依次连接围成容纳空间;箱体11沿支撑底板121前后移动,且箱体11向前移动使至少部分的支撑底板121露出,以支撑乘客脚部。

具体地,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相对设置,支撑底板121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22连接,支撑底板12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123连接,且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位于支撑底板121的同一侧。优选地,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平行、且垂直于支撑底板121设置,第一侧板122、撑底板121和第二侧板123围成类U形结构。当然,支撑组件12还可以包括与底板平行的顶板,顶板、第一侧板122、支撑底板121和第二侧板123围成长方筒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底板121分别与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固定连接,例如支撑底板121分别与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焊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底板121还可以沿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上下滑动,以调节支撑底板121距离车辆地板的距离。当然,此实施例中,支撑底板121或者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以将支撑底板121锁紧在预设高度位置。

第一侧板122、撑底板121和第二侧板123可以是钢、铁等金属板,也可以是塑料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支撑底板121和箱体11与支撑底板121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滑动结构,以使箱体11沿支撑底板121前后移动。或者,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与箱体11接触的侧面设置有滑动结构,以使箱体11沿支撑底板121前后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1沿支撑底板121向后移动,可以拉出箱体11在储物空间的放置或者拿出物品;箱体11沿支撑底板121向前移动,使后部的支撑底板121露出,以支撑乘客脚部,起到脚托的作用,提高乘客乘坐车辆的舒适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支撑底板121上还可以设置有柔性垫,例如柔性皮革、布垫等,使乘客的脚部能够更加舒适。柔性垫可以放置坐在支撑底板121,方便随时拿下清洗;柔性垫也可以粘贴在支撑底板121上,避免柔性垫脱离支撑底板1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柔性垫的材质以及安装方式不做限定。

箱体11可以有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包括活动板和柔性围挡;柔性围挡的前端围绕固定板的两侧边缘以及底部边缘固定,柔性围挡的后端围绕活动板的两侧边缘以及底部边缘固定,活动板、柔性围挡以及固定板围成储物空间;固定板与第一侧板122、撑底板121和第二侧板123的前端固定连接,活动板能够沿支撑底板121前后方向移动以折叠或者拉伸柔性围挡。其中,柔性围挡可以是具有弹性的布片。活动板向后拉伸柔性围挡,乘客可以在储物空间的放置或者拿出物品,起到存储物品的作用;活动板向前折叠,露出后部的支撑底板121,以支撑乘客脚部,起到脚托的作用,提高乘客乘坐车辆的舒适性。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1还可以包括前板111、底板(未示出)、后板112、第一立板113以及第二立板114;第一立板113、第二立板114相对设置在底板上,且前板111分别与第一立板113、底板以及第二立板114的前端固定连接,后板112分别与第一立板113、底板以及第二立板114的后端固定连接,形成储物空间。

具体地,第一立板113和第二立板114相对设置,底板的一端与第一立板113固定连接,底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板114固定连接,且第一立板113和第二立板114位于底板的同一侧。可选地,第一立板113和第二立板114平行、且垂直于底板设置,第一立板113、底板和第二立板114围成类U形结构;前板111和后板112平行,前板111分别与第一立板113、底板以及第二立板114的前端固定连接,优选地,前板111与第一立板113、底板以及第二立板114垂直;后板112分别与第一立板113、底板以及第二立板114的后端固定连接,优选地,后板112与第一立板113、底板以及第二立板114,形成上部开口的方形储物空间。

底板与第一立板113和第二立板114可以焊接、铆接、卡接等,前板111与第一立板113、底板以及第二立板114的前端可以焊接、铆接、卡接等,后板112与第一立板113、底板以及第二立板114的后端可以焊接、铆接、卡接等。或者,前板111、底板(未示出)、后板112、第一立板113以及第二立板114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

前板111、底板(未示出)、后板112、第一立板113以及第二立板114可以是塑料板,也可以是钢板、铁板等,在此不做限定。

箱体11位于支撑组件12的容纳空间中,箱体11的第一立板113与支撑组件12的第一侧板122接触,箱体11的第二立板114与支撑组件12的第二侧板123接触,箱体11的底板与支撑组件12的支撑底板121接触。

可选地,箱体11的底板和支撑组件12的支撑底板121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动结构,以使箱体11沿支撑底板121前后移动。例如,箱体11的底板上设有前后延伸的滑槽,支撑底板121上设置有滑槽相配合的滑轨或者滑轮;或者,箱体11的底板上设有前后延伸的滑轨,支撑底板121上设置有滑轨相配合的滑槽。

可选地,第一侧板122和第一立板113、第二侧板123和第二立板114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动结构,以使箱体11沿支撑底板121前后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方式中,滑动结构包括: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分别设有前后延伸的滑槽;第一立板113和第二立板114分别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或者滑轮。滑轨或者滑轮沿滑槽向后移动,即向车尾方向拉出箱体11,可以在储物空间的放置或者拿出物品,起到存储物品的作用;滑轨或者滑轮沿滑槽向前移动,即向车头方向推进箱体11,靠近乘客的支撑底板121露出,以支撑乘客的脚部,提高乘客乘坐车辆的舒适性。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动结构包括:第一立板113和第二立板114分别设有前后延伸的滑槽;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分别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116或者滑轮。滑轨116或者滑轮沿滑槽向后移动,即向车尾方向拉出箱体11,可以在储物空间的放置或者拿出物品,起到存储物品的作用;滑轨116或者滑轮沿滑槽向前移动,即向车头方向推进箱体11,靠近乘客的支撑底板121露出,以支撑乘客的脚部,提高乘客乘坐车辆的舒适性。

在上述描述中,滑轨116的形状和滑槽的形状相配合,在此不做限定。当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分别设有滑轮时,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上可以分别设置一个滑轮,或者,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上可以分别设置多个滑轮,多个滑轮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后板112上设有把手115,方便箱体11的前后移动。把手115可以是向后延伸、凸出后板112表面的把手结构。为了避免把手115凸出在后板112表面碰伤乘客,把手115还可以向前延伸,即向储物空间凹陷的凹槽。为了加工方便,优选地,把手115为在后板112上开设的通孔,乘客手部伸入到通孔内,前后拉动箱体11。该通孔可以是圆形孔、椭圆形孔、多边形孔或者不规则形状的孔等。优选地,该通孔为长方形孔,且长方形孔的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为了防止乘客手部伸入到该通孔内被划伤,长方形孔的四个角加工成圆角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手套箱组件1还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传动件;传动件分别与驱动电机以及支撑底板连接;驱动电机驱动传动件,带动支撑底板121上下移动,以调节支撑底板121距离车辆地板的高度位置,乘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支撑底板121到适宜的高度,增强乘坐的舒适性。其中,驱动电机可以是现有的直流电机或者步进电机等,在此不做限定。传动件可以是传动轴、传动齿轮等。在本实施例中,手套箱组件1还包括锁紧组件,将支撑底板121锁定在预设高度位置。例如,传动组件为螺纹管以及与螺纹管螺纹连接的螺柱,驱动电机与螺纹管连接,螺柱与支撑底板121连接,驱动电机驱动螺纹管相对螺柱转动,驱动支撑底板121上下移动,以调节支撑底板121距离车辆地板的高度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中控台2以及手套箱组件1;手套箱组件1设置在中控台2的下方。

具体地,中控台2为驾驶室前部正副驾驶前面的工作台,是安装仪表盘、空调和音响面板以及储物盒、气囊等装置的载体,中控台2可以是现有的中控台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手套箱组件1的支撑组件12可以与中控台2的结构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本实施例汽车还包括车身、底盘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套箱组件的结构、功能和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通过在手套箱组件的支撑组件的容纳空间内设置箱体,箱体沿支撑组件前后移动,使得箱体既可以用于储存物品,箱体又可以向前移动露出支撑组件后部的容纳空间,容纳乘客脚部,起到脚托的作用,提高乘客乘坐车辆的舒适性,提高用户体验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