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系统用走线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4305发布日期:2019-08-13 20:5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系统用走线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具体涉及一种变速系统用走线壳体。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变速系统中,需要进行大量走线,为了提高走线位置的准确度以及布线的合理性,都会在变速系统的塑料壳子上设置过线孔,且在过线孔内嵌装走线壳体,通常的走线壳体为圆柱筒结构,插接线直接穿过即可,然而在一些线路较多的情况下,过度穿线会导致挤压力增大,从而导致外部的塑料壳子开裂或变形,同时圆筒状的走线装置对内部的插接线没有过多的结合力,导致线路在内部容易移动松散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变速系统用走线壳体,嵌装在塑料壳子内部,可以有效防止压接过程中的应力,降低外部壳体开裂或变形的情况,同时可以实现对内部线路的有效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变速系统用走线壳体,该壳体为实心圆柱体结构,其内部具有两个贯穿的插线孔,且插线孔两侧设有小孔,该小孔为非贯穿结构,其与插线孔侧面相通,且小孔底部为圆锥底,所述插线孔内壁上具有螺纹凸筋。

两个插线孔的圆心与壳体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

所述插线孔直径为小孔直径的双倍,且两侧小孔圆心与插线孔圆心夹角为150°,使得插线孔内的外力延伸至小孔内。

所述壳体上边缘具有外延的台阶面,可以在嵌装时实现上端限位,防止走线壳体自身位移。

所述走线壳体为铜合金材质,其强度高,韧性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变速系统用走线壳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铜合金材质作为壳体,可以有效提升壳体的强度及韧性,在插线孔内设置螺纹凸筋,可以有效增加压接线与插线孔内壁的结合力,从而防止压接线在插线孔内滑动位移,实现有效固定。

在插线孔两侧设置非贯穿且侧壁与插线孔连通的小孔,且通过调节小孔直径,所处位置以及小孔结构,使得内部压接线压接过程中产生的挤压力延伸到小孔内以消除,从而防止挤压力对外部的塑料壳体产生影响,确保外部可以不会出现开裂或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变速系统用走线壳体,嵌装在变速箱的塑料壳子内,为实心圆柱体结构,具体采用铜合金材质,所述壳体1上边缘具有外延的台阶面2,可以在嵌装时实现上端限位,防止走线壳体自身位移,在壳体1内部具有两个贯穿的插线孔3,两个插线孔的圆心与壳体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在插线孔两侧设有小孔4,该小孔为非贯穿结构,其与插线孔侧面相通,且小孔底部为圆锥底5,所述插线孔直径为小孔直径的双倍,且两侧小孔圆心与插线孔圆心夹角α为150°,使得插线孔内的外力延伸至小孔内,所述插线孔内壁上具有螺纹凸筋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