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用车辆冲洗系统及过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7128发布日期:2019-10-09 00:04阅读:2932来源:国知局
施工现场用车辆冲洗系统及过水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施工现场用车辆冲洗系统及过水池。



背景技术:

一般工程车在离开施工现场时,车上会残留有大量泥土,因市容、市貌的保护要求,不允许工程车带泥上路。在工程车离开施工现场时,主要通过在洗车台上冲洗工程车来清理泥土。

公告号为CN206704163U、公告日为2017.12.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洗车台,包括基座、爬升台、浸泡池、水箱和滤水装置,基座从左至右依次焊接有爬升台、浸泡池和水箱,爬升台顶面为倾斜面,浸泡池的两端为斜面,浸泡池的斜面上焊接有纵向防滑块,浸泡池的底部固定有多根横梁,泥土落到横梁的间隙中,浸泡池的两侧固定有多个第一冲洗喷头,第一冲洗喷头连接有第一水泵,浸泡池远离爬升台一端的斜面上开有泄水槽,第一冲洗喷头设置高度高于泄水槽;第一冲洗喷头连接有第一水泵浸泡池的另一端固定有冲洗台,冲洗台上开有流水槽,冲洗台通过流水槽与水箱相连通,流水槽与水箱之间设置有环形筛网;滤水装置包括储泥池、沉淀池和水泵池,水泵池内放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工程车经过浸泡再冲洗,脏物更加容易冲洗掉,通过水流循环系统和过滤沉淀系统,减少耗水量,通过智能化的控制来减少人力成本。

但问题在于:在先的工程车通过过水池(即浸泡池)后,过水池中会沉淀积累泥浆,在后通过过水池的工程车车轮上容易附着泥浆,过水池的清理作用降低,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积累的泥浆进行清理,冲洗工作中止,冲洗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用车辆冲洗系统,用以解决因过水池底积累泥浆导致过水池清洗作用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该系统的过水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过水池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过水池的池底具有两个供车轮通过的车轮通过部分,两车轮通过部分之间设有用于存储过水池中的泥土的储泥槽,储泥槽上方设有供小车通过的过水池垫板,过水池垫板具有供过水池内泥浆流入所述储泥槽的漏泥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过水池设有储泥槽,将泥浆收集沉淀,在后的大型车辆通过车轮通过部分,车轮避开泥浆,同时在储泥槽上方设有过水池垫板,允许通过小型车辆,车辆在过水池中的清洗效果显著,泥浆清理周期长,冲洗效率高。

进一步的,垫板包括矩形框架和安装在矩形框架上的篦板,篦板有两对以上,各对篦板沿前后方向排列,漏泥口由篦板的长条口形成。框架与篦板构成垫板,承重能力强,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各篦板均铰接在矩形框架上,同一对篦板的打开方向相反。后期打开篦板,方便人工清理储泥槽。

进一步的,储泥槽的槽底为下凹式结构,槽底上设有供泥浆流出的排泥管,排泥管上远离储泥槽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封堵/开放排泥管的堵头。储泥槽中设有排泥管,方便后期排出储泥槽中的泥浆,清理快捷,配合向槽底中部倾斜的结构,方便泥浆排出。

进一步的,储泥槽中设有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墙,中墙将储泥槽分为左侧空间和右侧空间,中墙上设有连通左侧空间和右侧空间的连通口,排泥管上靠近储泥槽的一端正对着连通口。中墙支撑过水池垫板,允许通过自重较重的小型车辆,过水池垫板承载能力加强,同时中墙上开有连通口,保证储泥槽中的泥浆流进排泥管。

进一步的,至少一车轮通过部分上铺设有压槽板。挤压车轮导致车轮形变,方便轮胎花纹中的泥沙脱落,提升车辆在过水池中的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现场用车辆冲洗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施工现场用车辆冲洗系统包括过水池,过水池的池底具有两个供车轮通过的车轮通过部分,两车轮通过部分之间设有用于存储过水池中的泥土的储泥槽,储泥槽上方设有供小车通过的过水池垫板,过水池垫板具有供过水池内泥浆流入所述储泥槽的漏泥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现场用车辆冲洗系统中的过水池设有储泥槽,将泥浆收集沉淀,在后的大型车辆通过车轮通过部分,车轮避开泥浆,同时在储泥槽上方设有过水池垫板,允许通过小型车辆,车辆在过水池中的清洗效果显著,泥浆清理周期长,冲洗效率高。

进一步的,垫板包括矩形框架和安装在矩形框架上的篦板,篦板有两对以上,各对篦板沿前后方向排列,漏泥口由篦板的长条口形成。框架与篦板构成垫板,承重能力强,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各篦板均铰接在矩形框架上,同一对篦板的打开方向相反。后期打开篦板,方便人工清理储泥槽。

进一步的,储泥槽的槽底为下凹式结构,槽底上设有供泥浆流出的排泥管,排泥管上远离储泥槽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封堵/开放排泥管的堵头。储泥槽中设有排泥管,方便后期排出储泥槽中的泥浆,清理快捷,配合向槽底中部倾斜的结构,方便泥浆排出。

进一步的,储泥槽中设有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墙,中墙将储泥槽分为左侧空间和右侧空间,中墙上设有连通左侧空间和右侧空间的连通口,排泥管上靠近储泥槽的一端正对着连通口。中墙支撑过水池垫板,允许通过自重较重的小型车辆,过水池垫板承载能力加强,同时中墙上开有连通口,保证储泥槽中的泥浆流进排泥管。

进一步的,至少一车轮通过部分上铺设有压槽板。挤压车轮导致车轮形变,方便轮胎花纹中的泥沙脱落,提升车辆在过水池中的清理效果。

进一步的,车辆冲洗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过水池前侧的冲洗台,冲洗台包括多个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基台,各基台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相邻的基台之间形成水沟,各水沟分别与泥水渠连通,基台上铺设有供车辆通过的冲洗台垫板。冲洗台垫板承载通过的车辆,同时漏过车辆上流下的泥水,泥水经过水沟流入泥水渠,循环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进一步的,冲洗台垫板由多块篦板拼成。篦板承重能力强,且篦板上设有长条口,方便车辆通过,将泥水流入水沟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冲洗系统的具体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4是图1的C-C剖面图;

图5是图1的D-D剖面图;

图6是图1的E-E剖面图。

图中:1-过水池、2-冲洗台、3-沉淀池、4-泥水渠、5-车轮通过部分、6-排泥管、6-1-堵头、7-中墙、7-1-连通口、8-过水池垫板、8-1-矩形框架、8-2-长条口、8-3-篦板、9-储泥槽、9-1-槽底、9-2-左侧空间、9-3-右侧空间、10-压槽板、11-弧形凹槽、12-基台、13-水沟、14-冲洗台垫板、14-1-三角型混凝土、15-给水管、16-一级沉淀池、17-二级沉淀池、18-三级沉淀池、19-隔墙、20-开口、21-门架、22-管井、23-冲洗台水泵、24-水泵、25-爬升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现场用车辆冲洗系统的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所示,车辆冲洗系统包括过水池1、冲洗台2、泥水渠4和沉淀池3,冲洗台2连接在过水池1前侧,沉淀池3设置在过水池1右侧,过水池1、冲洗台2和沉淀池3通过泥水渠4连通,泥水渠4的渠底从前向后倾斜,坡度为2.5%,过水池1后侧还连接有爬升台25,爬升台25为供车辆爬升的斜面,过水池1的前、后两侧也为倾斜面,过水池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冲洗喷头,过水池1的左、右两侧及过水池1前侧分别埋设有PVC材质的给水管15,给水管15连通冲洗喷头,给水管15的末端连接有水泵24。

过水池1的池底具有两个供车轮通过的车轮通过部分5,两车轮通过部分5之间设有用于存储过水池1中的泥土的储泥槽9,储泥槽9包括槽底9-1和将槽底9-1包围的侧壁,槽底9-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向槽底9-1的中部倾斜,储泥槽中靠近槽底9-1中部设有供泥浆流出的排泥管6,排泥管6由200×200规格的钢制方管制成,钢制方管由储泥槽9至泥水渠4的坡度为3%,排泥管6与泥水渠4连通,且排泥管6上远离储泥槽9的端口安装有用于封堵/开放排泥管6的堵头6-1,在其他情况中,堵头可以是木塞;另外,堵头也可以铰接在排泥管上远离储泥槽的端口处。

储泥槽9中还设有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墙7,中墙用于支撑过水池垫板中墙7将储泥槽9分为左侧空间9-2和右侧空间9-3,中墙7上设有连通左侧空间9-2和右侧空间9-3的连通口7-1,连通口7-1正对排泥管6,储泥槽9上方设有过水池垫板8,过水池垫板8包括矩形框架8-1和在矩形框架8-1上安装的多对篦板8-3,各对篦板8-3沿前后方向排列,篦板8-3的长条口8-2形成漏泥口,各篦板8-3均铰接在矩形框架8-1上,同一对篦板8-3的打开方向相反。

当车辆冲洗系统中止工作时,打开篦板8,冲洗喷头冲刷或者人工冲刷储泥槽9中的泥浆,泥浆通过排泥管6流出储泥槽9,实现清理泥浆的目的。在过水池只允许通过大型工程车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篦板省去,方便清理泥浆,节省制造成本。

两个车轮通过部分5上分别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压槽板10,两个相邻的压槽板10之间形成有弧形凹槽11,方便泥沙汇入储泥槽9,防止泥沙积累在弧形凹槽11中。另外,过水池1的右侧设有水车加水用门架21和连接在门架21上的管井22。

冲洗台2包括多个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基台12,各基台12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相邻的基台12之间形成有水沟13,各水沟13分别与泥水渠4连通,水沟13底部从左向右倾斜,坡度为2.5%。冲洗台2还包括铺设在各基台12顶面的冲洗台垫板14,冲洗台垫板14由多块篦板拼成,冲洗台垫板14上设有长条口,在长条口中打设有三角型混凝土14-1,冲洗台垫板14与基台12通过三角型混凝土14-1固定安装。

沉淀池3包括依次排布的一级沉淀池16、二级沉淀池17和三级沉淀池18,相邻的两沉淀池之间设置有隔墙19,且隔墙19上设有供泥水流通的开口20,一级沉淀池16与二级沉淀池17之间的开口20位于左侧,二级沉淀池17与三级沉淀池18之间的开口20位于右侧,一级沉淀池16中和二级沉淀池17中还分别设有用于收集沉淀泥沙的斜板,水泵24位于三级沉淀池18中,三级沉淀池18中还设有四台冲洗台水泵23,冲洗台水泵23与冲洗台2之间连接有给水管15。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现场用车辆冲洗系统中的过水池设有储泥槽,将泥浆收集沉淀,在后的大型车辆通过车轮通过部分,车轮避开泥浆,同时在储泥槽上方设有过水池垫板,允许通过小型车辆,车辆在过水池中的清洗效果显著,泥浆清理周期长,冲洗效率高。

另外,在储泥槽还连有排泥管,排泥管上设有堵头,当储泥槽中的泥浆积累较多时,打开堵头,开放排泥管,利用储泥槽的斜面结构,同时冲刷泥浆,泥浆通过排泥管流出储泥槽,完成储泥槽的清理。同时,储泥槽中设有带有连通口的中墙,支撑过水池垫板,允许通过自重较重的小型车辆,在清理时泥浆时,左侧空间中的泥浆经过连通口流入排泥管,降低清理难度。

另外,冲洗台采用多个基台间隔设置的形式,形成水沟,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结合冲洗台水泵与给水管的结构,进一步清理从车辆上留下的泥沙,冲洗质量高,泥沙通过水沟、泥水渠流向沉淀池,泥沙沉淀收集,冲洗过的水通过水泵和冲洗台水泵回收利用,避免浪费水资源。同时,沉淀池为三级沉淀池,在一级、二级沉淀池中设有斜板,泥沙沉淀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现场用车辆冲洗系统的实施例二:过水池垫板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可以是固定安装在储泥槽上方的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上开设有供泥浆流进储泥槽中的漏泥口,或者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篦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矩形框架上,或者在仅允许通过大型车辆的情况下,可以将过水池垫板省去。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现场用车辆冲洗系统的实施例三:另外,储泥槽的构造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可以是槽底的左侧向右侧倾斜,且坡度可以是3%,或者可以是槽底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向槽底的中部倾斜。另外,排泥管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排泥管为混凝土材质的方型通道,或者排泥管位于侧壁上靠近左侧或右侧的位置上。另外,排泥管也可以是其他数量,例如侧壁上设有三根排泥管,各排泥管分别连通泥水渠。另外,中墙也可以开设其他数量的连通口,连通口可以有三个,或者在储泥槽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将中墙省去。

本实用新型的过水池的实施例:所述过水池与上述施工现场用车辆冲洗系统的任一实施例中的过水池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重复说明。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