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的座椅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9975发布日期:2019-07-19 22:1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的座椅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的座椅套。



背景技术:

座套是指车座椅的套子,座套可以起到美化车内空间,起到保护原车座椅使之干燥干净,防止皮革老化的作用。座套一般分为通用座套和专车专用座套。目前主要的汽车座套面料有三明治面料,麂皮绒面料,宝石绒面料和冰丝,亚麻,棉布面料。车的座椅套在发挥座套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能很好地发挥广告展示的作用。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座套,包含座套前片、卡口、座套背片、座套侧片、座套下片和连接带,座套前片的两侧与座套侧片连接,座套前片的后侧与座套背片连接,座套前片的下端与座套下片连接,座套背片的下部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中间位置设置有卡口。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易拆装汽车座套,包括座套正面、与座套正面活动连接的座套背面和设置在座套正面与座套背面之间的侧面,座套正面的周边设有若干第一弹性带,第一弹性带固定在座套正面上,第一弹性带的另一端设有圆环,圆环固定在第一弹性带上,座套背面的周边设有若干第二弹性带,第二弹性带固定在座套背面上,第二弹性带的另一端设有挂钩,挂钩固定在第二弹性带上,侧面与座套正面和座套背面之间活动连接,座套正面、座套背面和侧面无间隙闭合相连,座套正面和座套背面通过挂钩卡在圆环上闭合连接。

现有的座椅套仅仅能解决如何更好地套接的问题,如何在现有座椅套技术基础上设计一种能更好地展示广告的车的座椅套并提高乘客的安全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的座椅套,用以解决现有座椅套广告更换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的座椅套,所述座椅套包括套设在座椅头枕外表面的上套体、套设在座椅靠背外表面的下套体和第一展示层,所述下套体的背面设置有第一环形链牙、插销和第一上止,所述第一环形链牙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插销和第一上止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缺口的两侧,所述第一展示层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链牙相啮合的第二环形链牙、连接于第二环形链牙上的拉头、第二上止和下止,所述第二环形链牙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上止和下止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缺口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上套体的背面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乳胶套、气球和多个高压小球,所述高压小球为五个且呈十字形分布,相邻两个高压小球之间相连通,所述乳胶套的正面与所述上套体的背面相连,所述气球的正面与所述乳胶套相连,所述高压小球的正面与所述气球相连。

可选地,所述高压小球为丁基橡胶或天然橡胶小球,所述气球为乳胶或橡胶气球。

可选地,所述乳胶套的外表面覆盖有塑料膜层。

可选地,所述下套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拉住的拉环。

可选地,所述下套体与第一展示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展示层,所述第二展示层连接于所述第一展示层前面,所述第二展示层的背面设置有荧光文字层。

可选地,所述第二展示层为布片或树脂片,所述第一展示层为布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的座椅套能更好地展示广告,更换方便,节约材料,降低了座椅套广告投放成本,并且能提高乘客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和5提供的车的座椅套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车的座椅套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套体 2下套体 3第一展示层

4第一环形链牙 5插销 6第一上止

7第一缺口 8第二环形链牙 9拉头

10第二上止 11下止 12二缺口

13拉环 14第二展示层 21缓冲件

22乳胶套 23气球 24高压小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在以下实施例中,前面可以指车前进的方向,或者车前排座位的方向。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的座椅套,如图1-3所示,所述座椅套包括套设在座椅头枕外表面的上套体1、套设在座椅靠背外表面的下套体2和第一展示层3,所述下套体2的背面设置有第一环形链牙4、插销5和第一上止6,所述第一环形链牙4设置有第一缺口7,所述插销5和第一上止6 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缺口7的两侧,所述第一展示层3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链牙4相啮合的第二环形链牙8、连接于第二环形链牙8上的拉头9、第二上止10和下止11,所述第二环形链牙8设置有第二缺口 12,所述第二上止10和下止11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缺口12的两侧。

本实施例的车的座椅套通过环形拉链可拆卸第一展示层3,第一展示层3上可以展示广告等信息,在使用时,可以将第一展示层3的第二缺口12靠近第一环形链牙4的第一缺口7,可以将拉头9拉至第二上止10 处,可以将插销5插入拉头9内,然后,可以拉动拉头9直至第一环形链牙4和第二环形链牙8全部咬合连接,在需要更换第一展示层3时,通过拉头9拉开第一环形链牙4和第二环形链牙8即可,更换方便快捷,拉链寿命长,仅通过更换第一展示层3即可更换广告信息,节约材料,不用更换整个座椅套,能够显著降低广告成本。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座椅套,如图1所示,所述上套体1的背面设置有缓冲件21,所述缓冲件21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乳胶套22、气球23和多个高压小球24,所述高压小球24为五个且呈十字形分布,相邻两个高压小球24之间相连通,所述乳胶套22的正面与所述上套体1的背面相连,所述气球23的正面与所述乳胶套22相连,所述高压小球24的正面与所述气球23相连。

相邻的两个高压小球24之间可以通过丁基橡胶或天然橡胶管道相连通,管道与高压小球24可以一体成型;每个高压小球24的可承载最大压力可以为8-10公斤,可以冲入高压气体形成4-6公斤的气压;车行驶时若发生突然停车等紧急事项,坐于后座的乘客的头部可能会突然撞向座椅头枕处,此时,乘客的头部会先接触到乳胶套22,若撞击力过大,比如高压小球24受到的冲击力大于高压小球的最大承受压力时,受撞击的高压小球就会爆破,位于其内的高压气体则会流至气球23内,气球就会膨胀起来,此时就能有效地发挥缓冲作用,进而可以避免乘客头部受到过大作用力而受伤。若一个高压小球24被撞破,则其它高压小球24 中的气体也会连续泄漏,这样多个高压小球24内的高压气体则会进入气球23内,气球则可以膨胀更大的体积,缓冲件21可以发挥更好的缓冲作用。

实施例3

如实施例2所述的座椅套,所述高压小球24为汽车轮胎常用的丁基橡胶或天然橡胶小球,所述气球23为乳胶或橡胶气球。在正常状态时,高压小球24可以装载有压力为4-6公斤的高压空气,每个高压小球24 受到超过极限的冲击则会发生爆破,提高了高压小球的安全性。

实施例4

如实施例2所述的座椅套,所述乳胶套22的外表面覆盖有塑料膜层。塑料膜层可以为柔性物料膜层,进而能够更方便地进行清洗。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所述的座椅套,如图1所示,所述下套体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拉住的拉环13。

在发生紧急停车等紧急事项时,乘客通过拉动拉环13可以有效避免乘客发生歪倒。

实施例6

如实施例1所述的座椅套,所述下套体2与第一展示层3之间设置有第二展示层14,所述第二展示层14连接于所述第一展示层3前面,所述第二展示层14的背面设置有荧光文字层。在白天时,乘客可以看到第一展示层3上的广告,在夜间等黑暗情况下,乘客则可以看到第二展示层上的荧光文字层,进而白天和晚上可以展示两种不同的广告。

实施例7

如实施例6所述的座椅套,所述第二展示层14为布片或树脂片,所述第一展示层3为布片。进而,第一展示层3和第二展示层14可以方便地进行清洗。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