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梁悬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4469发布日期:2019-11-25 21:3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扭力梁悬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扭力梁悬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扭力梁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件,通过其上的车轮支架与车轮进行紧固,使得车轮的入力可以传递到扭力梁上。一般的车轮支架与扭力梁纵臂的焊接部范围较短,且为车轮入力到扭力梁的主要传力通道,导致其焊接处常出现疲劳裂纹甚至断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扭力梁悬架,车轮支架上的缺口能降低车轮支架与扭力梁间焊接处的应力,提高了车轮支架与扭力梁焊接处的疲劳强度。

一种扭力梁悬架,包括扭力梁和车轮支架,车轮支架焊接在扭力梁上,车轮支架上设有降低车轮支架与扭力梁焊接处应力的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扭力梁包括第一纵梁臂、第二纵梁臂和扭力横梁,所述第一纵梁臂与所述第二纵梁臂对称设置,所述扭力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臂与所述第二纵梁臂之间,所述第一纵梁臂和所述第二纵梁臂上均焊接有所述车轮支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车轮支架包括第一焊接板、第二焊接板和轮轴安装板,所述第一焊接板与所述第二焊接板相对设置,所述轮轴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焊接板与所述第二焊接板之间,所述第一焊接板和所述第二焊接板上设有焊接槽,所述第一纵梁臂和所述第二纵梁臂的一侧焊接在所述焊接槽内,所述第一焊接板和所述第二焊接板上设有所述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纵梁臂和所述第二纵梁臂呈管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扭力横梁上设有减重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扭力横梁的横截面呈u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扭力梁悬架还包括减震器支架,所述第一纵梁臂和所述第二纵梁臂上均焊接有所述减震器支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扭力梁悬架还包括弹簧盘,所述第一纵梁臂与所述扭力横梁之间焊接有所述弹簧盘,所述第二纵梁臂与所述扭力横梁之间焊接有所述弹簧盘,所述弹簧盘与所述减震器支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车轮支架与所述扭力梁焊接处包括焊接始端和焊接末端,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焊接始端或所述焊接末端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扭力梁悬架。

本实用新型的扭力梁悬架包括扭力梁和车轮支架,车轮支架焊接在扭力梁上,车轮支架上设有降低车轮支架与扭力梁焊接处应力的缺口。因此,车轮支架上的缺口能降低焊缝末端的刚度,从而有效降低车轮支架与扭力梁间焊接处的应力,提高了车轮支架与扭力梁焊接处的疲劳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扭力梁悬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扭力梁悬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扭力梁悬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扭力梁悬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扭力梁悬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扭力梁悬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扭力梁悬架10包括扭力梁11、车轮支架12、减震器支架13和弹簧盘14。

具体地,扭力梁11包括第一纵梁臂112、第二纵梁臂113和扭力横梁114。第一纵梁臂112与第二纵梁臂113对称设置,扭力横梁114连接于第一纵梁臂112与第二纵梁臂113之间,即扭力横梁114的一端焊接于第一纵梁臂112,扭力横梁114的另一端焊接于第二纵梁臂113,第一纵梁臂112、第二纵梁臂113和扭力横梁114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能增强扭力梁11的稳定性。第一纵梁臂112和第二纵梁臂113起连接和支撑作用,第一纵梁臂112和第二纵梁臂113由管材制作形成,即第一纵梁臂112和第二纵梁臂113呈管状结构,优选地,第一纵梁臂112和第二纵梁臂113的横截面呈圆形。扭力横梁114用于支撑汽车底盘的整个结构,扭力横梁114的横截面呈u型,u型梁成型工艺较为简单,重量较轻,成本比v型梁及封闭梁低,根据空间布置的不同设定结构,有效满足功能需求。扭力横梁114上设有多个减重孔101,能够降低扭力梁11的整体重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纵梁臂112和第二纵梁臂113也可采用钣金材料制成,适用范围更广,但并不以此为限。

车轮支架12焊接在扭力梁11上,且第一纵梁臂112和第二纵梁臂113上均焊接有车轮支架12。车轮支架12包括第一焊接板122、第二焊接板123和轮轴安装板124。第一焊接板122与第二焊接板123平行相对设置,轮轴安装板124连接于第一焊接板122与第二焊接板123之间。第一焊接板122和第二焊接板123上设有焊接槽102和降低车轮支架12与扭力梁11焊接处应力的缺口103。焊接槽102呈圆弧型,第一纵梁臂112和第二纵梁臂113的一侧焊接在焊接槽102内。第一焊接板122和第二焊接板123上均设有该缺口103,且该缺口103位于车轮支架12与扭力梁11焊接处上方,具体地,车轮支架12与扭力梁11焊接处包括焊接始端102a和焊接末端102b,其中,焊接始端102a是焊接车轮支架12与扭力梁11的起始位置,焊接末端102b是焊接车轮支架12与扭力梁11的末端位置,缺口103位于焊接始端102a和/或焊接末端102b的上方,根据实际需要可自由选择。轮轴安装板124设有安装车轮轴的安装孔104,车轮轴穿过安装孔104设置。第一焊接板122和第二焊接板123上的缺口103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在本实施例中,缺口103的角度大于或等于90°,但并不以此为限。

值得一提的是,扭力梁11和车轮支架12可采用常规的结构型式,从而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扭力梁悬架的通用性。车轮支架12上的缺口103能降低车轮支架12与扭力梁11间焊接处的应力,提高了车轮支架12与扭力梁11焊接处的疲劳强度。而且,该缺口103通过在第一焊接板122和第二焊接板123上去除部分材料形成,不增加额外重量。

第一纵梁臂112和第二纵梁臂113上均焊接有减震器支架13,减震器支架13起定位支撑作用。

第一纵梁臂112与扭力横梁114之间焊接有弹簧盘14,第二纵梁臂113与扭力横梁114之间焊接有弹簧盘14,弹簧盘14与减震器支架1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扭力梁悬架10包括扭力梁11和车轮支架12,车轮支架12焊接在扭力梁11上,车轮支架12上设有降低车轮支架12与扭力梁11焊接处应力的缺口103。因此,车轮支架12上的缺口103能降低焊缝末端的刚度,从而有效降低车轮支架12与扭力梁11间焊接处的应力,提高了车轮支架12与扭力梁11焊接处的疲劳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扭力梁悬架10,关于汽车的结构和功能请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