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箱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9375发布日期:2019-09-17 20:1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扶手箱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扶手箱总成。



背景技术:

车辆具有提供乘客放置物品的空间和储物装置。例如,位于车辆座椅之间的扶手箱包括收纳空间用于存放驾驶员或前排乘客携带的物品。此外,扶手箱还可以用于支撑驾驶员或前排乘客的手臂以缓解疲劳。但是,后排乘客对于存放物品仍然感到不方便。同时,由于扶手箱的体积一般比较大,也会侵占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因此,存在改进扶手箱以满足后排乘客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手箱装置能够在满足储物需求和满足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需求之间灵活变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扶手箱总成。扶手箱总成包含:第一箱体,该第一箱体包括第一基座以及设置与第一基座内的第一收纳空间;第二箱体,该第二箱体包括第二基座以及设置于第二基座内的第二收纳空间;其中,第二箱体进一步包括连接至第二基座的脚踏部,第二箱体在收起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连接至第一箱体。

在一个实施列中,在收起位置,第二箱体的第二基座收容于第一箱体内且脚踏部位于第一箱体之外;在伸展位置,第二箱体的第二基座至少部分延伸至第一箱体之外以使得第二收纳空间能够收纳物品。

在另一个实施列中,在收起位置,第二箱体的第二基座收容于第一箱体的第一收纳空间内;在伸展位置,第二箱体的第二基座至少部分延伸至第一箱体的第一收纳空间之外以使得第一收纳空间和第二收纳空间均能够收纳物品。

在另一个实施列中,第一基座包括与第一收纳空间连通的且位于第一基座的上表面用于存取物品的第一开口以及与第一收纳空间连通的且位于第一基座的后端用于让第二箱体进出第一收纳空间的第二开口;第二基座进一步包括与第二收纳空间连通且位于第二基座的上表面用于存取物品的第三开口,其中在收起位置,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至少部分对齐。

在另一个实施列中,第一箱体进一步包括连接至第一基座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而关闭或打开第一开口的盖体,并且在第二箱体处于伸展位置,盖体可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枢转以打开或关闭第三开口。

在另一个实施列中,第一基座内设置由导槽,第二基座上设置有与导槽相配合的导轨以使得第二基座能够相对于第一基座滑动。

在另一个实施列中,第二基座进一步包括一对侧壁、连接至一对侧壁的前壁、连接至一对侧壁并且与前壁相对的后壁以及连接一对侧壁、前壁和后壁的底壁,一对侧壁、前壁、后壁以及底壁共同形成具有第三开口的第二收纳空间。

在另一个实施列中,第二基座进一步包括一对侧壁、连接至一对侧壁的后壁以及连接一对侧壁和后壁的底壁,一对侧壁、后壁以及底壁共同形成具有第三开口的和第四开口的第二收纳空间,其中第四开口连通第一收纳空间和第二收纳空间。

在另一个实施列中,脚踏部与第二基座一体成型并且包括倾斜设置的脚踏面。

在另一个实施列中,脚踏部包括基部以及可枢转的连接至基部的脚踏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扶手箱装置能够在满足储物需求和满足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需求之间灵活变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为后排乘客提供脚踏以便于后排乘客休息,并且第二箱体在收起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可移动使得可以前后调节脚踏部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乘客。

结合附图根据下面详细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和或优点会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局部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示例实施例的扶手箱总成安装于车辆前排座椅之间。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扶手箱总成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扶手箱总成的示意图,显示了第二箱体处于伸展位置。

图4是图1中所示的扶手箱总成的示意图,显示了第二箱体处于收起位置。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列的扶手箱总成的部分示意图,显示了第二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需要,本说明书中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但是,应理解公开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并且可以多种替代形式实施。附图无需按比例绘制;可放大或缩小一些特征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所以,此处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解释为限定,而仅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多种形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基础。

参考图1,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或多个示例实施的车辆100的局部示意图,显示了扶手箱总成200安装于车辆100内。在一个或多个实施列中,车辆100包括驾驶员座椅102、前排乘客座椅104以及后排乘客座椅106。扶手箱总成200位于前排座椅102,104之间并且沿纵向方向L设置以便在提供存储空间和支撑前排乘客或驾驶员的肘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车辆的头部定义为前,并且车辆的尾部定义为后。

参考图2并结合图1,图2是图1中所示的扶手箱总成200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扶手箱总成200包括第一箱体202以及连接至第一箱体202的第二箱体20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箱体202包括第一基座208以及设置于第一基座208内的第一收纳空间210。第一基座208包括与第一收纳空间210连通的且位于第一基座208的上表面212用于存取物品的第一开口214以及与第一收纳空间210连通的且位于第一基座208的后端216的第二开口21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基座208内沿纵向方向L设置有导槽220。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箱体206包括第二基座222、设置于第二基座222内的第二收纳空间224以及连接至第二基座222后端的脚踏部22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基座222包括与第二收纳空间224连通且位于第二基座222的上表面228上用与存取物品的第三开口230。在收起位置P1处,第一开口214与第三开口230至少部分对齐。术语对齐的意思是第一开口214和第三开口230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重叠。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基座222设置有与第一基座208内的导槽220相配合的导轨232以使得第二基座222能够相对于第一基座208前后滑动。应该明白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基座208内可以设置有导轨,而第二基座222内可以设置有与导轨相配合的导槽。进一步的,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导槽220和导轨230可以由齿轮齿条结构替换。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基座222进一步包括一对侧壁234、连接至一对侧壁234的前壁236、连接至一对侧壁234并且与前壁236相对的后壁238以及连接一对侧壁234、前壁236和后壁238的底壁240。一对侧壁234、前壁236、后壁238以及底壁240共同形成具有第三开口230的第二收纳空间224。导轨232可以设置在一对侧壁234上。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脚踏部226可以经由连接件连接至第二基座222的后壁238。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脚踏部226可以和第二基座222一体成型以简化制造和节约成本。脚踏部226包括相对于第二基座222倾斜设置的脚踏面24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脚踏面242与水平面成角度a。根据舒适性的需要,例如角度a可以在30°至60°之间。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脚踏面242上还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起部244以起到防滑的效果。

请参考图3及图4,图3是图1中所示的扶手箱总成200的示意图,显示了第二箱体206处于伸展位置P2。图4是图1中所示的扶手箱总成200的示意图,显示了第二箱体206处于收起位置P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收起位置P1,第二箱体206的第二基座222收容于第一箱体202内且脚踏部226位于第一箱体202之外。进一步的,由于第二箱体206的第二基座222收容于第一箱体202的第一收纳空间210内,第一收纳空间210被占据,而第二收纳空间224可作为物品收纳空间,第一开口214与第二收纳空间224连通并且至少部分对齐。此时,由于第二箱体206处于收起位置P1,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为最大。此外,由于第二箱体206具有位于第二基座后端的脚踏部226,后排乘客可以以非常舒适的姿态将脚放置在脚踏部226的脚踏面242上。

在第二箱体206沿纵向方向L从收起位置P1向后排座椅106滑动至伸展位置P2时,第二箱体206的第二基座222至少部分延伸至第一箱体202之外以使得第二收纳空间224能够为后排乘客方便的提供收纳空间。进一步的,由于第二箱体206朝向后排座椅106移动,使得第二基座222从第一箱体202的第一收纳空间210移出。此时,第一箱体202的第一收纳空间210和第二箱体206的第二收纳空间224能够同时分别为前排乘客和后排乘客提供较大的储物空间,例如可以分别在收纳第一箱体202的第一收纳空间210和第二箱体206的第二收纳空间224内放置包,笔记本电脑等物品。进一步地,第一收纳空间210和第二收纳空间224经由前壁236分隔开而不会由于车辆在行驶时地惯性而导致第一收纳空间210内地东西和第二收纳空间224内地物品混合在一起。应理解,当第二箱体206处于伸展位置P2时,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最小。因此,根据实际需要,第二箱体206可以设置在收起位置P1和伸展位置P2之间的任意位置以平衡储物需求和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需求,并且可以为后排乘客提供相对舒适的姿势以将脚放置在脚踏部226上。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扶手箱总成200可进一步设置有马达和开关。当乘客按压开关时,则马达驱动第二箱体206相对于第一箱体202移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箱体202进一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箱体202的第一基座208的盖体204。例如,可经由设置在第一箱体202上的枢转结构使得盖体204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箱体202的第一基座208。在第二箱体206处于收起位置P1时,盖体204可在第一位置C1和第二位置C2之间枢转而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一开口214。在第二箱体206处于伸展位置P2,盖体204可在第二位置C2和第三位置C3之间枢转以打开或关闭第三开口230。

请参考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列的扶手箱总成400的部分示意图,仅显示了第二箱体40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扶手箱总成400与图1-4中所示的扶手箱总成200大体类似。为简洁起见,仅详细描述第二箱体406与第二箱体206的不同之处。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箱体406包括第二基座422、设置于第二基座422内的第二收纳空间424以及连接至第二基座422后端的脚踏部42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基座422包括与第二收纳空间424连通且位于第二基座422的上表面428上用与存取物品的第三开口430。在收起位置处,第一箱体的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430至少部分对齐。术语对齐的意思是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430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重叠。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基座422进一步包括一对侧壁434、连接至一对侧壁434的后壁438以及连接一对侧壁434和后壁438的底壁440。一对侧壁434、后壁438以及底壁440共同形成具有朝向上设置的第三开口430和朝向前设置的第四开口446的第二收纳空间424。

在第二箱体406处于伸展位置时,第二箱体406的第二基座422至少部分延伸至第一箱体402之外以使得第二收纳空间424能够为后排乘客方便的提供收纳空间。进一步的,由于第二箱体406朝向后排座椅移动,使得第二基座422从第一箱体的第一收纳空间移出。此时,第一箱体的第一收纳空间和第二箱体406的第二收纳空间424能够同时为前排乘客和后排乘客提供储物空间,例如可以分别在收纳第一箱体的第一收纳空间和第二箱体406的第二收纳空间424内放置包,笔记本电脑等物品。进一步地,由于第二基座422移除了前壁,使得第一收纳空间和第二收纳空间424可以共同形成一个连通的收纳空间。该收纳空间的体积大约等于第一收纳空间和第二收纳空间424的体积之和。

同时,由于第二收纳空间424的第四开口446的存在,在第二箱体406朝向第一箱体从伸展位置移动至收起位置时,不需要乘客先将收纳在第一收纳空间内的物品取出,使得第一收纳空间和第二收纳空间424可以共同形成一个的收纳空间。该收纳空间的体积大约等于第一收纳空间的体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脚踏部426可以经由连接件连接至第二基座422的后壁438。脚踏部426包括基部448以及可枢转的连接至基部448的脚踏板450。例如,可经由铰链452而将脚踏板450可枢转地连接至基部44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脚踏板450包括相对于第二基座422倾斜设置的脚踏面44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脚踏面442上还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起部444以起到防滑的效果。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脚踏板450或脚踏面442与水平面成角度a。根据舒适性的需要,例如角度a可以在30°至60°之间。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脚踏部426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基部448内的气囊454和充气机(未图示)。通过气囊454的膨胀而可以调节脚踏板450的角度a。应该明白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它合适的装置来调节脚踏板450的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