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方舱用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9330发布日期:2019-09-17 20:1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车载式方舱用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式方舱或军用集装方舱用悬挂固定框架,属集装集成的工装夹具装置范畴。



背景技术:

目前,如何在有限空间内集装更多被集装器材和设备,最大化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人们一直寻求更好的办法和途径来实现,随着集装集成技术的广泛应用,集装集成技术由用于固定装备、到可移动方舱、延伸至车载方舱,由静到可移动至行驶状态,当用于军用方舱集装集成时,自装卸作业时集装装置随方舱倾斜30°,其集装技术也要相适应,集装的装置要求越来越高。

一般通用方法是在方舱内采用固定框架来固定集装器材,空间利用不高,极限位置没有设可靠方便的锁定机构,影响集装方舱使用效果,还有通过平放式抽拉框架上盛装集装器材,无法满足在狭窄空间里集装更多的集装器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车载式方舱用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当位置狭窄时,通过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左右两侧上固定被集装件器材和设备,方便存放与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框架、上/下导轨、用于锁定框架在上/下导轨上位置的止锁机构,框架经导轨滑母、支撑导轮组件连接于上/下两导轨之间;所述止锁机构包括止锁机构插销、与框架极限位置对应的斜面限位挡块,止锁机构插销内设压簧,斜面限位挡块中间设有限位通孔,所述止锁机构还包括用于带动止锁机构插销进/出限位通孔的刹车用软钢丝拉绳、捏手,捏手经钢丝拉绳与止锁机构插销连接;所述支撑导轮组件包括设在上/下导轨槽部前部的上/下支撑双导轮、设在上/下导轨前部两侧的横向导轮。

所述框架前面设有拉手,捏手插装于拉手中间的框架上的安装孔处,刹车用软钢丝拉绳一端与捏手连接,钢丝拉绳中部穿装在框架中部,钢丝拉绳另一端连接止锁机构插销,止锁机构插销位于框架后部左下侧面。

所述上/下导轨槽部前后两端部设有塑料挡块。

所述框架上设有与上/下导轨相平行的齿条,与齿条相配合的齿轮装于无刷电动机旋转轴上,无刷电动机装于上导轨上。

所述导轨滑母上装有与框架后部上/下的左右两侧面连接的导轨滑母连接板。

横向导轮经横向导轮支板装于上/下导轨前部左右两侧,横向导轮表面与框架左右侧面相对应;上/下支撑双导轮经双导轮支板装于上/下导轨槽部前部,上/下支撑双导轮表面分别与框架上下面相对应。

所述框架为立式框架,由横纵铝型材拼接而成。

所述上/下导轨装于车载方舱或军用集装方舱。

所述斜面限位挡块为两个,斜面限位挡块装于下导轨左侧面。

所述斜面限位挡块有平面、与平面相连的斜面,限位通孔设置于平面,两斜面限位挡块的斜面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的释义:车载式方舱是指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全方位全地形场合,包括行驶、自装卸过程。立式是指固定框架竖立放置,左右可悬挂集装部件,前后伸缩。伸缩是指立式固定框架悬挂集装部件时往外拉出和往内回推。悬挂是指集装部件和承货物斗悬挂在立式固定框架上。固定框架是用于承载固定物品的骨架。

本实用新型为竖直呈站立式,框架可沿上/下导轨滑母滑动伸缩,在立式框架上悬挂被集装设备部件,也可以悬挂存放物品盒子;本实用新型可与车载方舱行驶方向同向安装,也可以行驶方向垂直方向安装使用。

当立式框架沿导轨滑母滑动至极限位置时,导轨滑母后端和前端与固定在上/下两导轨导槽后部和前部塑料挡块弹性碰撞停止滑动,塑料挡块起限位缓冲作用;与此同时,通过固定在立式框架后部的左下侧面止锁机构的止锁机构插销由固定在上/下两导轨里端和前端的斜面限位挡块的的斜面慢慢滑至其限位通孔中起到限制立式框架前后滑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车载方舱或军用集装方舱内悬挂集装器材和设备,时常是收回里端的收回极限锁住状态,悬挂的器材和设备通过本实用新型集装在车载式集装方舱内;当车载式集装方舱在行驶过程或者方舱由作业车从地面拉至车上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可承受在运输过程中前后惯性作用力及颠簸力或者军用集装方舱在拉至作业车上过程中30°倾斜作用力;当车载式方舱和军用集装方舱行驶时驻车或者军用集装方舱在地面上若要将集装设备取出时,可手握立式框架拉手,中指与食指拉止锁机构的捏手,从而由刹车用软钢丝拉绳提止锁机构的止锁机构插销离开里端斜面限位挡块,脱离其限位通孔,拉动立式框架沿上/下导轨滑母运动副滑动伸出至最前端的伸出极限状态,设在上/下两导轨导槽前部塑料挡块限位导轨滑母前端,起限位缓冲限位作用,同时,止锁机构插销随着前端斜面限位挡块的斜面滑至其限位通孔中,限制立式框架相对运动,从而可方便取放左右两侧面悬挂的设备;若需要将立式框架收回到里端极限位置时,仍手握立式框架上的拉手,中指与食指拉止锁机构的捏手,从而由刹车用软钢丝拉绳提止锁机构的止锁机构插销离开前端斜面限位挡块,脱离其限位通孔,推动立式框架沿上/下导轨滑母运动副滑动收回至最里端收回极限状态,设在上/下两导轨导槽后部塑料挡块限位导轨滑母后端,起限位缓冲限位作用,同时,止锁机构插销随着里端斜面限位挡块的斜面滑至其限位通孔中,限制立式框架相对运动。

无论在里端和前端两个极限位置状态还是在伸缩过程中,下导轨前端槽部的下支撑双导轮承受立式框架支撑与压力,支撑最大位置是收缩极限状态,压力最大是伸出极限位置,上导轨前端槽部的上支撑双导轮承限制立式框架往上窜动;上/下导轨前部两侧的横向滑动支承轮限位立式框架来自前后摆动,摆动最大位置是收缩极限状态,也就是储存运输状态。

当此框架与运动方向垂直设置,在收回极限状态下导轨滑母和下支撑双导轮承受较大的运动方向力。若与运动方向纵向设置,在收回极限状态下止锁机构插销承受较大的力,当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或加速或上陡坡时,固定框架完全依靠止锁机构插销承受包括惯性的所有力。

汽车行驶过程,位于车载式方舱内集装设备受惯性力主要为汽车行驶前后方向惯性力,汽车行驶左右方向惯性力相对不太大。本实用新型的框架为立式框架,立式框架与汽车运动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导轨后端导轨滑母运动副和支撑导轮组件的横向导轨承受汽车行驶前后惯性较大力,位于框架左下侧面的止锁机构插销承受相对不太大汽车行驶左右方向惯性力,延长止锁机构插销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框架也承受汽车行驶左右惯性力,易使在上/下导轨之间本实用新型前后晃动,通过设置在上/下导轨槽部前后两端部的塑料挡块,降低立式框架晃动幅度,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适应各种野外恶劣环境条件使用,使用寿命长。

立式框架伸缩由无刷电动机带动齿轮驱动齿条实现直线运动,也可以采用手动实现伸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伸出过程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立式框架,2、上下导轨滑母,3、止锁机构,4、止锁机构插销,5、斜面限位挡块,6、钢丝拉绳,7、警示灯,8、捏手,9、塑料挡块,10、齿条,11、齿轮,12、无刷电动机,13、横向导轮,14、上/下支撑双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中,本实用新型由立式框架1、上下导轨滑母2、止锁机构3、支撑止挡部件4和齿轮11、齿条10组成。立式框架1由横纵铝型材拼接而成,上下横铝型材后部上/下的左右两侧面通过导轨滑母连接板与导轨滑母2连接,上横铝型材侧面用于安装齿条10,前部由支撑导轮组件支撑,前纵铝型材上部设警示灯7,中下部设拉手,拉手中间设止锁机构的捏手8,捏手8对应横型材中下部内通过刹车用软钢丝拉绳6与尾部止锁机构插销4连接。上下导轨滑母2由上/下导轨滑母副组成直线导轨运动副、连接固定板组成,上/下导轨通过连接固定板与立式框架1固定后与滑母形成立式框架相对导轨滑动构成运动副。

止锁机构3由捏手8、刹车用软钢丝拉绳6、止锁机构插销4、斜面限位挡块5组成,刹车用软钢丝拉绳6一端连接捏手8,刹车用软钢丝拉绳6另一端连接止锁机构插销4,刹车用软钢丝拉绳6中部穿装在立式框架1中部的铝型材中,止锁机构插销4装于立式框架1后部纵铝型材,止锁机构插销4内设压簧,使止锁机构插销4受向下力,斜面限位挡块5固定在下导轨左侧两极限端部,斜面限位挡块5中间设有限位通孔,与止锁机构插销4极限位置对应。当固定立式框架1时,通过伸缩滑动到端部极限位置,通过斜面限位挡块5的斜面作用使止锁机构插销4自动插入限位孔中起到止锁作用。若需推动固定立式框架时,将捏手8往回拉,通过刹车用软钢丝拉绳6传导将止锁机构插销4往上拉,这时其压簧受压,止锁机构插销4回抽,离开限位通孔,此时可推动立式框架了。

支撑止挡部件由设在上导轨前端槽部的上支撑双导轮、设在下导轨前端槽部的下支撑双导轮14、在上/下导轨前部和后部槽部的塑料挡块9和设在上/下导轨前部两侧的横向滑动支承轮13组成。上/下支撑双导轮支撑立式框架1的上下横型材前部,与导轨滑母2对应起立式框架1支撑导向作用。成对应用的横向滑动支承轮13起到支撑立式框架上下横型材侧面,当立式框架1滑动伸缩时,下支撑双导轮14起到滚动和向上支撑作用,上支撑双导轮起到滚动作用,横向滑动支承轮13起到左右支撑和滚动作用,当立式框架1滑动伸出最前远端的伸出极限位置时,在被集装的器材重力作用下,下支撑双导轮承受最大向上支撑力,当立式框架1缩回到收回极限位置固定不动时,横向滑动支承轮13起到左右支撑作用最大状态。两块塑料挡块设在立式框架1两个极限位置,起到当立式框架1滑动到极限位置时对其导轨滑母2限位缓冲作用,从而达到对立式框架限位。立式框架伸缩到极限位置碰到塑料挡块停下来,止锁机构的止锁机构插销慢慢沿斜面限位挡块5的斜面向上滑动至限位通孔中,从而达到三者一致效果。

无刷电动机12与上导轨相对固定,齿轮11套在电动机旋转轴上,齿条10安装在立式框架1侧面上,齿轮11、齿条10啮合形成齿轮齿条运动副,在无刷电动机12带动齿轮11转动,驱动齿条10沿齿轮11切线方向移动。

图4中,立式框架工作过程中各状态示意图:收回极限状态、伸出过程状态、伸出极限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