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玻璃双开式的汽车全景天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87196发布日期:2019-10-29 20:17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双玻璃双开式的汽车全景天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天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玻璃可打开的双开式的汽车全景天窗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全景天窗能够使驾驶员在车辆行驶的时候,通过打开全景天窗的天窗玻璃来享受驾驶乐趣,例如,通风效果好,能获得更多的阳光等等。因此,车辆车顶板中大部分使用玻璃制造的全景天窗被广泛地使用。

通常,全景天窗包括前玻璃、后玻璃,前玻璃可滑动的安装在天窗开口的前部,后玻璃固定地安装在天窗开口的后部。像这种全景天窗,只有前玻璃打开,后玻璃固定,使得这类全景天窗和普通天窗之间,除了视觉上的感知差异外,没有特别的差异,后座的乘客也不能感受到天窗敞开的感觉。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106080145A,已经开发出前玻璃和后玻璃两者均可以滑动打开的全景天窗来克服这个问题。但由于汽车天窗的空间限制,这种全景天窗需要结构较为复杂的机械组结构带动前玻璃和后玻璃向外开启,机械组结构复杂,零部件多,使得天窗在装配时,装配工艺复杂化,导致车辆生产成本和重量增加的问题;同时,复杂的机械组结构使得天窗功能性问题频发。

公开于本实用新型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双玻璃双开式的汽车全景天窗及其操作方法,其可实现前后玻璃同时起翘打开,并且能增大前玻璃的打开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双玻璃双开式的汽车全景天窗,其可简化打开天窗的运动机械组的结构,减小零部件的数量及体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及减轻天窗的重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玻璃双开式的汽车全景天窗,包括:

前玻璃总成,所述前玻璃总成通过与能够沿着导轨机构前后滑动的前滑块组件连接而前后滑动;

后玻璃总成,所述后玻璃总成通过与能够沿着导轨机构前后滑动的后滑块组件连接而前后滑动;

导轨机构,设置于天窗开口的两侧,所述天窗开口形成于车辆的车顶板中;

所述导轨机构包括导轨,所述导轨内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前滑块组件滑动的运行槽及前导向槽,所述导轨外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后滑块组件滑动的运行槽及后导向槽;通过使前滑块组件在前导向槽内向前或向后滑动,使所述前玻璃总成的后部上倾或整体向后滑动而打开;通过使后滑块组件在后导向槽内向前或向后滑动,使所述后玻璃总成的后部上倾或整体向上抬升;

其中,所述汽车全景天窗打开时,所述前玻璃总成配置为在所述后玻璃总成朝车顶板外部抬升之后向后滑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滑块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导轨内侧壁上的运行槽内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前玻璃总成前部下方的支脚铰接,所述第二滑块通过连动杆与前玻璃总成后部下方的支脚铰接,所述连动杆中部设有导向销与所述前导向槽滑动配合;

所述后滑块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导轨外侧壁上的运行槽内的第三滑块、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通过连动杆与所述后玻璃总成前部下方的支脚铰接,所述第四滑块通过连动杆与后玻璃总成后部下方的支脚铰接,所述连动杆中部设有导向销与所述后导向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玻璃总成包括前玻璃、玻璃支架,所述前玻璃总成后部下方的支脚上端通过与能够沿玻璃支架前后滑动的滑块连接而相对于所述前玻璃前后滑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导向槽包括向上倾斜的前端部、与运行槽平行且延伸至后玻璃总成后部下方的后端部;

所述后导向槽包括第一导槽、第二导槽,所述第一导槽位于所述后玻璃总成的前部下方,所述第二导槽位于所述后玻璃总成的后部下方,所述第一导槽包括与运行槽平行的前端部及向上倾斜的后端部;所述第二导槽包括分别向上倾斜的前端部、后端部及与运行槽平行的中间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轨内侧壁上的运行槽的前端端部封闭、所述前导向槽和后导向槽的两端端部封闭,封闭的端部形成用于定位的限位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导向槽的前端部、所述第一导槽的后端部、所述第二导槽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均呈向上平缓拱起的圆弧形。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导向槽的前端部、所述第一导槽的后端部、所述第二导槽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拱起幅度值相同。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滑块组件、后滑块组件由同一根拉索带动,所述拉索由马达驱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双玻璃双开式的汽车全景天窗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汽车全景天窗完全关闭的状态下,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在收到第一打开信号或第二打开信号的时候,打开设置于前玻璃总成和后玻璃总成下方的遮阳帘;

在所述遮阳帘打开的状态下,通过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再次确定出第一打开信号的时候,通过拉索带动前滑块组件或/和后滑块组件向前移动,使前玻璃总成的后部或/和后玻璃总成后部上倾而起翘打开;或

在所述遮阳帘打开的状态下,通过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再次确定出第二打开信号的时候,通过拉索带动前滑块组件和后滑块组件向后移动,使所述前玻璃总成在所述后玻璃总成朝车顶板外部抬升之后向后滑动而打开前玻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遮阳帘、所述前玻璃总成、后玻璃总成全部打开的情况下,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在收到关闭信号的时候,通过拉索带动前滑块组件和后滑块组件向前移动,使所述后玻璃总成在所述前玻璃总成向前滑动至关闭位置后朝车顶板内部下降而关闭汽车全景天窗;或

通过拉索带动前滑块组件和后滑块组件向后移动,使前玻璃总成后部和后玻璃总成后部下降而关闭汽车全景天窗;

在所述遮阳帘、所述前玻璃总成、后玻璃总成全部关闭之后,通过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再次确定出关闭信号的时候,关闭所述遮阳帘。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双玻璃双开式的汽车全景天窗通过将前玻璃总成和后玻璃总成分别用前、后滑块组件与导轨机构中的导轨滑动连接,前、后滑块组件在导轨的前、后导向槽内向前或向后滑动,使前玻璃总成和后玻璃总成两者的后部上倾,或使后玻璃总成整体朝车顶板外部抬升后,前玻璃总成向后滑动,最终实现前后玻璃同时起翘打开;在完全打开时,由于后玻璃总成整体朝车顶板外部向后抬升,前玻璃总成可完全向后平滑至天窗开口后部,增大前玻璃的打开行程,使天窗打开的更大;通过在天窗开口两侧导轨的内外侧壁上分别设置运行槽、导向槽等,通过拉索带动前后滑块组件在各个槽内滑动,以完成前后玻璃的起翘、关闭、完全打开等功能,其结构简单,整个结构的体积小、零部件少,零件加工及装配难度小,降低了车辆的生产成本和重量;天窗打开后,增加了车辆中的空间,提升了后座乘客的敞开的感觉度,从而可方便提升高级车辆的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玻璃双开式的汽车全景天窗的前玻璃和后玻璃关闭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玻璃双开式的汽车全景天窗的前玻璃和后玻璃起翘打开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玻璃双开式的汽车全景天窗的前玻璃和后玻璃打开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前玻璃总成关闭状态时其前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前玻璃总成关闭状态时其后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前玻璃总成起翘打开状态时其后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后玻璃总成关闭状态时其前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后玻璃总成起翘打开状态时其前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后玻璃总成关闭状态时其后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后玻璃总成起翘打开状态时其后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玻璃双开式的汽车全景天窗,包括:

前玻璃总成1,所述前玻璃总成1通过与能够沿着导轨机构前后滑动的前滑块组件连接而前后滑动;

后玻璃总成2,所述后玻璃总成2通过与能够沿着导轨机构前后滑动的后滑块组件连接而前后滑动;

导轨机构,设置于形成在车辆的车顶板3中的天窗开口31的两侧;

所述导轨机构包括导轨4,所述导轨4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前滑块组件滑动的运行槽41及前导向槽42;所述导轨4的外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后滑块组件滑动的运行槽42及后导向槽;通过使前滑块组件在前导向槽42内向前或向后滑动,使所述前玻璃总成1的后部上倾或整体向后滑动而打开;通过使后滑块组件在后导向槽内向前或向后滑动,使所述后玻璃总成2的后部上倾或整体向上抬升;其中,所述汽车全景天窗打开时,所述前玻璃总1成配置为在所述后玻璃总成2朝车顶板3外部抬升之后向后滑动。

前、后滑块组件在导轨的前、后导向槽内向前或向后滑动,使前玻璃总成和后玻璃总成两者的后部上倾,或使后玻璃总成整体朝车顶板外部抬升后,前玻璃总成向后滑动,最终实现前后玻璃同时起翘打开;通过在天窗开口两侧导轨的内外侧壁上分别设置运行槽、导向槽等,通过拉索带动前后滑块组件在各个槽内滑动,以完成前后玻璃的起翘、关闭、完全打开等功能,其结构简单,整个结构的体积小、零部件少,零件加工及装配难度小,降低了车辆的生产成本和重量;天窗打开后,增加了车辆中的空间,提升了后座乘客的敞开的感觉度,从而可方便提升高级车辆的制造。

进一步改进在于,参照图4至图6所示,所述前滑块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导轨4内侧壁上的运行槽内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前玻璃总成1前部下方的第一支脚10之间通过销轴51铰接,销轴51 与运行槽41相配合;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一连动杆5与前玻璃总成1后部下方的第二支脚11铰接,即第二滑块、第二支脚11下端分别通过销轴与第一连动杆5的两端铰接;第一连动杆5的中部设置有导向销52,导向销52与前导向槽 42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前玻璃总成1包括前玻璃、玻璃支架,玻璃支架与前玻璃通过胶粘接,位于前玻璃后部的玻璃支架上具有一段滑槽101,所述前玻璃总成1后部下方的第二支脚11上端通过滑块102与滑槽101滑动配合连接,使第一连动杆5在随第二滑块向前移动时,第二支脚11可相对于前玻璃向前滑动,提供起翘时相互滑动的行程;后玻璃总成2的结构与前玻璃总成结构大致相同,后玻璃总成的支脚与玻璃支架为固定连接。

参照图7至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后导向槽包括第一导槽44、第二导槽45,所述第一导槽44位于所述后玻璃总成2前部的下方,所述第二导槽45 位于所述后玻璃总成2后部的下方;其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导槽44为一曲线槽,其包括与运行槽43平行的前端部及向上倾斜的后端部,前端部与后端部圆弧过渡连接;如图9所示,第二导槽45呈一“V”型凹陷形状的曲线槽,其包括三段,分别为向上倾斜的前端部、后端部及与运行槽平行的中间部。

所述后滑块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导轨4外侧壁上的运行槽内的第三滑块、第四滑块(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三滑块通过第二连动杆6与所述后玻璃总成2 前部下方的第三支脚21铰接,所述第四滑块通过第三连动杆7与后玻璃总成2 后部下方的第四支脚22铰接;具体地,即第三滑块、第三支脚21下端分别通过销轴与第二连动杆6的两端铰接;第二连动杆6的中部设有导向销61,导向销61与后导向槽中的第一导槽44滑动配合连接,运动时,第二连动杆6上的导向销61和下端的铰接销在第一导槽44和运行槽43内联动运动,和第二导轨槽中联动运动;第四滑块、第四支脚22下端分别通过销轴与第三连动杆7的两端铰接;第三连动杆7的中部设有导向销71,导向销71与后导向槽中的第二导槽45滑动配合连接,运动时,第三连动杆7上的导向销71和下端的铰接销在第二导槽45和运行槽43内联动运动;

为了提高天窗运行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将所述导轨4内侧壁上的运行槽41的前端端部及所述前导向槽42和后导向槽的两端端部封闭设置,封闭的端部形成用于定位的限位部。

为了提高天窗运行的顺畅性,减小阻力,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将所述前导向槽42的前端部、所述第一导槽44的后端部、所述第二导槽45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设计成向上平缓拱起的圆弧形。且所述前导向槽42的前端部、所述第一导槽 44的后端部、所述第二导槽45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拱起幅度值相同。

所述前滑块组件、后滑块组件由同一根拉索带动,所述拉索由马达驱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双玻璃双开式的汽车全景天窗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汽车全景天窗完全关闭的状态下,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在收到第一打开信号或第二打开信号的时候,打开设置于前玻璃总成和后玻璃总成下方的遮阳帘;

在所述遮阳帘打开的状态下,通过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再次确定出第一打开信号的时候,通过拉索带动前滑块组件或/和后滑块组件向前移动,使前玻璃总成的后部或/和后玻璃总成后部上倾而起翘打开;或

在所述遮阳帘打开的状态下,通过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再次确定出第二打开信号的时候,通过拉索带动前滑块组件和后滑块组件向后移动,使所述前玻璃总成在所述后玻璃总成朝车顶板外部抬升之后向后滑动而打开前玻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遮阳帘、所述前玻璃总成、后玻璃总成全部打开的情况下,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在收到关闭信号的时候,通过拉索带动前滑块组件和后滑块组件向前移动,使所述后玻璃总成在所述前玻璃总成向前滑动至关闭位置后朝车顶板内部下降而关闭汽车全景天窗;或

通过拉索带动前滑块组件和后滑块组件向后移动,使前玻璃总成后部和后玻璃总成后部下降而关闭汽车全景天窗;

在所述遮阳帘、所述前玻璃总成、后玻璃总成全部关闭之后,通过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再次确定出关闭信号的时候,关闭所述遮阳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天窗开启过程:当驾驶员在汽车全景天窗完全关闭的情况下(包含有设置于前玻璃总成1和后玻璃总成2下方的遮阳帘),输入打开天窗信号的时候,通过车辆电子控制单元(ECU)在收到起翘打开信号或玻璃打开信号的时候,车辆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遮阳帘电机带动遮阳帘向后移动而打开遮阳帘;

在所述遮阳帘打开的状态下,通过车辆电子控制单元识别所输入打开天窗信号,在再次确定出打开天窗信号为起翘打开信号的时候,通过拉索带动前滑块组件或/和后滑块组件向前移动,使前玻璃总成1的后部或/和后玻璃总成2后部上倾而起翘打开;在确定出打开天窗信号为玻璃打开信号的时候,通过拉索带动前滑块组件和后滑块组件向后移动,使所述前玻璃总成1在所述后玻璃总成2朝车顶板外部抬升之后向后滑动而打开前玻璃。

天窗关闭过程:当驾驶员在在所述遮阳帘、所述前玻璃总成1、后玻璃总成 2全部打开的情况下,输入关闭天窗的关闭信号,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在收到关闭信号的时候,通过拉索带动前滑块组件和后滑块组件向前移动,使所述后玻璃总成2在所述前玻璃总成1向前滑动至关闭位置后朝车顶板内部下降而关闭汽车全景天窗;

当驾驶员在在所述遮阳帘、所述前玻璃总成1、后玻璃总成2起翘打开的情况下,输入关闭天窗的关闭信号,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在收到关闭信号的时候,通过拉索带动前滑块组件和后滑块组件向后移动,使前玻璃总成后部和后玻璃总成后部下降而关闭汽车全景天窗;

在所述遮阳帘、所述前玻璃总成、后玻璃总成全部关闭之后,通过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再次确定出关闭信号的时候,关闭所述遮阳帘。

应当理解,方位词均是结合操作者和使用者的日常操作习惯以及说明书附图而设立的,它们的出现不应当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