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遮阳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87167发布日期:2019-10-29 20:1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小型遮阳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文献总体上涉及机动车辆装备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适于根据驾驶员的需要来固持电子装置的新改进的遮阳板总成。



背景技术:

单块遮阳板的现有工业标准严重限制了安装在遮阳板上的附件(例如包括相机、导航装置、手机等电子装置)的使用。更具体地,当附件被固定到遮阳板并且单块遮阳板被重新定向以阻挡阳光时,附件也被重新定向,这可能导致附件无法发挥关键功能。例如,安装在遮阳板上的相机在遮阳板处于收起位置时被安装并且正确定向在遮阳板上,但是在遮阳板被展开以阻挡入射的阳光或眩光时,相机将不再处于用以查看道路的正确取向上。

本文献涉及一种新改进的遮阳板总成,其包括遮阳板主体,所述遮阳板主体具有两个部分:根据需要定向以阻挡阳光或眩光的主要部分或第一部分;以及包括电子装置接纳器的次要部分或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位置能够相对于第一部分独立地调整,从而允许电子装置接纳器中的任何电子装置根据驾驶员的需要来定向,以获得最佳性能,而不受遮阳板主体的第一部分的位置影响。

现有技术的这些技术问题通过以下实用新型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目的和益处,提供了一种新改进的遮阳板总成。该遮阳板总成包括:遮阳板主体;电子装置接纳器;枢转特征,所述枢转特征将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连接到所述遮阳板主体;和遮光罩。所述遮光罩在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与所述遮阳板主体之间延伸。

更具体地,所述遮光罩可以是能够在收缩构造与伸展构造之间移位的。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罩包括可折叠壁,所述可折叠壁围绕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从第一点延伸到第二点,所述第一点邻近所述枢转特征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点邻近所述枢转特征的第二端。所述遮阳板主体可以包括限定开口的内边缘。所述枢转特征可以包括延伸跨过所述开口的枢转杆。

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可以被接纳在所述枢转杆上,并且能够在所述内边缘内的开口中的第一位置与从所述开口和所述内边缘突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位。所述遮光罩可以连接到所述内边缘,以便在所述遮阳板主体与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定位在不同的角度取向时(诸如在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处于从所述开口和所述内边缘突出的第二位置时),封闭所述遮阳板主体与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之间的间隙。

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包括次要板,所述次要板包括用于接纳和固持电子装置的空腔。所述空腔可以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可以包括相机端口。此外,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还可以包括用于将所述电子装置固持在所述空腔内的止动装置。所述止动装置可以设置在所述空腔的所述侧壁上。

在替代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罩包括由拉伸材料制成的壁而不是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壁。

在以下描述中,示出并描述了所述遮阳板总成的几个优选实施例。应当认识到,遮阳板总成能够具有其他不同的实施例,并且其若干细节能够在各种明显的方面进行修改,所有这些都不脱离以下权利要求中阐述和描述的遮阳板总成。因此,所述附图和描述应被视为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并入本文中且形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遮阳板总成的若干方面,并且与描述内容一起用来解释本公开的某些原理。

图1是遮阳板总成的第一实施例的详细透视图,其中遮阳板主体包括两个并排的部分,所述两个部分可以在单个支撑件上独立地、成角度地调整。

图2是图1中所示出的遮阳板总成的示意图,示出了固持电子装置的遮阳板主体的第二部分可以如何独立于遮阳板主体的第一部分来调整,以使得所述电子装置可以放置在理想的操作位置。

图3a至图3d示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可释放闩锁,所述闩锁可以用于将遮阳板主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固定在一起,以使得他们可以彼此一致地枢转或被释放以允许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支撑件上的独立枢转。

图4示出了图1中所示出的遮阳板总成的替代实施例。

图5a和图5b是包括遮光罩的遮阳板总成的另一可能的实施例的详细透视图。图5a示出了处于收缩构造的遮光罩,而图5b示出了处于伸展构造的遮光罩。

图6是图5a和图5b中所示出的遮阳板总成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处于伸展构造的遮光罩。

图7是遮阳板总成的另一可能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遮光罩用拉伸织物制成。

现在将详细参考所述遮阳板总成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优选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图1,示出了新改进的遮阳板总成10的第一实施例。遮阳板总成10包括呈连续杆形式的支撑件12。另外,遮阳板总成10包括遮阳板主体14,遮阳板主体14具有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8。

第一部分16具有与支撑件12的第一枢转连接20。第二部分18具有与支撑件12的第二枢转连接22。整体由附图标记24表示的电子装置接纳器承载在第二部分18上。

更具体地,所示出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接纳器24包括空腔26,空腔26的尺寸和形状适于固持电子装置D。更具体地,空腔26包括侧壁28和底壁30。相机端口32提供在底壁30中。因此,当如图2中所示展开遮阳板主体14的第二部分18时,相机端口32面向前方,从而允许电子装置用作行车记录仪并且透过挡风玻璃34捕获前方的影像。

如图1中进一步示出,电子装置接纳器24还包括用于将电子装置D固定在空腔26中的特征。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特征36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止动装置。图1中示出了两个弹性止动装置36。应当了解,弹性止动装置36的数量、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以便将电子装置D固定在电子装置接纳器24的空腔26中,并且在经历机动车辆运行期间预期的可预见加速、减速和转弯力时将该装置固持就位。

如图1中所示,遮阳板总成10还包括可释放的闩锁,其整体用附图标记38表示,用于将第一部分16与第二部分18互连。当可释放闩锁38被锁止时,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8如同单块遮阳板主体一样一致地移动,并且因此可以在支撑件12上一起枢转。相反,当可释放闩锁38被释放时,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8围绕支撑件12独立地枢转。因此,如图2中所示,当可释放闩锁38被释放时,遮阳板主体14的第一部分16可以维持在靠着车顶内衬40的原始位置,而第二部分18可以向下枢转以将电子装置D固持在适合用作行车记录仪的操作位置,以便透过挡风玻璃34拍摄照片或视频。

如通过查看图2可以进一步了解的,第一部分16可以沿着挡风玻璃34独立地枢转到完全展开位置,如虚线所示,以阻挡阳光或眩光,而第二部分18保持在指示位置以便实现电子装置的最佳操作。因此,例如,在电子装置D是相机的情况下,使其维持在适当取向以允许透过面向前方的相机端口32和挡风玻璃34捕获图像。在电子装置D是电子导航装置的情况下,视图屏幕被维持在适当的向后取向以供机动车辆驾驶员查看。

应当了解,可释放闩锁38可以呈现若干不同的形式或构造。图3a至图3d中示出了可释放闩锁38的四种可能的构造。

如图3a中所示,可释放闩锁38包括止动装置接纳器42、止动装置44和偏置元件46,所述偏置元件46用于将止动装置偏置成与止动装置接纳器接合。更具体地,如图所示,止动装置接纳器42提供在遮阳板主体14的第二部分18中,而止动装置44和偏置元件46固持在遮阳板主体的第一部分16中的空腔48中。在空腔48的开口端处的肩部50接合止动装置44的端部上的挡块52,以防止偏置元件46将止动装置44推出空腔48。

当遮阳板主体的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8如图3a中所示对齐时,偏置元件46将止动装置44偏置到止动装置接纳器42中(注意动作箭头A),从而将遮阳板主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固定在一起。当以这种方式固定时,遮阳板主体14的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8一起一致地移动。当希望使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8彼此独立地移动时,可以使所述部分16、18中的一个保持静止,同时使另一部分枢转。在这些条件下,止动装置接纳器42的壁54接合止动装置44的充当凸轮的圆滑端56,从而致使止动装置44克服偏置元件46的力在箭头B的方向上移动,直到止动装置完全脱离止动装置接纳器42并且建立了两个部分的独立移动为止。

图3b示出了可释放闩锁的替代实施例。在图3b中,可释放闩锁包括承载在遮阳板主体14的第二部分18上的止动装置接纳器58和承载在遮阳板主体的第一部分16上的固定止动装置60。

图3c示出了可释放闩锁38的另一可能实施例,包括闩锁62、闩锁接纳器64和偏置元件66,偏置元件66用于将闩锁偏置成与闩锁接纳器的接合(注意动作箭头C)。如图所示,闩锁接纳器64承载在遮阳板主体14的第二部分18上,而闩锁62和偏置元件66承载在遮阳板主体的第一部分16上的空腔68中。

致动器70承载在闩锁62上。当希望从闩锁接纳器64释放闩锁62以建立遮阳板主体14的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8的独立运动时,接合致动器70并且克服偏置元件66的偏置力在动作箭头D的方向上按压致动器,直到使闩锁62从闩锁接纳器64移位以允许两个部分16、18彼此独立地移动为止。

在图3d中所示出的另一实施例中,可释放闩锁38包括承载在遮阳板主体14的第一部分16上的第一磁性元件72和承载在遮阳板主体的第二部分18上的第二配合磁性元件74。当使第一部分16与第二部分18对准时,通过足够的力使第一磁性元件72吸合至第二磁性元件74,从而将两个部分固持在一起,以使得所述两个部分可以如同单块遮阳板主体14一样移动。相反,当希望使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8彼此独立地移动时,将一个部分16或18固持在适当位置,同时用足够克服第一磁体72与第二磁体74之间的吸引力的力使另一部分枢转。这将释放可释放闩锁38,然后允许遮阳板主体14的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8的独立定位。

应当了解,图3a至图3d示出了可释放闩锁38的四种可能的实施例。可释放闩锁38可以包括其他可能的实施例,并且因此,图3a至图3d应当被视为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现在参考图4,示出了遮阳板总成10的替代实施例。出于简化描述的目的,图4中所示出的遮阳板总成10的与图1中所示出的遮阳板总成10的结构部件相对应的结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示出。在图1的实施例中,遮阳板总成10的支撑件12从连接到遮阳板总成10的铰接点的弯头76连续延伸到远端78,可以用本领域已知的方式使远端78固定到车顶内衬处的夹子。相反,在图4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支撑件12是截头的,并且既不包括弯头也不包括夹子部分。因此,在图4的实施例中,支撑件12具有可枢转地固定在遮阳板主体14的第一部分16中的第一远端80和可枢转地固定在遮阳板主体的第二部分18中的第二远端82。

现在参考图5a和图5b,示出了遮阳板总成100的另一可能的实施例。遮阳板总成100包括:遮阳板主体102;电子装置接纳器104;枢转特征106,枢转特征106将电子装置接纳器连接到遮阳板主体;以及遮光罩108,遮光罩108在电子装置接纳器与遮阳板主体之间延伸。

如图5a和图5b中最佳地示出,遮光罩108可在图5a中所示出的收缩构造与图5b中所示出的伸展构造之间移位。

在图5a、图5b和图6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遮光罩108包括可折叠壁,所述可折叠壁围绕电子装置接纳器104从处于枢转特征106的第一端的第一点110延伸到邻近枢转特征的第二端的第二点112。

更具体地,遮阳板主体102包括限定开口116的内边缘114。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枢转特征106包括延伸跨过该开口116的枢转杆。

电子装置接纳器104被接纳在枢转杆/枢转特征106上,并且能够在图5a中所示出的内边缘114内的开口116中的第一位置与如图5b和图6中所示出的从开口和内边缘突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位。应当了解,遮光罩108的一端连接到电子装置接纳器104,而遮光罩的另一端连接到遮阳板主体102的内边缘114。当遮阳板主体102横跨挡风玻璃W定位以阻挡阳光和眩光,同时电子装置是相机时,电子装置接纳器104维持在基本上竖直的取向以实现最佳操作,应当了解,遮光罩108封闭遮阳板主体102与电子装置接纳器104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阳光穿过并且防止可能使机动车辆驾驶员分心或致盲。

遮阳板总成100的该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接纳器104类似于图1中所示出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接纳器24。更具体地,电子装置接纳器104包括次要面板118,次要面板118包括用于接纳和固持电子装置D的空腔120。空腔120大小和形状适于固持电子装置D,并且包括侧壁122和底壁124。底壁124包括相机端口126。此外,电子装置接纳器104包括用于将电子装置D固定在空腔120中的特征。该特征可以包括承载在侧壁122上的至少一个弹性止动装置128。

现在参考图7,其示出了遮阳板总成100的替代实施例,其中遮光罩108由诸如氨纶之类的拉伸材料制成,而不是如图5a、图5b和图6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可折叠壁结构。

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已经呈现了前述内容。无意穷举实施例或将实施例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根据上述教导,明显的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当按照公平、合法和公正授权的权利要求的广度来解释时,所有此类修改和变化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遮阳板总成,所述遮阳板总成具有:遮阳板主体;电子装置接纳器;枢转特征,所述枢转特征将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连接到所述遮阳板主体;以及遮光罩,所述遮光罩在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与所述遮阳板主体之间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遮光罩能够在收缩构造与伸展构造之间移位。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遮光罩包括可折叠壁。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可折叠壁围绕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从第一点延伸到第二点,所述第一点邻近所述枢转特征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点邻近所述枢转特征的第二端。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遮阳板主体包括限定开口的内边缘。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枢转特征包括延伸跨过所述开口的枢转杆。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被接纳在所述枢转杆上,并且能够在所述内边缘内的开口中的第一位置与从所述开口和所述内边缘突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位。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遮光罩连接到所述内边缘。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包括用于接纳和固持电子装置的空腔。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包括将所述电子装置固持在所述空腔内的止动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遮光罩包括由拉伸材料制成的壁。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壁围绕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从第一点延伸到第二点,所述第一点邻近所述枢转特征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点邻近所述枢转特征的第二端。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遮阳板主体包括限定开口的内边缘。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枢转特征包括延伸跨过所述开口的枢转杆。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被接纳在所述枢转杆上,并且能够在所述内边缘内的开口中的第一位置与从所述开口和所述内边缘突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位。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遮光罩连接到所述内边缘。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包括用于接纳和固持电子装置的空腔。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装置接纳器包括将所述电子装置固持在所述空腔内的止动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