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1320发布日期:2019-08-31 01:1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梁。



背景技术:

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主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防撞梁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缓冲时间短,减震效果弱,对汽车的保护系数较低,会影响车内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冲减震效果较强的汽车防撞梁。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防撞梁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本体和吸能盒,防撞梁本体通过吸能盒与汽车车架螺栓连接,所述防撞梁本体远离吸能盒的一侧设置有吸能块,吸能块远离防撞梁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外板,第一外板远离吸能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外板,第一外板与第二外板之间设置有多个螺旋弹簧,第一外板与第二外板之间还设有伸缩板。防撞梁本体外设置有吸能块和两块外板,两块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减震的螺旋弹簧和用于固定两块外板位置的伸缩板;两块外板的设置增加了汽车发生碰撞时的缓冲时间,吸能块的设置则消解一部分撞击能量,减弱碰撞时对汽车冲击力,相对保护了车内人员。

所述伸缩板包括伸缩段和套接伸缩段的中空杆段,所述伸缩段的顶端与第二外板焊接,所述中空杆段的底端与第一外板焊接。伸缩板用于连接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使第二外板能相对与防撞梁本体固定。

所述伸缩板的中空杆段内设有减震弹簧。进一步增强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间的缓冲减震效果。

所述第二外板的面积小于第一外板的面积。既达到了缓冲减震的效果又节约了材料。

所述吸能块为泡沫吸能块。泡沫吸能快有较好的吸能性,且造价不高。

所述第二外板为中部向远离防撞梁本体方向凸起的弧形板。凸起的弧形板能够有效分散来自汽车正面的冲击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防撞梁本体外侧加装有吸能块,吸能块能消解一部分的撞击力,吸能块外设有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之间有用于减震的螺旋弹簧和用于固定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的伸缩板,伸缩板内也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延长了缓冲时间,增加了缓冲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板伸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防撞梁本体,2吸能盒,3吸能块,4第一外板,5第二外板,6螺旋弹簧,7伸缩板,71伸缩段,72中空杆段,73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本体1和吸能盒2,防撞梁本体1通过吸能盒2与汽车车架螺栓连接,防撞梁本体1与吸能盒2相反的一侧固接有吸能块3,吸能块3为泡沫吸能块,吸能块3另一侧固接第一外板4,第一外板4远离吸能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外板5,第二外板5的面积小于第一外板4,第一外板4与第二外板5之间设置有多个螺旋弹簧6,第一外板4与第二外板5之间还设有伸缩板7。螺旋弹簧6的一端与第一外板4焊接,另一端与第二外板5焊接。伸缩板7包括伸缩段71和套接伸缩段的中空杆段72,伸缩段71的顶端与第二外板5焊接,中空杆段72的底端与第一外板4焊接。伸缩板7的中空杆段72内设有减震弹簧73。第二外板5为中部向远离防撞梁本体1方向凸起的弧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处于最外侧的第二外板5最先接触碰撞物,由于第二外板是弧形板,能对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第一步的分散,第二外板5受到的冲击力继续向汽车方向运动,冲击力挤压螺旋弹簧6和伸缩板7,螺旋弹簧6与伸缩板7内的减震弹簧73对冲击力进行第二步的缓冲,冲击力传到第一外板4,第一外板4也相应减弱部分冲击力,力再到泡沫吸能块,泡沫吸能块利用自身形变第三步进行消解部分冲击力,之后冲击力到防撞梁本体1和防撞梁本体后的吸能盒2,最后到汽车内。汽车发生碰撞时受到的冲击力经过三步缓冲减弱,最后到达汽车内部,延长了缓冲时间,增强了缓冲减震效果,极大地保护了汽车内人员的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