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6905发布日期:2018-10-09 23:1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连接于车轮的轮毂轴承部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将轮毂轴承部的固定外圈固定在非旋转的对方构件上的固定螺栓。



背景技术:

作为被配置在车轮的内部空间区域并驱动该车轮的轮内电动机,例如已知有日本特许第5866950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内容。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由电动机驱动的旋转内圈、与旋转内圈一起构成轮毂轴承的固定外圈、被安装在旋转内圈的刹车盘、轮圈。固定外圈通过与车轴平行延伸的螺栓被固定在电动机壳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586695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为了将轮内电动机尽量收容在轮圈的内部空间区域内,因此优选其为小型。当轮内电动机从轮圈的内部空间区域突出时,必须扩大收容车轮的车轮罩,将需要牺牲车辆的室内空间。另外,会产生轮内电动机的突出部分与悬架装置相干扰的可能。

上述专利文献1的螺栓配置得比刹车盘更接近车宽方向内侧,在螺栓头部和刹车盘的摩擦面之间确保了轴线方向(车宽方向)的空隙。因此,轮内电动机配置得比刹车盘更接近车宽方向内侧,其将从轮圈的内部空间区域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

鉴于上述实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包括刹车盘的轮内电动机中、使从刹车盘到轮内电动机的轴线方向尺寸小型化的技术。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包括轮毂轴承部,其具有外圈、内圈、多个滚动体、固定机构,其中,所述内圈贯通外圈的中心孔并从外圈向轴线方向一侧突出,所述多个滚动体双列地配置在外圈和内圈之间的环状空间,所述固定机构将外圈固定于非旋转构件;电动机部,其驱动内圈;以及刹车盘,其具有连接部分、圆筒部分、凸缘形状的摩擦圆板部分,其中,所述连接部分与内圈的轴线方向一侧端部连接,所述圆筒部分从连接部分向轴线方向另一侧延伸并与内圈同轴地配置,所述凸缘形状的摩擦圆板部分从圆筒部分的轴线方向另一侧端部向外径侧扩展,固定机构中的至少一部分被圆筒部分的内侧空间收纳。

根据本发明,由于将外圈连接固定于非旋转构件的固定螺栓中的至少一部分被刹车盘的圆筒部分的内侧空间收纳,因此,在轴线方向位置上,刹车盘和固定螺栓以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无须在刹车盘的摩擦圆板部分和固定螺栓之间确保轴线方向的空隙,比较现有技术,能够缩短包括了刹车盘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轴线方向尺寸。此外,固定螺栓理所当然地配置在比圆筒部分的内周面更接近内径侧的位置。

外圈可以是一个构件,也可以是两个构件相互结合。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外圈包括包围内圈的轴线方向另一侧端部的外圈圆筒构件和被固定在外圈圆筒构件的外周的外圈附属构件,固定机构将外圈附属构件固定在非旋转构件,外圈附属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内侧空间收纳。根据所述实施方式,在轴线方向位置上,由于外圈附属构件和刹车盘的摩擦圆板部分重叠地配置,比较现有技术,能够进一步缩短包括了刹车盘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轴线方向尺寸。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外圈附属构件配置在比圆筒部分更接近轴线方向另一侧的位置,固定螺栓的一部分配置在圆筒部分的内侧空间。

对固定机构的形状和构造不做特别的限定。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机构是固定螺栓,其包括头部和轴部,其中,所述头部配置在外圈的轴线方向一侧,所述轴部从头部向轴线方向另一侧延伸并贯通形成于外圈的孔和形成于非旋转构件的孔,固定螺栓的头部中的至少一部分被内侧空间收纳。根据所述实施方式,无须在刹车盘的摩擦圆板部分和螺栓头部之间确保轴线方向的空隙,比较现有技术,能够缩短包括了刹车盘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轴线方向尺寸。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固定螺栓的轴部指向轴线方向一侧,固定螺栓的头部指向轴线方向另一侧。固定螺栓的轴部可以螺合于外圈或非旋转构件,或者也可以与螺母螺合并以通过螺母和固定螺栓头部夹住外圈和非旋转构件的方式进行固定。

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优选包括将电动机旋转减速的减速部,另外,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轮毂轴承部与减速部结合或者与电动机部结合。具体来说,非旋转的外圈与减速部的壳体或者电动机部的电动机壳体结合。这些壳体构成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壳体。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外圈和壳体经由悬架装置连接于车身。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非旋转构件是悬架构件。根据所述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固定螺栓将外圈固定于悬架装置。此外,悬架装置可以是支柱式悬架装置或者双叉臂式悬架装置,对其不做特别的限定。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非旋转构件是减速部的壳体,所述将减速部将旋转减速并从电动机部向内圈传递。根据所述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固定螺栓将外圈固定于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壳体。此外,固定螺栓也可以共同结合外圈、悬架构件、壳体这三个构件。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能够使从刹车盘到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轴线方向尺寸小型化。而且,由于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大部分被轮圈的内部空间区域收纳,因此,无须随着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从而扩大收容车轮的车轮罩,无须牺牲车辆的室内空间。另外,即使车轮随着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向上下方向弹跳或反弹,也能够避免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和悬架装置的干扰。或者,即使车轮随着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转向,也能够避免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和悬架装置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展开剖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与周边的构件一同示意地表示成为本发明的具体示例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轮毂轴承部的侧视图。

图4是与周边的构件一同示意地表示图3的轮毂轴承部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展开剖视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横向剖视图,表示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的状态。在图1中,以纸面左侧作为车宽方向外侧(外盘侧),以纸面右侧作为车宽方向内侧(内盘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车宽方向外侧称作轴线方向一侧,将车宽方向内侧称为轴线方向另一侧。在图2中,以纸面上侧作为车辆上方,以纸面下侧作为车辆下方,以纸面左侧作为车辆前方,以纸面右侧作为车辆后方。车辆前方是指车辆的前进方向。车辆后方是指车辆的后退方向。

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10包括设置在轮圈w的中心的轮毂轴承部11、驱动车轮的电动机部21、将电动机部的旋转减速并传递给轮毂轴承部11的减速部31。电动机部21和减速部31被配置在偏离成为轮毂轴承部11的中心轴线的轴线o的位置。轴线o向车宽方向延伸,与车轴一致。在轴线o方向位置上,轮毂轴承部11配置在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10的轴线方向一侧(外盘侧),电动机部21被配置在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10的轴线方向另一侧(内盘侧),减速部31被配置在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10的轴线方向中央部分。轮毂轴承部11和减速部31被收容于由轮圈w的轮缘部wr和轮辐部ws区划的车轮内部空间区域。电动机部21从车轮内部空间区域向轴线方向另一侧突出。

如图1所示,轮毂轴承部11分为旋转内圈和固定外圈,其具有作为与轮圈w的毂部wh结合的毂轮的内圈12、同轴地配置在内圈12的外径侧的非旋转的外圈13、配置在内圈12和外圈13之间的环状空间的多个滚动体14。

外圈13是包含外圈筒构件13b和外圈附属构件13c的固定轮。外圈附属构件13c是在其中央部分具有贯通孔的由钢制成的板材,向该贯通孔压入固定或螺栓固定由钢制成的外圈筒构件13b。由此,外圈附属构件13c作为外圈凸缘起作用。此外,当进行螺栓固定时,在外圈圆筒构件13b和外圈附属构件13c的一方设置内螺纹孔,在剩下的另一方设置贯通孔,使螺栓贯通该贯通孔螺合内螺纹孔即可。在外圈附属构件13c的中央部分形成有沿着贯通孔向轴线o方向另一侧突出的筒状部13e。筒状部13e在内周面嵌合外圈筒构件13b。另外,筒部13e的外周面与形成于后述正面部分38f的开口嵌合。在外圈筒构件13b的轴线o方向一侧端形成有向外径侧突出的突起13d。突起13d限制外圈附属构件13c向轴线o方向一侧移动。此外,作为未图示的变形例,外圈筒构件13b和外圈附属构件13c也可以一体形成。

在作为外圈凸缘的外圈附属构件13c中,在圆周方向上空开间隔地穿设有多个内螺纹孔13f和贯通孔13h。例如,内螺纹孔13f和贯通孔13h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交替地设置。各内螺纹孔13f和各贯通孔13h与轴线o平行地延伸,从轴线o方向一侧分别被螺栓15、17贯通。各螺栓15的轴部贯通悬架构件102的贯通孔102h,螺合于内螺纹孔13f。各螺栓15的头部从悬架构件102向轴线o方向一侧突出。此外,在外圈附属构件13c的外缘形成有收纳并卡合悬架构件102的规定形状的切口13g。或者,也可以像后述的具体示例那样地,使悬架构件102面接触外圈附属构件13c的轴线o方向一侧端面。

此外,在图1中仅表示悬架构件102的一部分,省略剩余的部分。未图示的悬架构件102的剩余部分绕过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10并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与未图示的车身连接。由此,外圈13被连接固定在悬架构件。

各螺栓17的轴部贯穿贯通孔13h并与在主体壳体38的正面部分38f穿设的内螺纹孔38g螺合。各螺栓17的头部位于形成在外圈附属构件13c的外缘的切口13j。由此,外圈13被安装固定在主体壳体38。另外,主体壳体38经由外圈13被支承于悬架构件102。此外,正面部分38f是覆盖减速部31的轴线o方向的一侧端的壳体壁部。悬架构件102与外圈13和主体壳体38同样地为非旋转构件。与此相对地,内圈12是与轮圈w一体旋转的旋转构件。

内圈12是包含内圈筒部12b和内圈凸缘12c的旋转轮。内圈筒部12b是比外圈13更长的圆筒体,贯通外圈筒构件13b的中心孔。在从外圈13向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10的外部突出的内圈筒部12b的轴线o方向一侧端部形成有内圈凸缘12c。内圈凸缘12c构成使制动盘55和车轮(轮圈w)同轴地结合的结合支承部。本实施方式的内圈凸缘12c不是圆形,而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切入有切口。内圈12在内圈凸缘12c与轮圈w结合,与车轮一体旋转。

内圈筒部12b从内圈凸缘12c向轴线o方向另一侧突出。在内圈12b的轴线o方向另一侧区域的外周面和外圈筒构件13b的内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配置有多列滚动体14。内圈筒部12b的轴线o方向中央部的外周面构成第一列的滚动体14的内侧轨道面。在内圈筒部12b的轴线o方向的另一侧端部的外周嵌合有内侧轨道圈12r。内侧轨道圈12r的外周面构成第二列的滚动体14的内侧轨道面。在内圈筒部12b和外圈筒部13b之间的环状空间还具有密封材料16。密封材料16密封环状空间的两端,阻止尘埃和异物的侵入。向内圈筒部12b的轴线o方向的另一侧端的中心孔插入减速部31的输出轴37并进行花键配合。

电动机部21具有电动机旋转轴22、转子23、定子24以及电动机壳体25,并以该顺序从电动机部21的轴线m向外径侧依次配置。电动机部21是内转子、外定子形式的径向间隙电机,但也可以为其它形式。例如,未图示的电动机部21也可以为轴向间隙电机。

成为电动机旋转轴22和转子23的旋转中心的轴线m与轮毂轴承部11的轴线o平行地延伸。也就是说,电动机部21以远离轮毂轴承部11的轴线o的方式偏离地配置。具体来说,图2所示的电动机部的轴线m配置在比轴线o得更接近车辆前方的位置。

回到图1进行说明,电动机壳体25为大致圆筒形状,在轴线m方向的一侧端与主体壳体38结合成一体,在轴线m方向的另一侧端通过板状的电动机壳体外罩25v密封。电动机旋转轴22的两端部经由滚动轴承27、28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主体壳体38和电动机壳体外罩25v。主体壳体38、电动机壳体25、电动机壳体外罩25v构成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10的壳体。电动机部21驱动内圈12。

减速部31是三轴平行轴齿轮减速机,具有输入轴32s、输入齿轮32、多个中间齿轮33、35、中间轴34、输出轴37、输出齿轮36、主体壳体38,其中,所述输入轴32s与电动机部21的电动机旋转轴22同轴地结合,所述输入齿轮32同轴地设置在输入轴32s的外周面,所述中间轴34与所述中间齿轮33、35的中心结合,所述输出轴37与轮毂轴承部11的内圈12同轴地结合,所述输出齿轮36同轴地设置在输出轴37的外周面,所述主体壳体38收容所述多个齿轮和旋转轴。输入轴32s沿着轴线m延伸,中间轴34沿着轴线n延伸,输出轴37沿着轴线o延伸。

输入齿轮32是小径的外齿轮,是形成在沿着轴线m配置的输入轴32s的轴线m方向的另一侧端部的外周的多个齿。在输入轴32s的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端部形成有沿着轴线m延伸的中心孔,将电动机旋转轴22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端部插入并使其不可相对旋转地嵌合。输入轴32s在输入齿轮32的两端侧上,经由滚动轴承32m、32n旋转自如地支承于主体壳体38的正面部分38f和背面部分38b。

减速部31的中间轴34与轴线o平行地延伸,中间轴34的两端经由轴承34m、34n旋转自如地支承于主体壳体38的正面部分38f和背面部分38b。在中间轴34的中央部分,第一中间齿轮33与第二中间齿轮35同轴地设置。第一中间齿轮33和第二中间齿轮35是外齿的螺旋齿轮,第一中间齿轮33的直径比第二中间齿轮35的直径大。第一中间齿轮33配置在比第二中间齿轮35更接近轴线n方向的另一侧,与输入齿轮32啮合。第二中间齿轮35配置在比第一中间齿轮33更接近轴线n方向一侧,与输出齿轮36啮合。

如图2所示,中间轴34的轴线n配置在比轴线o和轴线m更靠上方的位置。另外,中间轴34的轴线n配置在比轴线o更靠近车辆前方并且比轴线m更靠近车辆后方的位置。减速部31是具有相互平行延伸的轴线o、n、m的三轴平行轴齿轮减速机。

回到图1进行说明,输出齿轮36为外齿轮,同轴地设置在输出轴37的中央部分。输出轴37沿着轴线o延伸。输出轴37的轴线o方向的一侧端部被插入内圈12的中心孔并相对不可旋转地嵌合。所述嵌合是花键嵌合或锯齿嵌合。输出齿轮36的齿顶和齿底比内圈12的内圈凸缘12c更大径,但输出齿轮36的齿顶圆比外圈附属构件13c更小。输出齿轮36的轴线o方向的一侧端部经由滚动轴承36m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主体壳体38的正面部分38f。输出轴37的轴线o方向另一侧端部经由滚动轴承36n旋转地如地支承于主体壳体38的背面部分38b。

减速部31通过小径的驱动齿轮和大径的从动齿轮的啮合,即输入齿轮32和第一中间齿轮33的啮合,或者第二中间齿轮35和输出齿轮36的啮合使电动机旋转轴22的旋转减速并向输出轴37传递。

主体壳体38包含筒状部分和覆盖该筒状部分的两端的正面部分38f和背面部分38b。筒状部分以包围相互平行地延伸的轴线o、n、m的方式覆盖减速部31。正面部分38f从轴线方向一侧覆盖减速部31。背面部分38b从轴线方向另一侧覆盖减速部31。主体壳体38的背面部分38b是与电动机壳体25结合并分隔减速部31和电动机部21的隔壁。电动机壳体25被支承于主体壳体38,从主体壳体38向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突出。

主体壳体38收容减速部31的所有旋转元件(旋转轴和齿轮)。如图2所示,主体壳体38的下部为储油部51。在占据减速部31的下部的储油部51中储存有润滑电动机部21和减速部31的润滑油。在储油部51的上侧形成有贯穿背面部分38b的开口54。开口54连通减速部31的内部空间和电动机部21的内部空间。

如图1所示,输入轴32s、中间轴34、输出轴37通过所述滚动轴承被两端支承。在相互平行的轴线m、n、o的轴线方向位置上,轴线方向一侧的滚动轴承32m、34m、36m的轴线方向位置相互重叠。进一步优选为,如图1所示地,所述滚动轴承32m、34m、36m的轴线方向位置都一致。轴线方向另一侧的滚动轴承32n、34n、36n的轴线方向位置相互重叠。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滚动轴承32n、34n、36n的轴线方向位置都一致。第二中间齿轮35和输出齿轮36被配置在轴线方向一侧,所述齿轮的轴线方向位置相互重叠。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齿轮的轴线方向位置一致。输入齿轮32和第一中间齿轮33被配置在轴线方向另一侧,所述齿轮的轴线方向位置相互重叠。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齿轮的轴线方向位置一致。由此,能够减小减速部31的轴线方向尺寸。

如图1所示,在内圈12连接有刹车盘55。刹车盘55为如同附带边缘的帽子的形状(帽形),其包含相当于附带边缘的帽子的边缘部的摩擦圆板部分56、区划附带边缘的帽子的内侧空间的圆筒部分57、相当于附带边缘的帽子的头顶部分的连接部分58。

圆筒部分57与内圈12同轴地配置,沿着轴线o延伸。圆筒部分57的内径比内圈12的外径乃至外圈13的外径更大,特别比内圈凸缘12c的外径和外圈附属构件13c的外径更大。

连接部分58以从圆筒部分57的轴线o方向一端向内径侧突出的圆板或车辐一般地形成为放射状。在连接部分58的中心形成有内圈筒部12b的轴线o方向一侧端贯通的中心孔58c。在连接部分58上,在圆周方向上空开间隔地形成有与轴线o平行地延伸的贯通孔58h,在内圈凸缘12c也以相同的配置形成有与轴线o平行地延伸的贯通孔12h,在所述贯通孔12h、58h彼此一致的状态下,从轴线o方向另一侧向贯通孔12h、58h插入螺栓18。螺栓18通过压入被固定在轴线o方向另一侧的内圈凸缘12c。螺栓18的轴部比根基部分更大径地形成,其前端部分小径地形成并具有外螺纹。螺栓18通过压入而被固定在轴线o方向另一侧的内圈凸缘12c,进一步被固定在轴线o方向一侧的连接部分58。进而,螺栓18轴部的前端部分贯通形成在轴线o方向一侧的毂部wh的贯通孔。在该状态下,通过向螺栓18的前端部紧固未图示的锥形螺母,轮圈w被安装固定在内圈12。

螺栓18配置在比外圈13更接近轴线o方向一侧的位置,以连接部分58作为从外圈13远离轴线o方向一侧的一侧,以摩擦圆板部分56作为接近外圈13的一侧,将连接部分58固定在内圈12的轴线o方向一侧端部。

摩擦圆板部分56从圆筒部分57的轴线o方向另一侧端如同凸缘那样地向外径侧扩展。通过以未图示的制动钳向厚度方向(轴线o方向)夹住摩擦圆板部分56而制动其旋转。在摩擦圆板部分56和圆筒部分57的结合部分的角部形成有倒角59。通过倒角59,确保刹车盘55和悬架构件102之间的空隙。将通过倒角59、圆筒部分57的内周面、连接部分58区划的圆柱状的空间称为刹车盘的内侧空间55s。

内侧空间55s向轴线o方向另一侧开口,收容内圈凸缘12c整体。另外,内侧空间55s收容卡合在内圈凸缘12c的轴线o方向另一侧端面的螺栓18的头部。另外,内侧空间55s收容螺栓15的头部、悬架构件102的轴线o方向一侧端、外圈13的轴线o方向一侧端、螺栓17的轴线o方向一侧端。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示例。

图3是与周边的构件一同示意地表示具体示例的轮毂轴承部的侧视图,表示从车辆前方观察的状态。图4是与周边的构件一同示意地表示具体示例的轮毂轴承部主视图,表示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的状态。如图4所示,在悬架构件102的中央部102a形成有圆形开口102c。圆形开口102c的中心与轴线o一致。中央部102a为环状且其车宽方向两端面为平坦状的形状。

如图3所示,车宽方向外侧的中央部102a和车宽方向内侧的外圈附属构件13c以在车宽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在中央部102a上,以包围圆形开口102c的方式、在圆周方向上空开间隔地形成多个贯通孔102h。外圈附属构件13c是圆环状的板材,比内圈凸缘12c更大径。如图3所示,在外圈附属构件13c以对应贯通孔102h的方式、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内螺纹孔13f。螺栓17分别贯穿各贯通孔102h和各内螺纹孔13f。

各螺栓15、各内螺纹孔13f、各贯通孔102h配置在比以轴线o为中心的圆板状的内圈凸缘12c更外径侧的位置。螺栓15从车宽方向外侧插入贯通孔102h。螺栓15的头部从车宽方向外侧压住悬架构件102。螺栓15的前端部螺合于内螺纹孔13f。

悬架构件102的圆形开口102c的内径比圆板状的内圈凸缘12c外径更大,圆形开口102c的中心与轴线o一致。在相邻接的贯通孔102h、102h之间形成有切口102d。切口102d沿着圆形开口102c的内缘在圆周方向上空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各切口102d配置在比内圈凸缘12c更接近外径侧,收纳螺栓17的头部。

此外,如图3中虚线所示,螺栓17头部的高度尺寸比悬架构件102的厚度更小,如图4所示,螺栓17的头部被收容于切口102d。像这样,螺栓17设置在比内圈凸缘12c更接近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不会与内圈凸缘12c相干扰。

如图4所示,从轴线o方向观察,存在螺栓17与内圈凸缘12c重叠的情况。但是,在内圈凸缘12c的外缘设置有切口12d,螺栓17从切口12d露出。由此,确保了能够从轴线o方向一侧向对螺栓17头部进行紧固或放松。

为了避免附图的繁杂,在图3中省略了外圈圆筒构件(图1的符号13b)。另外,在图4中,省略了贯穿贯通孔102h的螺栓(图3的符号15)。

悬架构件102具有随着圆形开口102c从中央部102a向上方突出的上侧悬架托架102b。上侧悬架托架102b在比刹车盘55的摩擦圆板部分56更接近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与减震器103的下端部结合。减震器103向上下方向延伸,减震器103的未图示的上端部与车身连接。

悬架构件102具有随着圆形开口102c从中央部102a向下方突出的下侧悬架托架103e。下侧悬架托架103e经由球关节104与下臂105的车宽方向外侧端105a连接。下臂105的车宽方向内侧端105b被枢轴支承于未图示的车身侧构件。由此,下臂105以车宽方向外侧端105为自由端,以车宽方向内侧端105b为基端,可向上下方向摆动。由于球关节104是万向接头,因此下臂105转向自如地连接于悬架构件102。

悬架构件102具有随着圆形开口102c从中央部102a向车辆前方扩展的壁部102g。如图3所示,壁部102g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地扩展,壁部102g的上缘与上侧悬架托架102b一体结合。壁部102g的下缘与下侧悬架托架102e一体结合。悬架构件102通过壁部102g受到加强。为了确保刚性,悬架构件102优选为钢制。

如图3所示,螺栓15、17中的至少头部被配置在内侧空间55s。

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刹车盘55的连接部分58被配置在外圈附属构件13c的轴线o方向一侧。将非旋转的悬架构件102固定在外圈附属构件13c的螺栓15包含头部和轴部,其中,所述头部配置在外圈附属构件13c的轴线o方向一侧,所述轴部从所述头部向轴线o方向另一侧延伸并贯通在外圈附属构件13c形成的内螺纹孔13f和在悬架构件102形成的贯通孔。螺栓15配置在比圆筒部分57的内周面更内径侧的位置,螺栓15的头部中的至少一部分被圆筒部分57的内侧空间55s收纳。

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外圈13连接固定于悬架构件102的螺栓15中的至少一部分被刹车盘55的圆筒部分57的内侧空间55s收纳,因此,在轴线o方向位置上,刹车盘55和螺栓15以重叠的方式配置。也就是说,无须像现有技术那样地在刹车盘55的摩擦圆板部分56和螺栓15之间确保轴线o方向的空隙,比较现有技术,能够缩短包括了刹车盘55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10的轴线o方向尺寸。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外圈13包括包围内圈12的轴线o方向另一侧端部的外圈圆筒构件13b和被固定在外圈圆筒构件13b的外周的外圈附属构件13c,螺栓15将外圈附属构件13c固定在非旋转的悬架构件102,外圈附属构件13c的至少一部分被内侧空间55s收纳。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轴线o方向位置上,由于外圈附属构件13c和刹车盘55的摩擦圆板部分56重叠地配置,因此,比较现有技术,能够进一步缩短包括刹车盘55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10的轴线o方向尺寸。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螺栓15包含头部和轴部,其中,所述头部配置在外圈13的轴线o方向一侧,所述轴部从所述头部向轴线o方向另一侧延伸并贯通在外圈13形成的内螺纹孔13f和在悬架构件102形成的贯通孔,螺栓15的头部中的至少一部分被内侧空间55s收纳。由此,无须在刹车盘55的摩擦圆板部分56和螺栓15头部之间确保轴线o方向的空隙,因此,比较现有技术,能够缩短包括了刹车盘55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10的轴线o方向尺寸。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螺栓15将作为非旋转构件的外圈13固定于作为非旋转构件的悬架构件102。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螺栓17将作为非旋转构件的外圈13固定于作为非旋转构件的主体壳体38。此外,螺栓17的头部指向轴线o方向一侧,螺栓17的轴部指向轴线o方向另一侧,头部的一部分被内侧空间55s收纳。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纵向剖视图。有关该变形例,对于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以下说明不同的结构。在该变形例中,螺栓15的整体被内侧空间55s收纳。悬架构件102的轴线o方向一侧端部以与外圈附属构件13c的轴线o方向一侧端面接触的方式连接,从该轴线o方向一侧端面突出。内螺纹孔13f为有底内螺纹孔,但也可以为无底内螺纹孔。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在与本发明的相同范围或等同范围内,能够追加各种修改或变形。内侧空间55s只要收容螺栓15的至少一部分即可。另外,内侧空间55s只要收容螺栓17的至少一部分即可。另外,内侧空间55s只要收容内圈12的一部分、外圈13的一部分、悬架构件102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即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能够被有效地利用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型车辆中。

符号说明:

10、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

11、轮毂轴承部

12、内圈

12b、内圈筒部

12c、内圈凸缘

12r、内侧轨道圈

13、外圈

13b、外圈圆筒构件

13c、外圈附属构件

13d、突起

13e、筒部

13f、内螺纹孔

13h、贯通孔

14、滚动体

15、17、18、螺栓

21、电动机部

31、减速部

38、主体壳体

38b、背面部分

38f、正面部分

38g、内螺纹孔

55、刹车盘

55s、内侧空间

56、摩擦圆板部分

57、圆筒部分

58、连接部分

58c、中心孔

59、倒角

102、悬架构件

m、n、o、轴线

w、轮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