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混合动力模块和驱动系和用于组装驱动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42852发布日期:2019-09-21 01:5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的混合动力模块和驱动系和用于组装驱动系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混合动力模块和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所述混合动力模块用于耦接内燃机以及变速器,所述驱动系具有内燃机和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动力模块。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组装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能获得的、能够通过将内燃机耦接到机动车的驱动系上使电动机运行与内燃机运行相组合的混合动力模块通常具有电动机、分离离合器、该分离离合器的操作系统、轴承和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将三个主要部件连接成一个功能单元。

电动机能够实现电动行驶、对内燃机运行进行功率增加和余能再利用。分离离合器及其操作系统负责内燃机的耦接或脱耦。当混合动力模块与双离合器组合为使得混合动力模块在扭矩传递方向上处于内燃机和变速器之间时,内燃机、混合动力模块、双离合器及其操作系统和变速器必须在车辆中相继地或并排地布置。

这样定位的混合动力模块也表示为P2混合动力模块。然而,这种布置尤其经常导致严重的安装空间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影响或者说妨碍装配。

由DE 10 2009 059 944 A1已知一种混合动力模块,其在电机的转子内部具有分离离合器。双离合器装置的子离合器轴向错开地布置在电机的转子旁边,因此也布置在分离离合器旁边。在此,所述子离合器径向地彼此嵌套。用于单独的离合器的操作系统轴向错开地布置在这些离合器旁边。

DE 10 2007 008 946 A1说明了一种用于具有混合动力驱动的车辆的多式离合器。在该混合动力模块中,两个摩擦离合器布置在被电机的转子包围的空间内部。混合动力模块中提供的安装空间很大程度上通过所使用的电机及其板材组预给定。



技术实现要素:

由此出发,基于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混合动力模块和驱动系,它们将小的安装空间与长的寿命和简单装配或者说保持小的公差的可行性相组合。

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动力模块、通过根据权利要求9的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以及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0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组装驱动系的方法解决。混合动力模块的有利构型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2-8中给出。

权利要求的特征能够以任何技术上有意义的方式组合,其中,为此也能够参考以下说明中的阐述以及附图中的特征,它们包括本发明的补充性的构型。轴向和径向的方向说明涉及所提到的组件的共同的旋转轴线。因此,轴向方向正交于片的摩擦面定向。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混合动力模块,用于耦接内燃机和变速器,所述混合动力模块具有插入式模块。所述插入式模块包括基本上旋转对称的片载体和至少两个离合器装置、尤其分离离合器和至少一个起动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装置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片组,在所述片组中分别有至少一个片抗扭矩地与片载体的携动件装置、尤其齿部连接。所述片载体基本上具有由两个旋转对称地布置的空心柱体组成的空心环形柱体的形状。在被片载体在径向上隔开的(abgegerenzten)空间中,所述携动件装置布置在空心环形柱体的径向间隔开并且彼此面对的内侧中的至少一个内侧上。此外,所述混合动力模块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抗扭转地与转子载体连接,其中,所述转子载体抗扭转地与插入式模块耦合,使得由电机的转子施加的扭矩能传递到插入式模块上。所述混合动力模块还具有壳体部件,其中,转子载体借助于至少一个径向轴承、尤其滚动轴承支承在所述壳体部件上。所述混合动力模块还包括间隔元件,所述间隔元件轴向地贴靠在径向轴承上并且阻止所述径向轴承在轴向方向上的平移的自由度。

这样使径向轴承失去了轴向位移的可能性,这确保了径向轴承以及插入式模块的其他部件的简单的装配和精确的持久的定位。尤其地,所使用的径向轴承是分体式四点轴承。

离合器装置能够构型为湿式离合器。

分离离合器装置在此尤其与混合动力模块的输入侧连接。优选地,除分离离合器外附加地设置双离合器装置的两个子离合器装置,其片组与混合动力模块的输出侧连接。

将片组的片抗扭矩地应用到携动件装置上,在此能够允许轴向的移动。为此目的,携动件装置优选地构造为插接齿部。空心环形柱体在此是一种体,其内空心柱体构造外侧,该外侧与外空心柱体的内侧径向地对置。

因此,作为子装配体或子组件提供能在混合动力模块外部测试的插入式模块,该插入式模块在接收三个离合器装置的情况下也被称为三式离合器(Triple-Clutch)。

该插入式模块的优点尤其在于在装配状态下高的尺寸稳定性或者说低的装配公差,这基于以下原因:几乎所有对于制造插入式模块所需的装配步骤和测量过程都能够在混合动力模块的电机的转子外部实现,所述插入式模块设置用于所述混合动力模块,从而能够以可靠的方式将离合器装置彼此之间的以及相对于片载体的几何关系调节为相应的期望的实际值。

此外,由此能够更简单或者说更准确地进行离合器装置的调节过程。

插入式模块还能实现所述插入式模块被制造用于不同的混合动力模块或者说转子载体,其中,仅插入式模块的轮廓匹配于转子载体地制造,以提供作为所谓的“Add in”的单元,所述单元能够与位置和时间无关地集成到转子载体中。

尤其设置成两个离合器装置的片组在径向上彼此错开地布置,并且用于与片组的至少一个片连接的携动件装置在被片载体在径向上隔开的空间中布置在空心环形柱体的两个空心柱体的径向间隔开并且彼此面对的两个内侧上。这意味着,携动件装置在被片载体在径向上隔开的空心环形柱体空间中布置在彼此径向对置的内侧上,片组抗扭转地衔接在所述携动件装置上,使得片组衔接在对置的内侧上。

在进一步优选的构型方式中,在两个离合器装置中的一个离合器装置的轴向旁边布置另一离合器装置,由所述另一离合器装置也有至少一个片布置在空心柱体的内侧上的携动件装置上,轴向相邻的离合器装置的片组的至少一个片也布置在所述携动件装置上。

这意味着,第三离合器装置的片组具有到离合器装置的共同的旋转轴线的下述距离,使得轴向相邻的离合器装置的片组在径向上看重叠。两个片组的片在同一空心柱体的同一侧上与那里的携动件装置抗扭转地连接。

尽管是三个片组的布置,所述插入式模块提供了在装配中、尤其在装配线上和在安装到要制造的混合动力模块的转子载体中时易于处理的优点,从而能够以简化的方式并且不易出故障地手动地进行装配和组装或者也使其自动化。

尤其设置成双离合器装置的第一子离合器装置和第二子离合器装置的片组布置在外空心柱体的内侧上,并且分离离合器的片组布置在内空心柱体的外侧上。在所述空心柱体的这些侧上,片组的片衔接在在那里实现的携动件装置上。

优选地,携动件装置实施为齿部,所述齿部具有分布地布置在相应的周向上并且轴向地延伸的齿。在此,至少一个支撑元件能够集成在所述齿部中,该支撑元件用于接收轴向地施加到离合器装置上的操作力,所述操作力用于操作相应的离合器装置。因此,例如这种支撑元件是齿部中的空隙,在所述空隙处,片组的对压板轴向地支撑或能够支撑。

为了构造简化装配过程的机械单元,设置成使得片载体的空心环形柱体具有至少一个端侧的连接元件,该端侧的连接元件将空心环形柱体的两个空心柱体在径向上彼此连接。

为了将扭矩从旋转地被驱动的构件传递到片载体或者说在相反方向上传递,设置成使得片载体在其径向外侧具有至少一个扭矩传递元件,用于将扭矩从片载体传递到径向地衔接到该片载体的构件上。这样扭矩能够从片载体传递到混合动力模块的在径向上包围该片载体的转子载体上,并且能够在相反方向上传递。

扭矩传递元件也能够是齿部,所述齿部能使得片载体或者说整个插入式模块轴向地移入到转子载体中。

片载体能够单件式或多件式、尤其是两件式地实施,其中,该片载体具有内部件和外部件,并且在内空心柱体和外空心柱体的径向位置之间的径向位置处实施所述内部件和所述外部件的机械连接。因此,端侧的连接元件尤其能够分为两个部分,其中,该端侧的连接元件的外部分布置在片载体的外部件上或由该外部件实施,并且该端侧的连接元件的内部分布置在片载体的内部件上或由该内部件实施,并且在端侧的连接元件的内部分与端侧的连接元件的外部分之间实施机械连接。这种机械连接能够通过在连接区域的周向上实现的多个螺旋连接或铆接连接或通过压铆(Clinch)或焊接连接来实现。片载体的多件性能够实现利用更简单或者说更成本有利的制造方法来制造片载体。此外,片载体的多件性开启了片载体到混合动力模块的转子载体中的不同的装配顺序的可行性,因为首先能够将内部件和外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布置在转子载体中或者说转子载体上,必要时能够将离合器装置安装到被混合动力模块的电机的转子包围的空间中,并且此后才能够安装相应的必要时事先已经配备有另一个离合器装置的片组的其他部件。

为了操作轴向并排布置的离合器装置,机械式地衔接到两个离合器装置中的一个离合器装置的挤压板上的轴向作用的操作元件能够穿过轴向相邻的离合器装置的片组引导,以便穿过该片组实现轴向的运动传递。包括该片组的离合器装置配属有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能够处于在径向上和轴向上被片载体包围的空间的内部或外部。相应地,与轴向地穿过片组的操作元件机械式耦合的操作系统也能够处于在径向上和轴向上被片载体包围的空间的内部或外部。所述操作系统能够配属于双离合器装置的两个子离合器装置。

优选地设置为齿部的携动件装置在此以距共同的旋转轴线相同的距离布置,用于将扭矩传递到轴向并排布置的两个离合器装置上,然而其中,在轴向上相邻的离合器装置中,不与片载体的携动件装置共同作用的片具有比相邻的离合器装置的径向延伸尺寸更小的径向延伸尺寸,因为在这些片的径向端侧和携动件装置之间,轴向作用的操作元件被引导穿过片组。

用于分离离合器的操作系统能够轴向地布置在片载体的与所提到的两个操作系统对置的侧上,其中,配属于该操作系统的操作元件在此轴向地穿过片载体的空心环形柱体的端侧的连接元件。

转子载体优选在其形状方面至少区域性地与片载体的外部形状互补地构型,使得转子载体以空心柱体形状构造凹空,根据本发明的插入式模块能安装到所述凹空中并且优选地能形状锁合地与转子载体连接,例如能借助于外齿部连接,所述外齿部抗扭转地与转子载体的内齿部共同作用。这意味着转子载体至少区域性地在径向上包围片载体。

通过能分开制造的插入式模块,能够实现混合动力模块的模块化组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混合动力模块的壳体部件和转子载体区域性地同轴延伸,其中,间隔元件环形地构型并且以其径向内侧贴靠在壳体部件上。该壳体部件在平行于转子载体的同轴的延伸部中也环形地构型,使得所述间隔元件的径向内侧贴靠在该壳体部件的径向外侧上。

优选地,间隔元件应在此以其径向内侧利用压配合(Presspassung)贴靠在壳体部件上。这种压配合负责间隔元件的可靠的配合,并减少了由于布置所述间隔元件而可能会出现的不平衡性。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成使得径向地在间隔元件和壳体部件之间布置另一旋转轴承,用于径向地支撑转子载体,所述旋转轴承在径向内部支撑在间隔元件上并且在径向外部支撑在转子载体上。这样转子载体通过旋转轴承和间隔元件径向地支撑在壳体部件上。旋转轴承尤其是滚针轴承,基于其小的径向延伸尺寸或者说基于其内径和外径之间的小的差异而有利于使用。因此,间隔元件构造该尤其构型为滚针轴承的旋转轴承的轴承运行面。在使用其他类型的旋转轴承时,间隔元件构造轴承座。

此外,所述混合动力模块还具有与壳体部件固定连接的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阻止间隔元件在轴向方向上的平移的自由度。相应地,间隔元件因此轴向地定位在滚动轴承和固定元件之间,使得该间隔元件不能轴向运动。固定元件优选地构型为螺母,其内螺纹与壳体部件的外螺纹共同作用。在替代的构型中提供楔形环连接的应用,以便轴向地固定间隔元件。

在此尤其设置成使得间隔元件轴向地在压力预紧下贴靠在滚动轴承上以及固定元件上。这意味着,一方面间隔元件轴向地以弹簧作用朝滚动轴承挤压并且另一方面朝固定元件挤压,类似于所谓的Omega弹簧的功能,这能够通过固定元件在壳体部件的外螺纹上的特定旋入深度来实现和调节。此外,间隔元件的成型和材料选择也影响由该间隔元件实现的轴向预紧。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此有利地构造为间隔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尤其多个径向的穿通开口,所述穿通开口构成润滑剂进入到被插入式模块在径向上包围的空间中的流动路径的一部分。混合动力模块的离合器装置尤其实施为湿式离合器。为了实现对离合器装置的供油,间隔元件优选地具有在周向上分布的多个径向的穿通开口,所述穿通开口能实现向离合器装置的和离开离合器装置的油运输。除了径向的延伸分量,相应的穿通开口也能够具有轴向的延伸分量,使得所述穿通开口倾斜地穿过间隔元件引导,并且因此实现润滑剂的体积流朝被插入式模块包围的空间内部的特定位置的定向。这样能够通过间隔元件或者说通过集成在其中的穿通开口目标明确地分配油量。

此外,壳体部件和转子载体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径向的穿孔,所述穿孔在径向方向上至少区域性地与间隔元件中的穿通开口对齐,从而能够通过经由所述穿孔以及穿通开口引导的流动路径给离合器装置供应润滑剂。

尤其地,通过设置间隔元件中的穿通开口的横截面尺寸和/或通过间隔元件或者说穿通开口相对于壳体部件和转子载体中的穿孔的定位,能够调节流动路径的横截面,从而因此能够调节润滑剂到离合器装置的体积流。

可见,因此除了固定径向轴承的功能之外,间隔元件还承担确保或者说调节对离合器装置的润滑剂运输的功能。

相应地,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动力模块能够以减少的构件数量,同时在小的径向延伸尺寸的情况下实施。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其具有内燃机和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动力模块以及具有变速器,其中,混合动力模块能够或已经与内燃机和变速器机械式地通过混合动力模块中的插入式模块的离合器装置连接。

补充地,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组装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的方法,其具有以下步骤:提供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动力模块的插入式模块;提供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动力模块的转子载体;提供内燃机的输出轴;将插入式模块的片载体安装在被转子载体在径向上包围的空间中;实现输出轴与插入式模块的离合器装置中的一个离合器装置之间的抗扭转的机械连接;实现片载体和转子载体之间的抗扭转的机械连接;将具有安装的插入式模块的转子载体安装到混合动力模块的壳体中;将间隔元件布置在壳体的壳体部件上;和将转子载体支承在间隔元件上。

在此,实现相应的抗扭转的连接的步骤并不强制按所述顺序实施。

在实现输出轴和插入式模块的离合器装置中的一个离合器装置之间的抗扭转的连接之前,要设置插入式模块的混合动力模块的壳体部件能够可旋转运动地支承在输出轴上。

用于操作离合器装置中的一个离合器装置、尤其是分离离合器的致动器或者说操作系统能够布置在壳体部件的壁中或壁上。电机的转子在转子载体上相对于该转子载体抗扭转地布置,该转子载体能够布置在壳体部件的一区段上,使得转子载体相对于壳体部件是可旋转运动的。

在装配过程中,插入式模块利用接收在其中的分离离合器以及另一个离合器装置、例如起动离合器轴向地移入到转子载体中。与插入式模块或者说离合器装置中的一个离合器装置耦合的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例如与离合器的输入侧耦合)与内燃机的输出轴抗扭转地耦合。

在此,将转子载体安装到壳体中以及将间隔元件布置在壳体部件上的步骤并不强制按所示顺序实施,而是也能够按相反的顺序进行。转子载体在间隔元件上的支承在此优选地并不直接地实现,而是借助于旋转轴承、例如已经提到的滚针轴承实现。

在所提到的构件定位之后,固定元件能够拧紧在转子载体上,使得间隔元件处于轴向预紧下并且因此在轴向上持久地将压应力一方面施加到径向轴承上并且另一方面施加到固定元件上。

附图说明

下面在相关技术背景下参考示出优选构型的附图详细阐明上述发明。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被纯示意性的示图限制,其中应注意,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不限于所示的尺寸。其示出了

图1:在部分截面中的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动力模块,

图2:在部分截面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片载体,

图3:在部分截面中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片载体,

图4:在部分截面中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片载体,

图5:盘簧在第一替代方案的片载体上的轴向支撑,

图6:盘簧在第二替代方案的片载体上的轴向支撑,和

图7:盘簧在第三替代方案的片载体上的轴向支撑,

图8: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动力模块的在图1中所示的部分截面的局部,

图9:图8中所示局部的部分区域的放大示图,和

图10:图8中所示局部的部分区域的放大示图,其具有标明的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混合动力模块10的与图1中所示的混合动力模块10耦合的中间轴32例如通过(在此未示出的)减振器、例如双质量飞轮与未示出的内燃机的输出轴耦合或者说连接。

中间轴32呈现为混合动力模块10的输入侧11,该中间轴的输出侧抗扭转地与分离离合器50的外片载体54耦合。分离离合器50的片组51的片在此布置在由片载体90构造的环形柱体空间91中,即,在此布置在片载体90的第一空心柱体93的外侧94上。

片载体90具有端侧的连接元件110,利用该端侧的连接元件,第一空心柱体93径向地与第二空心柱体95耦合。在其内侧96上布置第一子离合器装置70和第二子离合器装置80的片组71、81,所述第一子离合器装置和所述第二子离合器装置共同构造双离合器装置60。

第一子离合器装置70的内片载体74设置成用于将扭矩从第一子离合器装置70的片组71传递到在此未示出的第一变速器输入轴上。

第二子离合器装置80的内片载体84设置成用于将扭矩从第二子离合器装置80的片组81传递到在此未示出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上。两个内片载体74、84构成混合动力模块10的输出侧12。在第一空心柱体93的外侧94上以及第二空心柱体95的内侧96上布置优选为齿部形式的携动件装置100,所述齿部形状锁合地与分离离合器50、第一子离合器装置70和第二子离合器装置80的片组51、71、81的片共同作用。

片载体90的第一空心柱体93和第二空心柱体95彼此同轴地布置。

片载体90在第一空心柱体的外侧94上以及在第二空心柱体95的内侧96上分别具有支撑元件101,该支撑元件在此实施为凹口或者说凹槽的形式。当相应的片组51、71轴向地通过相应的操作系统52、72加载并且支撑在对压板53、73上时,该支撑元件101用于在第二空心柱体95的内侧96上接收以及轴向地支撑第一子离合器装置70的对压板73,并且用于在第一空心柱体93的外侧94上接收以及轴向地支撑分离离合器50的对压板53。

可见,用于操作第二子离合器装置80的轴向作用的操作元件83轴向地延伸穿过第一子离合器装置70的片组71。

用于操作分离离合器50的致动器或者说操作系统52设置在混合动力模块10的一个轴向侧上,所述轴向侧在混合动力模块10安装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系中的状态下朝向内燃机。用于操作第一子离合器装置70和第二子离合器装置80的致动器或者说操作系统72、82设置在混合动力模块10的下述侧上,所述侧在混合动力模块10安装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系中的状态下朝向变速器。这意味着用于操作分离离合器50的致动器或者说操作系统52具有下述操作方向,所述操作方向关于用于操作第一子离合器装置70和/或第二子离合器装置80的致动器或者说操作系统72、82的操作方向在相反的方向上定向。

用于承载第一子离合器装置70和第二子离合器装置80的片组71、81的片的片载体90设置为关于混合动力模块10的(用于抗扭转地布置电机20的转子22的)转子载体30分离的构件。

转子载体30和片载体90通过扭矩传递元件120抗扭转地彼此连接或者说耦合成使得转子载体30的旋转引起片载体90的旋转。该扭矩传递构件120能够借助于例如铣削、螺纹连接、钻孔、销固定或类似的方式来实现。

片载体90抗扭转地在由转子载体30构造的空间中布置在转子载体30上。

转子载体30用于接收或布置转子22,所述转子布置在电机20的定子21的径向内侧上。转子22以及转子载体30和插入式模块40全部基本同轴地布置在共同的旋转轴线1上。

转子载体在此通过滚动轴承140支撑在壳体部件31上,该壳体部件又径向地支撑在中间轴32上。

通过将转子载体30和片载体90构造为彼此分离的构件,能够实现具有分离离合器50和在此实施为子离合器装置70、80的起动离合器装置的插入式模块40,所述插入式模块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轴向地移动到混合动力模块10的转子载体30中,这允许混合动力模块10的模块化组装。

在将混合动力模块10组装到驱动系中或者说将混合动力模块10安装到驱动系中时,壳体部件31支承在内燃机的输出轴上,使得该输出轴相对于壳体部件31是可旋转运动的。用于操作分离离合器50的致动器或者说操作系统52布置在壳体部件31的壁中。在所述转子载体上相对于转子载体30抗扭转地布置电机20的转子22,所述转子载体30支承在壳体部件31的区段上,使得转子载体30相对于壳体部件32是可旋转运动的。具有分离离合器50和子离合器装置70、80的插入式模块40移入到转子载体30中,使得插入式模块40的与分离离合器50的输入侧耦合或者说连接的中间轴32与内燃机的输出轴抗扭转地耦合或者说连接。片载体90与转子载体30以传递扭矩的方式连接。

如进一步由图1可见的那样,混合动力模块10径向地在壳体部件31和区域性地与壳体部件31同轴地延伸的转子载体30之间包括也表示为间隔器的间隔元件150。该间隔元件150以其径向内侧151贴靠在壳体部件31的径向外侧上并且径向地支撑在那里。在此,间隔元件150阻止滚动轴承140的轴向运动,该滚动轴承也布置在转子载体30和壳体部件31之间并且在与间隔元件150对置的侧上轴向地支撑在壳体部件1的凸肩上。在与滚动轴承140轴向地对置的侧上,固定元件170贴靠在间隔元件150上,该固定元件在此以特殊螺母的形式构造。该特殊螺母的内螺纹171在壳体部件31的外螺纹172上。固定元件170或者说特殊螺母具有分布在周向上的配合孔163,特殊工具的形状元件能插入到所述配合孔中,以便能够扭转所述固定元件,并且因此能够使所述固定元件轴向地移动,因而能够调节固定元件170和滚动轴承140之间的间距。相应地,能够在间隔元件150中产生轴向的预紧,使得间隔元件150轴向地像弹簧一样相对滚动轴承140以及相对固定元件170挤压。这确保了滚动轴承140的轴向位置。

在间隔元件150和转子载体30之间布置有另一旋转轴承160,该旋转轴承在在此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是滚针轴承。因此,该旋转轴承160用于转子载体30在壳体部件31上的进一步径向支撑,即,通过以下方式:将径向的力引入到旋转轴承160中并从该旋转轴承引入到径向地支撑在壳体部件31上的间隔元件150上。

然而,在在此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这并不是间隔元件150的唯一功能,该间隔元件也用于供应或者说调节进入到在径向上由插入式模块40包围的空间中的润滑剂体积流,离合器装置50、70、80位于该空间中。为此目的,间隔元件包括穿通开口180,该穿通开口是润滑剂的流动路径181的一部分。该穿通开口180在径向方向上与壳体部件31中布置在间隔元件150的径向外侧上的穿孔190对齐,并且与转子载体30中布置在间隔件元件150的径向内侧上的穿孔191对齐,其中,这两个穿孔190、191也构造流动路径181的一部分。通过确定穿通开口180的尺寸以及间隔元件150的定位,能够调节流动路径181的净宽度并因此调节要供应的润滑剂的体积流。

轴向相邻布置的离合器装置70、80中的每个都配属有压力元件85、86。第一离合器装置70的压力元件75轴向直接地或者说紧接地支撑在第一子离合器装置70的片组71上。

第二子离合器装置80的压力元件85间接地支撑在第二子离合器装置80的片组81上,即,这里通过轴向作用的操作元件83支撑,该操作元件通过第一子离合器装置70的片组的片引导。

此外,两个子离合器装置70、80中的每一个都配属有盘簧76、86。这些盘簧76、86以其相应的径向外边缘200支撑在片载体90的第二空心柱体95的内侧96上。为此目的,片载体90在这些位置处具有阶梯形元件97。

相应的盘簧76、86的径向内边缘201轴向地相对于相应的压力元件75、85起作用。相应的压力元件75、85轴向地与两个子离合器装置70、80的相应的操作系统72、82机械地连接。

在操作这种操作系统20、82时,轴向地将力传递到相应的压力元件75、85上,所述压力元件直接或间接地将轴向力传递到相应的片组71、81上。这样片组71、81的片彼此压紧,并且能够利用相应的子离合器装置70、80传递扭矩。如果应再次断开子离合器装置70、80,则结束相应的操作系统72、82的操作。现在,相应的盘簧76、86引起相应的压力元件75、85的轴向回位运动,使得片组71、81的片能够彼此分离。

图2示出了作为单件式构件的片载体90。尤其可见携动件装置100,该携动件装置布置在第一空心柱体93的外侧94上以及也布置在第二空心柱体95的内侧96上。两个空心柱体93、95b在端侧通过连接元件110机械连接。

但片载体90也能够构型为两件式构件,如由图3和4可见。在两件式构件的情况下,两个单独的部件的分型线作为机械连接132与分离离合器50相邻地设置为内部件130和外部件131之间的机械连接132,如在图3中示出的那样。该分型线或者说机械连接132能够是例如焊接连接。

图4示出了片载体90的结构构型的另一替代方案,在该替代方案中,片载体90的内部件130和外部件131彼此轴向重叠并且与作为机械连接132的多个螺旋连接或与一个或多个焊接连接彼此固定。

图5、6和7中示出了盘簧76、86支承在片载体90上的不同构型。

由这三个图可见,在第二子离合器装置80的轴向作用的操作元件83中的轴向开口87具有比两个盘簧76、86的外径更大的径向延伸尺寸或者说更大的直径。这在已经装配的轴向作用的操作元件83中能实现随后将盘簧76、86安装到片载体90中的可行性。

图5示出,第一子离合器装置的盘簧76以及第二子离合器装置80的盘簧86分别贴靠在片载体90的阶梯形元件97上或者说贴靠在该片载体的第二空心柱体95的内侧96上并且轴向地支撑在那里。

图6示出了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其中,盘簧86仍然仅轴向地支撑在阶梯形元件97上,然而盘簧76支撑在支座环98上,该支座环又轴向地支撑在阶梯形元件97上。

根据图7的实施方式与图6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支座环98布置有保险环99,盘簧76的径向外边缘200轴向地支撑在该保险环上。

图8和9中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动力模块的局部,其中,图9示出了更大程度地放大的相关区域。

在此可见,在片载体90的轴向端部区域300中,该片载体具有从其第二空心柱体95向径向外部突起的形状元件301、所谓指部。该向径向外部突起的形状元件301在径向方向上穿过转子载体30,即,穿过为此目的布置在转子载体30中的尤其具有缝的形状的凹空303。在在此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这些凹空303加工到转子载体30的端侧304中。这样能够以简单且节省安装空间的方式在转子载体30与片载体90或者说以此构造的插入式模块40之间传递扭矩。

为了确保片载体90相对于转子载体30的轴向位置的目的,在转子载体30的径向内侧布置保险元件305,该保险元件在径向上嵌入到转子载体30中并且通过轴向贴靠在片载体90上来阻止片载体90的轴向移动,并因而阻止插入式模块40的轴向移动。

在在此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险元件还不是唯一的阻止轴向移动的元件,在片载体90的第一空心柱体93上、在其径向内侧和转子载体30之间布置有另一元件,用于阻止片载体90的平移的自由度,在此即是布置在转子载体30的凹槽309中的弹簧环306。

作为另外的结构元件设置有配合销307,用于形状锁合地在转子载体30和片载体90之间传递扭矩,该配合销插在片载体90的端侧的连接元件110中以及插在转子载体30中。

为了实现结构简单地操作所示分离离合器50的目的,在转子载体30中以及在端侧的连接元件110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穿引开口308,优选地设置有多个这种穿引开口308,离合器操作元件310经由所述穿引开口引导,用于对分离离合器50的片施加操作力。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动力模块的另一个局部,即,在此尤其示出了分离离合器50,该分离离合器也布置在片载体90内部。可见,片载体90以其径向内边界贴靠在转子载体30上。为了确保片载体90或者说由此配备的插入式模块40关于转子载体30的轴向位置,在转子载体30和片载体90之间布置有在此为所示弹簧环306的形式的闭锁元件。

在弹簧环306的示出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该弹簧环具有比转子载体30更大的直径),该弹簧环306无应力地存在并且延伸到以虚线示出的轮廓中。在弹簧环306装配在转子载体30上之后,并在片载体90或者说因此配备的插入式模块40轴向地移入到转子载体30中之前,弹簧环306因此呈现为抵抗移入程的轴向阻止部。

为了实现所述移入,在第一子离合器装置70和第二子离合器装置80的两个内片载体74、84中都构造轴向延伸的穿透开口400。此外,这种穿通开口400也构造在分离离合器50的外片载体54中。穿透开口400布置成使得它们能够彼此轴向对齐,如图10中所示。这使得工具401能移入到穿透开口400中。利用该工具,径向突出的弹簧环306能够移动到转子载体30中,以使片载体90能够无阻碍地移入到转子载体30中。

优选地,在内片载体或者说外片载体中存在多个均匀分布的穿透开口400,这能够实现多个工具401同时轴向地嵌入。

在片载体90移入到转子载体30中时,通过在片载体90上具有至少区域性地倾斜延伸的区段403产生进一步的帮助。该区段403布置在片载体90的内部的第一空心柱体93和基本上与其垂直地延伸的端侧的连接元件110之间。在将片载体90移入到转子载体中时,片载体90上的该倾斜的区域或者说设置在那里的倒圆部在径向突起的弹簧环306上引起楔效应,从而该弹簧环在片载体90到转子载体30中的引入运动中向轴向内部离开地挤压。

利用在此提出的混合动力模块提供了径向尺寸小地设置的单元,所述单元能够以简单的和手动的以及自动化的方式以小的公差装配。

附图标记列表

1 旋转轴线

10 混合动力模块

11 混合动力模块的输入侧

12 混合动力模块的输出侧

20 电机

21 定子

22 转子

30 转子载体

31 壳体部件

32 中间轴

40 插入式模块

50 分离离合器

51 分离离合器的片组

52 分离离合器的操作系统

53 分离离合器的对压板

54 分离离合器的外片载体

60 双离合器装置

70 第一子离合器装置

71 第一子离合器装置的片组

72 第一子离合器装置的操作系统

73 第一子离合器装置的对压板

74 第一子离合器装置的内片载体

75 第一子离合器装置的压力元件

76 第一子离合器装置的盘簧

80 第二子离合器装置

81 第二子离合器装置的片组

82 第二子离合器装置的操作系统

83 轴向作用的操作元件

84 第二子离合器装置的内片载体

85 第二子离合器装置的压力元件

86 第二子离合器装置的盘簧

87 轴向开口

90 片载体

91 环形柱体空间

93 第一空心柱体

94 第一空心柱体的外侧

95 第二空心柱体

96 第二空心柱体的内侧

97 阶梯形元件

98 支座环

99 保险环

100 携动件装置

101 支撑元件

110 端侧的连接元件

120 扭矩传递元件

130 内部件

131 外部件

132 机械连接

140 滚动轴承

150 间隔元件

151 径向内侧

160 旋转轴承

170 固定元件

171 内螺纹

172 外螺纹

173 配合孔

180 穿通开口

181 流动路径

190 壳体部件中的穿孔

191 转子载体中的穿孔

200 径向外边缘

201 径向内边缘

300 轴向端部区域

301 径向向外突起的形状元件

302 端部区域

303 凹空

304 端侧

305 保险元件

306 弹簧环

307 配合销

308 穿引开口

309 凹槽

310 离合器操作元件

400 穿透开口

401 工具

402 凹进部

403 具有至少区域性地倾斜的曲线的区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